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452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x

福建省南安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南安一中2014届高一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默写(10分)

1、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狗吠深巷中,。

4、,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月明星稀,。

6、?

所思在远道。

7、,子无良媒。

8、指点江上,激扬文字,。

(二)课内文言文检测(10分)

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A、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B、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C、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C、契阔谈,心念旧恩。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1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曰:

“不出,火且尽。

1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君既若见录我②渐见愁煎迫被

B、①余独好修以为常品德②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C、①苟非吾之所有如果②苟余情其信芳只要

D、①少无适俗韵迎合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1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

预料,想到将来

B、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

面对

C、知不可乎骤得,托余响于悲风。

骤:

突然间,一下子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

责怪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摄山栖霞寺记

[明]王世贞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

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

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

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

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谓:

“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可遏。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

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

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

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

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

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

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

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

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

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

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

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

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

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

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

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

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

返则日下矣。

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

“若所见非大江耶?

业已自龙潭饱之矣。

”二子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

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

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

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①留都:

指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

②陆羽:

唐朝人,精于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1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及龙潭驿         始:

才,方才

B、然所过诸岭多童           童:

山无草木,光秃

C、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阳:

外面

D、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      胜:

经得起,承受得住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江相胶带而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B.石莲花蹙沸而起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兹泉陆羽所未品也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欲骄余以所不及见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

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润泽,涧水奔流;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

C.作者慨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著名又古老,而且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就更为难得。

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

 

17、翻译选段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3分)

(2)若所见非大江耶?

业已自龙潭饱之矣。

(3分)

(四)诗歌鉴赏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6分)

饮酒二十首(其四)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⑴、陶渊明,字元亮,世称_____________。

(1分)

⑵、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前六句极言失群之鸟的茕独与彷徨,它的啼声悲凉感伤。

B、诗的后六句写鸟遇到一株孤生的松树,于是收起翅膀,从辽远的地方来此栖息。

C、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借栖鸟之口感叹道:

有了理想的托身之所,不再离去了。

D、本诗陈述直接,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达到更为感人的效果。

⑶、诗中通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分析。

 (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9、下列各项中,对《巴黎圣母院》《家》《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甘果瓦决心冒险去跟踪那个波西米亚姑娘。

看见她带着小山羊走上了剪刀街,他也跟着朝那条街走去。

诗人甘果瓦又饥又冷,打算跟着爱斯梅拉达;半路遇到两个人要劫持爱斯梅拉达,甘果瓦勇敢去救人;近卫队队长弗比斯救了爱斯梅拉达;甘果瓦认出两个劫犯一个是伽西莫多,一个是他的老师副主教克洛德。

B、“应该忍耐。

不过这可真是一个奇特的新婚之夜。

真可惜!

不过这个碎罐缔姻的方法倒真有点洪荒时代的那种朴实,它挺合我的口味。

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婚,新婚之夜,诗人才知道,爱斯梅拉达是为了救他才答应摔罐结婚;姑娘的心里已经有了另外的人;但甘果瓦并不伤心。

C、巴格特·拉·尚特孚勒里是个十八岁的漂亮姑娘,那时我也才十八岁,就是说十八年以前,她如今不是像我这样丰满鲜活的三十六岁的有丈夫有孩子的母亲,那是她自己的过错。

巴黎的三个妇女谈论了巴格特·拉·尚特孚勒里的故事,她因为生活所迫而走向堕落;巴格特有了一个女儿,成为她生命与生活的寄托;后来流浪的埃及女人把她的女儿掉包,巴格特疯掉。

这三个妇女中的乌达德最后认出,在老鼠洞的隐修女便是失去女儿的巴格特。

D、“笨?

我正要叫爷爷知道!

我要叫他知道我们是‘人’,我们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猪羊。

觉民反对高老太爷定下的他与冯家的婚事,决定要逃婚,这是觉慧支持觉民的决定对他说的话。

E、德·蓬风先生去世后,作为丧子的欧也妮虽然每年有八十万法郎的收入,但生活仍和做姑娘时一样。

她根本不把金子放在心上,一心只向往天国,并不停地暗中帮助那些受苦的人。

20、简述题(二选一)(5分)(100字左右)

⑴《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

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

请简述。

⑵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的爱情悲剧。

选()题

100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2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篓饭,一瓢水,住在破巷子里,在别人难以承受的环境里学习,颜回却能不改变自己的快乐,表明学习与家境的好坏无关。

B、孔子一再称赞颜回,虽清苦困顿也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这是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精神的肯定。

C、子贡认为,能够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能够自守、出淤泥而不染了,也已非常人所及了。

对此,孔子予以否定。

D、孔子指出只是能够自守还不够,还要能够“超越自己”,提出做人的一个更高的标准,即贫困时还能自得其乐,富贵时还能好礼乐善。

22、请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春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

“春脖子短。

”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

“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

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

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

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

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

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毂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

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

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先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

2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短、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天的特点。

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扬先抑,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得淋漓尽致。

24、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请简析。

(4分)

25.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26、仿写下面句式并为其写总结性句子:

(3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27、在画线处再写两个句子。

要求:

每句要有一个带“马”字的成语或俗语,两个句中的句式大体一致,且与上下文语意和谐。

(2分)

被人误会,;被人称赞,一句“马马虎虎”,喜悦里洋溢着谦虚,谦虚里又暗涌着新的寄托;

朋友赶考或谋职,一句“马到成功”,温馨的祝福里蕴涵款款深情;

朋友沮丧或失意,。

28、下面是5月21日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60字)(3分)

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和近30个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方面的160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

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球志愿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五、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有的可爱可亲,有的可怕可鄙……

请以“那阵风吹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记叙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工整。

 

南安一中2014届高一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默写(10分)

1、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2、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3、鸡鸣桑树颠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5、乌鹊南飞。

6、采之欲遗谁?

7、匪我愆期。

8、粪土当年万户侯。

(二)课内文言文检测(10分)

9、C例句和ABD选项中的“相”都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副词”,C选项没有偏指。

10、B(A项“帘”通“奁”;C项“”通“宴”;D项“章”通“彰”。

11、C(A项“用来”和“……的缘故”;B项“人称代词,指代自己、我”和“指示代词,那”;C项均是“是”;D项“况且”和“将要”。

12、B(B项应该解释为“美好的(品德)”。

13、C(C项“屡次,数次”。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14、【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阳,指山南水北。

课文《愚公移山》中“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课文《游褒禅山记》中有“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答案】C

15、【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B连词,表示修饰。

A.介词,相当于“跟”、“同”;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同”。

C.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物”;“为”和“所”搭配,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D.介词,可译为“用”“拿”;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

【答案】B

16、【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

C作者认为,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与摄山栖霞寺同为“最著与最古”的寺庙。

【答案】C

17、【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1)我叫来了驿站的主管官吏,向他探问前往摄山的道路,他认为路很难行。

(2)你们所看到的不就是长江吗?

我在龙潭驿时就已经饱览长江风光了。

附参考译文:

我于三月初一前往南京,从京口出发由陆路行走,走了将近一百里路,才到达龙潭驿。

天下着大雨,我在山峰高耸、崖壁陡峭的山脚下穿行,紧贴着长江向前行进。

在这样的道路上一共走了二十里。

雨越下越大,长江和山峰的美景看起来就更觉得奇秀,美丽的景色不断呈现在眼前,让人应接不暇。

喜悦自得,竟然忘却了衣衫鞋袜全被雨浸湿,水直往下滴。

到达驿站时,同我的儿子王骐以及一个叫张元春的书生一起饮了一会儿酒。

我叫来了驿站的主管官吏,向他探问前往摄山的道路,他认为路很难行,说:

“道路艰险,而且下雨之后变得泥泞,还是不要去了吧。

”但我的游兴大发,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挡我。

天亮时我们就起来,顺着昨天打听到的路径行走。

这时,天刚破晓,天色微明,同雨过天晴后清新的山色相连,山间的小溪一夜之间水流暴涨,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

但是所经过的山岭大多是光秃秃的,来到中间的山凹里,忽然发现许多苍松古柏之类的树木,这里就是摄山。

沿大道走了几百步远,发现一座名叫栖霞的佛寺。

寺院的右边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是唐高宗撰写的,石碑的背面镌刻着“栖霞”两个大字,笔法雄健清丽,笔力飞动,想来是唐朝人的手笔。

稍稍向东,踏着石阶一级一级向上走,就到了寺院的山门,一块石碑躺倒在地上,拂去了碑上的灰尘读了读碑文。

再踏着石阶向上,同元春、骐儿一道,从大殿的后面打开左边的门走了出去,去探寻人们所说的千佛岩。

千佛岩的南面是一座石塔,塔不太高,但四壁上所雕刻的金刚力士像,颇为精巧别致。

石塔的左边是一个圆形的池子,一股泉水溢满池中,像一朵石莲花一样喷涌出来,寺院里的和尚都依靠这个泉池取水饮用,泉名叫品外泉。

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泉水是陆羽不曾品评过的。

顺着千佛岩,沿着一条山涧向前走,山路蜿蜒曲折没有尽头,这时太阳已经升起,山间雾气渐渐消散,野草树木在阳光下显得苍翠葱茏、光亮润泽;大雨过后涧水猛涨,争抢着水道向下奔泻,那形状如同散乱的珍珠,那声音就像敲击玉石铿锵悦耳。

寺院里的和尚带着酒和茶跟随我们,我们游兴极浓时就饮酒,走路疲倦了就品茶。

不久,从中峰涧越过一座山岭,那两边的山崖陡直如同用刀截开的切口,叫做天开岩。

两崖之间仅仅只一线宽,路虽然不算很高,但陡峭危险,站不住脚,十分可怕。

本想要从这里登上顶峰,但再也没有力气了。

天开岩的西侧,重重叠叠的山岭像起伏的浪涛直冲而下,散乱的山石交错地杂陈于其间,看上去就像大海波涛汹涌澎湃。

我的儿子游兴还很浓,又拉着张元春一道去攀登栖霞山的顶峰。

他们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

他们想要用我未能到山顶亲眼目睹的景致在我面前引为骄傲。

我对他们说:

“你们所看到的不就是长江吗?

我在龙潭驿时,就已经饱览长江风光了。

”两个年轻人无言以对,只好去睡了。

如今普天下名山和宏大的寺庙,到处都有,但是名山和寺庙两者不能相得益彰。

而其中最著名又最古老的,只有这座栖霞寺和济南的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荆州的玉泉寺而已。

灵岩寺我在三十年前就去游览过一次,现在还像在梦境之中。

如今我已到了垂暮之年,却又得以观赏了栖霞寺的胜景。

(四)诗歌鉴赏(6分)

18.⑴【参考答案】靖节先生【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没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识记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文学常识。

⑵.【参考答案】D【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全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与强烈的对照手法。

诗人以孤鸟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从尘世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较直接的陈述更加耐人寻味,意蕴深长。

⑶.【参考答案】本诗通篇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以鸟的失群离所至托身孤松来暗喻(象征)自己从误落尘网到归隐田居的过程,由此表明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的歌颂。

参考答案二:

本诗通篇采用了强烈的对照(对比)手法。

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令人倍感凄凉。

下六句极言鸟的得栖息之所,以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矢志不再离去。

前者极言失意,后者极言境遇的可贵,前后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依恋热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9、选AD两项。

A项没有认出克洛德;D项这句话是觉新反对觉民时,觉民所说的话。

(5分)

20、参考答案:

(5分)

⑴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鸣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

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们的一致反对。

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

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

⑵弗比斯在危机时刻救下了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十分感激并爱上了他。

一个偶然机会,弗比斯请爱斯梅拉达到姑妈家去表演,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

弗比斯与爱斯梅拉达约会。

副主教知道后,乔装打扮来到旅店,当弗比斯和爱斯梅拉达搂在一起时,抽出匕首插进弗比斯的胸膛,然后迅速溜走,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被法庭判处绞刑。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21、C(“对此,孔子予以否定”有误,应该是“对此,孔子也予以肯定”。

22、参考答案示例:

说明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富贵,而是认为富贵的追求必须符合道义;他倡导富者要善于处富,要富而好礼。

这在当前仍有教育意义,现在致富的路多了,但致富要以符合法律、符合道义为底线(或:

富贵以后要注意回报社会,不能为富不仁)。

【译文】 

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

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