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9078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

届高考理数9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9.8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解读

要求

高考示例

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

1.定值与最值及

范围问题

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定值、参数范围问题

掌握

2017课标全国Ⅰ,20;

2017浙江,21;2017山东,21;

2016课标全国Ⅱ,20;2016北京,19;

2016山东,21;2015浙江,19;

2014四川,10;2014浙江,21

解答题

★★★

2.存在性问题

了解并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掌握

2014山东,21;2013江西,20

解答题

★★☆

分析解读 1.会处理动曲线(含直线)过定点的问题.2.会证明与曲线上的动点有关的定值问题.3.会按条件建立目标函数,研究变量的最值问题及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注意运用“数形结合”“几何法”求某些量的最值.4.能与其他知识交汇,从假设结论成立入手,通过推理论证解答存在性问题.5.本节在高考中围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展开对定值、最值、参数取值范围等问题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分值约为12分,难度偏大.

五年高考

考点一 定值与最值及范围问题

1.(2017浙江,21,15分)如图,已知抛物线x2=y,点A,B,抛物线上的点P(x,y).过点B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为Q.

(1)求直线AP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PA|·|PQ|的最大值.

解析 

(1)设直线AP的斜率为k,k==x-,

因为-

(2)解法一:

联立直线AP与BQ的方程

解得点Q的横坐标是xQ=.

因为|PA|==(k+1),

|PQ|=(xQ-x)=-,

所以|PA|·|PQ|=-(k-1)(k+1)3,

令f(k)=-(k-1)(k+1)3.因为f'(k)=-(4k-2)(k+1)2,

所以f(k)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因此当k=时,|PA|·|PQ|取得最大值.

解法二:

如图,连接BP,|AP|·|PQ|=|AP|·|PB|·cos∠BPQ=·(-)=·-.

易知P(x,x2),

则·=2x+1+2x2-=2x2+2x+,=+=x2+x++x4-x2+=x4+x2+x+.

∴|AP|·|PQ|=-x4+x2+x+.

设f(x)=-x4+x2+x+,

则f'(x)=-4x3+3x+1=-(x-1)(2x+1)2,

∴f(x)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f(x)max=f

(1)=.

故|AP|·|PQ|的最大值为.

2.(2017山东,21,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E:

+=1(a>b>0)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

(1)求椭圆E的方程;

(2)如图,动直线l:

y=k1x-交椭圆E于A,B两点,C是椭圆E上一点,直线OC的斜率为k2,且k1k2=.M是线段OC延长线上一点,且|MC|∶|AB|=2∶3,☉M的半径为|MC|,OS,OT是☉M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S,T.求∠SOT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

解析 

(1)由题意知e==,2c=2,所以a=,b=1,

因此椭圆E的方程为+y2=1.

(2)设A(x1,y1),B(x2,y2),

联立消y整理得(4+2)x2-4k1x-1=0,

由题意知Δ>0,且x1+x2=,x1x2=-,

所以|AB|=|x1-x2|=.

由题意可知圆M的半径

r=|AB|=·.

由题设知k1k2=,所以k2=,

因此直线OC的方程为y=x.

联立得x2=,y2=,

因此|OC|==.

由题意可知sin==,

而==,

令t=1+2,则t>1,∈(0,1),

因此=·=·

=·≥1,

当且仅当=,即t=2时等号成立,此时k1=±,

所以sin≤,

因此≤,所以∠SOT的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

∠SOT的最大值为,取得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k1=±.

3.(2016课标全国Ⅱ,20,12分)已知椭圆E:

+=1的焦点在x轴上,A是E的左顶点,斜率为k(k>0)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MA⊥NA.

(1)当t=4,|AM|=|AN|时,求△AMN的面积;

(2)当2|AM|=|AN|时,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1)设M(x1,y1),则由题意知y1>0.

当t=4时,E的方程为+=1,A(-2,0).(1分)

由已知及椭圆的对称性知,直线AM的倾斜角为.

因此直线AM的方程为y=x+2.(2分)

将x=y-2代入+=1得7y2-12y=0.

解得y=0或y=,所以y1=.(4分)

因此△AMN的面积S△AMN=2×××=.(5分)

(2)由题意,t>3,k>0,A(-,0).将直线AM的方程y=k(x+)代入+=1得(3+tk2)x2+2·tk2x+t2k2-3t=0.(7分)

由x1·(-)=得x1=,

故|AM|=|x1+|=.(8分)

由题设,直线AN的方程为y=-(x+),

故同理可得|AN|=.(9分)

由2|AM|=|AN|得=,

即(k3-2)t=3k(2k-1).

当k=时上式不成立,因此t=.(10分)

t>3等价于=<0,即<0.(11分)

由此得或

解得

因此k的取值范围是(,2).(12分)

教师用书专用(4—15)

4.(2014四川,10,5分)已知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2(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ABO与△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B.3C.D.

答案 B

5.(2015江苏,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P为双曲线x2-y2=1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到直线x-y+1=0的距离大于c恒成立,则实数c的最大值为    . 

答案 

6.(2016山东,21,1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

+=1(a>b>0)的离心率是,抛物线E:

x2=2y的焦点F是C的一个顶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P是E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E在点P处的切线l与C交于不同的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D.直线OD与过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M.

(i)求证:

点M在定直线上;

(ii)直线l与y轴交于点G,记△PFG的面积为S1,△PDM的面积为S2.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解析 

(1)由题意知=,可得a2=4b2.

因为抛物线E的焦点F的坐标为,

所以b=,所以a=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x2+4y2=1.

(2)(i)设P(m>0).

由x2=2y,可得y'=x,

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m.

因此直线l方程为y-=m(x-m),即y=mx-.

设A(x1,y1),B(x2,y2),D(x0,y0).

联立

得(4m2+1)x2-4m3x+m4-1=0.

由Δ>0,得0

且x1+x2=,因此x0=.

将其代入y=mx-,得y0=.

因为=-,

所以直线OD方程为y=-x.

联立得点M的纵坐标yM=-,

所以点M在定直线y=-上.

(ii)由(i)知直线l方程为y=mx-.

令x=0,得y=-,所以G.又P,F,D,

所以S1=·|GF|·m=,

S2=·|PM|·|m-x0|=××=.

所以=.

设t=2m2+1.

则===-++2,

当=,即t=2时,取到最大值,

此时m=,满足(*)式,

所以P点坐标为.

因此的最大值为,此时点P的坐标为.

7.(2015课标全国Ⅱ,20,12分)已知椭圆C:

9x2+y2=m2(m>0),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

(1)证明:

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若l过点,延长线段OM与C交于点P,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

若能,求此时l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 

(1)设直线l:

y=kx+b(k≠0,b≠0),A(x1,y1),B(x2,y2),M(xM,yM).

将y=kx+b代入9x2+y2=m2得(k2+9)x2+2kbx+b2-m2=0,故

xM==,yM=kxM+b=.

于是直线OM的斜率kOM==-,即kOM·k=-9.

所以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四边形OAPB能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直线l过点,所以l不过原点且与C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k>0,k≠3.

(1)得OM的方程为y=-x.

设点P的横坐标为xP.

由得=,即xP=.

将点的坐标代入l的方程得b=,

因此xM=.

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AB与线段OP互相平分,即xP=2xM.

于是=2×,解得k1=4-,k2=4+.

因为ki>0,ki≠3,i=1,2,所以当l的斜率为4-或4+时,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

8.(2015浙江,19,15分)已知椭圆+y2=1上两个不同的点A,B关于直线y=mx+对称.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求△AOB面积的最大值(O为坐标原点).

解析 

(1)由题意知m≠0,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b.

由消去y,得x2-x+b2-1=0.

因为直线y=-x+b与椭圆+y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Δ=-2b2+2+>0,①

将AB中点M代入直线方程y=mx+,

解得b=-.②

由①②得m<-或m>.

(2)令t=∈∪,

则|AB|=·,

且O到直线AB的距离为d=.

设△AOB的面积为S(t),

所以S(t)=|AB|·d=≤.

当且仅当t2=时,等号成立.

故△AOB面积的最大值为.

9.(2015天津,19,14分)已知椭圆+=1(a>b>0)的左焦点为F(-c,0),离心率为,点M在椭圆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FM被圆x2+y2=截得的线段的长为c,|FM|=.

(1)求直线FM的斜率;

(2)求椭圆的方程;

(3)设动点P在椭圆上,若直线FP的斜率大于,求直线OP(O为原点)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已知有=,又由a2=b2+c2,可得a2=3c2,b2=2c2.

设直线FM的斜率为k(k>0),则直线FM的方程为y=k(x+c).由已知,有+=,解得k=.

(2)由

(1)得椭圆方程为+=1,直线FM的方程为y=(x+c),两个方程联立,消去y,整理得3x2+2cx-5c2=0,解得x=-c或x=c.因为点M在第一象限,可得M的坐标为.

由|FM|==,解得c=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3)设点P的坐标为(x,y),直线FP的斜率为t,得t=,即y=t(x+1)(x≠-1),与椭圆方程联立得消去y,整理得2x2+3t2(x+1)2=6.又由已知,得t=>,解得-

设直线OP的斜率为m,得m=,即y=mx(x≠0),与椭圆方程联立,整理可得m2=-.

①当x∈时,有y=t(x+1)<0,因此m>0,于是m=,得m∈.

②当x∈(-1,0)时,有y=t(x+1)>0,因此m<0,于是m=-,得m∈.

综上,直线OP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0.(2014浙江,21,15分)如图,设椭圆C:

+=1(a>b>0),动直线l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点P在第一象限.

(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用a,b,k表示点P的坐标;

(2)若过原点O的直线l1与l垂直,证明:

点P到直线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

解析 

(1)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0),由消去y得(b2+a2k2)x2+2a2kmx+a2m2-a2b2=0.

由于l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故Δ=0,即b2-m2+a2k2=0,解得点P的坐标为.

又点P在第一象限,

故点P的坐标为.

(2)由于直线l1过原点O且与l垂直,故直线l1的方程为x+ky=0,

所以点P到直线l1的距离d=,

整理得d=.

因为a2k2+≥2ab,

所以≤=a-b,

当且仅当k2=时等号成立.

所以,点P到直线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

11.(2014湖北,21,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到点F(1,0)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多1.记点M的轨迹为C.

(1)求轨迹C的方程;

(2)设斜率为k的直线l过定点P(-2,1).求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两个公共点、三个公共点时k的相应取值范围.

解析 

(1)设点M(x,y),依题意得|MF|=|x|+1,

即=|x|+1,

化简整理得y2=2(|x|+x).

故点M的轨迹C的方程为y2=

(2)在点M的轨迹C中,记C1:

y2=4x,C2:

y=0(x<0),

依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

由方程组可得ky2-4y+4(2k+1)=0.①

(i)当k=0时,此时y=1.把y=1代入轨迹C的方程,得x=.

故此时直线l:

y=1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ii)当k≠0时,方程①的判别式为Δ=-16(2k2+k-1).②

设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x0,0),

由y-1=k(x+2),令y=0,

得x0=-.③

1°若由②③解得k<-1或k>.

即当k∈(-∞,-1)∪时,直线l与C1没有公共点,与C2有一个公共点,

故此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2°若或则由②③解得k∈或-≤k<0.

即当k∈时,直线l与C1只有一个公共点,与C2有一个公共点.

当k∈时,直线l与C1有两个公共点,与C2没有公

共点.

故当k∈∪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两个公共点.

3°若则由②③解得-1

即当k∈∪时,直线l与C1有两个公共点,与C2有一个公共点,

故此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三个公共点.

综合(i)(ii)可知,当k∈(-∞,-1)∪∪{0}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当k∈∪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两个公共点;当k∈∪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三个公共点.

12.(2014湖南,21,13分)如图,O为坐标原点,椭圆C1: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1;双曲线C2: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3、F4,离心率为e2,已知e1e2=,且|F2F4|=-1.

(1)求C1,C2的方程;

(2)过F1作C1的不垂直于y轴的弦AB,M为AB的中点,当直线OM与C2交于P,Q两点时,求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 

(1)因为e1e2=,所以·=,即a4-b4=a4,因此a2=2b2,从而F2(b,0),F4(b,0),于是b-b=|F2F4|=-1,所以b=1,所以a2=2.

故C1,C2的方程分别为+y2=1,-y2=1.

(2)因为AB不垂直于y轴,且过点F1(-1,0),故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1.

由得(m2+2)y2-2my-1=0,

易知此方程的判别式大于0,设A(x1,y1),B(x2,y2),则y1,y2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y1+y2=,y1y2=.

因此x1+x2=m(y1+y2)-2=,于是AB的中点M的坐标为.故直线PQ的斜率为-,则PQ的方程为y=-x,即mx+2y=0.

由得(2-m2)x2=4,所以2-m2>0,且x2=,y2=

从而|PQ|=2=2.

设点A到直线PQ的距离为d,则点B到直线PQ的距离也为d,所以2d=,

因为点A,B在直线mx+2y=0的异侧,所以(mx1+2y1)(mx2+2y2)<0,于是|mx1+2y1|+|mx2+2y2|=|mx1+2y1-mx2-2y2|,

从而2d=.

又因为|y1-y2|==,

所以2d=.

故四边形APBQ的面积

S=|PQ|·2d==2.

而0<2-m2<2,故当m=0时,S取得最小值2.

综上所述,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小值为2.

13.(2013陕西,20,13分)已知动圆过定点A(4,0),且在y轴上截得弦MN的长为8.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2)已知点B(-1,0),设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l与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P,Q,若x轴是∠PBQ的角平分线,证明直线l过定点.

解析 

(1)如图,设动圆圆心为O1(x,y),由题意,知|O1A|=|O1M|,当O1不在y轴上时,过O1作O1H⊥MN交MN于H,则H是MN的中点,

∴|O1M|=,

又|O1A|=,∴=,

化简得y2=8x(x≠0).

又当O1在y轴上时,O1与O重合,点O1的坐标(0,0)也满足方程y2=8x,∴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为y2=8x.

(2)由题意,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b(k≠0),P(x1,y1),Q(x2,y2),

将y=kx+b代入y2=8x中,

得k2x2+(2bk-8)x+b2=0.

其中Δ=-32kb+64>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①

x1x2=,②

因为x轴平分∠PBQ,所以=-,

即y1(x2+1)+y2(x1+1)=0,

(kx1+b)(x2+1)+(kx2+b)(x1+1)=0,

2kx1x2+(b+k)(x1+x2)+2b=0,③

将①,②代入③得2kb2+(k+b)(8-2bk)+2k2b=0,

∴k=-b,此时Δ>0,

∴直线l的方程为y=k(x-1),即直线l过定点(1,0).

14.(2013安徽,18,12分)设椭圆E:

+=1的焦点在x轴上.

(1)若椭圆E的焦距为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F1,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E上第一象限内的点,直线F2P交y轴于点Q,并且F1P⊥F1Q.证明:

当a变化时,点P在某定直线上.

解析 

(1)因为焦距为1,所以2a2-1=,解得a2=.

故椭圆E的方程为+=1.

(2)证明:

设P(x0,y0),F1(-c,0),F2(c,0),

其中c=.

由题设知x0≠c,则直线F1P的斜率=,

直线F2P的斜率=.

故直线F2P的方程为y=(x-c).

当x=0时,y=,即点Q的坐标为.

因此,直线F1Q的斜率为=.

由于F1P⊥F1Q,所以·=·=-1.

化简得=-(2a2-1).①

将①代入椭圆E的方程,由于点P(x0,y0)在第一象限,

解得x0=a2,y0=1-a2,即点P在定直线x+y=1上.

15.(2013山东,22,13分)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离心率为,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被椭圆C截得的线段长为1.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P是椭圆C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连接PF1,PF2.设∠F1PF2的角平分线PM交C的长轴于点M(m,0),求m的取值范围;

(3)在

(2)的条件下,过点P作斜率为k的直线l,使得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直线PF1,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若k≠0,试证明+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解析 

(1)由于c2=a2-b2,

将x=-c代入椭圆方程+=1,得y=±,

由题意知=1,即a=2b2.

又e==,所以a=2,b=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解法一:

设P(x0,y0)(y0≠0).

又F1(-,0),F2(,0),

所以直线PF1,PF2的方程分别为

:

y0x-(x0+)y+y0=0,

:

y0x-(x0-)y-y0=0.

由题意知=.

由于点P在椭圆上,所以+=1.

所以=.

因为-

所以m=x0.

因此-

解法二:

设P(x0,y0).

当0≤x0<2时,

①当x0=时,直线PF2的斜率不存在,

易知P或P.

若P,则直线PF1的方程为x-4y+=0.

由题意得=-m,

因为-

若P,同理可得m=.

②当x0≠时,设直线PF1,PF2的方程分别为y=k1(x+),y=k2(x-).

由题意知=,

所以=.

因为+=1,并且k1=,k2=,

所以=

==,

即=

.

因为-

所以=.

整理得m=,故0≤m<且m≠.

综合①②可得0≤m<.

当-2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

(3)设P(x0,y0)(y0≠0),则直线l的方程为y-y0=k(x-x0).

联立得

整理得(1+4k2)x2+8(ky0-k2x0)x+4(-2kx0y0+k2-1)=0.

由题意知Δ=0,即(4-)k2+2x0y0k+1-=0.

又+=1,所以16k2+8x0y0k+=0,故k=-.

(2)知+=+=,

所以+==·=-8,

因此+为定值,这个定值为-8.

考点二 存在性问题

1.(2015北京,19,14分)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点P(0,1)和点A(m,n)(m≠0)都在椭圆C上,直线PA交x轴于点M.

(1)求椭圆C的方程,并求点M的坐标(用m,n表示);

(2)设O为原点,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直线PB交x轴于点N.问:

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OQM=∠ONQ?

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1)由题意得解得a2=2.

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

设M(xM,0).

因为m≠0,所以-1

直线PA的方程为y-1=x,

所以xM=,即M.

(2)因为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所以B(m,-n).

设N(xN,0),则xN=.

“存在点Q(0,yQ)使得∠OQM=∠ONQ”等价于“存在点Q(0,yQ)使得=”,即yQ满足=|xM||xN|.

因为xM=,xN=,+n2=1,

所以=|xM||xN|==2.

所以yQ=或yQ=-.

故在y轴上存在点Q,使得∠OQM=∠ONQ.

点Q的坐标为(0,)或(0,-).

2.(2014山东,21,14分)已知抛物线C:

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l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当点A的横坐标为3时,△ADF为正三角形.

(1)求C的方程;

(2)若直线l1∥l,且l1和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

(i)证明直线AE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ii)△AB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

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由题意知F.

设D(t,0)(t>0),则FD的中点为.

因为|FA|=|FD|,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3+=,

解得t=3+p或t=-3(舍去).

由=3,解得p=2.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i)由

(1)知F(1,0),

设A(x0,y0)(x0y0≠0),D(xD,0)(xD>0),

因为|FA|=|FD|,则|xD-1|=x0+1,

由xD>0得xD=x0+2,故D(x0+2,0).

故直线AB的斜率kAB=-.

因为直线l1和直线AB平行,

所以设直线l1的方程为y=-x+b,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y-=0,

由题意得Δ=+=0,得b=-.

设E(xE,yE),则yE=-,xE=,

当≠4时,kAE==-=,

可得直线AE的方程为y-y0=(x-x0),

由=4x0,

整理可得y=(x-1),

直线AE恒过点F(1,0).

当=4时,直线AE的方程为x=1,过点F(1,0),

所以直线AE过定点F(1,0).

(ii)由(i)知直线AE过焦点F(1,0),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