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372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docx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

2020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

  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坚强、不屈、勇敢的代名词,永远铭刻于世界战史。

那么你们知道关于《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内容还有哪些呢?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2020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一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日子,举国上下隆重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就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志愿军战士的母亲——我的姥姥郭玉霜。

  姥姥是河南省舞阳县人,1908年阴历6月26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27岁生了母亲,28岁那年姥爷就去世了,姥姥含辛茹苦独自一人抚养着母亲这根独苗。

目不识丁的姥姥深知没有文化之苦,为了让母亲上学读书,靠着她一双灵巧的手给人家绣花作衣服挣钱供母亲上学。

许多个夜晚,母亲都睡醒一觉了,看到姥姥仍在油灯下飞针走线赶制衣服,母亲心理暗想:

妈这么苦,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她。

  母亲上中学时接受了革命思想,依然投笔从戎参了军,临走的那天晚上母亲面带愧色地对姥姥说:

“妈,我走了,不能在你身边照顾你了,原谅女儿不孝。

”深明大义的姥姥平静地说:

“你去吧,报效祖国与孝顺母亲是一样的!

”母亲转身走后,姥姥禁不住泪流满面独自一人坐到天亮……

  刚解放时姥姥还常收到目前捎来的平安信,但没过多久姥姥就再也没有收到过母亲的信。

正当姥姥为此焦急万分时,52年9月的一日有人给姥姥送来了一封信,姥姥一看那熟悉的字迹,连忙找来村里的人念信,信上写到:

“亲爱的妈妈,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去了……”下面的话姥姥没听清就晕倒了,要知道那是她唯一的女儿、她生命的全部啊!

  当姥姥醒来时,她的屋里挤满了村里的乡亲,姥姥坚强地说:

“女儿上前线保家卫国,是我的骄傲,我挺的住!

”从那时起,姥姥又用她那双巧手没日没夜地为志愿军赶做慰问品,并且每天中午无论刮风下雨都在村口等待着远在朝鲜女儿的来信。

在这期间,姥姥曾大病一场三个月不能起床,生命垂危,但为了让女儿在前线安心,姥姥在给母亲的信中只字未提过。

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还不到50岁的姥姥头发几乎全白了。

  远在朝鲜战场上的母亲没有辜负亲人的期望,战斗在临津江北岸、三八线的德山洞。

那里是一线守备师战役的纵深处,对面是美陆一师。

母亲不畏艰险,冒着敌人的炮火参加战地救护,成为活跃在前线的战地之花,为祖国和人民荣立了战功。

  抗美援朝胜利了,母亲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因工作需要仍留在朝鲜的母亲给姥姥寄来一封书信,信中夹着一张年轻志愿军军官的照片。

母亲在信中说:

“妈,这是我认识的战友,嫁了他我就得跟他四海为家,不能回到你的身边去了。

终身大事我听妈,你要同意就在照片背后画个圈……”

  姥姥见信后毫不犹豫的在那张照片后郑重地画了个圆圆的圈,并立即让人写了回信:

“嫁人就嫁最可爱的人,妈一百个统一”。

就这样母亲于1955年4月在朝鲜平安南道烩仓郡与父亲结婚。

婚后父亲仍留在朝鲜的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母亲于1955年底母亲因身怀有孕回国,翌年3月生下我的姐姐,父亲为她取名“朝立”,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朝鲜又一次“独立”。

1958年父亲随志愿军总部最后一批回国,次年母亲生下了我,父亲为我取名“凯利”,纪念父亲从朝鲜凯旋胜利。

  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朝鲜幸福生活。

不要忘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中千千万万个英雄儿女和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养育了英雄儿女的千千万万的普普通通的母亲。

山东省地震局情报资料室梁凯利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二

  1951年的国庆节,是我在另一个国度朝鲜战场度过的一个国庆节。

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将近一年。

远离祖国的志愿军儿女对祖国一片深情,无限思念,这炽热的爱国之情都倾注在庆祝国庆两周年的活动之中。

  打开我幸存的一小本战地日记,在发黄的纸页上有“国庆节一日”的珍贵记录。

时间:

1951年10月1日,地点:

朝鲜战地陈沓洞,工作单位:

志愿军后勤一分部第三兵站医院。

日记的内容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在朝鲜战地志愿军儿女庆祝伟大祖国国庆二周年活动的画面一幕幕又映现在我的眼前。

  当时,我是第三兵站医院的文化教员。

在国庆节庆祝活动中,我的工作就分外多些。

就拿办“国庆专刊”来说吧,军医和大多数护士能自己动笔写纪念稿,但许多文化低或没有念过书的护理员、炊事员和担架队员想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却不会写。

于是,我这个文化教员得到病房,炊事班及担架队听他(她)们的口述,然后代他们写成文稿。

我们这个野战医院医护、行政人员加上民工担架队员不过80多人,这次纪念国庆二周年的专刊共收到三十七篇稿件,我把这些*贴在一幅红布上,挂在一个大防空洞的洞口。

透过这“国庆专刊”上的一篇篇文稿,我似乎看到一颗颗鲜活的跳动的心。

远离祖国的志愿军儿女的心和亲爱的祖国紧密相连,贴得如此之近。

  节日会餐的菜肴并不丰盛,也没有美酒,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刚出国那阵儿,是一把炒面就一口雪。

现在能吃到高粱米,还有少量的大米、白面,而且不时还有罐头食品改善生活。

这些食品、物品是从祖国运来的,我们有一条敌机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了保证前方供应,志愿军的汽车兵、火车司机、工程兵战士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一天,我们吃到了雪白的大米饭,还有肉罐头,是出国以来最好的一餐佳肴。

  晚上在防空洞里举行的国庆文艺晚会,将国庆二周年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晚会上有部分即兴节目,但大部分节目都是指导排练出来的。

受欢迎的节目有女护士林枫演唱的《歌唱二郎山》,护士排男女护士的合唱《志愿军战歌》、《歌唱祖国》。

演出结束,走出防空洞,就听到远处敌机炸弹的爆炸声,医院的王福荣政委风趣地说:

“我们权且把它当作节日的礼炮声吧。

”抬头一看,夜空中有敌机投下的照明弹曳光在闪烁。

我凝望着夜空,联想到天安门广场上空那绚丽多彩的节日焰火。

此时我们伟大的祖国首都正沉浸在国庆的欢乐中。

于是,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儿女,又情不自禁地高声唱起: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作者简介:

邰杰,女,1932年1月出生,河南南召人。

1949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不久分配到四十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

1950年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抗美援朝赴朝参战。

1951年6月调到志愿军第三兵站医院任文化教员。

1953年10月朝鲜停战后回国。

1954年9月-1956年8月在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调干学习。

1956年9月毕业分配到长春大学(前身:

长春计划经济学校、长春机械工业学校等)工作,任语文教师。

1985年晋升为中文副教授。

1988年退休。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听到这首震憾人心的军歌时,我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看着父亲满怀壮志参加志愿军的情景。

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沧桑,许多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逐渐变为人生海洋中的孤岛被无情地遗忘。

然而50年前父亲那不顾一切的追求与执着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记忆长廊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1950年11月10日是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日子。

那天,父亲回来的很早,他非常高兴,脸上一直露着的笑容。

当时我很奇怪,因为父亲在我的印象中是十分严肃的,但今天的神情让我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

父亲做了他最拿手的几道菜,并且象过节一般的让我们换上了新衣服。

我试着找出父亲喜悦的原因,但父亲没有告诉我,只是哼着那似曾相识的歌(现在想想原来是“抗美援朝”的军歌)。

  母亲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用膳。

此时父亲开始严肃了起来,他用宏亮的声音对我母亲说:

“我参加了志愿军,过几天就要走了……”父亲的话音未落,母亲立刻就放下了碗筷,跑上了阁楼。

面对如此尴尬的情形,父亲并没有多加理会,只是叫我们继续吃饭。

由于那年我才七岁根本不知道志愿军是什么意思,但我能体会到母亲显然是不愿意父亲参加志愿军。

母亲在阁楼上哭了,声音顺着楼梯传入到我们的耳旁。

然而父亲却镇定自若地陪着我们吃饭。

晚饭以后我们几个很早就被父亲赶上了床,我在床上辗转返侧睡不着,于是想找父亲谈谈。

我走上了阁楼,母亲一看到我就马上抱着我哭,此时父亲走了上来安慰母亲,“我是人民的儿子,是共产党救了我,救了我们一家人,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说着说着,父亲也哽咽了起来。

母亲抽搐地说道:

“我不怪你的选择,我只是觉得万一你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我们的孩子将失去一个父亲,我将失去一个丈夫,想到这里我心里很难过。

”“孩子们会理解我的,我想你也会理解我的。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党,就算牺牲了也值得,多少英雄儿女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撒热血,他们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下一辈能过的幸福吗?

”父亲言道……

  过了不久父亲走了,带着对家人的歉意,带着对祖国人民的赤诚,带着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他奔赴了朝鲜战场。

半年以后,父亲因受伤回到上海治疗,由于病情的反复,父亲再也没有回去直到停战。

  50年过去了,父亲也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每当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我为父亲而感到自豪,也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因为父亲,您是最可爱的人。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四

  抗美援朝独胆英雄吕松山

  吕松山同志是山东牟平县人,原先是一个油脂工厂的技术工人。

美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后,他便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一个战斗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小组长”,这是他感到最光荣的一个称号!

  随着火光而起的炮火,从四面八方像雪花一样的飞向敌人的阵地上。

美国兵现在都像失掉灵魂一样!

有的伏在地上,头恨不得埋到地下去,有的钻到汽车轮子下,有的爬进工事去,头也不敢露。

有的跑掉了帽子也不顾,这真是一幅难以形容的狼狈相。

  从远处不到一千公尺的山地里,有十多个身手敏捷的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通过了敌人机枪的封锁线,很快地便接近到开阔地边缘的河沿里。

这就是攻击部队最先头的一个突击班。

班前头的第一名,便是突击班里第一战斗小组长吕松山同志。

这个班的任务,是要直接攻击敌人中心公路旁的一个核心工事,正好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敌人心脏一样,然后兄弟部队再把整个地区的敌人分割消灭。

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因为突入敌人心腹时,是会受到敌人各方面的火力制压的,不但补给有困难,伤亡也会大。

可是,这些问题,他们无暇考虑,突击班在班长的指挥和吕松山同志的领导下,很快而安全地接近到距离桥梁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这正是距攻击目标最捷径的地方——三百多公尺。

  吕松山同志没有丝毫犹豫地爬上了河床,一边鼓励着:

“同志们!

立功的时候到了!

”大家在他的行动和鼓励下,便一起翻身跳上开阔地,向敌人展开决定性的攻击!

这时候,给自己掩护的炮火,和敌人从各方面打来的枪弹,在开阔地上冒起一阵阵的灰尘和烟雾。

突击班的战士们,冒着弹雨,穿过尘烟,在战斗中前进,从死尸遍野的敌人身上补充弹药!

  英雄们有了枪弹,好比老虎长了翅膀!

敌人的枪弹,那能挡得住他们的前进!

在前进中一个两个……五个同志都躺下了,负伤了,可是他们知道:

这是敌人的垂死挣扎!

愈接近敌人,胜利便愈有把握。

一声:

“前进!

”敌人的核心工事,就摆在英雄们的面前了。

  奇怪!

工事里一个敌人也没有,只有一辆遍体鳞伤的坦克仍然躺在洞门口,地面上看不出一点异样,也找不到一个敌人逃跑的踪影,只有路旁一辆盖着帐篷的汽车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班长走向汽车,想搜查一下。

其余三个人正搜索着工事的周围,“拍拍拍……”一阵冲锋枪响,吱吱吱……响的子弹便飞到汽车上,班长的肩头负伤了,吕松山同志端起冲锋枪,“拍拍拍……”来不及瞄准便给敌人一阵威吓的射击!

果然,不过十多公尺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敌人,头缩到地里面去了。

吕松山情急生智,不等敌人抬头,他便抢上前去,接连一阵痛击!

这两个敌人倒下了。

吕松山同志一见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急发忙,满头只冒汗!

  原来他面前是一个十多公尺长方的一个工事——休息掩体,从地平面掘下两公尺多深,上面盖着帐篷,和薄薄的一层土,伪装得同地面一样。

这两个被打死的敌人,正在这个工事的进出口,洞里面满是美国兵,“哇!

哇!

”的叫。

吕松山眼瞅自己弹夹的子弹快打光,如果射击中断了,说不定敌人就会往外冲,他急忙把开关拨到点发上,右手端枪一发一发的作点放封锁洞口,左手掏出手榴弹,用牙咬开弹盖,又咬住拉火圈,这样齿手合作的把手榴弹投进洞口去。

轰的一声,只炸得敌人乱叫唤。

趁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又迅速换上了新弹夹,一阵枪响连着的便是一声手榴弹。

没有间断的一颗两颗……他身上的四颗手榴弹投完了,工事里面的敌人还在乱咕噜!

这时候他只有最后喊:

“快掩护!

快掩护!

  可是,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战友,正在应付几个敌人的反击,根本无法分身,只有肩头负伤的班长爬起来依托在汽车头上,一枪一枪的向洞口射击,替他掩护,助威!

他在瞬间,从敌人死尸上,找到了四颗手榴弹,他照样地一阵枪一阵弹的投到第七颗手榴弹,在帐篷缝的远处,伸出来一条白色的毛巾,——投降的记号。

吕松山同志右手端着满匣子弹的冲锋枪,左手拿着手榴弹,用大拇指顶起拉火圈,作好了应变的准备后,才停止了射击招呼着:

“欧开!

欧开!

顶好!

顶好!

”几声招呼后,敌人很有经验地把枪托朝上从帐篷缝里一根两根……数十根枪都丢到工事外,接着举起双手一个两个……三十几个同一姿势的美国兵鱼贯地走到洞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到公路上。

最后还有几个特别胆小的怕死鬼,眼见一颗揭开弹盖的手榴弹在他手上挥动,吓得吞吞吐吐,抖抖擞擞的不敢走出洞外。

这时候,吕松山太兴奋了,他站了起来,用手去招唤他们,猛不防,“嘶!

”的一声,从旁的阵地上飞来一颗子弹,正打中吕松山同志的左臂上,他眼睛一冒火花,顿时汗如雨下,他镇静地坚持着:

“欧开!

欧开!

顶好!

顶好!

”一直把最后几个美国兵叫出来,交给跟上来的兄弟部队后,他已经支持不住地昏倒了。

等醒过来,四围的枪声响得很利害,他知道这是兄弟部队在最后地歼灭敌人,他好容易挣扎了起来,离开火线,由战地的救护同志们把他抬下来。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五

  我们既然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

——威廉.费尔普斯

  战场上的小草

  清晨,我睁开眼,看见了战壕上的一棵小草,青青的绿色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与她周围经过炮火洗礼的泥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倔强地向世界展示她生命的意志,预报着春天的来临。

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普通群众,而是一名坚强的志愿军战士,但在那瞬间,这美丽的小生命竟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全身心,让我对生命的涵义有了更深刻的领略。

“要打仗了,小草!

”我小心翼翼地用手将她连根一起移植到一个人们不易踩到的角落,默默地祝愿她永远常青。

  总理故乡的兵

  我记不清他的“大号”,只记得由于他皮肤黑,同志们都叫他小黑。

小黑与我都是淮安人,是周恩来总理故乡的兵。

那时他才十_岁,闲下来的时候,总爱与我一起聊聊。

战友的感情深,一起上战场的老乡的感情更深,有什么话,他都愿意跟我说。

没人的时候,他常问我:

“你怕死吗?

”我总是摇摇头,而后,就见他在若有所思。

忽然,他对我说:

“为了毛主席,为了祖国,怕什么死啊!

别忘了,咱可是总理故乡的兵!

”,这样的自问自答持续了许多遍。

他也时常给我讲起他在故乡的那个好姑娘,希望今生还有机会与她再见一面,不在乎在他复员的时候她已嫁了他人。

后来,小黑调到别的部队去了,就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前几年战友在徐州聚会的时候,我也没有遇着他,如果他在世,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

  关于最爱的人

  每当回忆起祖母慈祥的面庞,我的眼泪就要忍不住落下来。

祖母是我今生最爱的人,她也是最爱我的人。

十五、六岁的时候,为了筑猪圈,我常一早就去河荡里“揽泥”。

干完活,母亲舍不得我,常“奢侈”的给我炒一点我最爱吃的“油炒饭”,我常偷偷地把它拿给组祖母吃。

祖母总是对我说:

“宝贝,你吃吧,奶奶老了,吃这么好有什么用啊,你吃了还要干活呢!

”我在部队的时候,祖母去世了,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没有与她今生最爱的人见上一面。

复员回乡的时候,得知祖母是因一种病毒性腹泻没有药治疗,不断地“拉肚子”、虚脱而去的,心中更不是滋味。

母亲对我说:

“你奶奶去世的时候,不断的喊你的名字,还说发财啊,国爱;发财啊,国爱。

老人家一辈子受够了穷苦的罪!

祖母的遗愿至今没有成为现实,我仍是一个没有发财的种田人。

但是,一天三顿吃“油炒饭”是不成问题了,每一次我吃着孩子们给我炒的“油炒饭”,就会想起我可怜的祖母,于是一口一口的咀嚼,一粒一粒的品味,不愿浪费每一粒!

  ……

  有人说军人、特别是中国军人不懂得爱惜生命,我听了非常生气。

天下没有喜爱死亡的人,每个人都爱惜生命,特别是我们这些经历了太多生生死死的志愿军战士,对“活着”的意义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更深刻的理解。

说“不爱惜生命”,是为了保家卫国,爱惜更多更多的生命,让我们的亲人活得更好一些。

于是,在军号响起的时候,我们热血沸腾;在枪林弹雨的战场,我们勇敢穿梭!

  我曾为了光明去穿越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有幸最终看见了灿烂的阳光,因此我更感到“活着”的快乐。

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我无悔无疚,因我的人生在朝鲜战场上已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要是你问我谁是最珍惜生命的人?

我一定会说: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志愿军!

石国爱叶光亚

  2020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学生观后感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