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4765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解析版.docx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解析版

专题10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二

一、(2021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吃饭的必备工具,它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木棍,但却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

在我国的餐桌礼仪中,筷子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处日常可见的筷子,承担着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传统,对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筷子吃饭了。

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使用筷子的习俗皆由中国传入。

筷子,()。

筷子的“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这是中国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中国的筷子文化,远不是简简单单的两根小木棍那么简单,筷子送孩子,寄望“筷长筷长,快长快长”;筷子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筷子送老师,则有“耿直而不弯曲、奉献而不求回报”的含义……筷子,传承着中国的饮食文化,是联系中国人情感的一根纽带。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人发明的独特餐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B.作为中国人发明的独特餐具,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发明的独特餐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发明的独特餐具

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B

2.C

3.①“随处”和“日常”换位置。

②“承担”改为“承载”。

③“对”改为“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依据语言情境和上下句意关系。

下句中“筷子的‘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解读”表达了筷子的深层文化含义,为此照应选项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排除AD。

上句叙述对象是“筷子”,文意逻辑应先说工具再到智慧结晶,排除C。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将“筷子”比喻成了“纽带”。

A.拟人,“绿荷”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相恨”“回首”“背西风”。

B.对偶,对仗工整。

C.比喻,本体是“露”“月”,比喻词“似”,喻体是“珍珠”“弓”。

D.夸张,山势超过五岳,“掩赤城”形容山势之壮,遮盖住赤城山。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语序不当,“随处”和“日常”换位置。

②搭配不当,“承担”改为“承载”。

③介词错误,“对”改为“与”。

二、(202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顺着巷口往里走,从百间楼坐船顺河南下。

百间楼相传是明代的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家眷所建,全长约400米。

坐在船中,可以看见两岸白墙灰瓦的明清建筑,由近及远,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款款展开。

在这里,很难寻见忙碌的身影。

行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你的脚步会越来越慢,越来越轻。

游览完远离喧嚣的北部,来到了景区的南部。

南部因景点众多,也就喧闹了些。

刘墉的十亩荷塘,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居所的西洋舞池,看着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让南浔多了一些异域色彩。

张石铭旧宅后园里的一处西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最是独特。

()也许若干年前,住在这里的她,曾穿着洋装,矜持地和心仪的公子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座小楼仿佛童话中公主的城堡,楼阁红砖白墙,阳台种满奇花异草。

B.红砖白墙的楼阁,种满奇花异草的阳台,这座小楼仿佛童话中公主的城堡。

C.楼阁红砖白墙,阳台种满奇花异草,这座小楼仿佛童话中公主的城堡。

D.这座小楼仿佛童话中公主的城堡,红砖白墙的楼阁,种满奇花异草的阳台。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B

2.D

3.删掉“看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这座小楼仿佛童话中公主的城堡”应放后面,与下文的“住在这里的她”相衔接,排除A、D;

三句叙述主体应为“这座小楼”,“红砖白墙的楼阁,种满奇花异草的阳台”从属于“这座小楼”这个主体,“楼阁红砖白墙,阳台种满奇花异草”,叙述主体相对独立分散,排除A、C。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句中,把“两岸白墙灰瓦的明清建筑”比喻成“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是比喻手法。

A.自问自答,是设问。

B.说明月、清风能帮自己捎带愁心至友人所在之地,是拟人手法。

C.用“樯橹”代指楼船,是借代手法。

D.把琵琶声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是比喻手法。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看着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让南浔多了一些异域色彩”中,“看着”的主语应该是“我”,补上后很明显与后句“让南浔多了一些异域色彩”不搭配,让南浔多异域色彩的应该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故删掉“看着”。

三、(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还住在三合院的童年,后院的围篱几乎被牵牛花包覆,牵牛花的藤蔓总是把竹篱织成一道花墙,在春天时,好像在竹篱上点燃的焰火,爆开!

竹篱外的坡地,牵牛花的焰火爆得更灿烂。

那被一般人认为卑贱、毫不起眼的牵牛花,其实有着极美丽的颜色,有白、粉红、浅紫与宝蓝;()。

可惜的是,它不能久放,只要被采下来,刹时便枯萎了。

我时常想,如果要票选一种可以代表台湾的花。

我会投票给牵牛花,因为从北到南,自西至东,牵牛花的藤蔓像丝线一样,紧紧包覆这个美丽之岛。

牵牛花的名字也宜于联想,牵牛花又叫“朝颜”,因为它清晨盛开的缘故。

这名字。

使我想起“透早就出门,天尾渐渐光”的台湾农村父老的背影。

“朝颜”便是早上的脸。

你看,台湾大地早上的脸是多么美的早上。

朝颜上还挂着昨夜露珠的晶莹哩!

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有着极动人的姿态,花藤婉转、优雅、修长。

B.花藤婉转、优雅、修长,也有着极动人的姿态。

C.也有着婉转、优雅、修长的花藤,姿态极动人

D.姿态极动人,花藤婉转、优雅、修长。

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D.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因送青来。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A

2.C

3.①将“的早上”去掉;②将“昨夜露珠的晶莹”改为“昨夜晶莹的露珠”。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通过分析文段可知,括号内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用分号隔开,证明前后是并列关系的句子,那么结构、句式就要选择基本一致的,从上文“有着……,有……”的句式可知,括号内句子也要用此句式,排除BD;从“有着极美丽的颜色”可知,与之对应的句子是“有着极动人的姿态”,排除C。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牵牛花的藤蔓”,喻体是“丝线”。

A.借代,“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

此处用来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B.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C.比喻。

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与文中句子修辞一致。

D.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另外前面两句形成对偶。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早上的脸是早上”主宾搭配不当,将“的早上”去掉;

第二处,语序不当或搭配不当,“挂着”的宾语就是“露珠”,不是“晶莹”,“晶莹”是形容词,应作定语修饰“露珠”,将“昨夜露珠的晶莹”改为“昨夜晶莹的露珠”。

四、(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敦煌壁画中,谁的知名度最高?

恐怕非“飞天”莫属。

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名片。

优美的飞天,主要负责在佛国净土世界献花供宝、奏乐歌舞。

她们时而于花丛,时而飞翔于云霄。

第404石窟里的飞天属于隋代的作品,其造型不再显得拙笨,而更加悠然自若、。

到了唐代,飞天的形象在升腾、翻转、伸屈中更加体现自然的人体美。

她们面容饱满,气度潇洒,舞姿纯熟,其轻柔的躯体内仿佛还有血液在潜流。

加上画工对线条把握的熟练程度、衣裙飘带“满壁风动”的走势,正是应了“气韵生动”一说。

而且,唐代的飞天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大多数把眼光瞩目着下方,恰好显现出世间生活与艺术形象的联系。

实际上,飞天创作的盛衰变迁,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巨大转折以及人们心理状态的嬗变。

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的造型艺术,但艺术造型所具有的美是永恒的。

莫高窟壁画的飞天,是从优美的心灵中绽开的花朵,是生命活力和旋律的无声赞歌。

人用自己的形象来描摹飞天,而飞天又以其特有的美来偿还世人。

1.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设问拟人比喻B.反问拟人比喻

C.设问双关排比D.反问对比排比

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寄身婀娜多姿经久不衰B.寄身仪态万方长盛不衰

C.栖身仪态万方经久不衰D.栖身婀娜多姿长盛不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的飞天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大多数把眼光瞩目着下方,恰好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

B.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唐代的飞天大多数把眼光注视着下方,恰好显现出世间生活与艺术形象的联系。

C.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唐代的飞天大多数把眼光注视着下方,恰好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

D.与此前茫然顾望的飞天造型不同,唐代的飞天大多数把眼光瞩目着下方,恰好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

【答案】

1.A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敦煌壁画中,谁的知名度最高?

恐怕非‘飞天’莫属”是设问,“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名片”“莫高窟壁画的飞天,是从优美的心灵中绽开的花朵,是生命活力和旋律的无声赞歌”是比喻,“人用自己的形象来描摹飞天,而飞天又以其特有的美来偿还世人”是拟人。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寄身:

托身。

栖身:

寄生、暂住。

依据前文“时而”可知,这里强调“暂住”,应用“栖身”。

婀娜多姿:

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形容女性轻盈柔美。

仪态万方:

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修饰“飞天”的“造型”应选“婀娜多姿”。

经久不衰: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长盛不衰:

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

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

文中用来修饰“造型艺术”,应选“长盛不衰”。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瞩目”不能带宾语,排除AD;“飞天”属于艺术形象,依据承上原则,应是“显现出艺术形象与世间生活的联系”,排除B。

故选C。

五、(2021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

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

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遗址发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汉简。

此后百年间,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等地区陆续出土了数万枚不同时代的简牍。

透过壁画和简牍,人们揭开了千年丝路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博采众长的敦煌文化。

百余年来,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把敦煌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讲给世界听。

1.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也被斯坦因发现

B.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斯坦因也发现了

C.斯坦因发现了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D.被斯坦因发现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2.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D

2.B

3.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汇聚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以全新的方式,把敦煌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下文围绕“敦煌汉简”展开,考虑与下文衔接紧密,应把“敦煌汉简”放到句尾,排除A和B;

上文围绕“莫高窟”展开,陈述主体为“莫高窟”,“斯坦因”做主语与上文衔接不好,排除C。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是比喻,把“敦煌”比作“文化绿洲”。

A.夸张,“千寻塔”运用夸张手法说明塔的高。

B.比喻,把“浪花”比作“雪花”。

C.拟人,将花人格化,有感于国家分裂,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D.借代和设问,“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座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错误,成分残缺,改为“这座汇聚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

“把敦煌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讲给世界听”错误,语序不当,改为“以全新的方式,把敦煌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六、(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一模)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桑树起兴,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也比喻了其最初的美好生活。

(2)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不懂句读就跟从老师学习,不懂道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的行为进行了评论。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确指出了自己建功立业、留芳于后世的人生目标。

【答案】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能力。

易错字有:

桑、沃、遗、吾、赢。

七、(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鹅是世界上可以长途飞行的鸟类,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往返于南北之间。

在迁徙途中,()。

它们一面跋涉,一面寻觅适合安家过冬、孵化爱情结晶的风水宝地,那抉择有多困难也没有人知道。

这次它们选择凯江为落脚点,当它们的倩影通过眼睛投屏到大脑,我彻底沦陷。

一轮夕阳红着脸挂在山头,凯江变得柔和起来。

江心的小岛旁,那对黑天鹅悠闲地漂游着,时而深情对视,时而相互梳理羽毛。

明净的天空倒映在水里,它们就游走在云层里了,那样优雅、美丽、互爱,长诗短歌般的山水瞬间也多情起来。

它们那黑得发亮的羽翼、饱含深情的眼珠子,我的心也变得柔软,一不小心生怕就惊扰了它们的清净。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

B.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没人知道,多少饥饿威胁也没有人能体会

C.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

D.没有人知道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也没有人能体会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C

2.A

3.①“眼珠子”改为“眼眸”②在“我的心”前加“让”③“一不小心”与“生怕”互换位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由后文“它们一面跋涉”以及“那抉择有多困难也没有人知道”可知,本段在强调天鹅在困难中生存,故补写句子应该先说天鹅面临的困难,排除A。

根据“在迁徙途中”可知,主语应该是天鹅或者“它们”。

排除D。

B.“多少饥饿威胁”前缺主语,排除B。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由划线句子“时而深情对视,时而相互梳理羽毛”可知。

运用拟人手法。

A.由“相倚恨”和“背西风”可知,运用拟人修辞。

B.由“红胜火”和“绿如蓝”可知,运用比喻修辞。

C.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知,运用夸张修辞。

D.根据整首诗可知,运用对比手法。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饱含深情的眼珠子”用词不当,将“眼珠子”改为“眼眸”;

前文提到了天鹅的羽翼和眼眸,是本句的主语,故在“我的心”前加“让”;

“一不小心生怕”语序不当,“一不小心”修饰后面的动词“惊扰”,故“一不小心”与“生怕”互换位置。

八、(2021届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机会,实在比赞成的概率要多得多。

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要用唯一的生命成就一种事业,就需在千百条道路中寻觅仅有的花径。

我们确定了“一”,就拒绝了九百九十九。

拒绝如影随形,是我们一生不可拒绝的密友。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拒绝,就是这个“不为”。

B.这个“不为”,就是拒绝。

C.这个拒绝,就是“不为”。

D.“不为”,并不意味着拒绝。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B

2.C

3.改为: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概率,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概率要高得多。

(或改为: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机会,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机会要多得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文说“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选择“不为”开头衔接更紧密,排除AC;前后的意思是要懂得拒绝,“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因此D项的“并不意味着拒绝”与文意不符。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就需在千百条道路中寻觅仅有的花径”运用比喻,将成功的路径比喻为“花径”。

A.黄鹤飞不去过去,猿猱无法攀援,这是夸张和拟人;

B.“红”运用借代手法,指泪痕;

C.“雪”运用比喻,将浪花比喻为“雪”;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运用对偶。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机会”与“概率”搭配不当。

可以都用“机会”,也可以都用“概率”。

注意“机会”要搭配“多”,“概率”要搭配“高”。

改为: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概率,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概率要高得多。

或改为: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机会,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机会要多得多。

九、(2021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到读者的精神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

这本书的语言尽力拒绝晦涩难懂,也尽量用极简的表达,来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定义。

这样的极简表达,既画龙点睛似的给出了可以让孩子轻松记忆的要点,也给老师或家长留足了“发挥”空间……上下对比,左右参照,共读的每一位,多少都会感受到一些“指点江山”的快意。

兴亡更替、社会生活、空间地理、世界视角,是《中国通史》墙书构筑的四维史观,读者可以从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切入历史,()。

“兴亡更替”偏向于政治,“社会生活”偏向于风土人情,“空间地理”偏向于大江大河、明山秀水,“世界视角”偏向于纵向对比……这其中,“世界视角”是比较有意思的,通过这个视角,可以轻易地找到同一时间线上东西方在发生着什么,比如1763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去世;2年后,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0年后,纪晓岚开始编纂《四库全书》;13年后,美国建立。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兴趣爱好不同,但是选择“进入”历史的通道也不一样

B.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进入”历史的不一样的通道

C.或者兴趣爱好不同,或者选择“进入”历史的不一样的通道

D.因为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选择“进入”历史的通道也不一样

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攀苍。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B

2.C

3.①“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改为“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②“有灵活的更多方式”改为“有更多的灵活方式”;③“精神与视野”改为“视野与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前句“读者可以从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切入历史”的主语是“读者”,所填写句子的主语应该和前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且下文紧接着叙述了四个历史通道各自的特点,以“通道”为陈述对象,由此排除A、D项;“兴趣爱好不同”和“选择‘进入’历史的不一样的通道”两个分句之间不是并列关系,由此排除C项。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既画龙点睛似的给出了可以让孩子轻松记忆的要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国通史》给出要点式的极简表达比作“画龙点睛”。

A.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

B.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花”“鸟”人格化,感时伤别。

C.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敌军比作黑云。

D.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黄”指猎狗,“苍”指苍鹰。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①“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逻辑混乱,这句话的主语应是“历史书”,因此应改为“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②“有灵活的更多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