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4415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docx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第二章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内容提要

生态旅游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

随着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展开,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迅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支撑和指导。

在众多指导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理论中,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美学等至关重要。

了解各种理论对生态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我们才能将其到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并且为生态旅游有关理论的补充提供新鲜的血液。

第一节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

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

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政治)层次。

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

生态文化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中,在适应、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态观念、生态知识、生态经验。

最初这些生态性内容仅以“单体”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系统的文化层面,随后这些知识经验在漫长的历史演替中日积月累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精神并形成生态观念,它又进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并积累成制度、措施、经验,它又外在地表现于人们的实践、服务于人民的生存并物化为各种成果、风俗习惯等,由此集结并以“生态文化”统一的概念出现,生态文化由此成为一种关注人与自然的文化,它以“文化”、“智慧”的形式聚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武器改造自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生态的许多理念依然显示出合理性并为人所用,生态文化又成为解决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问题的一把钥匙。

二生态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文化渗透在生态旅游之中,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

当人类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生存危机是源于对自然的掠夺性利用和不健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时,人类对自己是自然的主人的地位开始怀疑,并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从而揭露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化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价值的思考

自然不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创造性价值,维持性价值,整体性价值和局部性价值,自身价值,工具价值五个方面。

不仅仅如此,自然还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我们必须依赖于自然提供的各种条件才能生存。

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源于大气圈,饮用的水来源于水圈,食物源于生物圈,而人类所需的燃料,如煤,石油等来源于岩石圈。

这些都与自然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另外,自然还对人类体现出精神价值。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晶。

生命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还创造了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美。

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包含着道德的问题,需要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文化起于生态意识的觉醒。

生态文化的创建与人的本质力量的提高有直接关系。

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人类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同了,希望能够走一个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的灵魂,而生态旅游则是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生态文化既表现在生态区域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中,又表现在旅游者的思想和行为中。

因此,生态文化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从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以来,生态旅游占旅游的比率也大幅上升。

21世纪的旅游将会逐渐趋向“生态旅游”,因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人们目前所经历的“生态文化”时期。

所以说,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旅游有着指导作用。

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原则,其目标体系较为宽泛。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简而言之,这三大效益也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

就以往的经验来看,以经济为中心的单一发展目标没有重视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因而可以说是一种“局部”观念的文化,人们在一味地促进经济发展之后又不得不回过头来为保护环境、稳定社会秩序而付出高昂的费用,因环境、社会始终托着经济提高的后腿,所以最终不但影响到经济本身的继续提高,而且又因为没有正确的发展观和相应的投入而制约着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始终算计着经济的发展最终却发现自己长时间做着一笔亏本的买卖,追根溯源还是文化的导向问题。

生态文化蕴含“生态系统”整体观念,重视局部的发展,但是更加意识到系统整体进化才能促进长久发展和质量提升,因而更加追求系统全面发展进步。

生态旅游追求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将生态旅游放到经济、环境、社会整体发展中,并以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衡量标准和指导思想,提升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层次。

纵观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任何新鲜元素从纳入生态旅游系统到最终的具体实施都具有积极的生态文化价值,生态文化蕴含的价值观是这些新鲜因子孕育的源泉,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实践。

案例分析

案例一

重庆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植绿兴绿护绿爱绿”绿满城乡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致力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

今年春季,北碚朝阳小学在组织全校春游时就一改以往只走科普基地、动物园、游乐园等地的惯例,将全校的春游地点定在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让全校数百名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建设的这些生态文化示范、传播、教育基地非常受群众欢迎。

”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前往森林公园、保护区、示范基地的市民人数都大幅增长,仅2011年就达4500万人次。

这些公园、保护区真正成为了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有效平台。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带动家庭,推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此,我市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感召力强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让群众亲身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具有独特魅力的“山、水、林、城”生态文化。

“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绿化长江·重庆行动’。

”市绿长办负责人介绍,在我市启动的“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事关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备受中央重视、社会关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南川数十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专门将自己打工的钱邮寄回家,捐款造林。

南岸12岁的盲童李梦铁还将自己捡垃圾的钱全部捐出造林。

在这种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下,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不仅捐资造林,不少人还亲自参与到绿化长江造林过程中。

今年春季,我市的各个义务植树造林基地出现“爆棚”现象,超过百万人自愿涌入植树基地,参与全民义务植树,共植绿600万余株。

我市还开展了“百万市民进森林”活动,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广大市民亲近森林、享受生态,进而自觉保护森林、建设生态。

活动当日,全市数十个森林公园人潮如织,越来越多的群众爱上了这种生态、健康的休闲方式。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身边增林”活动,发出倡议书,鼓励市民、农户在城市小区内、阳台上、房屋周边栽种花草,在整个重庆掀起了一阵植绿、爱绿的热潮。

2011年重庆市获得“生态中国城市奖”。

据统计,我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群众超过2500万人次,植树超过1亿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

建有“大学林”、“海峡两岸合作林”、“亚太友谊林”、“院士林”、“将军林”、“党员林”等各类纪念林。

广大市民亲身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了“山、水、林、城”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的一种共识。

思考与讨论:

1、该案例体现了生态旅游中的哪些理论?

是如何体现的?

2、重庆市的生态旅游建设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同时,文化所具有的“化人”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表2.1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简表

198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1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2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1997

中共十五大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

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

“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

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

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下的国家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

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规定的内容,根据国情和具体条件,规定了实施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寻求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

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著名经济学家索罗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各个参数的约束下,人均财富可以实现非负增长的总目标”。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

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罗默理论认为:

“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

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

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

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

其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

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

可持续发展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

可持续发展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诺贝尔经济奖获奖演说时曾表达了他的严肃思考:

“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来源,但是它还只是一个潜在的、必要的条件,本身并不是充分条件。

如果技术要得到高效而广泛的应用,必须作出制度的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实现正确利用人类知识中先进部分所产生的创造力”。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贡献。

我们深信,勤劳的中华民族曾在世界历史上写下过辉煌的篇章,也一定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当中,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石

生态旅游以不到20年的时间在全球内迅速发展,是因为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在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众多指导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中,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最根本的,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石。

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使旅游业本身得到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使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和利益,同时永久持续地保持全球生态环境原生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旅游的这一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中的具体表现。

2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在论及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差异时,杨阿莉认为可以从不同侧面列出很多点,其中最为核心的差异首推发展战略。

传统大众旅游没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虽然也讲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但只注意了几大效益间的横向关系,在近期和远期效益间的纵向关系上谈的较少,即使谈了,也缺乏落到实处的通道。

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三大效益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都十分重视,且把长远的可持续旅游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旅游以环境保护为宗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正如世界旅游组织为“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提出的口号那样: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

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有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三方,分别构成活动主体、服务体系和调控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旅游业努力寻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到底如何操作呢?

杨阿莉认为其关键还在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观念,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的行为和工作准则。

生态旅游者应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于:

在其利用资源时,应限制在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以保证代内不同地区的人和代际不同辈的人能够享受到共同的资源,摒弃那种只顾自己的自私行为,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影响或危及到别人的旅游需求。

这就需要生态旅游者在可持续观点的指导下,增强保护意识,自觉主动地保护旅游对象,在旅游活动中,尽一切可能将对生态旅游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使自己从“污染源”变成“环保卫士”;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生态旅游产品本身,更应考虑到生态旅游活动的全过程;生态旅游开发者在开发生态旅游目的地时,在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时,应特别注意特色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杜绝开发造成的破坏,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物质基础;开发决策者应该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认识态度,不仅要重视当前的效益,更应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旅游管理者和服务者应采用节约型和保护型管理模式,以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关系问题

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态旅游区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旅游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处理好部分生态旅游区多头管理的关系,并切实落实好生态旅游收益的再分配问题。

陈玉娟、李伟国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

以生态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被许多欠发达地区看好,但是如何真正做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李红等人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强旅游开发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游客行为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旅行社及导游应提高生态旅游意识,提供生态旅游住宿环境等。

从以上对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多局限于就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来谈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如何以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还有待提高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改革自己的文化,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

积极利用健全的法制规范人,用良好的政策引导人,用舆论“无形的手”来塑造人、激励人,增加人的知识,拓展人的眼界,熏陶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随着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运动的不断绿化,生态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人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案例分析

案例二

“不丹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在“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比GDP更重要”的治国理念指导下,不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牺牲环境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为代价。

从1974年开放旅游业起,为了防止外国旅游者对不丹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带来负面影响,不丹政府严格控制入境旅游人数,实施低客流高效益的旅游政策,并通过制定最低消费水平的办法来控制旅游者的人数,实行境外旅游者在不丹停留时间最少6天及每人每天200美元的最低消费制。

境外旅游者必须由被政府授权的旅行社办签证、机票和安排食宿及旅游日程并接受旅行社提供的导游。

同时出于环保考虑,一般只接受团体旅游,除非得到政府的正式邀请,散客不能进入不丹旅行,其行程还必须经过政府仔细审核。

不丹没有专门为旅游者人工“打造”的景区,也没有刻意安排的表演,进入不丹你所能看到的就是不丹人的真实生活。

从城镇到乡村清一色的不丹建筑风格,独具风韵(政府对造型和风格有统一要求)。

如果运气好,有时候可以在寺院遇上祭祀等仪式,或者赶上一个传统节日或庆典,就能看到极具特色的不丹传统舞蹈。

主人利用的是现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自然地貌、山岭风光、农田村舍、古朴民风、特色建筑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呈现给客人的是真实、和谐的自然与文化生活之旅。

在政府的领导下,不丹的环境保护机构同国际组织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和保护计划。

当地的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当中,承担导游、维护山路、在食宿点提供服务等工作。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创汇行业。

由此,不丹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低数量、高回报”的旅游政策反而使不丹格外令人向往,形成了世界了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不丹模式”,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英国莱斯特大学2006年在其“幸福指数世界地图”中将不丹人列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最幸福的国民”。

“1去不丹畅游山区王国的古代村落”被选为《国家地理》推荐的25种探险旅游方式之一。

为表彰不丹国王和人民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将首届“地球卫士奖”授予第四世国王旺楚克和不丹人民。

结论

“不丹模式”不仅仅指旅游业,也阐释着国家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

从1972年到现在,37年中不丹走的正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牺牲环境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为代价。

第三节生态美学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的概述

(一)生态美学概念

生态美学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讨论热点的形势下,由我国美学家首次提出的,其基本内涵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其根本内涵“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

(二)生态美是什么

生态美是建立在生态人文观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具生态哲学意义的美学概念,是生态文明社会中人类的一种共同美学追求,具有与自然美本质上差异的美学特征。

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在旅游景观、旅游行为、旅游管理等方面都追求生态美。

(三)生态美的基本内容

生态美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应是形式美、关系美、过程美和功能美的有机整合与四位一体,同时有相对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一般而言,形式美是外观美或外在美,可以通过肉眼或其他器官感知;关系美和过程美是内在美,通常需要通过经验和科学知识去探知和感悟;功能美是整体美和综合美,通常是由形式美关系美和过程美所决定的。

1形式美

形式美是美的表观形态或形式,也是生态美的一个基本要素。

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实践中,人们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情趣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