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4425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docx

唐诗宋词《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解读

在元年(公元1190年),博学的哲学家、教育家朱收集了儒家经典著作四篇,《大学》、《论语》、《孟子》,并命名为《中庸》。

从此《四书》成为帝国教材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书》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就是儒家称为圣人的子思。

《中庸》作为《中庸》之一,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朱称赞《四书》,称其为“孔夫子教心”的经典;朱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所阐述的道理是适用于一切的,好的学者不可能一辈子用得着。

这些评价是恰当的。

如果仔细品味《中庸》的内容,会发现它融合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了儒家的精髓,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

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的全文分为二十五段,每段都列出了原文、翻译和释义。

(a)法院

【原文】命运叫性吗?

任性叫道?

修道就叫教书?

同样是道士的人,一刻也离不开他,但可以和不是道士的人分开。

大自然赋予人和世间万物的,叫做自然。

遵循事物的本质,走自然赋予的道路,即道。

学而知之,此道即教。

道既然反映事物的本质,就一刻也离不开;能离开的不是陶。

【解读】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守道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人的本性和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们互相认识

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违背事物的内在规律。

毫无疑问,作者把物质和自然作为认识的源泉。

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乙

【原文】所以,君子慎看不见,怕听不见。

不看隐,不显少。

所以君子慎独。

一个

正因为以上原因,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于自己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是非常谨慎和敬畏的,不能因为身处一个隐蔽而微妙的环境而失去理智。

所以道德品质高的人,一个人的时候会很谨慎。

【解读】这里提出的“谨小慎微、独立自主”的理念,要求人们做事谨慎,恪守原则,不要在未知的环境中混淆视听。

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或动摇。

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

当今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

坚持谨慎自爱意义重大。

(3).

【原文】喜怒哀乐未发,这叫;所有的头发都在中间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总和。

还有,世界大本钟也。

而也,道之世界也。

中和一下,天堂无处,万物无处。

【翻译】人的情绪不表达的时候,就叫汉语;富于表现力,完全温和有节制,叫和谐。

是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和谐是世界对情感的适度表达,是必须把握的原则。

如果能达到尊重自然,表达中庸之道的状态,天地就各归其位,万物正常繁衍,世界也就按照它原本的秩序运转。

【解读】这里提出中和的概念,认为人要追求中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要过度释放情感和意志,干扰和破坏自然的秩序。

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非常深刻。

今天,我们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和的观点是《中庸》的核心观点,是全文的灵魂。

主要是说行为的节制和适度。

毛泽东的名言是“有理、有利、有节”,其思想渊源是中和。

这六个字不仅包含了做事的原则和依据,还包含了做事的方法和艺术,充满了思想智慧,是一所大学的题。

很多时候,人的智慧和无知,行为的成败,都在于把握这六个字。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庸》的时候,一定要对中和的思想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把握好中和的原理。

2

(4).

【原文】仲尼说:

君子温和,小人反对。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与时;小人反中庸,小人无良。

孔子说,中庸之道太短,百姓很少长久。

我知道孔子说:

不行。

知道的人比傻子强。

路不明,我知道。

先贤过,小人不及。

人总是吃吃喝喝,很少知道味道。

孔子说:

“我做不到。

”。

孔子说:

品德高尚的人坚持中庸之道,没有修养的人则相反。

品德高尚的人之所以能恪守中庸之道,是因为他能在任何时候适度地做事;没文化的人之所以违反中庸之道,是因为做事肆无忌惮。

孔子说:

中庸是至善至美的至高真理,一般人很少长期坚持。

孔子说:

所以过不去。

我知道为什么。

这是因为聪明睿智的人往往做得过了头,而愚蠢不守规矩的人做得不够。

没有不吃的,但是能尝到真正味道的人很少。

子曰,正因如此,道不能通。

【解读】这段话提出了中庸的概念。

按照程浩的解释,“不偏不倚”的意思是“中等、适度、适度、刚刚好、不过分、不过分”;“叫平庸不容易,平庸才是

不变的真理就是定理。

通过孔子的话,阐述了中庸的内涵,分析了中庸难以贯彻的原因。

作者认为,贯彻中庸之道的关键是避免极端的思维方式,把握善,寻求中立,不要偏执。

这些话道出了中和的本质,是以上的扩展和延伸。

用现代哲学来理解,其实就是在讲观察世界的方法论和辩证法,说明儒家创始人已经摆脱了当时形而上学的羁绊,初步理解和掌握了辩证思维方法。

(5)

【原文】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

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次之矣。

子曰:

天下国家可均?

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3

【译文】孔子说:

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提出问题并善于辨别哪些说法更接近实际。

他主张正面引导,不喜欢公开揭露他人的缺点,而乐于表扬他人的长处。

他能准确地把握事物对立的两面,用中和的做法对待百姓。

这就是他能成为圣人、成为舜的原因。

孔子说:

人人都说自己有智慧,然而受某种外因驱动,人们落入捕兽的网笼和陷阱之中还不知躲避。

人人都说自己有智慧,然而选择了中庸却不能期待他恪守一个月时间。

孔子说:

颜回的为人是这样的:

他选择中庸,得到了至善的道理,就恳切地铭记心中而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孔子说:

有的人或许可以平治国家,可以放弃爵位和奉禄不要,甚至敢于从锋利的刀子上踏过,但却做不到中庸。

【解读】作者以舜和颜回为例,说明中庸并非高不可攀,无人可及,修养高

深的人是能做到中庸的。

普通人所以做不到中庸,原因是修养不够。

他讲了诱饵和陷阱的辩证法,说缺乏修养的人,只看到诱饵,看不到诱饵之后必有陷阱,因而直致落入陷阱也不会躲避。

修养高深的人,懂得辩证法,既能看到诱饵,更能看到陷阱,因而不会落入诱人的圈套。

这个道理对今天的人,仍有其重要的警示意义。

为什么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为贪图更大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其思想根源是利己主义,是利欲熏心。

从方法论上看,是形而上学,不懂得辩证地思考问题。

他们也是只看到诱饵,看不到陷阱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是主流,但也会无可避免地遇到诱饵和陷阱。

我们要从中庸思想中吸取智慧,学会透过现象看问题,使自己不为各种非份之利所诱惑,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六)

【原文】子路问强。

子曰: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

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

,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依,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

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大。

孔子反问:

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大,北方的强大,还是别的什么强大,孔子回答:

用宽大柔和的办法教

4

化人,不去报复那些不守道的人,这是南方人的强大,品德高尚的人持这种看法。

睡席上摆着兵器、盔甲,以战死为快乐和荣耀,这是北方人的强大,强悍的人持这种看法。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坚持中和而不随波逐流,这就是强而有力;坚持居中而不偏依,这就是强而有力;国家守道时,不去改变自己不顺畅的仕途,这就是强而有力;国家不守道时,致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就是强而有力。

【解读】作者在这里陈述了孔子对“强”的看法。

强可理解为一人之强,也可理解为国家和民族之强。

按照孔子的观点,匹夫之勇不是强,中和待人、意志坚定才是强。

这个观点,强调了精神层面、内在层面的作用,对物质的、外在的力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更科学、更全面地看问题,真正的强大,应包括物质和精神、外在和内在、硬实力和软势力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所以特别强调精神因素,应当是有原因的。

或许那时候,人们普遍偏重于思考直观的、外在的、物质的因素,甚至于把这方面的强大作为唯一,从而忽视了精神的力量和软实力的作用。

针对这样的背景,孔子的观点就显得极其深邃,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偏重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文化建设的情况依然存在。

我们应当以孔子的观点为借鉴,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把思想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内在素质的作用。

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建设都搞好,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七)

【原文】子曰:

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

君子尊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孔子说:

求索隐蔽的东西,行为怪僻诡异,后世人会有传述记载,但我不做这种欺世盗名的事。

按照道的要求行事,又不坚持到底,这样的事我也不能做。

品德高尚的人以中庸之道为遵循,即使不受重用、隐居起来不为人知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能做到。

【解读】对这段话,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不过是讲孔子的做事原则。

如果我们作进一步思考,就会领悟到,孔子的话包含更

5

深的思想。

它告诉我们,中庸不仅仅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更是一种应当坚守的信念,是人生的行为指南。

如果说,作者此前讲中庸更多是从方法论角度论述的,那么,这里已把中庸提升到世界观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中庸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八)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11)之愚,可以与知;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扰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

“鸢飞戾(12)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既浅显又高深。

就其浅显的一面,不是很聪明的男女,也可以让他们知晓;而高深的一面,就是圣人也有所不知。

就其浅显的一面,即便是不很贤达的男女,也可以实行;而高深的一面,就是圣人也有所不能。

天地之大,人们因有诸多困扰疑惑而感到遗憾。

因此,品德高尚的人说到大,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它;说到小,天下没有什么力量能分割它。

《诗经》说:

“鹰飞于高空,鱼游于深渊”。

这是说从天上到水底都有眼睛在察看。

品德高尚的人奉行的中庸之道,起始于一般男女,当达到高深境界时,就和鹰在天、鱼在水一样,能看清天地的一切。

【解读】作者通过这段话,阐述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看法:

中庸之道所包含的道理,是多层面的,由浅入深的。

浅显的,一般人就可以理解;高深的,圣人也不能完全掌握。

天地万物大到无边小到难分,难以样样看清。

中庸之道可以洞察天地间的一切,只是连圣人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

如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述就是,中庸之道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其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

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

入,人们可以逐步接近绝对真理,但永远不会穷尽对真理的认识。

作者的这段论述,让人叹为观止。

它令人信服地表明,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既否定了不可知论也否定了静止不变的看法,形成真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认识,开创了科学认识真理的先河。

6

(九)

【原文】子曰: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译文】孔子说:

道不会远离人的生活。

如果人们实行道而又远离人的生活,就不可以称其为道。

《诗经》说:

“手里拿着斧子伐木做斧柄,其方法就在你眼前”。

如果你斜着眼不去看它,还以为是离得很远。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主张以人作榜样来教化人,直到有缺点和过失的人改正为止。

【解读】作者认为,中庸之道是源于生活的,应当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

他主张,用合乎中庸要求的人和事为榜样去教化人、感染人,以此扩大道的影响。

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同一个道理。

应当看到,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不是虚无缥缈、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的反映、实践的产物。

要掌握中庸之道,就要善于感悟和学习,特别是善于向具备中庸品格的人学习。

中庸之道,离你不远,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周围。

能否掌握它,全在你的悟性,在你是否懂得发现和学习。

(十)

【原文】忠恕违(13)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译文】如能做到待人真诚、推己及人,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

不愿意施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解读】忠恕是儒家著述里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其意是以真诚、宽恕的态度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作者认为,坚持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行中庸之道的必然要求。

这就是说,道的实行和道德修养是紧密相连的。

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缺乏忠恕之心的人,总是偏重于思考自身利益,往往会失于公正中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和实施中庸之道的。

要掌握中庸之道,就要从学会忠恕开始。

7

(十一)

【原文】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1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言顺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15)。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道德有四项要求,我孔丘未能做到一项。

要求儿子做的事是伺候父亲,我未能做到;要求臣子做的事是侍奉君王,我未做到;要求弟弟做的事是善待兄长,我未做到;要求朋友做的事,自己先做,我未做到。

平常恪守道德,言语谨慎,即使心力不足也不敢不努力,即使做得很充分也不敢把话说满。

语言和行动一致,行动和语言对应,作为品德高尚的人为何不能说这就是忠厚老实呢,

【解读】作者在这里着重表述了对言与行的看法。

他认为,实行中庸之道要从善待父辈、君王、兄长、朋友做起,尽心尽力,不事张扬。

要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

这就是说,对中庸之道不仅要知之而且要行之;不仅要讲出来,更要诚心实意地做出来。

毫无疑义,作者强调的是付诸行动,是中庸之道的实践性。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你先将要说的话做到然后再说出来,强调的也是言行一致、行重于言。

(十二)

【原文】君子素(16)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总是按照他现在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行事,不愿意做越位的事。

现在富贵,就做富贵人做的事;现在贫贱,就做贫贱人做的事;现在处于夷狄之地,就做夷狄人做的事;现在处于危难的逆境,就做逆境中能做的事。

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处于何种角色、处于何种环境都不会不安然自得。

【解读】作者强调,做事要从自身所处的具体条件出发,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做超越条件的事。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矛盾的出现和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两者的看法,并无不同。

它说明,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初步取得条件论的认识,看到了条件对

8

事物发展的限制性和重要性。

重视具体条件的分析,不做超越条件的事,体现了“发而皆中节”的要求,其实质也是中和。

由此可以看出,中和思想不仅带有辩证色彩,而且具备唯物论的特征。

(十三)

【原文】在上位,不陵(17)下;在下位,不援(18)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19)以俟(20)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21),反求诸其身。

【译文】身居高位的人,不欺凌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不攀附地位高的人。

端正自身品行靠自己而不求助于他人,就不会产生抱怨情绪。

进一步说,就是对上不埋怨苍天,对下怨恨别人。

所以,品德高高尚的人处于变动时期会耐心等待

必然出现的结果,缺乏修养的人会抱着侥幸心理做冒险的事。

孔子说;射箭可用来类比品德高尚的人,射不中靶心,不能责怪别人,只能反过来从自身寻找原因。

【解读】作着在这里着重阐述了对事物内因的看法,强调“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也就是说,做事要更多依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外部力量,事情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原因都在自身。

这说明,儒家已懂得事物的发展是自身运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的,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十四)

【原文】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22)。

诗曰:

“妻子好和,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23),和乐其耽(24)。

宜尔室家,乐而妻孥。

”子曰:

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就象走远道必然从近处开始、登高山必然从低处开始一样。

《诗经》说;“母子和睦相处,如同弹琴一样和谐。

兄弟关系和顺,融洽快乐就会长久。

这有益于你的家庭,高兴的是你的妻儿老小。

”孔子说:

能做到这些,父母就会心情舒畅。

【解读】作者阐述了儒家对家庭伦理的看法,主张长幼之间、同辈之间应当以和相待,和睦相处。

这是中和思想在家庭关系上的运用。

按照儒家的观点,中和是世界万物固有的内在秩序,家庭和睦是这一内在秩序

9

的必然要求。

作者借助“行远必自迩,登高必字卑”的道理,强调维持家庭和睦,最重要的不在表白,而在行动,在于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应当说,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和万事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从自我做起,自觉维护家庭和睦,少一些争吵、摩擦、误解,多一些宽容、关爱、理解,我们的家庭就会充满亲情和活力。

(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