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1783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9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docx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

第一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简况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甲骨文2、小篆3、隶书

二、判断题:

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

②实物记事同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

③程邈是隶书真正的创始者。

()

④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义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

()

⑤形声字的形旁并不表示形声字本身的含义。

()

⑥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的能产性最强。

()

⑦甲骨文是一种相当原始的文字,仅具文字雏型。

()

⑧从小篆到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的分水岭。

()

三、填充题:

1、汉字是一种______体系的文字,每个字都是___、___、____三者的统一体。

2、______是象形文字的直接萌芽,是象形文字产生的基础。

3、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总称为_______;隶书、楷书总称为______。

4、甲骨文又叫____、_____、_____;金文又叫_____;大篆又叫_____;小篆又叫_____。

5、形声字的_____只表示形声字含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也即形声字所属的义类;形声字的声旁所表示的音是形声字______之时的读音。

四、选择题:

1、“黑”字是个()。

①象形字②会意字③形声字④指事字

2、汉字产生至今已有()的历史了。

①一万年②两万年③五、六千年④两千年

3、甲骨文最初出土于()。

①河南安阳小屯②陕西周原③河南洛阳④山东溜博

4、隶书到了()就取代了小篆的地位,成为全国通行的主流字形。

①西周②秦代③汉代④春秋战国

五、问答题:

1、象形文字和记事图画有什么区别?

2、简述汉字结构的发展情况。

六、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抢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也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氏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2、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刘向《说苑》)

第二节汉字的造字理论——“六书”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6、六书假借字

二、判断题:

1、清代以后,人们对于“六书”的说法,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

2、古人是先定“六书”原则,然后再造字的。

()

3、“婚”、“姻”、“拘”、“钩”都是形声兼会意字。

()

4、“期胡朗朔”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

5、“联肘肚胆”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

6、“育肺胱脂”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

7、“腐腊腥腿”四字有相同的形旁。

()

8、某字的假借义与它的字形结构有关。

()

三、选择题:

1、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

①《论语·学记》②《尚书·舜典》③《论语·季氏》④《周礼·地官·保氏》

2、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

①刘熙班固郑玄②郑众许慎司马迁

③郑众班固许慎④郑玄班固郑众

3、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象形字。

①瓜相它水②肉舟耷虎③贫燕龟免④网豆贝自

4、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指事字。

①刃末本三②旦果水上③巢二立下④斤朿亦字

5、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会意字。

①果棘牧信②巢枣取武③友从看逐④旦珏品囚

6、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形声字。

①牢涓祭邓②莫洛缸悲③淮汪贡斐④企洪病颖

7、在下列四组形声字中,()组没有省形字或省声字。

①考钩框砥②骞嫁贡湍③珊婚虹婢④娶深婿榆

8、在下列四组双音语词中,加点字都是假借字的一组是()。

①明党恭敬容貌翁姑②皮韦权衡新旧宗族

③乌呼难易依冯险阻④恐惧行来难易科则

四、说明题

1、说明下列汉字的构造方式。

交男臣集果门吹炙友贝

册甜舀保车界调血旦感

2、说明下列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结构关系及其本义。

背妃尝(嘗)策特修胡戚衷

五、问答题:

1、什么叫“六书”?

具体说出“六书”的基本内容。

2、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

3、你认为许慎以“令”、“长”二字作为“假借”的例子妥当吗?

请说明理由。

六、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命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2、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日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柳宗元《哀溺文序》)

第三节偏旁、部首及其与字义分析的关系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造字部首2、检字部首3、独体字4、合体字

二、填空题:

1、在《说文解字》中,独体字被称为“_____”,合体字被称为“_____”。

2、《说文解字》一书共收篆字_____个,共分_____部。

3、最早提出“部首”的,是汉代的著名学者______。

4、在《说文解字》540部中,有______个部只有部首字,没有被统字。

5、在《说文》540部中,504个有被统字的部首,实际上都是偏旁中的_____,或者说_____。

6、《说文》540部的分部原则是“_____”,540个部首以“_____”字起头,以“_____”字终了。

三、选择题:

1、在下列四组字中,都是独体字的一组是()。

①乌手句牛②衣夯羊肉③易亦木且④斤本宗鱼

2、在下列四组字中,都是合体字的一组是()。

①冯呼采古②烘相易组③立分吾依④旦妖召字

3、《说文解字》的部首是以()形体为依据分析归纳出来的。

①小篆②金文③大篆④楷书

4、下列四组字中,()组的字具有相同的部首。

①冯冰笃蓝②偷他企相③昭明昌冒④恭惟想悍

四、问答题:

1、什么叫偏旁?

什么叫部首?

具体说说两者的区别。

2、简述造字部首和检字部首的异同。

3、简述“口、言、心”这三个常用造字部首所属的意义范畴,并举例说明。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时以为笃论(《新唐书·刘子玄传》)

2、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第四节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假借字2、通假字3、“四体二用”4、古今字5、异体字6、繁简字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①莫—暮②然—燃③采—彩④景—影

2、下列例句中,不属于通假字用例的是()。

①便要(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四时之日,亡(无)日休息。

③取(娶)妻如何?

匪媒不得。

④蚤(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3、“泪”和“淚”是()关系。

①古今字②通假字③六书假借字④异体字

4、《孟子·梁惠王上》: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王。

”句中的“辟”和“僻”是()关系。

①古今字②通假字③异体字④六书假借字

三、说明题:

下列几组繁简字原先字义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请说明它们的本义。

罢—罷谷—毂丑—醜修—脩

余—馀干—乾—幹后—後奸—姦

四、问答题:

1、简述古今字的形成情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戴东原编修生十岁始能言就傅读书过目成诵塾师授以大学章句右经一章问其师曰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之子意而门人记之师曰此子朱子云尔又问朱子何时人曰南宋曾子何时人曰东周周去宋几何时曰几二千年曰然则子朱子何以知其然师不能答后读它经书一字必求其义塾师略举传注训解之意不释乃取许氏说文解字令自检阅学之三年通其义于是十三经尽通矣(《清朝野史大观·艺苑》)

第二章词汇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构成特点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语素2、重言词3、连绵词4、合成双音词

二、选择题:

1、爪牙是()。

A反义复词B偏义复词

C同义复词D变义复词

2、在下列四组词中,()全是连绵词。

A望阳缤纷B风水左右

C作息恭敬D厉害恐惧

3、在下列四组词中,()全是双声连绵词。

A栗列倜傥B恍惚妖娆

C夭绍蓬勃D留连徘徊

三、说明题:

说明下列双音词的类型,合成双音词要注明是偏正式还是联合式或附加式,连绵词则注明其是双声还是叠韵或非双声叠韵。

萧萧天下荒唐朋友爪牙有忡县长仓促莞尔芣苡

喟然寡人夭夭参差缓急离离踟躇仓庚足下婚姻

四、问答题:

试分析联合式合成词的类型,请举例加以说明。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彊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范围缩小的一组是___。

A金,匠B瓦,臭

C子,好D暂,宫

2、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转移的一组是___。

A睡,谤B脚,响

C足,府D汤,涕

3、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褒贬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___。

A贿,谤B池,塘

C禽,子D恨,病

4、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轻重发生变化的一组是___。

A慢,快B爪牙,锻炼

C贼,诬D走,党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古义2、今义

三、说明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演变的情况

1、走2、塘3、涕4、菜5、丈夫6、百姓7、感激8、锻炼

四、问答题:

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举例加以说明。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第三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一、填空

1、叔的本义是____,寺的本义是____。

权的本义是____,斤的本义是____。

都的本义是____,错的本义是____。

北的本义是____,慢的本义是____。

2、掌握词的本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汉字的结构和____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3、词义引申是产生____现象的根本原因。

4、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来看,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____,____,____。

5、词义的引申主要有四条规律:

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词的本义2、词的引申义3、词的假借义4、直接引申5、间接引申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词义,并说明使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节其流,开其源。

(《荀子·富国》)

2、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诗经·小雅·大田》)

5、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6、臣民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

(《礼记·檀弓下》)

8、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四、标点短文,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贾谊《论积贮疏》)

第四节同义词和同源词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四组词中,()组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程度不同。

A书,籍B知,识

C击,攴D贫,穷

2、在下列四组词中,()组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褒贬感情不同。

A锐,利B畏,惧

C征,侵D眷,惧

3、在下列四组词中,()组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行为方式不同。

A哭,泣B躬,身

C适,往D责,让

4、在下列四组词中,()是同源词。

A看,望B强,壮

C买,卖D打,骂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同义词2、同源词

三、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1、击、攴2、观、察、看、望

3、适、往4、睿、哲5、诛、弑

四、问答题。

确定同源词的条件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五、标点短文,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2、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此蛇辈约以十数(《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华佗传)》)

第三章语法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

一、判断题:

(1)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

(2)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

二、解释名词术语:

(1)实词的活用

(2)词的兼类

三、填充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

《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诗经·小雅·彤弓》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殆”的词性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庄子·秋水》

②殆有甚焉。

《孟子·梁惠王上》

四、问答题: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第二节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一、选择题:

(1)《韩非子·难一》: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相”的用法是()

(A)名词用作意动(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2)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威王欲将孙膑。

(B)《孟子·尽心下》: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

“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二、解释名词术语: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三、判断题:

(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

(2)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

四、问答题: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那些?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2)孟柯,邹国人,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作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第三节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

一、判断题:

(1)动词经常用作意动。

()

(2)数词很少活用为动词。

()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

二、填空题:

(1)《左传·昭公三年》: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参”的用法特点是:

_____。

(2)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两种情况:

______;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______。

三、解释名词术语:

(1)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问答题: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于事。

《韩非子·五蠹》

(2)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伏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而世又不能与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第四节常用副词简介(上)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四组程度副词中,全都表示最高程度的一组是()

(A)殊孔雅(B)良、尽、加

(C)颇愈、滋(D)极、益、弥

(2)在下列四组范围副词中,全都表示总括范围的一组是()

(A)悉、皆、专(B)尽、偕、特

(C)俱、具、但(D)举、毕、咸

(3)在下列四组时间副词中,全都表示过去时态的一组是()

(A)既、方、寻(B)向、旋、会

(C)会、已、行(D)曾、尝、业

二、判断题:

(1)古汉语副词“仅”可以表示范围之大,往多里说。

()

(2)古汉语副词“颇”既可以表示程度大、深,也可表示程度小、浅。

()

(3)古汉语副词“寻”与表示长度单位的“寻”无关。

()

三、填空题:

(1)古代汉语中,副词数量很多,应用广泛。

按照副词得意义和用法,可以归纳为_____等七类。

(2)按照所涉范围的大小,范围副词可分为三种:

______。

四、标点并翻译以下短文

(1)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

处胜人之势,不以胜人之道,厚于有天下之势,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桀、纣是也。

然则得胜人之势者,其不如胜人之道远矣。

《荀子·强国》

(2)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中射之士问曰:

“可食乎?

”曰:

“可。

”因夺而食之。

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

“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王杀臣;是死药也。

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王乃不杀。

《战国策·楚策四》

第五节常用副词简介(下)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四组情态副词中,全都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的一组是()

(A)信、必、盖(B)良、乃、实

(C)宁、诚、果(D)固、即、殆

(2)在下列四组敬谦副词中,既可以表示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行为,也可以表示听话人发出的动作行为的一组是:

()

(A)请、敬、谨(B)幸、惠、辱、蒙

(C)敢、窃、伏、伏惟(D)忝、猥

二、判断题:

(1)“姑、且、聊”都表示暂时让步的语气和情态。

()

(2)“不”“弗”的用法完全相同。

()

(3)“父子相夷”和“父子相传”两句中“相”的含义相同。

()

(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句中“见”的含义相同。

()

三、填空题:

(1)否定副词“莫”有两种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态副词按其所表语气和情态,约可分为六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否定副词“不”“弗”的异同。

五、标点并翻译以下短文

(1)赵简子问于称抟曰:

“吾闻夫羊殖者,贤大夫也。

是行奚然?

”对曰:

“臣抟不知也。

”简子曰:

“吾闻之,子与友亲,子而不知,何也?

”抟曰:

“其为人也数变;其十五年时,廉而不匿其过;其二十也,仁以喜义;其三十也,为晋中军尉,勇以喜仁;其年五十也,为边疆将,远者复亲。

今臣不见五年矣,恐其变,是以不敢知。

”简子曰:

“果贤大夫,每变益上矣!

”《说苑》

(2)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

“耕田之利几倍?

”曰:

“十倍。

”曰:

“珠玉之赢几倍?

”曰:

“百倍。

”曰: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曰:

“无数。

”曰:

“今力田疾作,不得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愿往事之。

”《战国策·秦策五》

第六节常用代词简介

一、判断题:

1、用于谦称的名词,如“妾”、“仆”、“臣”等,可代第一人称。

()

2、“之”经常用作远指代词。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两句中“焉”的用法相同。

()

4、辅助性代词“者”和“所”都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

5、“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和“诺,恣君之所使之”两句中的三个“所”字用法相同,都表示动作的对像。

()

6、《左传·隐公元年》:

“姜氏何厌之有?

”句中的前置宾语是疑问代词“何”。

()

7、《山海经·北山经》: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句中的“是”是代词,用作主语。

()

8、《庄子·逍遥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句中“其”的语法作用相当于“水之”。

()

二、说明下列短文中已标明号码的加点词的词类、用法:

1、上[1]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