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7806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docx

复习重点试题内科二

1肾脏的生理功能:

滤过、重吸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临床联系紧密)

2蛋白尿:

每日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3镜下血尿:

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

4肉眼血尿:

1L尿中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

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②急进性~③慢性~④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⑤肾病综合征

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①轻微肾小球病变②局灶阶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7急性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

8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9肾病综合征(NS):

诊断标准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

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10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①感染②血栓、栓塞并发症③急性肾损伤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11肾病综合症首选最有效药物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是

①起始足量②缓慢减药③长期维持

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分为:

激素敏感型(用药8-12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

12尿路感染UTI:

简称尿感,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13尿路感染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14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

①上行感染(最常见)②血行感染③直接感染④淋巴道感染

15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

16慢性肾衰竭:

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17慢性肾脏病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

18慢性肾脏病分期及建议

分期

特征

GFR

防治目标-措施

1

GFR正常或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

2

GFR轻度降低

60-89

评估、延缓CKD进展;降低CVD(心血管病)风险

3a

GFR轻到中度降低

45-59

3b

GFR中到重度降低

30-44

延缓CKD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降低

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ESRD

<15或透析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19贫血:

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20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

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21贫血的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不良性贫血和增生性贫血

22缺铁性贫血IDA: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2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②铁吸收障碍③铁丢失过多

24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②海洋性贫血③慢性病性贫血(总铁结合力减低)④转铁蛋白缺乏症

25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2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①造血干祖细胞缺陷②造血微环境异常③免疫异常

27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或(和)出血。

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

28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Ⅰ支持治疗:

保护措施(预防感染、避免出血等);对症治疗(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护肝治疗)

Ⅱ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促造血治疗(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

29白血病:

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30白血病的一般治疗

①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②防治感染③成分输血支持④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⑤维持营养

31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最好24小时持续静脉补液,使每小时尿量>150ml/m∧2并保持碱性尿。

在化疗同时给予别嘌醇每次100mg,每日3次,以抑制尿酸合成。

32完全缓解CR:

即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粒Ⅰ型和Ⅱ型≤5%,M3型原粒+早幼粒≤5%,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无随外白血病。

33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主要涉及髓系。

34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①慢性期CP:

血象不减少②加速期AP:

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加③急变期BC:

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细胞>30%,骨髓中原始细胞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20%,原粒+早幼粒细胞>50%,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35类白血病反应:

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相应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粒细胞胞质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

NAP反应强阳性。

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

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大多正常。

原发病控制后,白细胞恢复正常

36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以微血管体系损伤为病理基础,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3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甲状腺毒症。

38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原因

①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②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③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④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⑤桥本甲亢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⑦垂体TSH腺瘤

39甲状腺危象:

也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多发生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

常见诱因有:

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

临床表现:

高热或过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等。

40131I适应证

①甲状腺肿大Ⅱ度以上

②对ATD过敏

③ATD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复发

④甲亢合并心脏病

⑤甲亢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⑥甲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

⑦拒绝手术治疗或者有手术禁忌症

⑧浸润性突眼。

对轻度和稳定期的中、重度GO可单用131I治疗甲亢,对活动期患者,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

禁忌症: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41糖尿病DM:

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42糖尿病的分型。

4大型。

①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a免疫介导性b特发性)

②2型糖尿病:

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到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③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a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b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④妊娠糖尿病GDM

43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4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①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②大血管病变

③神经系统并发症

④糖尿病足

⑤其他如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45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

①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

高度特异性

②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

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但特异性较低

③渗出性病变。

特异性不高,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4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6期

Ⅰ期:

微血管瘤、小出血点。

Ⅱ期:

出现硬性渗出。

Ⅲ期:

出现棉絮性软性渗出。

Ⅳ期: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

Ⅴ期:

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

Ⅵ期: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Ⅰ-Ⅲ期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Ⅳ-Ⅵ期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47糖尿病足:

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48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49“五驾马车”(糖尿病综合管理五个要点):

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50胰岛素适应证

①T1DM②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③手术、妊娠和分娩④新发病且与T1DM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⑤新诊断的T2DM伴有明显高血糖;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⑥T2DM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⑦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5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为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

52糖尿病的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

良好控制糖尿病,及时防治感染和其他诱因,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治疗原则:

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①补液②胰岛素治疗③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④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⑤护理

53血浆脂蛋白分为5大类

乳糜微粒CM②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③中间密度脂蛋白IDL④低密度脂蛋白LDL⑤高密度脂蛋白HDL

54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55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

①晨僵②关节痛与压痛③关节肿④关节畸形⑤特殊关节⑥关节功能障碍

56类风湿结节:

中心纤维素性坏死、周围上皮样细胞、外被肉芽组织。

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

57Caplan综合征:

尘肺患者合并RA时易出现大量肺结节,也称类风湿性尘肺病。

病理检查结节中心坏死区内含有粉尘

58Felty综合征:

指RA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59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影像学检查

Ⅰ期:

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

进而关节间隙变窄

Ⅲ期:

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

Ⅳ期:

晚期可见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60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5种

①非甾体抗炎药②改变病情抗风湿药③糖皮质激素④生物制剂靶向治疗⑤植物药制剂

6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在以下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SLE

①颊部红斑②盘状红斑③光过敏④口腔溃疡⑤关节炎⑥浆膜炎⑦肾脏病变⑧神经病变⑨血液学疾病⑩免疫学异常:

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11抗核抗体:

在任何时候和未用药物诱发“药物性狼疮”的情况下,抗核抗体滴度异常

62狼疮危象:

指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SLE,包括急进性狼疮性肾炎、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严重心脏损害、严重狼疮性肺炎、严重狼疮性肝炎和严重的血管炎

63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原则

急性期积极用药诱导缓解,尽快控制病情活动;病情缓解后,调整用药,并维持缓解治疗使其保持缓解状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6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般治疗

①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对疾病树立乐观情绪

②急性活动期要卧床休息,病情稳定的慢性患者可适当工作,但注意勿过劳

③及早发现和治疗感染

④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狼疮的药物,如避孕药等

⑤避免强阳光暴晒和紫外线照射

⑥缓解期才可作防疫注射,但尽可能不用活疫苗

65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OPP:

指OPI进入体内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引起体内生理效应部位Ach大量蓄积,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死于呼吸衰竭

66迟发性多发神经病:

急性重度和中度OPI中毒患者症状消失后2-3周出现迟发性多发神经病,表现为感觉、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肢体末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萎缩等

67中间型综合征:

多发生在重度OPI中毒后24-96小时及复能药用量不足的患者,经治疗胆碱能危象消失、意识清醒或未恢复和迟发性多发神经病发生前,突然出现屈颈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和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面瘫和呼吸肌麻痹,引起通气障碍性呼吸困难或衰竭,可导致死亡

68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分级

①轻度中毒:

仅有M样症状,ChE活力70%-50%

②中度中毒:

M样症状加重,出现N样症状,ChE活力50%-30%

③重度中毒:

具有M,N样症状,并伴有肺水肿、抽搐、昏迷、呼吸肌麻痹和脑水肿,ChE活力30%以下

69阿托品化:

指征为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增快(90-100次/分)和肺湿啰音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