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7528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docx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

宜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

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意寓“宜于昌盛”,是一个有着2700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城。

是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主战场,作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之肺”的宜昌,拥有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等百余处水电枢纽工程;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也都在宜昌,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湖北唯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湖北唯一)、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辖五区三市五县,区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末宜昌城区人口,共159.8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4.80万人,流动人口约35万人;居住人口以汉族、土家族等民族为主。

宜昌市总人口约399(2008)万。

 全市经济及综合实力仅次于省会武汉,是名副其实的“湖北省第二大经济体”及“湖北省综合实力第二强城市”。

 

是全国首批公布的40佳旅游城市;2000年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目前正在向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城迈进。

  宜昌境内拥有国家级AAAAA级景区一处,国家级AAAA级景区10处,分别为:

宜昌市柴埠溪峡谷风景区、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三峡石牌要塞旅游区、宜昌市三游洞风景区、三峡大瀑布风景区、宜昌九畹溪风景区、清江画廊度假风景区,其总量目前居湖北省首位。

国家3A级景区13处,是不折不扣的旅游名城。

  全市已开放的旅游点350多处,享有盛誉的有100多处,长江三峡画廊及三峡水利工程坝址中堡岛、葛洲坝水利枢纽为全国旅游热线,世界著名。

长江三峡四百里画廊在1985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1年又荣登“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榜首。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热点。

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位于本市境内,其奇峡险滩,令人叹为观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称。

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巴人遗址和三国古战场遗址,被誉为“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当阳玉泉寺,清江小三峡,兴山高岚风光及其栩栩如生的卧佛,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乡,千姿百态的五峰、远安天然溶洞群,著名的三游洞、金狮洞、白马洞、龙泉洞、长生洞、燕子洞等迷宫奇观,风采各异美不胜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众多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宏伟的葛洲坝工程、隔河岩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数不胜数

宜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宜昌境内探明的矿物有53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占湖北省的45%。

主要矿产有磷、铁、煤、锰、铬、铅、汞、金、银、铜、锌、硅、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

各种矿产地1044处,其中,工业矿床462处,大型矿床14处。

磷矿是全国六大矿区之一,储量在11亿吨以上,是全国第三大矿区,占湖北省的50%;已探明铁矿储量约10亿吨以上;锰矿储量达1167万吨以上;硅石储量达3499万吨;银钒矿储量639万吨;石灰石矿储量在8亿吨以上;石墨矿储量在7万吨以上;汞矿储量37万吨以上;铬铁矿储量3万吨;蛇纹石储量1亿吨以上;石膏矿储量达2440万吨以上;煤矿储藏量5亿吨;黑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贵金属矿分布较广而且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石墨矿探明综合储量1552万立方米,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磷片石墨矿,矿石品位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三;石膏储量近1亿吨,是湖北省仅有的雪花型矿;石灰岩储量3.7亿吨,花岗岩石材储量1100万立方米,远景储量达12亿立方米。

这些矿藏分布相对集中,化工原料和建材、冶金辅料矿最具有开发前景。

林特资源珍贵奇异

宜昌市适宜的气候,优质的土壤,为红色大鲵等各种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林业、特产是宜昌的一大优势资源。

全市林、果、药品种类有766个。

从峡谷到山顶有常绿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河谷地带有热带的棕树、樟树和亚热带的柑桔、茶树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区有松、柏、杉、桑、乌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钱树、领春木、银雀、银杏、连香、珙桐等珍贵树木。

全市宜林山地约1885万亩,有林地12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400万立米,森林覆盖率48%,居湖北省第三位。

1991年远安县已实现绿化荒山,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县。

在五峰后河、长阳乐园、兴山后坪、宜昌大老岭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37万多亩。

生长有陆地脊椎动物363种;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其中稀有珍贵树木47种。

宜昌是著名的柑桔产区,有12个优良品种,其中脐橙、锦橙、蜜桔钦誉海外。

茶叶资源丰富,产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优良茶叶27种,其中传统的“宜红茶”驰名中外,新开发的“春眉”发茶在1992年4月香港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峡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国广受好评。

宜昌盛产药材,各种中药材有309种。

草类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种,可利用草场993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0%,国家农业部投资在宜昌境内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业基地。

地形复杂多样

 宜昌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

世界著名的“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西陵峡境内,引起世界地质学界的浓厚兴趣,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1924年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调查了秭归至宜昌的西陵峡区地质,写下了《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之历史》,将秭归新滩龙马溪一带地层为“志留系龙马岩”。

其中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更是中外地质学界研究的标准剖面之一。

中部丘陵地区多喀斯特地质,山中多溶洞,厚厚积淀的钟乳石、石笋遍布其中,洞中往有地下水系。

  宜昌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丘陵、平原都有。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区,是我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

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区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宜昌城区群山拥抱,长江穿城而过。

春来百花盛开,夏日绿树如荫,秋至满山红叶映峡江,冬天千丈崖头顶白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宜昌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长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环保项目的全面实施,宜昌市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景观基本形成。

绿荫环绕,山水相依的宜昌市正在成为三峡地区最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

  宜昌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园林城市——大坝雄姿、三游古洞、白马仙踪、东山图画、桃花新村、儿童公园、滨江画廊、广场夜景、宜昌天然塔、镇江阁等等景观遍布城区。

宜昌历史文化特色

宜昌市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地处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

宜昌古称夷陵,素为“川鄂咽喉,鄂西重镇”。

宜昌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先人已在宜昌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为楚西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西汉初年(约公元前二百年)为县治,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二百年)又为郡治。

此后各代,称郡或称州或称府。

宜昌是鄂西政治、军事的中心。

近代以来,进出口四川、重庆的物资都要在这里换载,成为重要转口码头。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

宜昌古名较多,使用时间较长的是夷陵和峡州。

古称峡州,因位于长江西陵峡口而得名。

称夷陵,缘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1735年撤州升府置县,名府“宜昌”,名县“东湖”。

民国时期,废府留县,定名宜昌。

1876年(清光绪二年),宜昌被辟为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877年清朝政府在宜昌设海关,英、日、美、德、意、法等国也相继设立领事馆和商行。

宜昌地理位置居中,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处于南北经济文化交往、东西资源要素对流的交汇处和过渡地带,历来是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梯次推进,长江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部位,是重庆和武汉之间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1994年8月,宜昌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之,所辖夷陵区、兴山县、秭归县被列为三峡经济开放区。

由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古城漫长的二十多个世纪里,它以“川鄂咽喉”、“蜀道三千,峡路一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镇称于世。

这里发生的一次次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战争,使它的城镇史与战乱兵祸难舍难分:

宜昌——巴楚文化的摇篮 

  历史悠久的宜昌市,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之乡)。

这里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

这片神奇的土地,记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

古城周围山川形胜天下称奇,历朝历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先后来过宜昌。

他们无不陶醉于此,留连于斯。

自唐宋以来,这里因地理位置偏远,又成为朝廷作安置处罚官史的地方,遭贬而来的有朝中正直大臣和一些不明不白被贬谪的文人学士。

他们各自的经历和苦吟而出的无数诗文,又给这里留下一部值得研究的“古代贬官文化史”。

南朝齐梁间思想家、《神灭论》的作者范缜,仕齐任宜都(宜昌古称)太守。

在任期间,一方面废淫祀,教民破除迷信鬼神;一方面鼓励民众勤勉。

宜昌特色

宜昌六大农业特色产业

以柑橘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蓄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

宜昌六大工业优势产业

以发电和输配电为特色的水电产业、以绿色健康食品为特色的食品产业、以磷化工为特色的化学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以新型建材为特色的建材产业、航天工程及海洋探测产业。

宜昌五大服务区域中心:

 世界水电旅游中心、区域性交通中心、区域性信息中心、区域性商务心和区域性科教文化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