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5762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docx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

  1925年,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与鲁迅、曹靖华等组成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团体“未名社”,这四人同为安徽霍邱县叶集人,史称“未名四杰”。

韦素园翻译了果戈理小说《外套》等大量俄国文学作品,还创作了不少散文、诗歌作品。

韦素园逝世后,鲁迅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碑文,并撰写了《忆韦素园君》。

台静农著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他编辑出版的《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为最早的鲁迅研究资料专集。

文学史家杨义认为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并认定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杰出的“乡土小说作家”。

香港文学家刘以鬯认为:

“二十年代,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

韦丛芜翻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近300万字的小说作品,还是一位重要的现代诗人,沈从文称他的《君山》是“中国最长之叙事抒情诗”,“明白婉约,清丽动人”。

李霁野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译有《简爱》《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等著名译作,著有小说集《影》《不幸的一群》,散文集《忙里偷闲》《回忆鲁迅先生》《给少男少女》《意大利访问记》《鲁迅先生与未名社》,杂文集《鲁迅精神》等。

  “未名四杰”之外的张目寒曾任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赴台后任监察院秘书长,为于右任先生的重要幕僚。

张目寒雅好书画艺术,与张大千、黄君璧等著名书画家过从甚密,有散文集《蜀中纪游》和《关於倪云林》《陈老莲的生平》等艺术评论传世。

张目寒逝世后,张大千撰写《挽宗弟张目寒》,联曰:

“春草池塘,生生世世为兄弟;对床灯火,风风雨雨隔人天”。

张目寒虽不是未名社成员,但他对推动未名社成立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1923年6月,鲁迅被蔡元培、吴稚晖、陈声树创办的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聘为董事,并讲授《中国小说史略》等课程。

鲁迅在学校授课,一直持续到1925年3月学校停办,他任教了一年零九个月。

张目寒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学习,是鲁迅的学生。

经由张目寒的介绍,“未名四杰”结识鲁迅。

特别是台静农与鲁迅成为终生挚友。

两人在十一年半的交往中,台静农致鲁迅信件有74封,鲁迅致台静农信件有69封,目前保存收录于《鲁迅书信集》中尚有43封。

  对于“未名四杰”来讲,鲁迅的确是他们“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

但是,他们的导师不仅仅是鲁迅,他们的小学老师也不应该被遗忘,他们在小学接受的教育构成了他们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1915年春,“未名四杰”与张目寒入读叶集明强小学,同班就读。

李霁野在《未名社几个安徽成员》中回忆道:

“未名社几个安徽成员在我的故乡安徽霍邱叶集,原来只有一二家私塾,直到1915年,才办了明强小学。

韦素园、张目寒、台静农、韦丛芜和我,都是第一班的学生。

”民国十七年(1928)《霍邱县志》对明强小学做了专门介绍:

“明强小学校在叶家集,民国四年邑人江镜人、台介人、叶兰谷、台寿民、管更愚等创立。

”以晚清进士、举人、秀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精英构成的明强小学师资队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复合体,使“未名四杰”自幼既接受了新式教育,也受到了良好的古典文学熏陶。

可以说,明强小学的师资力量是当代中国任何一座小学都无法相比的,几乎所有的创立者与教员都是地方第一流的知识分子。

“未名四杰”与张目寒等人在明强小学接受了最好的小学教育,他们在这所小学所获得的滋养,足以在精神上支撑他们的一生。

“未名四杰”需要研究,他们所接受的小学教育也需要深入研究,明强小学对于我们体认过去那个时代的教育和反思当下教育,可能都是一个极佳的标本。

  台介人:

从日本弘文学院留学生到明强小学首任校长

  台介人本名台传蕃(与台静农同一辈分,台静农本名台传严),字熙春,号介人,光绪九年腊月二十九日(1884年1月26日)出生。

民国十七年《霍邱县志》记载:

“台熙春,日本弘文学院专科毕业。

”该志同时记载:

“管笠,附贡,试用县丞,日本弘文学院师范博物专科毕业。

”弘文学院是日本最早专门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学校,鲁迅、陈寅恪、陈天华、黄兴、杨度、胡汉民、张澜、许寿裳、李四光、林伯渠等都是该校的留学生。

管笠归国后,历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员、张敬尧与许世英的幕僚、国史馆编修等,今存《雪庐诗草》、《雪庐四种》和《雪庐后集》。

民国十五年(1926),京华印书局印行的《雪庐诗草》,有多首诗歌记述了管笠与台静农、张目寒、王冶秋、台介人、董琢堂等人的交往。

民国初年,管笠的家乡顾家畈(今属六安市叶集区)和“未名四杰”的家乡叶集(今属六安市叶集区)同属霍邱县南四区,顾家畈与叶集相邻。

而日本弘文学院1902年1月正式成立,1909年7月关闭。

台介人与管笠应该在这个时间段留学该校。

管笠的《雪庐诗草》卷四《礼庐集》收入了《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同�_介人谈天》《雨晴逢端阳同缙卿丹甫念初散步》《送塾师窦缙卿暑假归里》等诗。

这些诗歌没有标明年份,但根据每卷诗歌的时间排序分析,应该写于1911年到1914年期间。

《同台介人谈天》一诗云:

  冻雨驱寒入暮冬,江城高卧尚从容。

  迎风共逐宫门柳,傲雪孤盘岭上松。

  白到故人偷著眼,青回宝剑暗藏锋。

  浮云富贵真堪笑,何似空山作老农。

  台介人不仅是叶家集明强小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还是首任校长,他的儿子台逸谷(有些回忆将其记成“台一谷”“台贻谷”)也在该校一班学习,和台静农、李霁野等人是同窗。

明强小学时有高、中级各二班,学生一百五十人,教师十二人。

李霁野在《我的童年》中回忆过台介人:

“小学的第一任校长台介人,是台一谷的父亲,为人耿直,严肃,学生都很怕他。

他终日抽水烟袋不离手,一上来学生颇为惊异,小的甚至围观,他往往两眼一瞪,他们就连忙跑开了。

有一件令人钦佩的事,就是他不准体罚学生,也不准责骂,所以一般学风很好,学生很有礼貌。

在十年动乱中,我常常想到这情形而叹息。

但心平气和的说教却常有,往往也是有的放矢,效果比较好。

这是校长很值得我们感念的地方。

他笑容较少,略有傲态,同教师学生的关系不甚亲密,但也友好。

”李霁野对台介人的印象,与管笠的诗倒可以互相印证:

“傲雪孤盘岭上松”。

  1918年,台逸谷与李宗邺、胡苏明、吴葆萼、蒋光慈、钱杏�(阿英)、李克农等人在安徽芜湖成立安社(“安”即“安那其”的简称),出版油印小报《自由之花》。

1923年春,李霁野、韦素园曾到南京看望过台逸谷。

1926年,李霁野回乡省亲时在金陵大学,与台逸谷最后一次晤面。

1927年春,作为地下党员的台逸谷被杀害。

  董琢堂:

从塾师到小学国文老师

  管笠诗歌《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大约写于1911年至1914年期间,这个时间段,董琢堂刚好担任李霁野等人的塾师。

《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中的“孟夏”,应该是1912、1913、1914年中某年的一个夏天。

诗云:

  满地绿云下夕阳,夏初景色最清苍。

  遥山一曲青如幄,多少深藏古树庄。

  野鹤闲云共起居,芒鞋踏送夕阳徐。

  笑侬那有烹鲜想,叉手溪边看打鱼。

  管笠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从哪里归来,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考证。

董琢堂是李霁野的第一个塾师,也极有可能是台静农等人的塾师,因为当时叶集只有两家私塾。

在李霁野的散文里,提及最多的一位老师就是董琢堂,但将其写成了“董卓堂”。

李霁野在散文《我的童年》里写道:

“我八岁时,父亲送我到一家私塾读书,塾师董卓堂是位秀才。

……读些启蒙课本之后,塾师就给我讲《孟子》,句句翻译成白话,讲得令人听着津津有味,讲后朗读,那声调我觉得很好听,以后读诗尤其如此。

此调仿佛现在已成绝响,我觉得很可惜。

我尤其感谢这位塾师的,是他让我自读《三国演义》,这养成了我爱读书的习惯,可惜我以后总未能系统学好一种专门学问,对启蒙的塾师很感歉疚。

……还有值得感谢这位塾师的,就是他讲情理,不一味苛刻严厉,对我尤其如此。

……我很敬爱我的塾师,父亲对他也很友好,偶然给他送点自家做的出售的糕点……”。

李霁野在散文《我怎样同时光老人打交道》中写道:

“在私塾里,我就读过《金缕曲》: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塾师董卓堂和父亲总教导我要惜少年时,不要爱金缕衣,也就是世俗的物质享受。

好花自然也不指这些,而是世间真善美的一切。

”由此可见,塾师董琢堂对李霁野的成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915年2月,霍邱县叶家集明强小学正式成立,董琢堂的身份由塾师变为国文教师。

李霁野在《我的童年》中写道:

“我的塾师董卓堂也到了小学做国文教师,继续讲《孟子》,精彩一如往日,我至今念念不忘。

他可能因为患病,有点跛,很引人同情。

我很记得在私塾时,一天下午突然飞过蝗虫,天空都被遮暗了。

塾师放下正讲的书,站起来说,我要回去看看,你们自习不要散,便匆匆走了……”

  在1915年之前,董琢堂一直是李霁野的塾师。

李霁野在他的以及书信中,数十次提及董琢堂。

韦顺在《远志宏才厄短年――韦素园传略》中,提及最多的一位老师也是董琢堂:

“教师中董琢堂是秀才,被誉为经纶满腹,教学有方的楷模。

他教国文和历史,因见素园学而不厌,课堂所授他已‘吃不饱’,于是便常常给他单独讲授。

  《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中的窦缙卿是管笠的表弟,也是著名的塾师,是霍邱著名塾师、诗人窦桂林侄孙。

管笠的诗集《雪庐诗草》“附录窦缙卿中表杨花七律四首”,并在《送塾师窦缙卿暑假归里》一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之情:

“独吹清气化,风雅由来最擅场。

赢得赠诗三百首,不辞萧瘦到归装。

”窦缙卿有没有做过李霁野、台静农、张目寒等人的塾师,没有资料可考,但可能性较大。

  江镜人:

安徽师范学堂的最优等生

  从清末到民国时代,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府所在地,集中了全省的高等教育。

明强小学的创立者江镜人(1876年―1954年),号子桥,1909年以最优等生毕业于设于安庆的安徽师范学堂,“作为师范科贡生,以训导用”。

民国八年(1919),江镜人由学监担任了安徽省立第三师范第二任校长。

李何林在《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写道:

“那时霍邱没有中学,我高小毕业后,于一九二0年来阜阳,考取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省立三师第一任校长是余幼泉,后换江子桥。

”江子桥在李霁野的回忆中变成了“江子樵”,李霁野在致李耕野的信中说:

“我是1919年秋进三师,二年多(1921年冬)即离开,当时的校长是江子樵”。

民国十五年(1926),江镜人任霍邱县教育局局长。

  1904年,霍邱县洪家集诗人窦以蒸作《甲辰十月闻侄孙取入庠生,寄贺仲兄、葆侄,即示侄孙兼柬其业师江子桥文学》一诗。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

窦以蒸称江子桥为“文学”,可见江当时是学校的负责人,是窦以蒸侄孙的老师。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

窦以蒸诗题中的“葆侄”即窦葆光,号贞甫。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百庆集》,录江镜人诗歌一首《贞甫先生六旬大庆》:

“龄周甲�又经年,依旧称觞四月天。

客里晨昏都至乐,老来色笑定宜�j。

灵椿善教堪传子,彩笔无才愧颂贤。

末座曾居宾馆列,相期献寿集三千。

”《百庆集》系霍邱诗人窦贞甫六旬晋一大庆所编的诗集,收入古诗律诗160首,“荟萃桂川鄂湘苏晋直鲁豫以及本省安庐凤颍徽宁池太六广滁和泗十三属名贤佳著”,这些名贤包括许世英、周学熙、姚永朴、李大防、裴景福,也包括韦素园的女友高晓岚。

《百庆集》还收了欧阳孔锐、林廷瑛、冯锦文、王士吉等人的诗,他们是江镜人安徽师范学堂的同班同学。

窦贞甫之子窦延年、窦益年也都毕业于安徽师范学堂。

  孟振先:

从举人到蚕桑学校的创立者

  考证明强小学的创立,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孟振先。

孟振先(1861―1916),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副举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举孝廉方正。

据民国《霍邱县志》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孟振先任霍邱县地方财政局局长。

之后,他辞官回乡,创办蚕桑学校。

他亲赴湖州购买桑苗数万株,借叶家集火神庙为校舍,附近30亩农田为园地,招生70人,教习蚕桑养植技术。

民国十七年《霍邱县志》记载:

“孟振先,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朝考一等分发江苏知县。

”“孟振先,字述思,甫胜衣就傅,即深自淬厉,于书无所不读,弱冠食饩于庠,键户古寺中,习�e业三年,足未尝履城市,应乡试房荐者八,甲午中式副举人,教授养亲,以定省故,不远出乡曲,而从游者日益众,酒酣耳热,举古今可喜可愕事,时出一语,满座绝倒。

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朝考以知县用,旋告归。

赴湖州购桑苗千万株,延精饲蚕者归,假里中三圣宫作为教舍。

逾二年而蚕桑学校成立,振先首创功焉。

年五十六卒。

李灼华为之传。

”晚清进士李灼华为孟振先作传。

  孟振先在叶集开办蚕桑学校,李霁野的回忆中多有提及,他在《自传》中写道:

“辛亥革命之后,私塾要改变了。

最初有人创办蚕桑学校,似乎也种了些桑树,但是入学的人寥寥,失败了。

接着创办了明强小学,我就从私塾转去学习,塾师也去作国文教师,为我们讲《孟子》,他把书逐句翻成白话,有声有色,引人人胜……现在他的声音容貌还历历如在眼前。

”李霁野在《我的童年》中回忆道:

“革命后创办了小学,起始是蚕桑学校性质,我记得仿佛还种了些桑树,学生寥寥无几,创办人是个孟姓的地主。

”蚕桑学校开办一段时间后,于1914年停办,转办明强小学,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后,于1915年2月招生入学,正式创办。

1916年,在明强小学创办的第二年,孟振先便去世了。

对此,李霁野一直印象深刻。

“关于明强小学,在我的记忆中还留下印象的有两件婚丧大事。

创办蚕桑学校的那位孟姓地主在明强小学创建后不久去世了。

他家里大摆丧宴,约明强的学生去。

去前我们就听说准备的是鱼翅席,十分名贵。

我们那时都很小,一听这样局面都有点怯场,但不得不随着带队的老师前去。

”李霁野的回忆带有“阶级斗争”年代的意识形态色彩。

  韦凤章:

从历史老师到湖南省通俗书报编辑所所长

  在明强小学教过“未名四杰”的历史老师韦凤章则为韦素园、韦丛芜的大哥,也曾在安庆求学与工作。

韦素园、韦丛芜的大哥韦凤章,还有一个名字叫韦启俊,这个名字已经被人遗忘了。

民国《霍邱县志》记载,韦启俊毕业于“安徽优级师范学堂”。

  李霁野在他的散文里也多次提到韦凤章,如在《我的童年》里写道:

“教我们历史的老师是韦凤章,素园的大哥。

他在外乡大城市做过教育工作,经验较多,知识面较广,对学校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提倡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他出力最多。

这使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张目寒是相当活泼调皮的,有一晚,他偷偷上了楼,我们听到教室里桌椅乱响,不知道是怎么.但又不敢上去看个究竟,便在楼下喊话。

沉静一时,桌椅又响起来,还有脚步声,呻吟声,我们更害怕了。

这时韦老师端起煤油灯上楼,我们几人跟在后面。

”李霁野在《从童颜到鹤发》里写过此事:

“在小学教历史的是素园的大哥韦凤章。

他曾在外边受过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经常向我们宣传无神论。

仿佛同他作对,学校的教室里经常闹鬼,弄得人心惶惶。

一天晚上,他点上一个灯笼,组织静农、素园和我,还有几位同学,要到教室去查看究竟。

我们随着他走上楼梯时,教室里桌椅声越响越厉害。

  张敬尧主政湖南时,韦凤章在长沙任湖南省第一区(兼第四区)省视学,兼任省通俗书报编辑所所长,韦素园也到了长沙,进了法政专门学校预科读书。

张敬尧离湘后,韦凤章又到安庆任职,后在江苏常州去官为僧,1924年夏病逝。

韦丛芜写下了悼诗《忆凤章大哥》:

“欲了尘缘为寺僧,白云缥缈忆知音。

萧萧落叶心扉叩,阵阵清风送游魂。

”韦凤章在长沙期间,管笠也在张敬尧手下为官,写下的诗歌编入了《雪庐诗草》第五辑《湘皋集》,其中有四首七律《祝张勋臣督军四秩荣庆》。

管笠与韦凤章作为张敬尧的霍邱同乡,同在长沙供职近三年,应该有所往来。

  台林逸:

热心办学的高级将领

  比起明强小学的其他创立者,台林逸(1887―1951)的文献资料则较为丰富。

族谱记载,台林逸本名台大枝,册名寿民,号林逸,虽然其年龄比台静农大十五岁,但从辈分上看,属台静农的孙辈。

其继任校长时间,在李霁野不同的回忆中出现了矛盾。

李霁野在《未名社始末记》中写道:

“林逸在一九一五年辞去官职之后,就在家乡叶集作小学校长,因为无法维持人口逐渐增多的家庭生活,才于一九二五年又到山西去再就官职。

”郭汾阳的《台寿铭与“未名社”》显然沿用了这种说法:

“1915年,台寿铭辞职返乡,在叶集当小学校长。

1925年,台再赴山西就�……”但李霁野在《流落安庆一年琐记》中交待的时间略有不同:

“当时家乡小学校长是台林逸先生,他辞去在山西担任的相当高的官职,从1918年起就回乡任这个职务。

他在选聘小学教师时,细心征求我们的意见,态度谦虚诚恳,我对他有很好的印象。

”1918年台静农等人从明强小学毕业,台林逸刚好在那一年任校长。

  台林逸与台静农是同族本家,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1期毕业生,辛亥革命时曾参加山西河东起义,与山西辛亥元老李歧山(李健吾之父)、温寿泉等指挥攻取河津、运城等地。

民国十七年《霍邱县志》记载:

“台寿民,保定军官学堂毕业,陆军少将,山西督军署参谋长。

”1946年,授中将军衔。

对于未名社的成立,台林逸也是非常关键的人物。

1944年,台林逸作《五修族谱序》,序中多次提及台静农,台静农、台佛岑(台静农父亲)、台介人与台林逸等人为主要修谱者,台静农还草拟了族谱纲目。

台静农曾作《答林逸来书问以战后计者》:

“风波如此欲安归,穷鸟投林敢择栖。

久矣磨砻英气尽,只将白眼看鲸鲵。

”抗日战争期间,台林逸在重庆担任山西省驻渝办事处的主任,而台静农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和白沙女子师范学院。

对此,台林逸在《五修族谱序》中也有所交待。

1945年秋冬,台静农作《答林逸来书问以战后计者》,从诗歌的内容看,比较符合双方的身份特征和相互关系。

  与台林逸关系密切的明强小学老师陈伯咸(1888―1951),名庭玺,字丙南?

,为晚清秀才,民国《霍邱县志》记载:

“陈丙南,安徽高等警察学堂毕业。

”1929年赴晋任山西军署执法官,1932年任叶集区区长。

历任河南省政府二科科长、安徽省舒城二区区长、安徽省霍邱县参议长。

为《李氏宗谱》所撰写的两篇,显示出其扎实的古文功底。

  何棣伍:

从进士到国文老师,再到《河南通志》的编篡者

  在明强小学的创立者与老师中,除了安徽霍邱的本土知识精英外,还有两位河南人。

李霁野在回忆台静农的散文《从童颜到鹤发》中提到的何棣伍(1875―1954),原名何品藜,河南固始人,是光绪癸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

李霁野在《从童颜到鹤发》中写道:

“故乡安徽叶集创办了明强小学,韦素园、台静农、张目寒、韦丛芜和我,从私塾转到第一班学习。

教我们语文课的教师,一位是中过进士的何棣伍,他兼教地理,眼很近视,但能用手指出我们提到的任何地名,没有一次错过。

另一位是中过秀才的董卓堂,他善讲孟子,并让我课外读《三国演义》,引起我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我们对于小学是很满意的,对学习很感兴趣。

”李霁野在《我的童年》一文中还将他与塾师董琢堂进行了比较:

“教我们国文和地理课的是何棣伍老师,他是进士,旧学的底子确实不错,讲的虽然不如塾师灵活,却很深透。

  与江镜人一样,何棣伍不仅担任过明强小学的老师,后来也担任过安徽省第三师范学校文史教员。

1932年为《河南通志》编篡兼国学专修馆教员。

1953年聘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在江镜人与何棣伍任教安徽第三师范学校期间,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李何林等人先后考入该校就读。

  明强小学的创立者之一叶兰谷也是河南人,是清末秀才,曾担任河南固始县志成高等学堂首任校长。

志成高等学堂位于固始县陈淋李氏宗祠,与叶家集毗邻,培育出了革命作家蒋光慈。

  管传训、管厚寰、管厚勤:

几位能文的管氏教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强小学的创立者与教员中,还有好几位管笠的同门亲戚。

管氏是顾家畈、叶家集一带的名门望族,据传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的后裔。

上世纪三十年代印行的《霍邱管氏支谱》,卷首附有管笠的《谱系源流》和其胞兄管笛的《序》。

管笠还请合肥晚清进士童挹芳为《霍邱管氏族谱》作序。

《霍邱管氏族谱》主修者管传训与另外两位作序者管厚寰、管厚勤都曾做过明强小学教员。

  明强小学的创立者之一管传训(1895―?

),册名管璜,别字更愚。

民国《霍邱管氏支谱》记载,其为“阜阳师范讲习科毕业,历任开顺叶集高初小学校长兼教员,阜阳中村镇高小教员,安徽三中实验小学教员,霍邱县督学兼教育局董事”。

“阜阳师范讲习科”是指阜阳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堂一年制讲习科,民国三年(1914)创建。

民国《霍邱县志》记载,管璜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堂”,“十五年”(1926)任县教育局督学。

叶集高级小学校是指明强小学,管传训何时任明强小学校长,没有时间记载。

作为明强小学的创立者之一,他是刚刚毕业便当了教员。

  管厚寰(1894―?

),字镜清,曾任明强小学教员。

民国《霍邱县志》记载,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毕业。

  管厚勤(1895―?

),册名管岚,字坦安,是明强小学的创立者之一和国文教员。

民国《霍邱管氏支谱》记载,管岚系“两江优级师范农博科毕业,历任安徽专门法政学校监学,本县南四区高级小学校教员、南二区高级小学校校长、第二区教育委员”。

民国《霍邱县志》记载,管岚“两江优秀级师范学堂毕业”。

两江师范学堂诞生于1906年,是在南京地区办学的一所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

学堂由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建,初名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5月易名两江师范学堂,专办优级师范。

民国《霍邱管氏支谱》也载有管厚勤的序言。

  民国《霍邱管氏支谱》还记载,管笠的族兄管厚懋(1870―1923),字筱谷,�o生,曾任“本区公立明善高级小学校长”,“明善”疑为“明强”,其子管传藩就是“区立明强高级小学毕业生”。

  综上所述,明强小学创立之初的十二位老师,有十一个人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考证:

江镜人、台介人、叶兰谷、台寿民、管更愚、董琢堂、管坦安、何棣伍、陈伯咸、叶兰谷、管厚寰。

孟振先作为明强小学前身蚕桑学校的创立者,其资料也较为丰富。

但还有一位明强小学老师朱玉如(朱帖山、朱蕴如)待考。

“未名四杰”与张目寒作为他们的学生,最近几年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比如《台静农全集》《李霁野全集》的出版,“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专场拍卖,张大千致张目寒信件的拍卖,韦丛芜的《君山》引起马悦然的关注,一度构成了引人瞩目的文化事件。

“未名四杰”的小学老师们已经作古,但作为地方一流的知识分子,我们需要怀着敬意记住他们,并重温民国初年的那段历史。

叶嘉莹在《台静农先生诗稿》序言中云:

“我们从台先生的生平来看,他于1902年出生于安徽霍丘县之叶家集镇,幼年时曾在家乡读过书塾及小学,并没有学习和写作旧体诗的记述。

”虽然没有记录,但“未名四杰”肯定在私塾及小学就进行过旧体诗的写作训练。

作为新文学作家,他们都热衷于写旧体诗。

他们自觉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担当精神的摆渡人。

这与他们的小学教育,不能说没有关系,良好的小学教育为他们后来的文学创作筑牢了根基。

从李霁野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小学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时遇到的老师很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在李霁野的心目中,那些先生的形象永远是活的、具体的,当他一次次地回忆小学生活时,无不对早年的老师充满感恩,小学老师打开了他最初的视野,激发了他的兴趣,开启了他通向未知世界的通道。

  对于“未名四杰”而言,他们的导师不仅仅是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