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5002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4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docx

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工程基础知识

概论

1、大气污染:

国际原则组织定义(ISO)定义:

大气污染普通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到足够时间,并因而危害了人体舒服、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现象。

2、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按范畴来分:

(1)局部地区污染;

(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3、大气污染物:

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状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

指沉降速度可以忽视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价质中悬浮体系。

分类:

烟——0.1—1μm

尘——10—100μm:

飘尘(<10μm);降尘(>10μm)

雾——1—10μm(TSP<100μm颗粒)

危害:

①引起呼吸道疾病;②致癌作用;③导致烟雾事件(硫酸等,SO2之因此在大气中导致危害是由于大气中微尘带有某些Mn2+、Fe2+等催化剂使

气态状污染物:

常用有:

CO、NOx、HC化合物、SOx、微粒、光化学烟雾等

(1)CO:

重要来源:

汽车排气占50%

危害:

与血红蛋白结合危害人体,排量多会使空气中O2量减少。

(2)NOx、NO、NO2:

来源:

①石化燃料燃烧高温下,大气中氮和氧结合(热解NO)NOx生成量与燃烧温度关于;②各种工业过程(硝酸厂、氮肥厂、炸药厂等)

危害:

①光化学烟雾重要成分;②对动植物体有强腐蚀性。

(3)碳氢化合物(HC):

来源:

燃料燃烧不完全排放HC化合物,汽车尾气中有10%HC化合物。

美国70年记录,在总HC尾气中,汽车排气占48%。

危害:

光化学烟雾重要成分

(4)硫氧化物:

来源:

①燃料燃烧;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民用燃烧炉灶。

SO2浓度:

3.5%以上属高浓度烟气;3.5%如下属低浓度烟气

危害:

①产生酸雨;②腐蚀生物机体;③产生化学烟雾。

(5)其她有害物质(石棉、铍、汞)

(6)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一次污染物如汽车、工厂等排放燃烧生成物和未燃烧物质通过太阳光照射,各种污染物之间发生反映形成二次污染物——烟雾,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4、大气污染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途径:

①表面接触;②食入具有大气污染物食物;③吸入被污染空气。

危害:

①人体健康危害;②对植物危害:

叶萎缩、枯烂、吸入到果实中;③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建筑、古物等危害(重庆长江大桥桥梁);④对能见度影响;⑤局部气候影响;⑥对臭氧层破坏

5、重要污染物影响

(1)二氧化硫SO2

A、形成工业烟雾

B、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H2SO4)在云中形成酸雨

C、形成悬浮颗粒物

(2)悬浮颗粒物TSP(如:

粉尘、烟雾、PM10)

A、随呼吸进入肺,可沉积于肺,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B、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干扰植物吸取阳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过程,从而影响植物健康和生长。

C、厚重颗粒物浓度会影响动物呼吸系统。

D、杀伤微生物,引起食物链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E、遮挡阳光而也许变化气候,这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能见度估算公式:

K——散射率,即受颗粒作用波阵面积与颗粒面积之比值;ρ——视线方向上颗粒深度,mg/m3。

(3)氮氧化物NOx

A、刺激人眼、鼻、喉和肺,增长病毒感染发病率。

B、形成都市烟雾,影响能见度。

C、破坏树叶组织,抑制植物生长。

D、在空中形成硝酸小滴,产生酸雨。

(4)一氧化碳CO

A、极易与血液中运载氧血红蛋白结合,结合速度比氧气快200多倍,因而,在极低浓度时就能使人或动物遭到缺氧性伤害。

轻者眩晕头疼,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甚至窒息死亡。

B、对心脏病、贫血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伤害性大。

C、引起胎儿生长受损和智力低下。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A、容易在太阳光作用下产生光化学烟雾。

B、在一定浓度下对植物和动物有直接毒性。

C、对人体有致癌、引起白血病危险。

(6)光化学氧化物

A、低空臭氧是一种最强氧化剂,可以与几乎所有生物物质产生反映,浓度很低时就能损坏橡胶、油漆、织物等材料。

B、浓度很低时就能减缓植物生长,高浓度时杀死叶片组织,致使整个叶片枯死,最后引起植物死亡,例如高速公路沿线树木死亡就被分析与臭氧关于。

C、伤害眼睛和呼吸系统,加重哮喘类过敏症。

(7)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

A、有致癌作用。

B、有环境激素(也叫环境荷尔蒙)作用

6、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办法

(1)加强都市与工业区环境规划;

(2)严格环境管理;(3)合理运用能源;(4)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5)倡导清洁生产;(6)绿化造林;(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7、空气环境质量分类

一级原则: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状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空气质量规定。

二级原则: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都市、乡村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时间接触状况下,不发生伤害空气质量规定。

三级原则:

为了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性、慢性中毒和都市普通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产空气质量规定。

8、空气污染指数计算办法

各种污染物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都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都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

API<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9、大气污染控制途径

(1)前端治理:

将污染工艺更换为少污染或无污染工艺。

减少污染物产生。

(2)末端治理:

污染源治理,采用污染防治技术减少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1、影响燃烧过程重要因素:

(1)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2)燃料完全燃烧条件;(3)发热量及热损失;(4)燃烧产生污染物

2、燃料完全燃烧条件:

燃料完全燃烧条件是适量空气、足够温度、必要燃烧时间、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

(1)空气条件:

按燃烧不同阶段供应相适应空气量。

(2)温度条件:

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干与氧化合而燃烧。

着火温度:

在氧存在下可燃质开始燃烧必要达到最低温度。

各种燃料着火温度见表2-4。

(3) 时间条件:

燃料在燃烧室中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完全限度另一基本因素。

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

(4) 燃烧与空气混合条件:

燃料与空气中氧充分混合是有效燃烧基本条件。

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低条件下,实既有效燃烧四个因素:

空气与燃料之比、温度、时间、湍流度(三T)。

3、发热量:

单位量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热量。

即反映物开始状态和反映物终了状态相似状况下(常温298K,101325Pa)热量变化值,称为燃料发热量,单位是KJ/Kg(固体、液体)。

KJ/m3(气体)。

发热量有高位、低位之分。

高位:

涉及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汽汽化潜热,Qh

低位:

指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Ql

4、燃烧产生污染物

硫氧化物SOx:

随温度变化不大,重要是煤中S。

粉尘:

随燃烧温度而变化(增高、减少均有变化)。

CO及HC化合物:

随燃烧温度而变化(增高、减少均有变化)。

NOx:

随燃烧温度而变化(增高、减少均有变化)。

5、理论空气量(Vg0):

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映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经验公式(由热值):

建立燃烧化学方程式时,假定:

(1)空气仅由N2和O2构成,其体积比为79.1/20.9=3.78;

(2) 燃料中固态氧可用于燃烧;

(3)燃料中硫被氧化成SO2;

(4)计算理论空气量时忽视NOX生成量;

(5)燃料化学时为CxHySzOw,其中下标x、y、z、w分别代表C、H、S、O原子数。

完全燃烧化学反映方程式:

理论空气量:

6、空气过剩系数α:

实际空气量Va与理论空气量Va0之比为空气过剩系数a

普通α>1

7、空燃比(AF)

定义:

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质量,它可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

8、理论空气量经验计算公式(详见书)

9、理论烟气体积:

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

以Vfg0表达,烟气成分重要是CO2、SO2、N2和水蒸气。

干烟气:

除水蒸气以外成分称为干烟气;

湿烟气:

涉及水蒸气在内烟气。

Vfg0=V干烟气+V水蒸气

V理论水蒸气=V燃料中氢燃烧后水蒸气+V燃料中水+V理论空气量带入

10、实际烟气体积Vfg0Vfg=Vfg0+(a-1)Va0

11、烟气体积和密度校正

燃烧产生烟气其T、P总高于标态(273K、1atm)故需换算成标态。

大多数烟气可视为抱负气体,故可应用抱负气体方程。

设观测状态下(Ts、Ps下):

烟气体积为Vs,密度为ρs。

标态下(TN、PN下):

烟气体积为VN,密度为ρN。

标态下体积为:

标态下密度为:

12、过剩空气较正

由于实际燃烧过程是有过剩空气,因此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应为理论烟气体积与过剩空气量之和。

用奥氏烟气分析仪测定烟气中CO2、O2和CO含量,可以拟定燃烧设备在运营中烟气成分和空气过剩系数。

空气过剩系数为a=

m-----过剩空气中O2过剩系数

设燃烧是完全燃烧,过剩空气中氧只以O2形式存在,燃烧产物用下标P表达,

假设空气只有O2、N2,分别为20.9%、79.1%,则空气中总氧量为

理论需氧量:

0.264N2P-O2P

因此(燃烧完全时)

若燃烧不完全会产生CO,须校正。

即从测得过剩氧中减去CO氧化为CO2所需O2

此时

各组分量均为奥氏分析仪所测得百分数。

13、标况下烟气量计算式:

14、燃料中硫氧化机理:

燃料中硫在燃烧过程中与氧反映,重要产物是SO2和SO3,但SO3浓度相称低,虽然在贫燃料状态下,生成SO3也只占SO2生成量百分之几。

在富燃料状态下,除SO2外,尚有某些其他S氧化物,如SO及其二聚物(SO)2,尚有少量一氧化二硫S2O。

这些产物化学反映能力强,因此仅在各种氧化反映中以中间体形式浮现。

故普通重要生成SO2,计算时可忽视SO3。

第三章污染气象学基本知识

1、影响大气污染重要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因子):

表达大气状态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

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气象要素重要有:

气温、气压、空气湿度(气湿)、风(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降水、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1)气温:

表达大气温度高低物理量。

普通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空气温度。

(2)气压:

任一点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大气柱重量。

气压总是随高度增长而减少。

气压随高度递减关系式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式描述,即ΔP=-ρgΔZ,其积分式—压高公式:

(3)空气湿度(气湿):

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限度一种物理量。

(4)风:

风形成:

风重要由于气压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而气压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导致。

风形成除热力因素外,尚有动力因素,自然界风是由于这两种因素综合伙用成果,但只要有温差存在,空气就不会停止运动。

(5)云:

形成基本条件:

水蒸汽和使水蒸汽达到饱和凝结环境。

国外云量与国内云量间关系,国外云量×1.25=国内云量。

总云量:

指所有云遮蔽天空成数,无论云层次和高度。

(6)能见度:

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人可以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的物最大距离,单位:

m,Km。

能见度大小反映了大气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多少。

大气中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减少。

(7)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间夹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弱最重要因子之一。

ho即太阳高度角,它随时间而变化。

(8)降水:

降水是指大气中降落至地面液态或固态水通称。

如雨、雪等。

降水是清除大气污染物重要机制之一。

2、气温垂直变化

干绝热递减率:

绝热垂直递减率(绝热直减率):

气块在绝热过程中,垂直方向上每升降单位距离时温度变化值。

(普通取100m),

单位:

℃/100m。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干绝热直减率):

干气块(涉及未饱和湿空气)在绝热过程中,垂直方向上每升降单位距离温度变化值。

(普通取100米),依照计算,得到γd约为0.98℃/100m,近似1℃/100m。

干绝热:

气团是未饱和状态,不会有状态变化,负号“—”表达气块在干绝热上升过程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少,若不计高度、纬度影响,取g=9.81m/s2,CP=1004.8J/(Kg·K)则γd=0.98K/100m≈1K/100m。

表达干空气在作干绝热上升(或下降)运动时,每升高(或下降)100m,温度减少(或升高)1℃。

(3)湿空气绝热变化

湿空气团作绝热升降时状况较复杂,在升降过程中若无相变化,其温度直减率和干绝热直减率同样,每升降100m,温度变化1℃;若有相变化,每升高100m,温度变化不大于1℃。

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凝结高度称为凝结高度,在凝结高度如下,其温度变化同干空气同样;在凝结高度以上,温度变化不大于干空气变化值,饱和空气每上升(或下降)单位距离空气温度变化,称为湿绝热递减率γm,约为0.5℃/100m。

3、温度层结类型

(1)温度随高度增长而减少(Z↗t↘),正常分布,或递减层结,普通状况是这种规律。

(2)温度梯度等于或近似于1℃/100m,称中性层结。

(3)温度随高度增长而升高(Z↗t↗),称为逆温层结。

(4)温度不随高度变化,称为等温层结。

4、大气静力稳定度:

指大气垂直运动气团是加速、抑制,还是无影响一种热力学性质。

大气稳定度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

(1)大气稳定度:

是指大气中任一高度上一空气块在铅直方向上稳定限度。

(2)大气稳定度分类(3类):

如果一空气块由于某种因素受到外力作用,产生了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当外力消除后,也许发生三种状况:

①气块逐渐减速并有返回本来高度趋势,此时大气是稳定。

②气块依然加速上升或下降,此时大气是不稳定。

③气块停留在外力消失时所处位置,或者做等速运动,这时大气是中性。

5、逆温:

温度随高度增长而增长,此时

(1)跟咱们研究污染关于因素:

①逆温层消失时间;②逆温层底高度;③逆温层厚度;④逆温强度(温度随高度变化状况)。

不同季节都应掌握上述数据。

逆温最危险状况是逆温层正好处在烟囱排放口。

(2)逆温形成过程:

形成逆温过程各种各样,最重要有如下几种:

①辐射逆温(较常用);②下沉逆温;③锋面逆温;④湍流逆温。

6、辐射逆温

由于大气是直接吸取从地面来辐射能,愈接近地面空气受地表影响越大,因此接近地面空气层在夜间也随之降温,而上层空气温度下降得不如近地层空气快,因而,使近地层气温形成上高下低逆温层,这种因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增长而递增现象叫辐射逆温。

[以冬季最强]

7、五种典型烟流和大气稳定度

(1)波浪型r>o,r>rd很不稳定

(2)锥型:

r>o,rrd中性或稳定

(3)扇型:

r<o,r<rd稳定

(4)屋脊型:

大气处在向逆温过渡。

在排出口上方:

r>o,r>rd不稳定;在排出下方;r<o,r<rd,大气处在稳定状态。

(5)熏烟型:

大气逆温向不稳定过渡时,排出口上方:

r<o,r<rd,大气处在稳定状态;

8、边界层风和湍流对大气污染影响

风、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最直接最本质因素。

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速度越快,污染物浓度越低。

风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和输送影响:

风对污染物作用体现为风向和风速两方面影响。

(1)风向影响污染物水平迁移扩散方向。

(2)风速大小决定了大气扩散稀释作用强弱。

普通,污染物在大气中浓度与平均风速成反比,风速增大1倍,下风向污染物将减少一半。

风向频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年或月),某风向浮现次数占各风向浮现总次数百分率。

污染系数表达风向、风速综合伙用对空气污染物扩散影响限度。

P越大,某下风向污染越严重。

9、湍流

除在水平方向运动外,还会由上、下、左、右方向乱运动,风这种特性和摆动称为大气湍流。

把湍流想象成是由许多湍涡形成,湍涡不规则运动而形成它与分子运动极为相似。

不同是,分子运动以分子为单位,湍流以湍涡为单位,湍涡运动速度比分子运动速度大多,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

没有湍流运动,污染物扩散就成了问题。

这是由于无湍流时,污染物单靠分子扩散,扩散速度很小;有湍流时,由于其靠湍流扩散,运动方向和大小都极不规则,使流场各某些间强烈混合,混合加快了扩散速度。

若只有风无湍流,从烟囱中排出废气像一条“烟管”同样几乎保持着同样粗细,吹向下方,很少扩散。

形成:

近地层大气湍流有两种:

热力湍流;机械湍流。

①热力湍流:

重要由于大气铅直稳定度而引起,大气铅直稳定度是由于气温垂直分布决定。

②机械湍流:

有动力因子产生,由于大气垂直方向上风速梯度不同和地面粗糙度不同而产生。

归纳:

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速度越快,污染物浓度越低。

风、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最直接因素。

10、降水对大气污染影响

降水对大气污染有净化作用,降水净化作用与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关于。

降水越强,降水时间越长,降水后大气污染物浓度越低,保持低浓度时间越长。

11、云量与辐射昼夜变化

普通来说:

晴天白天,特别是夏季中午,太阳辐射最强,温度层结递减,处在极不稳定状态;夜间,黎明前逆温最强,日出与日落先后为转换期,均接近中性层结。

云:

对辐射起屏障作用,既阻挡白天太阳辐射,又阻挡夜间地面向上辐射。

总效果:

减小气温随高度变化。

12、天气形势影响

天气形势指大范畴气压分布状况。

一定天气现象和气象条件都与相应天气形势联系起来。

因此,天气形势与影响空气污染气象因素密切有关,影响了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

低压气旋控制区:

空气有上升运动,云天较多,普通风速较大。

强高压反气旋控制区:

天气晴朗,风速较小。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

1、有效源高

烟囱有效高度H(烟轴高度,它由烟囱几何高度Hs和烟流(最大)抬升高度ΔH构成,即H=Hs+ΔH),要得到H,只规定出ΔH即可。

ΔH:

烟囱顶层距烟轴距离,随x而变化。

(1)烟气抬升:

烟气从烟囱排出,有风时,大体有四个阶段:

a)喷出阶段;b)浮升阶段;c)崩溃阶段;d)变平阶段:

(2)烟云抬升因素有两个:

①是烟囱出口处烟流具备一初始动量(使它们继续垂直上升);②是因烟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产生静浮力。

这两种动力引起烟气浮力运动称烟云抬升,烟云抬升有助于减少地面污染物浓度。

(3)影响烟云抬升因素:

影响烟云抬升因素诸多,这里只考虑几种重要因素:

1)烟气自身因素:

a)烟气出口速度(Vs):

决定了烟起初始动力大小;b)热排放率(QH)—烟囱口排出热量速率。

QH越高烟云抬升浮力就越大,大多数烟云抬升模式以为

,其中α=1/4~1,常取α为2/3。

c)烟囱几何高度(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有影响:

;有人以为无影响。

2)环境大气因素:

a)烟囱出口高度处风速越大,抬升高度愈低;b)大气稳定度:

不稳时,抬升较高;中性时,抬升稍高;稳定期,抬升低。

c)大气湍流影响:

大气湍流越强,抬升高度愈低。

3)下垫面等因素影响

2、烟云最大抬升高度经验计算

抬升高度计算公式诸多,但由于影响抬升高度因素诸多,因此当前大多数烟羽抬升公式是凭经验,且各有其特点(局限性),因而应尽量选取该公式导出条件和咱们计算条件相仿。

合用条件:

中性大气条件;对于非中性大气条件,进行修正:

不稳定大气→增长(10%~20%)△H;稳定大气→减少(10%~20%)△H。

不适于:

计算大型热排放源或高于100m烟囱抬升高度。

b.布里吉斯(Briggs)公式

合用于不稳定大气条件和中性大气条件计算式。

3)国内(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原则技术办法”推荐抬升公式:

(详见书)

3、高斯扩散模式基本形式

a.x轴沿平均风向水平延伸,

b.y轴在水平面上垂直于X轴,

c.Z轴垂直xy平面向上延伸

d.烟云中心平均途径沿X轴或平行Y轴移动。

高斯模式关于假定:

(1)烟羽扩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正态分布;

(2)在扩散整个空间风速是均匀、稳定;

(3)污染源排放是持续、均匀;

(4)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没有衰减和增生,在x方向,平流作用远不不大于扩散作用;

在无界状况下扩散(不存在地面)

4、高架持续点源扩散模式(详见书)

第五章除尘技术基本

1、粉尘粒径

(1)投影径:

指颗粒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粒径。

(2)几何当量径:

指颗粒某一几何量(面积、体积等)相似时球形颗粒直径。

(3)物理当量径:

取颗粒某一物理量相似时球形颗粒粒径。

2、粒径分布

(1)个数分布:

以粒子个数所占比例来表达;

1)个数频率:

为第i间隔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个数之比(或比例),即:

2)个数筛下累积频率:

为不大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个数之比。

3)个数频率(密度)

函数,即单位粒径间频率

(2)表面积分布:

以粒子表面积表达;

(3)质量分布:

以粒子质量表达。

1)频数分布Δg:

它是指粒径dp至(dp+Δdp)之间粒子质量占粒子群总质量百分数。

2)频度分布f:

是Δdp=1μm时粒子质量占粒子群或单位粒径间隔宽度时频率分布百分数。

3)筛下累积频率分布G/%:

指不大于某一粒径dp尘样质量占尘样总质量百分数。

反之为筛上累积分布R:

R=1-G

当G=R=50%时dp位中位径d50、称为质量中位直径(MMD)。

3、平均粒径

(1)长度平均(或算术平均)

(2)表面积平均粒径

(3)体积平均粒径

(4)表面积-体积平均粒径

(5)几何平均粒径

4、粉尘物理性质

粉尘物理性质涉及:

粉尘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和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燃性和爆炸性。

(1)粉尘密度

1)真密度:

不涉及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空隙,而指粉尘自身所占真实体积,称之为真密度。

以表达。

2)堆积密度:

若涉及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空隙,而指粉尘堆积所占体积称之为堆积密度。

以表达。

3)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空隙体积与堆积体积之比,称之为空隙率。

(2)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

1)安息角:

粉尘从漏斗持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种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夹角称为粉尘安息角或堆积角。

普通为350-550。

2)粉尘滑动角:

指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粉尘,随平板做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发生滑动时平板倾斜角,也称为静安息角。

普通为400-550。

影响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因素重要有:

粉尘粒径、粉尘含水率、颗粒形状、颗粒表面光滑度及粉尘粘性等。

(3)粉尘比表面积:

单位体积(或质量)粉尘所具备表面积。

如果以粉尘质量表达比表面积,单位(cm2/g),则为:

(4)粉尘含水率:

粉尘中普通有一定水分,普通涉及自由水、结合水、化学结晶水等。

粉尘含水率,影响到粉尘导电性、粘附性、流动性等。

(5)粉尘润湿性:

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互相附着或附着难易限度性质称为粉尘润湿性。

润湿速度:

用液体对试管中粉尘润湿速度来表达

(6)粉尘荷电性和导电性

1)荷电性:

粉尘粒子能捕获电离辐射、高压放电或高温产生离子或电子而荷电,亦能在互相碰撞或与壁面碰撞过程中荷电。

2)导电性:

粉尘导电性用比电阻来表达单位:

Qcm

V通过粉尘层电压,V;J:

通过粉尘层电流密度,A/cm2;:

粉尘层厚度,cm。

(7)粉尘粘附性粉尘颗粒附着在固体表面上,或都颗粒彼此互相附着现象称为粘附。

粘附力:

克服附着现象所需要力(垂直作用于颗粒重心上),亦称为附着强度。

粉尘颗粒之间粘附力涉及:

分子力(范德华力)、毛细力和静电力(库仑力)。

依照断裂强度大小分为四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