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复习提纲华南农业大学
复习重点: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
1)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因此,每一位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
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
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2、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反应到人们思想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同时,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受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同时还有具有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基础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利益关系,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道德也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4)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道德的发展变化。
3、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应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我们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最崇高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我们要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要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要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要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法治、民法、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国家,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成为实行法治的国家。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法治”与“法制”,虽仅有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有重大区别。
“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要健全完善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坚持依法行政;要加强制约监督;要自觉诚信守法;要繁荣法学事业;要坚持依法执政。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同时一是不能用外国的法律体系来套我们的法律体系。
二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要区分法律手段和其他调整手段的关系。
四是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要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三、提高党的依法执政的水平,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一种基本方式。
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制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
六、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七、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继承人类优秀法律文化成果,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的新型法律文化。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
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自由平等观念(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即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公平正义观念(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用)。
四、权利义务观念(要弄清楚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要弄清楚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5、人际交往方面。
(这部分随便看看,不用全部背诵)
第二讲人际交往与成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与成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学会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人际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无论你是干部、学者,还是老百姓、大学生,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不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在现代社会,能否得到众人之助,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一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网络型社会,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给予更多的重视。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大约13%的时间用在人际关系和冲突后的情绪体验上,如果关系冷漠,或关系紧张,则不得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这种关系,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社会和谐。
可见,人际交往不仅仅是劳动和工作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和情感上的的需要。
现代社会,人际壁垒正在瓦解,国际距离日渐缩短,人们愈加认识到交际的不可或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人们比以往更渴望对话,更渴望理解,更渴望沟通,更渴望文化生活和精神交往。
JR人才调查中心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是中国当代名人九大成功素质之一。
并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中国当代名人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甚至成为某些名人的看家法宝,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际关系的重新排列组合,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人际关系时刻发展变化,也给大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人生课题。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与学业,健康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学习交往经验,走向社会的开端。
大家从中学跨入大学,面对生疏的人际环境,如何进行人际交往,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新生敏感而又重要的话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生有何意义?
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
人们有着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强烈愿望。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人为什么离不开自己的同类,为什么这么需要与他人交往,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与交往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
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作为现实的人,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物,必定要生活在两大现实关系中: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与自然界打交道,获得自己的衣食住行之需;二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与人交往,谋求与他人的沟通、理解和协作,更有效地支配和改造自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与别人交往。
一、人际交往概述
在现实社会中,人不可能单独生活,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交往。
每个人都处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相互关系之中,都必须和其他人打交道。
世界上不与人交往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
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
是人们交往作用的产物。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人际交往不是一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打交道,不是人与人之间所有的接触都称为交往,交往是有两个重要特征:
在形式上,必须是交往双方有来有往的双向运动,即互动性。
在内容上,交往的实质是思想、观点、兴趣、情感和态度的交流,这是一种
发自内心的交流,如没有这一点,即使是在同一班级,寝室,天天见面,点头,打招呼,也谈不上是交往。
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思想感情,传授经验和切蹉技能以及所有的涉
及相互了解的活动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
另外,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角度讲,是从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物品交换;从静态,是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类型
从人际交往的形式看,可分为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两种主要形式。
语言交往是最普遍的交往形式,因为人是语言交流的存在物。
语言交往可分为口语交往和书面交往。
非语言交往是语言交往的一种补充形式,它依赖人的姿态、动作和面部表情或非语言的声音来达到交往的目的。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利用非语言的无声或有声的表示比使用语言交往具有更好的效果。
如莞尔一笑,无声叹息,痛苦呻吟等。
从人际交往的对象看,可分为同学交往、同乡交往、师生交往、异性交往和社会交往。
同学交往:
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的交往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他们同是在一个教室上课,一个食堂吃饭,甚至经过几年的接触,每个人的性格和脾气都可以了解得一清二楚,在这种自然而然的交往中,同学之间大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甚至保持终生。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使人终生受受益,因此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珍惜这一段感情,珍视这一段经历。
化解矛盾,增进友谊。
然而,正是这种交往的经常性,也可能在交往中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处理不当,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极其恶劣的关系,使人内疚、后悔、甚至遗憾终生。
师生交往:
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生活上的交流活动。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培养对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既严格要求,又表现出一咱爱护和期待。
大学教师分工细密,教学不像中学教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
有的学生由于心理距离,对教师敬而远之,缺乏主动精神,使得应有交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师一般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同乡交往:
是一咱情感寄托的需要,也是互相帮助的需要。
要注意处理同其他交往关系,不能因为同乡关系而走上交往的极端。
异性交往:
社会交往:
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同社会的各种人士进行一定的交往,大
学虽同社会不同,并不是与世隔绝和世外桃源,大学生可适当的走出校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
当然,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社会交往应把握好一个限度,否则,会同正常的学习产生矛盾,必须妥善处理好这种关系。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在大学里,大学生有人际交往无论在愿意、内容方面,还是在方式方法方面,
都有同他们的社会知识经验相对应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一是交往双方的互动性。
人与人的交往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在人与自然
的关系中,人恒定为主体,是认识与实践行为的施动者;自然界恒定为客体,是
认识与实践行为的受动者。
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双方互为主客体。
因为互为
主客体,所以是相互影响的,是行为互动的。
二是交往角色的多元性。
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随时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利与义务,要求具备不同的行为模式。
业缘关系中,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同事与同事的角色,学习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的角色,商场购物活动中的店主与顾客的角色;地缘关系中,如同乡、邻里的角色,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角色;血缘关系中,如父母与子女的角色,亲戚间的角色;趣缘关系中,如不同娱乐团体的爱好者的角色,如此等等。
这些不同角色要求的行为模式当然是有差异的。
三是人际交往的社会性。
从表面上看,交往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事,但从实质内容看,交往具有社会性。
交往的主体是人,人的知识、性格、情绪、意志影响交往的过程与结果,但知识、性格、情绪、意志的产生与发展根源于社会。
交往的产生与发展受制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实与发展。
交往的方式和风格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三、交往愿意的迫切性。
大学生告别了中学时代和家乡,来到大学这个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人际氛围,同学是来自淮河两岸,大江南北,老师也来自全国各地。
而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拓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意也越来越强烈。
喜欢交朋友,渴望了解别人,也渴望别人了解自己。
四、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大学生为人处世不墨守成规,虽不能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却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开拓视野,早日成熟,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迫切的交往愿意。
可在交往中要正确积极有选择地交往,不能乱交朋友,滥交朋友,无原则地交一些朋友。
(四)人际交往的功能
大家都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交往的实践者,根据你的体会谈谈社交的作用好吗?
或者说,你想通过交往得到什么?
交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沟通信息人类生存离不开信息。
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
他人是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
古往今来,人们不断开辟交流信息的新途径,创造新方式。
人类传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出现过几次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尤其是20世纪以来,广播、电视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传播时代。
尽管如此,人际交流信息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仍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2、交流情感人有合群需要,不愿意孤独、独处。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长期孤独独处的人,慢慢会变得神情忧郁、变态,其寿命比乐观、开朗、爱交往者短。
人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能增进相互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产生一种亲密感,发生相互之间的依恋之情,从中吸取力量。
一个不善于和人交往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一定很淡漠。
他对人不能敝开心扉,自然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他的事业也一定不会成功。
3、协调行为首先,它能产生合力。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
人们相互结合所产生的合力,并不是每个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哲学上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是此理。
其次,形成互补。
俗话说,“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三人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人才学领域内,有人提出了“人才互补效应理论,认为:
具有不同知识、才能、气质、性格的科学工作者,组成一个研究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合理程度和高超水平,是任何一个科学家所望尘莫及的。
4、提高人际知觉准确性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就有“认识你自己”的碑文。
虽然在这里“认识你自己”带有了更多的哲学深意,但正确地认识自我,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马克思说过:
“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人们总是在头脑中相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唐太宗聪明仁智,但也曾受小人蒙蔽,累次遣斥忠直大臣。
不过他能够重视臣下的意见,把提供能减少不确定因素的信息的臣子(如魏征)当作镜子而和他们进行推心置腹的交际。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从别人的肯定和赞许中自信起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我们也常常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只有通过广泛的交际,包括文字交际---大量的阅读,和古今中外的智者交谈,才能使自己从自我迷糊的状态中挣扎出来。
总之,人只有通过交际,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健康的人和有力量的人。
交往的作用,具体到大学生身上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人际关系概述
现实社会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其成长与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无论你是干部、学者,还是大学生、老百姓,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不与周围的人打交道,进行人际交往,必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际关系的重新排列与组合,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人际关系时刻发生变化,也就给大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人生课题。
人际交往状况如何,
综合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
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因此,正确理解人际交往的涵义,功能、克服可能遇到的交往障碍,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将来走向社会后的人际交往与事业成败,关系重大。
对众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可能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站,从此开始离开家庭,住宿在学校,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当一个人处在生活的转变时期,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莫过于思考如何建立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了。
不少学生曾是中学老师眼里的“尖子”,同学心目中的“才子”,家庭生活中的“王子”,然而一旦跻身于高等学府之后,“众星捧月”的环境不复存在了。
他们常常被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惑,为不善交往带来的后果产生莫名的苦恼。
于是乎有的发出“活得真累”、“做人真难”的感叹,虽然学校比起一般的社会环境来已是相当的单纯,有的把“难得糊涂”奉为处事哲学,虽然他们未必懂得其中的真正含义。
本章的研究,将有助于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进而提出培养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人际关系的内涵
作为现实的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独地生活,必定要生活在两大现实关系中。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与自然界打交道,获得自身的衣食住行之需。
二是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与他人交往,谋求与他人的沟通、理解和协作,更有效地支配和改造自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个人从出生到告别人世,都离不开与别人交往。
世界上不与人交往的人绝对不会有,没有朋友的人也很少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直接的相互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这种关系以物质联系为基础,以精神联系为纽带,它的变化和发展影响着交往双方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
因此,如果双方在交往中能获得某种满足,就能促进相互之间关系更加接近;反之,关系就会疏远。
人类有寻求安全、群居、归属、友谊和爱的需要,这些都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
理解、信任、关心、友爱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温暖、幸福和喜悦,从而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形成前进的动力。
相反,冲突、冷漠、排斥和互相猜忌,会使人产生压抑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果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关系中,就会导致多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身体健康、学习及事业的成功。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群体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的交往方式建立起来的心理关系对此定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人际关系属社会关系范畴
任何人都不能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总要和别人结成一定的关系。
人出生之后,就逐步被固定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最初是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关系等,然后和同伴、同学、朋友、老师、长辈、领导建立起相互关系。
成年之后,还要参与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有的还要参与宗教生活,于是又和别人建立起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以及宗教关系等。
人就是这样被逐步地固定在一个社会关系结成的大网中,并在其中生活。
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则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纽结”。
人们在群体活动中结成的彼此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状况要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所制约。
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在更高层次上决定和调节着人际关系,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不能不带有所属社会集团的痕迹。
同时,人际关系又是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的直接表现,即其它社会关系,只有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往活动来实现,并对个人产生作用和影响。
人际关系是情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与情感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具有明显的喜欢和厌恶的意识倾向。
而且这种相互的情感直接影响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关系的紧密与分离。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人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个性特点。
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不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同情感或厌恶基础上的,它是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不同集团之间发生的,带有非个性色彩。
就是说生活在一定社会集团中的人,不管他具有什么样的个性、情感、欲望,都要按照其所属集团的利益和意志来行动,而不是作为个人来参与这些关系。
当然,这里不是说参与这些关系的人就不再是有个性的人了,而是说,这时个人的个性是受非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
人际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其本身来讲,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社会学四种分类方法可分成若干类型:
按形成的基础划分:
1、血缘关系;2、地缘关系;3、业缘关系。
按社会行为的性质划分:
1、首要关系和次要关系;2、组织关系和个人关系;3、
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4、可选择关系和不可选择关系;5、可置换和不可置换关系;6、偶遇关系和恒定关系
按社会矛盾的性质可划分:
对抗关系和非对抗关系按实质内容可划分:
经济关系和精神关系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感互动时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
离。
从心理联结的不同性质看,两人(或多人)间的人际关系不外三大类;
(1)以感
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此类人际关系的特征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靠感情。
进而从感情性质的不同又区分为两种:
一种亲情关系,指亲子间与手足间的人际关系。
另一种是友爱关系,指朋友间的友谊与爱人间的爱情关系。
(2)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