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297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docx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习题集

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

1.()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B.公共产品C.公平分配D.市场失灵

答案:

D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答案:

C

3.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D、社会个人收入

答案:

C

4.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的分配

A、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B、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

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

答案:

C

5.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与社会效益 D、企业效益

答案:

C

6.下列名词中不属于财政用词的是()

A、国用B、国计C、度支 D、度量

答案:

D

7.财政是以()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纳税人D、国家

答案:

D

8.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标准是()

A、排他性B、竞争性C、排他性或竞争性 D、排他性和竞争性

答案:

D

9.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必要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公平。

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职能有“小职能”、“中职能”和“()”三种表述。

A.大职能   B.积极职能  C.全职能    D.宏观职能

答案:

B

10.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经济职能观(  )。

A.为市场经济确立法律框架,即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确定市场准则。

B.影响资源配置以改善经济效率。

C.制定改善收入分配的计划。

D.促进教育。

答案:

D

1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公共需要(  )。

A.公园   B.花园   C.图书馆  D.公共停车场

答案:

B

12.非竞争性的判断标准是(  )。

A.平均成本为零   B.边际成本为零  C.平均成本大于零  D.边际成本大于零

答案:

B

13.下面哪一项不是“职能”的特性。

A.内在的  B.客观的   C.稳定的   D.具体的

答案:

D

14.下面哪一项不是“作用”的特性。

A.抽象的  B.外在的  C.主观的  D.显性的。

答案:

A

15.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共同的需要   B.具有排斥性   C.具有竞争性  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答案:

D

16.下面哪一项不是反映公共产品提供的非竞争性(  )。

A.市场上无法通过竞争方式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

B.供给方面通常由政府垄断

C.需求方面人与人之间无须为争夺公共品的消费权而竞争

D.在技术上不可行

答案:

D

17.下面哪一项不是反映的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  )。

A.在技术上不可行            B.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合理

C.技术进步使小部分产品的排他性消失   D.供给方面通常由政府垄断

答案:

D

18.公共决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 政府的决策机制      B. 政府的决策过程

C. 政府的决策前提      D. 政府的决策行为

答案:

A

19.计划免疫是一种()

A.纯公共产品B.准公共产品C.私人产品D.劣值品

答案:

A

20.高等教育是一种()

A.私人产品B.准公共产品C.纯公共产品D.劣值品

答案:

B

21.高等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B.团体需求C.纯公共需求D.准公共需求

答案:

D

2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

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

A.混合物品B.固定资产C.消费品D.准私人物品

答案:

A

23.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是()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答案:

D

24.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是()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答案:

C

25.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是()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答案:

C

26.政府对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其结果是()

A.产生正的外部效应B.产生负的外部效应

C.正的外部效应内在化D.负的外部效应内在化

答案:

C

27.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B.等于C.小于D.没有固定关系

答案:

C

28.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答案:

A

29.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其社会边际效益

A.大于B.等于C.小于D.没有固定关系

答案:

C

30.下列不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

A.公办学校B.电影院C.桥梁D.公路

答案:

A

3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标准是()

A.产品消费方式B.产品受益范围C.产品所有权D.产品生产方式

答案:

B

32.下列有关混合产品社会需求曲线表述正确并完整的是()

A.它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B.它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C.它与个人需求曲线重合D.它包含了A、B两项

答案:

D

33.以下不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产品是()

A.图书馆B.高等教育C.路灯D.不收费的桥梁

答案:

C

34.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学所讲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外部性有()

A.郊区居民进城引起地价上升而使得地主的境况改善

B.生产同一商品的供应商甲因增加产量而对乙企业的销售带来影响

C.大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小企业无成本地利用了这项开发所带来的好处

D.谷贱伤农

答案:

C

35.下列有关外部性说法错误的是()

A.外部性是一种市场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只考虑个人自己的成本与收益,而没有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其他个体所带来的影响

B.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没有清楚地界定

C.通过采用庇古税来纠正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使得个体所面对的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D.直接限制外部性的产生比任何其他的方法都有效

答案:

D

36.下列有关外部性治理表述错误的是()

A.在可以兼并的情况下,通过把与外部性相关各方联合成一体可以彻底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B.对于负外部性的治理,既可以采用税收的办法,也可以采用补贴的方法

C.相对于税收制度而言,排污费制度能减少最终污染水平的不确定性

D.科斯定理表明,如果产权确立了,私人的各方会朝着有效产出的方向讨价还价

答案:

D

37.下面有关外部性论述错误的是()

A.负的外部性往往表现为产出水平超出最优的规模

B.正的外部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通过补贴机制来解决

C.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通过产权界定的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

D.像污染之类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危害,应该予以彻底消除

答案:

D

38.()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

答案:

A

39.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

A.市场  B.市场行为C.政府  D.政府行为

答案:

A

40.()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B.税收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

答案:

A

41.()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答案:

D

42.()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答案:

C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答案:

C

4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与社会效益  D.企业效益

答案:

C

45.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

这状态被称为()

A.帕累托最优B.完全竞争C.市场失灵D.外部效应问题

答案:

A

46.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存在,是由于市场失效或()的存在而形成的。

A.分配不公问题B.信息不充分问题

C.外部效应问题D.宏观经济失衡问题

答案:

D

47.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

A.外部效应B.外部作用C.经济作用D.经济活动

答案:

A

48.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

A.公共商品B.公共物品C.公共服务D.社会产品

答案:

B

49.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B.国家C.企业D.市场

答案:

B

50.当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的状态:

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

这种状态称为()

A.免费搭车现象B.边际效用递减C.市场失灵D.帕累托最优

答案:

D

5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A. 要使A的处境改善必然会使B的处境恶化。

B. 若使A的处境变好,B的处境可以至少不变坏。

C. 当B的处境给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

D. A可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且对B的福利没有影响。

答案:

A

52.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

答案:

A

53.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市场竞争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

答案:

C

54.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并不影响另一些人处境的变化。

这状态被称为()

A.帕累托最优B.完全竞争C.市场失灵D.帕累托改善

答案:

D

55.为了弥补市场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向社会提供商品供求状况、价格趋势等经济信息,这属于()

A.公共产品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D.不确定

答案:

A

56.“免费搭车”是指公共物品的()属性。

A.竞争性B.排他性 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答案:

D

57.私人物品是在一定价格前提下,众多消费者对某个商品或服务拥有量的横向加总,该商品或服务在个人之间是(  )。

A.可分的B.不可分的 C.部分可分的D.不确定

答案:

A

58.公共物品是众多消费者对某个公共物品支配总量一定前提下,各自承担的税费纵向加总。

该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  )。

A.可分的B.不可分的 C.部分可分的D.不确定

答案:

B

59.俱乐部产品属于(  )。

A.纯公共产品B.准公共产品 C.私人物品D.不确定

答案:

B

60.社会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殊的,下列产品属于共同的是(  )。

A.基础设施B.议会制度 C.公有制D.航天飞机

答案:

A

61.政府向居民和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税收  B.收费   C.资产收入D.强制摊派

答案:

A

6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  )的功能。

A.派生  B.固有   C.演变D.推导

答案:

B

63.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中反映资源配置总体效率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财政收支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答案:

C

64.下列项目中哪项不属于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效率的(  )。

A.编制部门预算 B.实行政府采购  C.实施集中收付D.提高国债利率

答案:

D

65.下列项目中哪项不属于市场分配的范畴(  )。

A.企业职工工资 B.企业利润  C.卫生防疫D.财产收入

答案:

C

66.下列项目中哪项不属于税收调节分配的范畴(  )。

A.商品的相对价格 B.救济金  C.企业利润水平D.个人收入水平

答案:

B

67.下列项目中哪项不属于转移性支出调节分配的范畴(  )。

A.个人所得税 B.救济金  C.补贴D.养老保险

答案:

A

68.基尼系数为(  )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公平。

A.1     B.0.3-0.4  C.0.2-0.3D.0

答案:

D

69.基尼系数为(  )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A.1     B.0.3-0.4  C.0.2-0.3D.0

答案:

A

70.下列项目中哪项不属于财政自动稳定器的范畴(  )。

A.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 B.失业救济金  C.财政补贴D.发行国债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共35题)

1.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C.排他性D.竞争性

答案:

AB

2.公共产品区别于准公共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是否同时具备非排他性B.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一定程度上的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D.是否同时具备竞争性

答案:

ABCD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

答案:

BCD

4.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

答案:

ABCD

5.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

答案:

ABC

6.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

答案:

ABCD

7.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

答案:

BC

8.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

答案:

ABC

9.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

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

B、财政间接配置资源

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D、财政通过微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答案:

AC

10.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A、市场机制不完善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

C、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

答案:

ABD

11.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

A、税收  B、转移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财政性支出

答案:

ABC

12.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D、总供给与总需求无关系

答案:

ABC

13.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

A、消费B、储蓄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D、进口商品

答案:

ABCD

14.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支出需求    D、出口需求

答案:

ABCD

15.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外部性存在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有()

A.庇古税B.财政补贴C.数量管制D.确立产权

答案:

ABCD

16.为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的管制措施有()

A.要求卖方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信息披露

B.对不同类别的差品制定技术和质量标准

C.对不同的行业制定生产者资格标准,不符合这一标准,就不能注册登记

D.打假

答案:

ABCD

17.在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市场缺陷和失灵,往往对市场进行管制;但是,管制也常常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A.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B.管制者在风险决策时往往采取风险规避的方式,而不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

C.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

D.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投入产出关系很难确定

答案:

ABCD

1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A.政府可以向生产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允许这种许可证在市场上自由交易,这样既可以保证达到理性的总排污量,又可以实现排污量在企业间的最优分配

B.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交易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承担成本和享受收益的主体也不会变

C.由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相对优越,因此也是一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环境保护政策

D.在实施管制措施的情况下,企业不只承担污染控制费用,还要承担低于排放标准的那部分污染物造成的外部成本

答案:

BCD

19.下述问题研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的是()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

答案:

AC

20.下述问题研究财政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是()

A.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

B.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C.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

答案:

AD

21.下述哪些政策手段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A.价格补贴B.税收C.政府购买D.公共管制

答案:

ABCD

22.以下属于市场缺陷的表现是()

A.信息失灵B.交易成本C.外部效应D.行政垄断

答案:

ABC

23.政府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哪几项?

()

A.信息失灵B.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

C.消费者偏好不合理D.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答案:

ABD

24.下述与福利经济学定理相一致的是()

A.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B.在给定的要素分配状态中只存在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

C.在各种不同的要素分配状态条件下,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是相同的

D.任何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答案:

ABD

25.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自由竞争

答案:

ABC

26.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答案:

AB

27.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

答案:

ABC

28.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标准,合理区间有()

A.0.1-0.2     B.0.2-0.3    C.0.3-0.4    D.0.4-0.5

答案:

ABC

29.财政的职能有()

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与发展职能D.传播文化

答案:

ABC

30.所谓稳定经济,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影响经济、调控经济,实现()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适度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

ABCD

31.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

A.转移支付B.相机抉择稳定机制

C.自动稳定机制D.政府采购制度

答案:

BC

32.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是()

A.金融债券B.税收C.转移支付D.国债制度

答案:

BC

33.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相比,具有的特点()。

A、不可分割性B、排他性和竞争性

C、非排他性与竞争性D、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答案:

AD

34.达到帕累托最优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

A、交换的最优条件B、生产的最优条件

C、交换或生产的最优条件D、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答案:

ABD

35.下述研究财政对资源配置影响的是()

A.降低进出口关税对我国产品结构的影响

B.对某种产品的价格补贴对社会上哪些群体较为有利

C.区域间的差别税收政策会使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变化

D.消费税的税负归宿

答案:

AC

三、判断题(共35题)

1.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 )

答案:

2.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 )

答案:

×,虽然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当为好。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

答案:

4.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 )

答案: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排他性上。

5. 公共财政是针对市场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 )

答案:

6.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 )

答案:

7. 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 )

答案:

8. 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 )

答案:

×,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9. 现代经济中,政府和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

()

答案:

10. 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答案:

×,在市场经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