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1838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docx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

一、数据

1、定义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描述5个人:

5,五,伍,正,101,five,☆,条形码等。

2、类型

数值数据一般认为可以直接进行科学运算,它使得客观世界严谨有序;

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为700*500*30mm,螺钉的直径为20mm

非数值数据包括除了数值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如图片、表单、声音、图像等,非数值数据使客观世界丰富多彩。

二、信息

1、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信息的度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信息量的度量:

H(x)=-∑P(Xi)log2P(Xi)i=1,2,3,…,n

Xi表示第i个状态(共n个状态);

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时的概率;

H(x)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

1.1基本概念

六、系统

系统(system)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1、系统要素

系统环境(Environment)

边界(Boundaries)、

输入/输出(Input/Output)

组成要素(Element)

系统结构(SystemStructure)

子系统(Subsystem)

接口(Interface)

1.1基本概念

2、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目的性、关联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3、系统的一般模型

4、类型

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1.1基本概念

5、系统处理方法

分析(Analysis):

将整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并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得到一个问题结构图。

综合(Synthesis):

按问题结构图将每个子问题的解综合起来,组成整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6、评价

目标明确

结构合理

接口清楚

能观能控

1.1基本概念

七、信息系统

1、定义

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IS):

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2、组成

信息源、处理器、用户、存储器、

管理者和传输通道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

1.1基本概念

3、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输出

4、种类

事务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知识工作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OA)

经理信息系统

1.1基本概念

5、信息系统的作用

1.1基本概念

八、管理信息

1、定义

管理信息(management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2、作用

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有利于系统目标的设立。

是组织和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对系统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对组织资源作出合理安排。

3、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报告、报表、表格、单据等。

1.1基本概念

4、特征:

管理信息除具有信息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目的性:

与特定组织目标和管理过程相关联。

时间性:

管理信息具有时间性,其价值随时间变化。

有效性:

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为管理所用。

不完全性:

认识无穷尽,需求有目的。

层次性:

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具有不同特点。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战略层信息、战术层信息和作业层信息。

在不同层次,信息的内容、来源、精度、加工方法、使用频率、保密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1.1基本概念

九、管理信息系统

1、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2、要素

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

定量化管理(数学)分析的方法

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3、基本观点

集成化、

人—机系统、

分析、计划、预测、控制功能。

1.1基本概念

4、组成

数据处理系统部分

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输入、数据库的管理、查询、基本运算、日常报表输出等。

分析部分

在DPS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如利用各种管理模型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程序化方法、OR方法等,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决策部分

MIS的决策模型多限于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为主,其结果是要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1基本概念

5、特征

面向管理决策

综合性

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1.1基本概念

6、功能

数据处理:

数据的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

事务处理:

将管理人员从繁重的重复性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思考管理问题,从事创造性劳动。

预测功能:

运用数学、统计或模拟等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

计划功能:

合理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控制功能:

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辅助决策功能:

运用数学模型,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1.1基本概念

7、应用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8、结构

概念结构

功能结构

软件结构

硬件结构

横向结构

纵向结构和综合结构。

1.1基本概念

9、管理信息系与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影响MIS应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二、组织规模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四、组织的系统性

五、信息处理与人

1.2理论基础

一、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概述

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涉及学科理论

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网络技术。

2、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推广涉及学科理论

项目管理包括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规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涉及技术经济学方面的指示,如投资分析。

分析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

设计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和通信网络技术。

实施阶段设计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配置管理、测试管理。

1.2理论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

1、管理学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对象是管理,服务目标也是管理,即

提高品质,发展生产力;成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深刻理解管

理对象与管理过程;项目开发和运行维护需要运用管理。

2、管理学科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影响

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艺

术。

艺术性体现在团队建设与项目沟通方面,团队是一组个体成员

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协同工作的项目组织。

1.2理论基础

三、管理信息系统与数理知识

1、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学

先是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才

能解决。

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科学,传统数学包括:

概率和统计,

机过程。

数学是系统开发的基本功,也是程序设计的基本功。

2、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它能对运行管理人员的问题提供最合适的解答。

常用的模型也

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

三、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1、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社会挑战

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如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组织管理。

如何提高组织的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

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2、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技术方面的挑战

跨平台运行问题。

支持多种应用系统数据交换问题。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具有可扩展的业务框架和标准的对外接口问题。

能够适应管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多样

性,便于二次开发。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概念结构:

1.3研究对象与发展

功能结构

1.3研究对象与发展

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和综合结构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二、组织规模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四、组织的系统性

五、信息处理与人

第2章技术基础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一、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的发展史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2、计算机系统(强调计算机是一个系统)类型:

大型机:

特点:

具有强有力的传输数据和处理数据能力,具有大容量的内外存,大型机采用专用的操作系统等。

适用范围:

大型计算机可以做联机中央计算机,批处理计算机。

在大型商场、银行、航空公司订票订票处理机构、

国民经济管理部门中,一般都需要采用大型机做

后台服用处理。

我国的银河计算机。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小型机

特点:

专用操作系统,常采用多CPU结构,具有较大容量的内在和多台

大容量硬盘,数据处理功能较强,实时处理性能比较好等。

适用范围:

作为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有服务器,或作为有较大数据流量的局域

网服务器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微型计算机

按微机所适用的业务范围分为:

商用机、家用机。

按外形大小分为:

台式机、便携机。

便携式分为笔记本型、掌上型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3、计算机系统功能(计算机是一个系统)

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并非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的“黑匣子”,也不是一系列组成部分的简单集合。

强调计算机是一个系统。

具有系统的特征。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二、计算机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通常指电子的、机械的、磁性

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

1、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

CPU是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

计算机的运算单元。

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2、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是计算机必备的主要部件,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两类:

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

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辅助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又称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用于数据和程序的长久保存。

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

磁盘(带)、光盘、移动硬盘、闪存存储器:

USBFLASH盘(又称优盘和闪盘)

3、输入设备

计算机键盘(Keyboard)、鼠标器(Mouse);

图文扫描仪、条形码阅读器;

触摸屏、手写体输入设备、语音输入设备;

磁盘(带)、A/D,D/A模块。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4、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针式/激光/喷墨)

绘图仪语音合成与输出设备

磁盘(带)、

A/D,D/A模块

5、其他设备

例如:

机箱、主板、系统功能扩展卡(声卡、显卡、网卡等)、光驱等。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三、计算机软件

软件分类图:

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是用来完成用户所要求的数据处理任务或实现用户特定功能的程序。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个类别。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1、操作系统软件(OperationSystem,OS)

操作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操作系统具备两大功能:

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软件的版本:

单机版:

Windows9x、Windows2000、Linux、Unix……

网络版:

Novell、WindowsNT…...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2、数据库管理软件(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软件是专门对数据记录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以数据文件结构的定义、数据记录的更新、数据记录的查询以及对数据记录的各种运算提供全面的支持。

3、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系统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第四代语言(4GL)

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标记语言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具体应用软件。

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或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构造,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具体要求。

通用应用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

MicrosoftOffice、用友财务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

为某公司定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2数据库技术

一、数据库概述

1、数据处理的发展

简单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前)。

文件系统(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数据库系统(60年代后期开始)。

2.2数据库技术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是指用户与操作系统之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应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包括:

定义数据库的功能。

管理数据库的功能。

维护数据库的功能。

数据通信的功能。

2.2数据库技术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动态在存储尤其是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它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构成:

计算机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人员

2.2数据库技术

二、数据描述

数据描述是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

的具体表示,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领域: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

世界。

1、基本术语

信息世界的

数据描述的

主要工具E-R图

2.2数据库技术

实体(entity):

是指明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具体对象,例如一本书、一个工厂、一种材料等。

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联系,例如学生的一次选课、一次借书等。

实体集(entityset):

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例如所有教师、所有选课等。

2.2数据库技术

属性(attribute):

实体具有许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

每个属性有一个联欢会范围,即值域。

例如学生的实体可由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等属性组成。

性别的取值范围是“男”或“女”。

主键(key):

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主键。

例如学生实体的学号可作为学生实体的主键。

2.2数据库技术

实体间的联系:

现实世界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必然在信息世界中体现出来,即实体是相互关联的。

两个不同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它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对一联系,记为1:

1。

例如工厂与厂长之间,科研任务与课题组长之间都是1:

1联系。

一对多联系,记为1:

N。

例如一个学校有若干学生,而每个学生都在一个学校学习,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

多对多联系,记为M:

N。

例如课程与学生之间,一个学生可选多门课程,而每一门课程可有多个学生选修,课程与学生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某学院教学管理数据库模型设计

(1)该学院下设4个系:

管理工程系,会计系,市场营销系和信息管理系。

每个系有一个系主任主管该系工作。

描述系的属性有:

系代号、系名称、系主任姓名、办公地点、电话

(2)学院聘请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

教师由下列属性描述:

教师编号、教师姓名、专业特长。

(3)学院聘请教师后,分配到各系。

一个系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系,

某学院教学管理数据库模型设计

(4)学院每年招收新生,分配到各专业。

描述学生的属性是: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代号。

(5)学院制定教学计划,设置多项课程。

课程用下列属性描述: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6)学生根据专业要求,每年学习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则被多个学生选读。

学生必须参加考试,获取成绩。

(7)一个教师可以上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教师授课任务完成后,将被学生与学院评估

2.2数据库技术

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从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它主要包括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和面向对象模

型等。

DB的分类是依据数据模型进行的。

层次模型:

用树型结构表示。

2.2数据库技术

网状模型:

用有向图结构表示。

2.2数据库技术

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结构表示

面向对象模型:

用对象和类来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2数据库技术

三、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以二维表作为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1、关系模型组成

关系模型由三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即关系)、关系操作、关系的完整性。

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均由单一的类型结构——关系来表示。

2.2数据库技术

关系操作:

基本操作有并、交、差、笛卡尔乘积、限制、投影、连接、除。

关系操作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

代数方式即关系代数,逻辑方式即关系演算。

信息在机器世界中是以数据形式存储的,其数据描述需要用到以下术语:

字段(field)、记录(record)、文件(file)、主键(key):

字段(field):

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数据项)。

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

例如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等字段。

2.2数据库技术

记录(record):

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相当于前面提到的数据元素)。

一般用一个记录描述一个实体。

例如一个学生记录,由有序的字段集组成:

(2003、秦阳、男、25、管理系)。

文件(file):

同一类记录的汇集称为文件。

文件是描述实体集的。

例如所有学生记录组成了一个学生文件。

主键(key):

能惟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集,称为文件的主键。

例如学号可以作为学生记录的主键。

2.2数据库技术

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

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关键字中的属性(即主属性),则属

性A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

若基本关系R中含有另一个基本关系S的主关键字Ks所对应的属

性组F(F称为R的外部关键字),则在关系R中的每个元组中的F

上的值必须满足:

a.或取空值;b.或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关键字

的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用户自己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2.2数据库技术

3、规范化设计理论

E.F.Codd于1971年提出规范化理论。

他定义了五种规范化模式。

范式表示的是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序,也即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根据满足的约束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范式。

在五种范式中,通常只用到前三种:

2.2数据库技术

1NF

下表不符合第一范式的关系

2.2数据库技术

1NF转化为2NF

上表中关系满足1NF,但不满足2NF。

这种关系会引发下列问题:

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解决的方法是将一个非2NF的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2NF的关系模式。

在本例中,可将关分解为如下三个关系:

▪教师关系:

教师代码、姓名、职称、教师所在系、电话;

▪课题关系:

研究课题号、研究课题名;

▪教师与课题关系:

教师代码、研究课题号。

2.2数据库技术

上表符合第二范式,但是不符合第三范式

这样的关系同样存在着高度冗余和更新异常问题。

消除传递依赖关系的办法是将关系分解为如下几个3NF关系:

▪教师关系:

教师代码、姓名、职称、电话;

▪课题关系:

研究课题号、研究课题名;

▪教师与课题关系:

教师代码、研究课题号。

3NF消除了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及修改复杂等问题,已经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