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O-16N-14C-12Na-23Cl-35.5S-32Fe-56
Si-28Ag-108Cu-64Mn-55
1、单选题:
(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已知X、Y为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可能显负价,也可能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X可能小于Y
C.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D.原子序数X一定大于Y
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X、W同主族且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WX;Y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反应生成一种盐;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之比为3︰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氢化物稳定性:
Y>Z
C.WY3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D.X与Z可形成l0电子分子和18电子分子
3.根据科学人员探测:
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其
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B.它们的成键方式都只有ó键C.可燃冰的存在说明甲烷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D.它们的分子空间构型都相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目依次增多
C.C—O键的极性比N—O键的极性大
D.根据能量最
低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先填满离核近的轨道,再填充离核远的轨道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NH3>PH3>SiH4
B.微粒半径:
K+>Na+>Mg2+>Al3+
C.氢键的作用能F—H…F>O—H…O>N—H…ND.电负性:
F>N>O>C
6.关于几种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苯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B.CH4中的4个C—H键都是H的1s轨道与C的2p轨道形成的s—pσ键。
C.C2H4中,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乙炔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7.下列选项中,都是只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物质是`A.BCl3、CS2、SO3B.CH4、CH2Cl2、BeCl2
C.P4、SiO2、CO2D.NF3、CCl4、苯(C6H6)
8.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SO2B.CH4与NH3
C.BeCl2与BF3D.C2H2与C2H4
9.下列
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10.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钾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层碳原子中。
比较常见的石墨间隙化合物是青铜色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写作CnK,其平面图形见右图,则n值为
A.4B.6
C.
8D.1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
C.如右图研究的是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中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中心出现
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
O(l)+O2(g)=4Fe(OH)3(s)的△H<0△S<0
1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结构式
:
H—O—O—H
B.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Cl-的结构示意图:
13.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①离子键②氢键③共价键④极
性键⑤非极性键
A.①④B.①②④C.③⑤D.①③⑤
14.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超导材料K3C60
15.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16.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2、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每空2分,共10分)
(1)已知常温下,Ksp[Al(OH)3]=4.0×10-38,在AlCl3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沉淀和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若将所得悬浊液的pH调整为3,则溶液中Al3+浓度为______mol•L-1
(2)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弱的是__________。
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1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HCNB.HClOC.CH3COOHD.H2CO3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10-6,故显酸性
B.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C.相同温度下,0.1mol/LNH4Cl溶液中NH4+的浓度比0.1mol/L氨水中NH4+的浓度大
D.相同温度下,PH均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前者物质的量浓度小
E.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固体,溶液中Ca2+、OH-的物质的量均减小
18.(每空2分,共16分)
Ⅰ.查阅资料,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
(1)已知高锰酸钾能氧化草酸.反应如下(部分产物和生成物未写):
MnO4﹣+H2C2O4
Mn2++CO2↑.若把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
(2)某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其中含碳元素的粒子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微粒化学式为 。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探究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为此“异常”现象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
猜想Ⅰ:
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Ⅱ:
……。
(3)猜想Ⅱ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试管A
试管B
加入试剂
2mL0.1mol/LH2C2O4溶液、1mL0.05mol/L酸性KMnO4
2mL0.
1mol/LH2C2O4溶液、
1mL0.05mol/L酸性KMnO4,
少量固体(填物质名称)
实验现象(褪色
时间)
褪色时间10min
褪色时间10min
(选填“<”“>”或“=”)
结论
猜想Ⅱ正确
Ⅲ.为了测定含有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6.0g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试样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试样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用0.2500mol/L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20.00mL。
③再取25.00mL试样溶液放入另一锥形瓶中,用0.100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6.00mL。
回答下列问题:
(5)步骤③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6)步骤②中量取试样溶液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后没有润洗,则测得
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 。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原6.0g试样中H2C2O4·2H2O的物质的量为
19.(14分)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
(2)在此实验中,装置A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下面的选择题相同)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3)在此实验中,装置A中要加些沸石,原因是 ;
(4)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
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CCl4
(5)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应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 .
20(12分).现有通式为(CH2O)n的五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
为甲的2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
③乙、戊的水溶液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且两分子戊可以形成六元环酯;
④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丁既能与钠反应放出H2,又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1)推断各物质的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
甲 ,乙 ,丙 ,丁 ,戊 .
(2)等物质的量的戊,分别与足量Na反应产生的气体和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
体积之比是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化学答案:
一、1-16:
ADBCDBABBCBCACBB
二、
17.(每空2分,共10分)
(l)Al3++3HCO3-=Al(OH)3↓+3CO2↑;4.0×10-5
(2)CH3COO-;C
(3)A
18.(每空2分,共16分)
Ⅰ
(1)MnO4-+5e-+8H+=Mn2++4H2O
(2)H2C2O4
Ⅱ(3)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4)硫酸锰<
Ⅲ(5)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紫色、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偏小
(7)0.03mol
19.(14分)解:
(1)三颈烧瓶A中发生反应是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产生乙烯,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
CH3CH2OH
CH2=CH2↑+H2O;
(2)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故答案为:
d;
(3)给液体加热加沸石,可以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
防止液体暴沸;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CH3CH2OH+4H2SO4(浓)
4SO2↑+CO2↑+7H2O+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在装置C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
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故答案为:
c;
(5)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
故答案为:
下;
(6)1,2﹣二溴乙烷沸点132℃,乙醚34.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故答案为:
蒸馏;
(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故答案为:
避免溴大量挥发.
20.(12分)解:
有通式为(CH2O)n的五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为HCHO;
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30×2=60,戊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30×3=90;
③乙、戊的水溶液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说明乙、戊中含有羧基,且两分子戊可以形成六元环酯,说明戊中还含有醇羟基,则戊中C原子个数=
=3…4,则戊分子式为C3H6O3、乙中C原子个数=
=2…3,所以乙结构简式为CH3COOH,根据戊形成酯的结构简式知
;
④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丙中含有酯基和醛基,根据乙结构简式知,丙结构简式为HCOOCH3;丁既能与钠反应放出H2,又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说明丁含有醛基、醇羟基,丁中含有2个碳原子,则丁结构简式为HOCH2CHO,
(1)通过以上分析知,甲、乙、丙、丁、戊结构简式为HCHO、CH3COOH、HCOOCH3、HOCH2CHO、
,
故答案为:
HCHO;CH3COOH;HCOOCH3;HOCH2CHO;
;
(2)戊中含有醇羟基和羧基,醇羟基、羧基能和Na反应生成氢气,只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气,且反应时﹣OH、﹣COOH与氢气的关系式是2:
1,﹣COOH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式是1:
1,假设戊的物质的量是1mol,分别与足量的Na、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1mol,则等物质的量的戊,分别与足量Na反应产生的气体和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
1,
故答案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