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0660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docx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

虫虫吃豆豆||MYWAY的日记

虫虫吃豆豆||MYWAY的主页

广播

相册

喜欢

二手

活动

发豆邮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留着慢慢看)

2012-01-3020:

53:

07

 

开始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是在我自己准备玩回Minolta手动器材的时候。

在无忌诸位高人留下的帖子中领悟了许久,却发现自己依然是充满了茫然。

――直到后来我知道这与Minolta一贯的经营作风有关,将市场划分为若干区块并投放带有不同标识的产品。

所以我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词典开始翻阅所有能找到的,与Minolta手动镜头有关联的帖子。

之后,我踏上了攒镜头的不归路。

直到我基本上攒到了那些曾让我梦牵魂系的镜头时,整理在手中的资料也够让我骄傲自满一番的了。

所以想把它分享出来,因为现在沉迷在Minolta手动器材中的玩家还很多,更有一些入门的新兵。

前段时间曾有想法在无忌上申请博客,只是博客一直没批下来,所以相关资料就贴在这里,各取所需好了。

在聊那些具体数据之前,有必要先聊一聊Minolta手动镜头的市场划分。

或者叫做版本。

单纯按照市场划分来看,Minolta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两个最主要的区块,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

包括日本本土销售的产品应该也是类同于欧洲市场的样式及产品系列。

只是对此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不能绝对肯定。

一个对Minolta手动器材颇有研究的美国玩家认为,准对北美市场生产的镜头无论在用料做工及最后的成像上多少要好于发布在欧洲市场的产品。

对此我同样没有具体考证过,不敢认同。

但是两大市场的区分,反映在镜头上却很简单。

北美市场的产品在镜头标识中带有黄颜色的ROKKOR-X,也就是国内玩家所说的黄标头。

这一标识从第二代MC镜头开始采用,一直延续到第二代MD镜头时代。

第三代MD镜头无论北美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的产品,镜头标识全部统一为MinoltaMD。

而对应于北美市场二代MC到二代MD镜头的欧洲市场,镜头标识中只有一个白色的ROKKOR。

举一个例子如:

MINOLTAMDW.ROKKOR28mm1:

2.8LENSMADEINJAPAN?

49mm。

这就是典型的欧洲版第二代MD时代的28mm镜头,而用来断定二代MD镜头的依据是其中的?

49mm,这是第二代MD镜头才开始采用的标识信息。

包括北美市场的黄标头也是如此。

北美市场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后期出现了白色标识的ROKKOR-X,对于此类镜头坊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

我个人考证之后比较认同的说法是:

那段时间Minolta仓库里的黄油漆用光了,采买因为失恋闹情绪所以没有去买新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没办法只能改用了仓库里存量比较多的白油漆涂写这个重要的ROKKOR-X标志。

至于白标ROKKOR-X的传言,真正比较被认同的说法是,白标头的整体质量不如黄标头,是Minolta镜头生产序列转换时期出现的一段失控状态。

按照时间排序,二代MD黄标头--MD白标头--三代MD头。

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Minolta的官方认可,我想Minolta永远也不会去承认这一点。

而且,白标头与黄标头之间即使存在成像差异,差异究竟会有多大都是很难说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黄颜料用光了。

至于说所谓的黄标镜头与非黄标镜头之间是不是存在成像上的差异,差异有多大。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不足为论。

但是有一件事需要注意的是,Minolta生产的镜头曾经经历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光学结构的革新,一次是在第二代MC镜头前后,不但镜头的光学结构被重新设计,大多数镜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第二次是在二/三代MD镜头之间,许多品系的镜头被再一次修改了片组结构,而且,据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但是我一直没能找到相关的资料。

――我个人曾测试过50mm\1.7的镜头,三代MD镜头的色彩还原的确要比早期镜头浓郁艳丽。

但这种情况在50mm\1.4上却没有发生,因为50mm\1.4是为数不多的在二代MD期间就展开了两个产品系列的镜头,并且一直没有再修改光学设计。

那么,在这篇东西里面难免会存在一些煽风点火的东西,毕竟Minolta曾经设计生产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手动镜头。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放毒,抑或在一个连八十岁老阿婆都在玩数码相机的年代,我就是捅破了藏有炭疽病毒的存储罐,还会有人中毒吗?

Minolta拥有庞大繁杂的镜头体系,要想详尽细致地阐述这些镜头,是非常困难的。

而更困难的在于,许多镜头序列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果按照镜头的发展历程来展开,将会显得格外杂乱。

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按照镜头所处的焦段,划分为普遍意义的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所以最开始讨论的镜头就是鱼眼镜头,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鱼眼镜头,但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仍然要把它加在前面。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吃鱼。

任何镜头都需要去主动修正反射在镜头内部的光线的失真现象,绝大多数的镜头是需要这么做的。

因为镜头需要保证成像中线条尽可能地保证笔直或者接近笔直。

当然,如果按照严格的检测标准,没有任何一款镜头能够通过测试,因为所有镜头都存在桶形或者枕形的畸变。

只是对于这种变形的控制已经到了令我们肉眼难以辨别的程度而已。

鱼眼镜头利用的恰恰就是这种变形,用这些被扭曲的线条造成一个完全失真的场景,一个同样被弯曲的场景。

有些人喜欢鱼眼镜头下的这种效果,但同样有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极度厌恶鱼眼镜头下的成像效果。

鱼眼镜头有两个不同的类型,全画幅镜头和圆形成像镜头。

在全画幅成像镜头下,图像会充填整个画面;而圆形成像中,所有信息都会集中在画面中间的一个圆形区域内。

7.5mm鱼眼镜头

许多业余摄影爱好者并不熟悉鱼眼镜头,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鱼眼镜头通常都非常昂贵,极其复杂的光学结构提升了镜头的制造成本。

加上鱼眼镜头并不会出现在大篇幅的广告宣传资料中,所以了解并真正使用它们的人并不多。

常规镜头会修正全部线性失真,无论是桶形还是枕形畸变都是需要被尽量避免的,要尽一切可能保证成像中线条的笔直。

鱼眼镜头却要把直线变成曲线,这在Minolta设计生产的7.5mm圆形成像鱼眼镜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有镜头获取的图像都是圆形的,而最终通过相机获得的照片却是矩形的。

通过鱼眼镜头获得的成像也是如此,只是因为鱼眼镜头获得的图像不足以填充整个底片,比如圆形成像鱼眼镜头最终会在底片四边留下宽约1mm的空白。

为了获得180°的超大视野,鱼眼镜头的前镜片组通常都是向外凸起的。

这将意味着摄影师无法使用常规滤镜以免伤害到高高凸起的前镜片组,这也是为什么鱼眼镜头都会带有内置滤镜的原因。

通常这些滤镜包括1A,R60,85,Y52,80B,FLD(中灰密度镜),虽然这些滤镜并不经常被用到,但是有备无患总会好一些。

在鱼眼镜头的演化中,7.5mm镜头从开始设计生产,就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方案,没有做过更大的改进,镜头焦点被固定在1.25m的距离上。

事实上,镜头景深能够从0.4m延伸到无穷大以后,已经很少需要聚焦在这样的焦距距离上了。

当然,如果镜头给定的距离标尺不够用,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拉尽聚焦目标,大概能够缩短0.18m的距离。

对于鱼眼镜头来说,缩小光圈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

因为镜头本身的成像特点,越靠近图像边缘的位置,成像失真会变得越严重。

而缩小光圈能明显地改善这种失真现象。

7.5mm鱼眼镜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的,因为它高昂的售价,以及其夸张的成像同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

还有一点,7.5mm镜头因为具有180°的水平成像角度,所以这支镜头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遮光罩――它本来也不需要遮光罩。

Minolta的这支鱼眼镜头无疑是非常昂贵的,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副厂镜头,供用户选择,比如Sigma设计生产的8.0mmf:

4.0鱼眼镜头。

但是这支镜头同样是售价高昂,而且不容易找到。

7.5mm鱼眼镜头视角180°

版本有效光圈片组结构滤镜接口对焦距离尺寸?

x重量g生产时间

三代MC4.0-1612/8内建固定68x633601975

一代MD4.0-2212/8内建固定68x633601977

二代MD4.0-2212/8内建固定68x633601978

三代MD4.0-2212/8内建固定68x633551982

第一支7.5mm鱼眼镜头出现在第三代MC镜头序列中,固定焦距,圆形透视成像,内置滤镜,自动光圈功能。

进入MD镜头序列以后,镜头的最小光圈被增加到f:

22,光圈环上出现了MD接片。

MD系列的镜头要比MC系列的镜头轻,总体重量减轻了大约15g左右。

而三代MD镜头同样在光圈环上增加了聚焦确认按键,虽然这支镜头采用了固定焦距。

同时,还增加了最小光圈锁。

18mm&16mm鱼眼镜头

18mm鱼眼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鱼眼镜头,也正是基于此,这支最早出现于1958年的镜头成为了收藏家们努力寻觅的对象。

镜头焦距固定,全画幅透视成像,采用镜尾加装滤镜的方式。

镜头带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盖,黄色和一款UV滤镜,还有一支专门设计的,抽取式的遮光罩。

通过这支镜头,在小光圈下反映在取景器中的视野会显得相对黑暗。

但这一点对于一支没有聚焦能力的镜头来说根本就不算是缺憾。

虽然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

9.5,但是优秀的景深处理能力恰当地再现了焦点处的所有事物。

对于相对锐利的成像,缩小光圈的方法在这支镜头上的效果并不明显。

16mm镜头经常会被错认为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鱼眼镜头。

实际上,它是在1958年之后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二支鱼眼镜头。

对比最初的18mm镜头,这支镜头拥有许多重要的技术改良。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支调焦镜头,而不象它的前辈被绑定了焦距。

其次,采用内置式滤镜,代替18mm镜头采用的后置式旋入滤镜。

这种改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镜头重量的直线攀升,差不多两倍于18mm镜头的重量。

类似Minolta的16mm镜头,Sigma同样设计生产了自己的16mmf:

2.8鱼眼镜头,希望能够抢占一部分Minolta的市场。

根据评论,Sigma的这支镜头具有非常优秀的成像素质和操控性。

但是却很少在坊间流通。

16mm鱼眼镜头视角180°

版本有效光圈片组结构滤镜接口对焦距离尺寸?

x重量g生产时间

18mm

9.5-227/5内置固定59x412401958

16mm

二代MC2.8-1611/8内置0.373x634451969

三代MC2.8-1611/8内置0.370.6x63.54401973

一代MD2.8-2211/8内置0.370.5x63.54401977

二代MD2.8-2211/8内置0.370.5x63.54401978

二代MD2.8-2210/7内置0.2564.5x432561980

三代MD2.8-2210/7内置0.2564.5x4326519811958年开始生产的18mm鱼眼镜头是全画幅透视成像,手动光圈,约等于0.4m的固定焦距。

镜头标识为MINOLTAUWROKKOR-PG1:

9.5f=18mm。

1969年开始生产于二代MC序列的16mm鱼眼镜头采用了f:

2.8的大光圈,镜头内置有1A,Y48,80B,O56滤镜。

自动光圈功能。

典型的第二代MC16mm鱼眼镜头标识:

MINOLTALENSMADEINJAPANMCUWROKKOR-OK1:

2.8f=16mm。

1973年,三代MC镜头序列采用了Minolta全新的镜头镀膜技术。

这款镜头的设计方案被Leica所采用,设计开发了Elmarit-R16mm镜头。

三代MD镜头采用了Minolta新开发的镜头镀膜技术,镜头外观式样采用三代镜头序列式样。

――目前坊间流通的鱼眼镜头并不多见,多为二代MD序列的16mm鱼眼镜头,成交价格也始终居高不下。

正像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鱼眼镜头并不是一支必备镜头,甚至作为一名痴迷于Minolta摄影器材的发烧友,同样会因为无法接受鱼眼镜头的透视成像效果而对它望而却步。

再来讨论一下Minolta手动镜头的版本问题。

抛开地域划分,如果根据生产年代加以区分,Minolta的手动头大致可以分为SR头,MC头,MD头。

其中的SR头因为年代久远,除了真正的器材发烧以外寻常用户很难用到。

但应该承认其中也不乏良品。

想着当时我曾有一颗前MC时代的55mm/1.7,也就是50mm标头的前身,无论从镜头品相到最终成像无不让人爱不释手。

真实的全金属感觉是后来的MC直至MD头无法比拟的。

当然,全金属头的缺点也不是没有,份量太重。

一代MC镜头开始引入许多新的技术,联合测光啊什么的。

镜头标识出现了明显的MC字样,如:

MINOLTALENSMADEINJAPANMCTELEROKKOR-PF1:

2.5f=100mm<序列号>。

此时镜头标识还是完全白漆涂字。

从二代MC镜头开始,产品标识中加入了黄色的ROKKOR-X标识(针对北美市场产品而言),但黄标后面仍然保留镜头片组结构数据,如MINOTALENSMADEINJAPANMCW.ROKKOR-XSI1:

2.5f=28mm<序列号>。

而三代MC头则取消了镜头标识中的片组结构数据,简化为MCROKKOR-X。

这种标注方式被一直保留到一代MD镜头中。

典型的一代MD镜头标识为:

MINOLTALENSMADEINJAPANMDW.ROKKOR-X1:

2f=28mm。

标识中不再有产品序列号,序列号被改标在镜身上。

到了二代MD头,标识中的字样又发生了变化。

如:

MINOLTAMDROKKOR-X45mm1:

2.LENSMADEINJAPAN?

49mm。

不但词语顺序发生了变化,内容也有所不同。

而三代MD头时最好辨认的,因为标识最简单。

MINOLTAMD50mm1:

1.4JAPAN?

49mm。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产品系列是CELTIC镜头。

Cel镜头是Minolta在MC及MD镜头的生产序列中,为了兼顾当时的低收入用户设计开发的一个单独的镜头品系。

虽然有着同主流镜头相同的焦段设定和光圈设计,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售价,镜头多采用低成本材料或者低成本镀膜技术。

至于同主流镜头存在多大的差异,没有作过实际测试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本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Cel镜头既然能卖得很低价,自然有省钱的地方存在。

Cel镜头都会在标识中明显标出其特别的身份。

如:

MINOLTALENSMADEINJAPANMCMINOLTACELTIC1:

2.8f=35mm<序列号>;及MINOLTAMDMINOLTACELTIC135mm1:

2.8LENSMADEINJAPAN?

49mm。

最初想要把这些东西放出来给大家分享,是因为有一次看到美国那边,一个刚出道的二手商人挂出了一颗Cel镜头。

我当然知道Cel镜头的来历,而且我也从来不玩Cel系列镜头,我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

但那次也是闲着无事,就尝试跟那个二手商人联系,没想到丫的回信竟然极力吹捧Celtic镜头如何如何。

我不能武断地认为这个刚出道的二手商人就是有意骗我走了这支镜头,我倒是愿意相信他也是不懂。

虽然Celtic镜头在坊间流量很大,但是真正能够说出来龙去脉的,包括海洋那边的高手也不是很多。

而且大多数二手商人是几个牌子同时做,Minolta,Nikon,Canon等,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个镜头品系的渊源和长短。

那么,更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多了解,这样再遇到这些情况时至少不会因为盲目而吃亏了。

这种镜头版本上区别,从上面的镜头标识进行甄别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

而实际上每一次镜头版本的升级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在镜头上。

从最开始的半自动光圈技术到后来的自动光圈技术,再到后来的联合测光等等,这其中还不包括Minolta镜头卡口技术的一系列变革。

对于用户来说,或者我个人的感受,许多版本升级增加的功能并不都是会被经常用到的。

比如三代MD镜头上的最下光圈锁。

或者许多功能是为了迎合相机机身技术的提升而增加的,比如为了便于光圈刻度直读修改了中置光圈环的设计方案。

那么,这种版本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玩家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很难说。

我曾经想到要把手中的所有镜头重新洗牌,置换成一代MD镜头。

原因是28mm/2.8只有一代MD头出了?

55mm滤镜口径。

后来我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象85mm/1.7历史上就没出过一代MD镜头,是从MC序列直接跨进了二代MD序列;而35mm/1.8甚至在一代MD头时就使用了?

49mm的滤镜接口,要想保留全部?

55mm滤镜接口,只能收三代MC头。

--也许这就是版本变化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玩家的作用吧,把我们本来已经开始平静的生活搅混,让我们再一次燃烧起来!

Minolta设计生产了一整套广角镜头。

那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庞大阵营,焦距范围从17mm一直涵盖到35mm,而其中一个35mm镜头前后上就存在过近15个不同的品系。

17mm超广角镜头

17mm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视角最宽的直线性镜头,镜头的有效视角达到104°,如此宽阔的视角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更象是鱼眼镜头。

基于鱼眼镜头同样的原因,--高昂的售价以及相对专业的应用领域,17mm镜头同样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拥有并习惯使用的。

虽然从设计上看这支镜头的确属于直线性镜头,但是那种属于鱼眼镜头才拥有的视角却需要极端专业的技巧来驾驭。

做一个比较接近的比喻,就是小时候看过的哈哈镜。

在那种肚子向外鼓出的哈哈镜前面,由于强烈的形变,镜子中心的影像会被过分放大,而镜子边缘的影像因为受到极度的挤压而濒于湮灭。

17mm镜头下的成像,就接近于此。

通常17mm镜头会被用作自然风光的摄影题材,而很少用于人像或者人群相关的场景。

因为镜头带来的强烈形变会极度扭曲人的身体,而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扭曲会让大多数普通人产生非常不适的内心反应。

这决不是好玩或者其他的恶作剧,根据心理学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

我们对于我们自身被违反常态的扭曲所能忍受的程度,要远低于我们对于小猫小狗被恶作剧一样地被鱼眼镜头或者超广角镜头扭曲的耐受度。

所以非常不建议使用这些能够引起强烈形变的镜头拍摄人及人群相关的场景。

广角镜头存在一个难以规避的问题就是,大视角下环境杂光干扰。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晴朗的夏日,面对一条小溪按下快门,因为广角镜头拥有的大视角,天空中的太阳被纳入了取景范围中,虽然这并非创作本意。

这时候,照片上就会出现一大片五彩斑斓的色斑。

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任何一支超广角甚至小广角镜头上,而无论这支镜头属于哪一个产品序列哪一个版本。

唯一一点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恼人的色斑有时候也会催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遮光罩当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更多时候,在我们需要那些遮光罩的时候,它们却根本不在身边。

而且配备给17mm镜头的折光罩根本就其不到任何有益的作用,反而会在照片上四边留下一圈黑色的阴影。

一个折衷的方法是让自己躲进阴影下,躲开直射的光线。

如果一定要使用折光罩,根据经验可以使用Minolta为21mm/2.8镜头配备的遮光罩。

这支遮光罩在17mm镜头上同样很般配。

广角镜头的另一个问题是镜头边角失光(lightfall-off)。

17mm镜头反映得更明显,这是因为镜头本身的光学结构有些特殊,造成了它的边缘和角落因为得不到更多光照而显得比中心位置黑暗。

尤其是在反映如蓝天这种大而平滑的场景时。

--对镜头进行边角失光测试的重要方法就是拍摄蓝天。

对于17mm镜头存在的边角失光有一个补救的办法,是使用中灰度滤镜来抵消镜头的边缘失光现象。

(neutral-densityfilter:

又称中性灰度滤镜。

)在设计上,17mm镜头采用了浮动镜片单元用来保证近距离下的成像品质。

这种设计的唯一缺点是,随着聚焦过程镜头的前镜筒会发生旋转。

这将影响到诸如偏振镜这种需要镜筒保持相对固定的滤镜的使用。

一直折衷的方法是,在完成聚焦过程之后在安放偏振镜。

实际上,Minolta在许多镜头设计中采用了这种行之有效的浮动镜片单元的方案,这种设计思路同样被其他镜头制造厂商所采用。

作为一支超广角镜头,虽然其“古怪的”成像效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二手交易市场中,这支镜头的交易价格一直保持在500美元左右的高价位。

许多副厂同样生产过类似的镜头,比如Soligor,Tamorn或者Tokina。

而且有些镜头的最大光圈甚至超过了Minolta的这支,达到了f:

3.5,但是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这些镜头无法保证优异的景深效果,会显得有些暗淡。

在所有副厂镜头中唯一一支符合起码要求的,应该是Sigma设计生产的14mm超广角镜头。

至少在成像效果上,能够接近Minolta的这支镜头。

17mm超广角镜头视角104°

版本有效光圈片组结构滤镜接口对焦距离尺寸?

x重量g生产时间

三代4.0-1611/9720.2575x533301975

一代4.0-2211/9720.2575x533301977

二代4.0-2211/9720.2575x533301977

三代4.0-2211/9720.2575x53325198121mm&20mm超广角镜头

Minolta拥有非常长的历史,用来制造超广角镜头,早在1962年就推出了一款超广角镜头21mmf:

4.5。

这似乎是Minolta的一个特点,就象Pentax喜欢制造超望远镜头一样。

早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确很缺少超广角镜头,那时候一支28mm镜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这里面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超广角镜头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后镜组单元,而这个巨大的屁股根本无法装进相机的肚子里,会直接影响到反光镜的工作并影响到光路的完整性。

对于其他类型的相机,比如旁轴相机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旁轴相机不需要也根本不具备反光镜系统。

1962年,Minolta提出一个创新性方案,并应用在其SR-7及后期的一些相机上。

在这些相机上,反光镜箱能够被升起并且锁住,留出的空间就能够完全容纳下超广角镜头那个巨大的屁股了。

但是反光镜被抬起锁住之后有产成了另外一个问题,被拦腰折断的光路无法向取景器传递正常的取景信息,整个取景器里面是黑漆漆的一片。

对于这个问题Minolta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为每一支21mm超广角镜头配售一款单独的外接式取景器。

--真的是很简单的解决方案,虽然算不上有创意。

21mm超广角镜头后来被彻底修改了光学设计方案,推出了MD镜头序列中的20mm超广角镜头。

镜头同样采用浮动镜片单元设计,用来保证近距离下的成像品质。

不同于鱼眼镜头或者17mm的超广角镜头,对于20mm超广角镜头,市场上虽然也出现过副厂镜头,但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制造,如Camborn或者Promura。

前者设计生产了21mmf:

3.8镜头,后者制造了20mmf:

2.8镜头。

而这两款镜头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推敲的地方。

21mm&20mm超广角镜头视角92-94°

版本有效光圈片组结构滤镜接口对焦距离尺寸?

x重量g生产时间

一代SR4.5-169/5550.960x201661962

一代SR4.0-168/4550.960x201661963

二代MC2.8-1612/9720.2575x675101971

三代MC2.8-1612/9720.2575x66.95151973

20mm镜头

三代MC2.8-2210/9550.2564.5x43.52401976

一代MD2.8-2210/9550.2564.5x43.52401977

二代MD2.8-2210/955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