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7651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docx

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

反复朗读这四首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

2.审美目标:

赏析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其艺术风格,借助意象、意境体会其不同的思想感情。

任务情境:

诗是完整的生命形式,一首诗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

让我们走进这四首诗歌营造的不同意境,体会诗歌的不同思想内涵以及诗人对生命、自然的不同感情,从而认识四首诗歌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

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

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

力哟!

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2.诵读指导

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从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为了准确表达出诗人此时的情感,朗诵时语速应该稍快,尤其是到排比部分,语速要渐快起来;到排比的最后一小句,语速则要适度放缓。

同时,朗诵时的语调也要随诗人感情的升华而逐渐加强。

对每一句中的中心词,如“怒涌”“晴景”“推倒”“洪涛”等,也要做重音处理。

(二)感知画面,把握思路

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四行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

(2)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过渡,是由景入情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最后三行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

任务活动二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

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人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想象奇特。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

②强烈的抒情色彩。

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

③语言形象生动。

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附:

学习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这个时期,他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抗战开始后回国,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

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

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2)名人评郭沫若

①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巴金(作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②郭老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而他又那样的正义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

……他是博大精深的学者,如科学、史学、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

在科学上他是冷静的,在文学上他是热烈的。

——曹禺(剧作家,1988年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

③郭老给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绝对没有给我留下“我是院长、我是科学家”的印象。

……中国过去讲三绝,即诗、书、画。

我对苏轼作过统计,他诗、书、画、词、文,应该是五绝。

……可我对郭老就统计不出他有多少绝,总之他超过了苏轼。

苏轼没有郭老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

——季羡林(国学大师、原北京大学副校长)

2.背景展示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

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

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

郭沫若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3.作品延读

时代号子的激情

——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罗太学

陡然,一个巨人横空出世,顶天立地。

你的脚踩在哪里?

——你立在地球的边上。

你举头(可能你只是平视),看见空中白云怒涌。

那沉淤的乌云哪去了?

你明白!

你还明白——拨云见日!

你俯视(你只可能是俯视),看见洪涛巨浪滚滚而来——壮丽的北冰洋和浩渺的太平洋携着巨力!

你坚信巨力将推倒地球!

而浑圆的地球,它倒向何方?

巨大的波澜震惊了你,你渴望这更是一种历史的拯救!

于是,你心潮澎湃,激情昂扬,你以你的声威,高呼力的伟大。

“力哟!

力哟!

”你不可按捺的冲动喷薄而出。

你为“毁坏”呐喊,你为“创造”呼号,你为努力着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引吭高歌!

你自信伟力在摧毁罪恶之后必将创造出五彩斑斓的崭新生活——美丽的画卷、欢快的舞步、跳动的乐音、空灵的诗意!

我看见,一个旧世界在倾覆,一个新世界在萌动!

“五四”的到来和继续,使深受苦难而积极沉勇的郭沫若无限膨胀。

他跃然而起,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乾坤,洞若观火,用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激情,热情歌颂了“五四”对黑暗如漆的旧社会的荡涤,呼唤出了一个时代号子最高亢激越的探索创造的无畏精神。

郭沫若把“五四”运动的激情汇入创造历史的人民运动的大涛大浪,用永世不绝而恢宏博大的浪涛作为承载,让自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纵情于人民革命的浪潮中。

这种烈焰般不可抵挡的豪情壮志直冲霄汉,振聋发聩,而又不绝于耳。

这种代表时代新生、民族自强的呼号成为一把摧枯拉朽的利剑,锋芒毕露。

郭沫若以巨人的慧眼和胆识,高瞻远瞩。

他目睹了“五四”浪涛对几千年封建沉渣的洗劫和吞噬,“不断的毁坏”吧!

同时,他预见了一个崭新纪元即将到来,“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吧!

他凌空呼啸,助威助兴。

这种磅礴的声势和着人民革命势如破竹的狂涛汹涌而前,不可阻挡!

“五四”的发展和功绩,根本不能否认或忽略时代号子的摇旗呐喊。

没有精神支撑的任何一种行动,都将是软弱和失败的!

而郭沫若,无疑是时代的号手,精神的战士!

时代的前行,历史的前行,需要力!

这个力当然是以人民革命的巨力为核心,但无可置疑地也需要号子的声威、号子的伟力、号子的感召!

试想如果没有一个时代号子在前面和着时代的脉搏,放号呐喊,那么,有什么能够把历史的车轮更快地向前推进呢?

“力哟!

力哟!

”郭沫若忘情地放号着!

他双腿站在哪里?

他坚实地踩在历史的坟墓之上!

地球将何去何从?

他相信地球会倒向太阳的怀抱!

因此,他欣喜若狂,他疯了!

面对一个旧时代的死亡和面临一个新纪元的崛起,他不能自已,一遍又一遍地仰天呐喊:

“啊啊!

力哟!

力哟!

4.作品拓展

太阳礼赞

郭沫若

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

出现了哟!

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

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

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

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

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

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

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

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

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美点点击

 在诗集《女神》中,郭沫若写了多首歌颂太阳的诗篇,《太阳礼赞》即是其中之一,约写于1920年的下半年。

诗人为什么在“五四”时期要反复歌颂太阳呢?

这是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的。

素怀救国之志的郭沫若,对国内社会的黑暗腐败早已不满,到日本留学以后,不仅未能找到救世的良方,反而饱尝了民族歧视之苦,这使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给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带来了民族解放和个人新生的希望,使他的精神为之一变。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我过去的生活,只在黑暗地域里做鬼;我今后的生活,要在光明世界中做人了。

”因此,驱除黑暗,追求光明,歌颂个人和民族的新生,便成了《女神》的主调。

太阳是光明的象征,太阳所照,黑暗尽除,因而它就成为诗人当时经常吟咏歌颂的对象。

在诗人所有歌颂太阳的诗篇中,又数本篇写得最富诗意。

这首诗时而借景抒情,时而直抒胸臆,完全听凭诗人感情的自然流泻,充分表现了“五四”时期诗人热烈追求光明和理想的精神。

在艺术上,这首诗诗行整齐,想象丰富,比喻生动鲜明,感情激越,格调高扬,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红 烛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红 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

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

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

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

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诵读指导(以1、2节为例)

红烛/啊!

语调深沉,饱满,上扬

这样/红的/烛!

“红的”拉长,且“红”重音

诗人/啊!

激情,上扬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心”重音;“比比”拉长,上扬

可是/一般/颜色?

“是”重音;“颜色”重读,上扬

红烛/啊!

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重音,上扬;“蜡”重音;“给你躯体”读出疑问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是谁”重音,上扬;“火”重音;“点着灵魂”充满疑惑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为何”上扬;“烧蜡”重音;“成灰”重音,语调深沉

然后/才/放光/出?

“放光”重音;“出”拉长,上扬

一误/再误;“一误”的“误”重音;“再误”的“误”重读,拉长,深沉

矛盾!

冲突!

“矛盾”重音;“冲突”重读,上扬

 

(二)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全诗共九节,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

赞美烛之红,吐露诗人心曲。

第二部分(2~4节):

先困惑于红烛之燃烧,再找到其燃烧的理由,希望它尽情燃烧,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

第三部分(5~8节):

既感伤于烛泪,又希望为创造光明不停地流泪。

第四部分(第9节):

赞美红烛精神。

任务活动二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品味意象之美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1.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之红是诗人赤诚的象征。

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

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的伤感,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

(二)赏析手法之美

2.《红烛》为什么要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引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的是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

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

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到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

另外,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

3.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欣赏情感之美

4.诗歌第2节说“一误再误”,第3节则说“不误,不误”,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与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诗人认为这很“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

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5.第4节“既制了,便烧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既制了,便烧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活着就是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

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诗人认为自己有职责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把他们解放出来。

6.第6节“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引发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隐指反动势力。

红烛流泪是因为流得不稳而急得流泪,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

7.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

其音乐的美是指音尺、平仄、韵脚等听觉方面的;绘画的美则是词藻;建筑的美则是“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虽然在外在形态上,《红烛》无法体现这一点,但内在的情感变化其实有章可循,并且和谐对称,正是建筑之美的内在体现。

试结合全诗对这一特点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烛》虽不算长篇大诗,但也可看出诗人的艺术实践,首尾引用正是与其他部分相结合的匠心独运,并不是与其他部分截然分开的,全诗构成一种冷静——热烈——冷静的圈形情感结构。

首先,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点出吟咏的对象和情感,是冷静的缓冲;接下来,经由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第1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第2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第3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第4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第5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6、7、8节)、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第9节)。

从引子到最后一节,《红烛》的情感经由平静的诉说到一系列起伏不定的变化,最终又归于平静的领悟,由此构成富于变化而又不杂乱的情感结构。

线条式的发展具有清新明了的线索可循,又避免了简单划一,从理性的平静到感性的热烈,最终回归理性的平静,直线的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线圈结合式的情感结构水乳交融、妙不可言。

附:

学习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牺牲后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三美”主张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

诗的实力不仅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还有建筑的美。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了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2.背景展示

该诗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

这本诗集编入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9月出版。

序诗的写作是在这个时间以前。

其时,诗人处在祖国的大洋彼岸。

3.作品拓展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美点点击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社会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他强调要具备“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共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一节的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词语和意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全诗共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式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峨日朵雪峰之侧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和右面的诵读指导,诵读全诗。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语调深沉、饱满;“这”“仅能”重音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小心”重音,“探出”重读

惊异于/薄壁那边“惊异”重读,“那边”拉长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雪”重音,“彷徨许久”重读,“太阳”上扬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正”重音,“决然”要读出果敢的语气,“跃入”重

读,“引力”重读,“无穷”上扬

山海。

石砾/不时滑坡,“山海”下沉,“石砾”重音,“滑坡”下沉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