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1604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pt

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1、社会救助基本知识、社会救助基本知识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一、社会救助的定义一、社会救助的定义社社会会救救助助,是是指指国国家家和和社社会会面面向向由由贫贫困困人人口口与与不不幸幸者者组组成成的的社社会会脆脆弱弱群群体体提提供供款款物物接接济济和和扶扶助助的的一一种种生生活活保保障障政政策策,它它通通常常被被视视为为政政府府的的当当然然责责任任和和义义务务,采采取取的的是是非非供供款款制制与与无无偿偿救救助助的的方方式式,目目的的是是帮帮助助社社会会脆脆弱弱群群体体摆摆脱脱生生存存危危机机,进进而而维维护护社社会会秩秩序序的的稳稳定定。

包包括括贫贫困困救救助助、灾灾害害救助及其他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措施。

救助及其他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措施。

二、社会救助的类型二、社会救助的类型根据救助的实际内容分为:

根据救助的实际内容分为:

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扶贫开发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扶贫开发根据救助的手段分为:

根据救助的手段分为:

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根据救助时间久暂分为:

根据救助时间久暂分为:

定期救助、临时救助定期救助、临时救助三、社会救助的对象三、社会救助的对象各国:

通过家计审查和就业审查确定对象各国:

通过家计审查和就业审查确定对象中国:

中国:

三无人员(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三无人员(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无法定赡养人)法定赡养人)灾民灾民贫困人口(主体)贫困人口(主体)四、社会救助的标准及确定方法四、社会救助的标准及确定方法标准:

贫困状况(相对贫困)确定方法:

生活需求法(市场菜篮子法)生活需求法(市场菜篮子法)国际贫困标准法(收入比例法)国际贫困标准法(收入比例法)生活形态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法特殊对象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特殊对象救助农村农村“五保五保”供养制度供养制度2006年3月1日实施对象对象管理管理标准标准资金资金形式形式对象:

对象: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标准:

标准:

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形式:

形式: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五)办理丧葬事宜。

资金:

资金:

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

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

中央财政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1、创立阶段(、创立阶段(1993年)年):

上海宣布建立“城市低保制度”2、推广阶段(、推广阶段(19931999年)年):

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3、提高和完善阶段(、提高和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年至今):

从2003年起城市低保支出稳定在150亿元以上,对象在2200万人上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生活保障制度对象对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族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具有当地正式农业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形式形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实物现金保障、实物保障和优惠政策资金资金来源来源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就全国情况而言,省级财政出资的较少,一般是由省以下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共同负担。

多数是市、县、乡镇和村按照一定比例分担。

标准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由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农村居民维持最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穿、住、用费用制定,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管理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各地农村低保工作都是在党委领导下,由政府负责推动的。

在实际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和模式。

19972004年低保对象和低保金情况年低保对象和低保金情况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保障人数(万人)87.918426640311712065224722012233保障金额(亿元)2.97.113.821.941.6109150.5173191各地低保平均标准及支出水平各地低保平均标准及支出水平(2006)地区地区平均低平均低保保标准准平均平均支出支出水平水平地区地区平均平均低保低保标准准平均平均支出支出水平水平地区地区平均平均低保低保标准准平均平均支出支出水平水平地区地区平均低平均低保保标准准平均支平均支出水平出水平全国156.072.3黑龙江126.063.4河南129.158.1贵州135.274.5北京300.0236.3上海300.0158.6湖北141.663.7云南159.275.1天津265.0140.4江苏209.087.9湖南142.463.4西藏205.899.1河北140.063.8浙江217.6151.4广东203.980.7陕西139.371.0山西133.268.1安徽170.364.9广西137.265.6甘肃129.368.9内蒙古128.480.5福建168.860.2海南143.858.4青海162.692.5辽宁174.083.1江西129.760.0重庆164.484.3宁夏162.764.0吉林142.268.3山东175.471.5四川140.261.1新疆129.774.0现象一:

现象一:

2006年7月3日、4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民政局通过当地媒体连续两天对目前市区享受低保人员名单进行了公示。

现象二:

现象二:

2006年济南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具有赌博、吸毒、嫖娼、养名贵宠物、购买电脑、数码相机等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等种行为的市民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现象三:

现象三:

广州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员参加公益劳动规定规定,有能力但未就业的低保障救济人员,须参加公益劳动,每人每周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3个半天(10.5小时)。

每月两次不参加公益劳动者,经批评教育无效,将受到包括不批准低保等处罚。

现象四:

现象四:

每过一段时间,各地就会有一批生活特别困难的城镇居民被纳入低保范围,但“进去”之后又“出来”的情况却很少听说,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只增不减。

持续领取低保的时间(以2006年昆明六个社区的调查数据为前提)持续领取时间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两年以上98865.565.5一年到两年39826.491.9半年到一年795.297.1半年以下442.9100.0合计1509100.0课堂讨论为什么要对低保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这种做法合理有效吗?

为什么?

为什么要限制低保人员的消费行为?

这种做法合理有效吗?

为什么?

为什么要规定低保人员参加公益劳动?

这种做法合理有效吗?

为什么?

现象一、二、三反映了低保制度实施中的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为什么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只增不减,只进不出?

这反映了低保制度实施中的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建立公正、积极、高效的低保救助制度如何有效甄别低保对象同时兼顾避免标如何有效甄别低保对象同时兼顾避免标签效应签效应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调查公民的家庭经济收入,而是采用个人定期陈述家庭经济状况变化、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和寻找就业的努力等方式进行互动管理。

制度依赖制度依赖表现:

表现:

城市低保对象持续增加,动态调整的可能性小低保对象虽然生活困难且很多具有劳动能力,但就业意愿不明显低保对象心态日趋消极,缺乏摆脱贫困的积极心态部分低保对象正在构建一种低保式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贫困文化色彩制度依赖产生的原因制度依赖产生的原因根源:

低保是一种收入维持制度(解燃眉之急)而非一种收入发展制度(促长远生计)就业政策与低保救助政策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失业风险的加大与就业的艰难使人们变得相对宽容,降低了领取低保救助可能带来的耻辱感。

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低保含金量的增加使低保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造成两种机会主义行为:

1、已经享受低保待遇者的机会主义行为2、希望享受低保待遇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度成本制度成本在西方国家,若以选择性的方式提供福利,行政成本要占支付资金的11-45%。

1、2001年以来低保制度的落实使社会救助部门迅速扩张2、民政部的“两个系列、五级管理、六层服务”管理模式促使社会救助机构将进一步扩张3、提供社会福利的成本转变为维持福利机构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