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8850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docx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

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杨万乡中心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规定在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

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

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

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

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

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

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

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

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

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

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

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

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

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

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

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

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按课程要求设计)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

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

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

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聘任四至六年级班主任担任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探究课兼职教师,组织各班级的种植、养殖实践探究管理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

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

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资源

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

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给种植园加土保墒,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合理分散果园内的苗木,定植大苗,处理小苗。

尽量做到果园内品种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便于教育实践活动;生态养殖园改栽小金竹,让五年段各班级养殖兴趣小组饲养小鸡、观赏鸟类等。

六年级实践基地温室大棚如损坏要及时修理。

“药草园”栽种枸杞、凤仙花、苍耳等与科学课有关的植物、药物,整合资源。

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要增补部分设备,使之齐全,可能的话,要重新设计,使之与小学配套。

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

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

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

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

且小学生的劳动技术基础差,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

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

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主要是师生共同衡量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

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

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稚的设想和失误的探索如果得不到宽容,学生就会逐渐地失去自我,泯灭最可贵的创新意识。

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还应特别提倡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它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新中去。

六、实施的过程:

1、积极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劳动手册》并订阅《家庭教育导报》进行指导,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

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

“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

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

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

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

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

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

如苏霍姆林斯基: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又如高尔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以及宋庆龄: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等。

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

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

班里可开展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我们也参加养蚕”,“抢收小麦”,“雨中野炊”,“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爸、妈做我们的裁判”,“我不甘落后”等活动。

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

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

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

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

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

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

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

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

学会劳动。

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

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

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

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

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

三是要循序渐进。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

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评估时间:

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杨万乡中心小学

2012年3月

(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甲骨卜辞、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深于比兴、,是先秦散文的突出特点。

3.《》长于描写外交辞令。

4.《国语》的突出特点是长于。

5.“兼爱”、“非攻”是思想的核心。

6.先秦诸子中,善养“浩然之气”。

7.先秦诸子中,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观点。

8.荀子的《》是我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

9.《鵩鸟赋》是的骚体赋。

10.枚乘的《》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

11.“破釜沉舟”出自《》。

12.对偶、辞藻、用典和声律是的主要特征。

13.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14.“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是提出的著名观点。

15.《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16.嵇康的代表作是《》。

17.西晋作家中,“善为哀诔之文”。

18.《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辞仕归隐的宣言书。

19.《别赋》、《恨赋》的作者是。

20.孔稚圭的《》以山灵的口吻,讽刺了“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

21.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时期,是一次提倡散文、

的文体改革运动。

22.苏轼称“文起八代之衰”。

23.《论佛骨表》是的论说文。

24.由于唐代的大量创作,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5.鲁迅称晚唐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26.在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

27.欧阳修的《》用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

的抒情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咏叹情调。

28.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是散文的风格。

29.“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的主张。

30.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

31.清代骈文中兴,成就最显著的作家是。

32.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33.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并首倡“义法”说。

二、解释题

1、春秋笔法2、古文运动3、气盛言宜4、四六文

5、冨吴体6、燕许大手笔7、简而有法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9、“童心”说10、义法

三、简答题

1、《春秋》记事的特点。

2、《战国策》的语言特色。

3、《冯谖客孟尝君》是怎样刻画冯谖形象的?

4、《论语·侍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5、《孟子》的论辩艺术。

6、《墨子》散文的主要特点。

7、《荀子》一书的比喻有何特点?

8、贾谊、晁错散文比较。

9、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

10、简述南北朝的文风。

11、陆贽骈文的突出特点。

12、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13、中唐、北宋古文运动的异同。

14、“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由来。

15、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点。

16、苏辙的“养气”说。

17、苏轼提倡的“辞达”。

18、归有光散文的特色。

四、论述题

1、先秦散文的总体特征。

2、《左传》的艺术特点。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4、《庄子》的艺术成就。

5、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6、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就。

7、韩愈的古文理论。

8、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特点。

9、韩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10、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11、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色。

12、曾巩散文的特点。

13、苏轼的古文主张。

14、苏轼散文的风格特色。

15、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铜器铭文2、深于取象3、《左传》4、记言5、墨子6、孟子

7、庄子8、《赋篇》9、贾谊10、《七发》11、《史记·项羽本纪》

12、骈文13、曹操14、曹丕15、阮籍16、《与山巨源绝交书》

17、潘岳18、陶渊明19、江淹20、《北山移文》

21、贞元、元和反对骈文22、韩愈23、韩愈24、柳宗元

25、小品文26、欧阳修27、《醉翁亭记》28、欧阳修29、苏轼

30、茅坤31、汪中32、张岱33、方苞

二、解释题

1、春秋笔法:

相传孔子编纂《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

这种以一字为褒贬,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含蓄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春称笔法”。

2、古文运动:

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

3、气盛言宜:

韩愈继承孟子、曹丕的文气说,把文气和语言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水和浮物的关系: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韩愈认为气指作家思想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勤学若练、提高艺术水平两方面。

韩愈明确指出作家思想道德和学识的好坏,一定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强调作家必须提高道德和学识修养,文章才能气势充沛。

4、四六文:

骈文讲究对偶、辞藻、用典、声律,句式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又因李商隐把他的骈文集取名为《樊南四六》,故骈文又称四六文。

宋代的骈文叫宋四六。

5、冨吴体:

初唐武则天时期,富嘉谟与吴少微,二人友善,好尚相同,文风相似,在当时作者中,自为一体,被称为富吴体,特点是力矫徐庾余风,以经典为本,崇尚典雅。

6、燕许大手笔:

开元年间,张说、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

张说在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

苏颋在武则天时袭封许国公,玄宗时为宰相。

朝廷的重要文件大多出于他二人之手,如为天子起草的制、敕,也有代群臣起草的表、状,所谓“大手笔”者,即指这类文字。

7、简而有法:

欧阳修提出了“简而有法”的主张。

“简”是指对题材的取舍剪裁,要意深言简,有高度的概括力;“法”是指艺术技巧,要写得生动形象,于含蓄中寓有褒贬。

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说: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所谓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作家要无拘无束,自由抒写,又要波澜横生,千姿百态。

文理要出于自然,姿态要千变万化。

9、“童心”说:

李贽认为:

“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