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4297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9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docx

新疆巴音河治理报告

1综合说明

1.1绪言

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在称为八百里瀚海的柴达木盆地开拓出十多片绿洲,德令哈灌溉区是其中最大的一片,面积约23万亩。

这个绿洲的中心就是绿色明珠德令哈市。

它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是海西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0°05′~99°45′,北纬35°02′~39°20′之间。

市属面积为32401Km2,市区东西最大距离4.0Km,南北最大距离6.0Km。

德令哈市距省会西宁约510Km,距格尔木市约300Km。

德令哈市工、农、牧业生产及人畜饮水基本上依赖于柴达木盆地四大河流之一的巴音河。

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系的宗务隆山,河流全长326Km。

自上游向南流出,经蓄集峡,经过30Km的砂卵石河床,渐渐全部潜入地下。

潜流向西南至德令哈市附近,被黑石山阻挡,河水复出地表。

经黑石山峡南流不远,又复潜入山前戈壁,潜流10多公里后,被丘陵阻挡,又逐渐流向地表,形成了稳定的泉水河流,向西注入克鲁克湖。

流域面积7782Km2,多年平均流量为10.2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2×108m3。

巴音河这种三出两进的水文特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旅游者饶有兴趣地探寻其神出鬼没的踪迹,获得极大的乐趣。

市区上游现已建有黑石山水库,该库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旅游、养殖业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3664×104m3,控制灌溉面积20万亩。

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为3×1000Kw,承担了德令哈市周围地区供电任务。

水库及下游河道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德令哈市7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影响下游巴音河二级电站、青新公路、青藏公路及铁路、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道、兰州~西宁~拉萨的光缆以及乌兰至德令哈110KV输电线路的安全。

因此,为保护市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巴音河德令哈市区段河床因常年受洪水及风浪的侵蚀,河床逐年下切,两岸坍塌严重,松动河岸已达50%,两岸建筑物相当危险,每年的防洪任务也很大。

坍塌的河岸土体进入河道,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浑浊,对下游农场用水带来极其不利影响。

逐年拓宽的河道,使巴音河两岸民宅及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民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且形成了极不规整的河道,影响了德令哈市的市容市貌,给德令哈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德令哈市是海西州州府所在地,戈壁深处的明珠,在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形势下,全市乃至整个海西洲的各族人民群众以满腔的热情治理自己的家园。

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以防护巴音河两岸不受洪水和风浪的侵蚀,消除河床下切及两岸坍塌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国家和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主要目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城市美化,为全市各族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梯级挡水建筑物将使巴音河道市区段长年形成水面,夏季水面绿波荡漾,配以水上游乐项目,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工程建成后无论是专程来此游玩,或是无意经过此地,优美的景色都会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往返,重要的是为德令哈地区今后的大规模开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吸引外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水文

1.2.1流域概况

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的古尔班安格尔,全长326km,由东向西经蓄积峡,泽令沟到黑石山水库,贯穿德令哈市区,下游再由东向西通过郭里木戈壁乡最终注入克鲁可湖,流域面积7782km2。

1.2.2气象

工程区地处欧亚大陆,西南暖湿气流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区内干旱少雨,颇具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其气候特点主要是:

空气稀薄,光能丰富,冬长暑短,雨热同季,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还有大风冰雹、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多年平均降水量186.9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204.2mm。

多年平均气温3.7oC,最大冻土深2.04m,平均风速3.0m/s。

1.2.3水文

(1)径流

巴音河河道总长326km,径流主要以融冰融雪水补给为主,降水补给为次,属混合补给型河流,多年平均流量10.2m3/s,年径流量为3.2×108m3。

工程区段巴音河的区间来水为白水河,白水河在黑石山水库下100m处汇入巴音河,其多年平均流量为1.0m3/s,年径流量3154×104m3。

(2)洪水

巴音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过程具有山区河流陡涨陡落的特征,暴雨和洪水在时间上对应性极强,洪水多出现在6~9月份。

德令哈市段河道洪水经蓄积峡后的天然地下水库和黑石山水库调洪,洪水过程略显平缓,市段河道的洪水流量是由巴音河调节后流量加白水河流量而得。

巴音河德令哈水文站在本工程区段内其间无河流分岔,集水面积相同,可直接应用水文站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德令哈市区河道治理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1.2.1。

巴音河德令哈站洪峰流量成果表

表1.2.1

频率(%)

1

2

3.3

白水河洪峰流量(m3/s)

104

79.8

62.3

巴音河洪峰流量(m3/s)

358

297

250

河道治理洪峰流量(m3/s)

462

376.8

312.3

巴音河河道治理段按50年一遇设计,P=2%年份的设计洪峰流量为376.8m3/s。

1.2.4泥沙

巴音河德令哈市中心段河道年输沙量为12.5万吨,全年输沙量集中在6~8月份的洪水季节。

根据黑石山水库的设计资料,水库年下泄沙量为12.3万吨,白水河由《青海省水文手册》查得多年平均输沙量为0.2万吨。

1.3工程地质

1.3.1地形地貌特征

巴音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发源于祁连山南麓的古尔班安格尔,上游地区河流在群山中曲折穿行,河谷狭窄,呈“V”型谷,水流湍急,平均比降1/75。

至蓄积峡以下河床逐渐开阔,尤其是黑石山水库坝址以下,河流绕行于山前平原之中,河谷呈“U”型谷,平均比降1/100~1/200,两岸发育有不对称的Ⅱ级阶地,其中Ⅰ级阶地为基座阶地,Ⅱ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工程区地层主要有震旦亚界达肯大板群片岩、花岗岩及混合岩。

第四系冲洪积亚砂土、砂砾卵石、人工堆积砂砾卵石及坡积碎石土、碎块石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区内冲击与洪积地层中存在孔隙潜水,水量较为丰富,受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

根据1983年水质分析,河水对混凝土无侵蚀。

区内除冲沟外,没有其它对工程有影响的物理地质现象。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02月0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工程区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工程区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的工程区地震烈度为Ⅶ度。

1.3.2河堤工程地质条件

(1)左岸河堤工程地质条件

从巴音河Ⅰ级阶地河滩上通过,地形平坦、开阔,表层有1~2.0m厚的第四系全新统(Q4)冲积砂卵砾石层下部为第四系更新统(Q3)冲~洪积砂卵砾石层。

河堤基础应深入水位2.0~3.0m,置于Q4a1和Q3a1-p1砂砾石层上。

(2)右岸河堤工程地质条件

大部分沿巴音河现代河床及河滩上通过,河床、河漫滩上部为冲积砂卵砾石层,下部岩性与台地一致,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河堤基础应置于河水位以下2.0~3.0m。

1.3.3天然建筑材料

混凝土粗细骨料可在沿河一带的砂石料厂中选取。

该料场细骨料含泥量高,除需洗泥外,其它指标与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运距0.2~1.0km。

块石料场需要到离工程区约4~6Km的地方开采。

1.4工程任务及建设规模

1.4.1地区社会经济情况

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亿元,年均增长18.7%,比“九五”末增长1.59倍,人均GDP达到16104元,高于全省6104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6%,比“九五”末增长1.25倍。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8亿元,比“九五”累计增加了22.95亿元。

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社会事业等项目,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五纵五横”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城市供水、住宅小区、宾馆、饭店、广场和公园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的方式得到有效转变。

农牧业向优质高效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农牧业快速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德令哈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建成了180万吨纯碱一期90万吨、6万吨碳酸锶一期3万吨、60万吨水泥一期30万吨等一批支撑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源的重点工业项目,特色工业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年均增长18.21%,占GDP的比重达到13%。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物流、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03亿元。

2008年,德令哈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新提升,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主要表现在: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8亿元,较上年增长21.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7%,第二产业增长28.2%,第三产业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较上年增长35.3%;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780万元,较上年增长4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00元,同比增长2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20元,同比增长21.3%,超计划11.3个百分点。

德令哈是柴达木生态绿洲农牧业的重点地区之一,有宜农可耕地2.2万公顷,实际耕种面积1万公顷,草场面积96680公顷,可利用草场47.58万公顷,河湖面积2067平方公里,其中,距市区以南30公里的尕海湖,蕴藏有极为丰富的天然卤虫资源。

距市区以西40公里的柯鲁克湖,盛产草鱼、鲤鱼、河蟹、虾等水产品。

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6个品种,65个矿床,其中石灰石、石英石等储量均在2亿吨以上。

1.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德令哈是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高原新城,是瀚海戈壁中一颗翠绿的璀璨明珠。

巴音郭勒河发源于境内。

纯牧业乡,以牧养绵羊、牦牛、骆驼、马等为主。

青(海)藏(西藏)铁路横穿境南,青(海)新(疆)公路横穿境中。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建在乡境西北部。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全市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5%,五年累计引进到位资金30亿元。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159元,年均增长8.24%。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5元,年均增长6.4%。

“十一五”时期,德令哈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动力和空间,经济及社会发展将会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一是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规模逐渐扩大,城镇化进程加快,农牧业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幅度快于自然增长,预计到2010年底城市人口将达到1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产业链延长,优势产品扩大,工业效益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三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汽车修理、餐饮服务等产业快速兴起,第三产业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四是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支矛盾逐步缓解;五是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内联外合趋势进一步加强。

德令哈市巴音河河道(五期)综合治理工程地处德令哈市中心,河道两岸为第四系胶结砂砾石,结构比较松散,由于常年受洪水冲刷,河岸坍岸,河道变宽,侵占了道路和危机房屋,防洪压力较大洪水季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洪抢险。

由于河道的冲刷变形,除对德令哈市的城市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外,对下游青新公路、青藏铁路、输气管道、光缆以及输电线路等重要建筑物威胁极大,巴音河河道第四期综合治理工程,正是鉴于以上情况修建两岸防洪堤,使洪水纳入河槽,避免乱冲刷,除保护区内建筑物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外,还可利用两岸修建绿化带和河槽中的溢流坝增加绿地和水面面积,美化周边环境,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拓宽生活空间。

市区环境的改善和对洪水有效的保护,还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巴音河市区段的防洪治理是十分必要的,也势在必行。

1.4.3历史洪水及灾情

巴音河流域夏秋季节多暴雨,白水河流域地面坡降陡峻,洪水汇流时间短,来势凶猛,给人民生命财产威胁极大。

据资料统计,1997年白水河发生特大洪水冲毁了白水河上一座梯级电站,淹没了黑石山水库尾水和巴音河二级站厂房,经济损失严重。

1.4.4防洪标准

按照防洪标准,结合德令哈市总体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保护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本次河道治理主要设计原则为:

(1)依原河道态势进行河道治理。

对河道狭窄行洪不畅的地段在不影响当地构筑物的情况下,进行整治疏浚,按设计洪水标准泄洪。

(2)沿河道两岸修筑堤防,将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并与德令哈市城市规划相协调。

1.4.5工程规模

巴音河(五期)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护巴音河两岸免受洪水的侵扰,确保两岸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消除河床下切及两岸坍塌造成的水土流失。

同时结合城市规划,为德令哈长期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国家《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

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区防洪标准较高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当防洪标准小于50年且大于等于30年时,堤防工程的级别为3级。

5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376.8m3/s,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结合资金条件对本工程河道进行分期治理。

本次设计过程中对堤防形式的选择在沿用已经实施断面的基础上对堤防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

本次设计采用仰斜式重力挡墙方案,由于当地石料丰富,挡墙采用75#浆砌石构筑,该堤型具有开挖和浆砌石方量小,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土压力小等优点,在其他防洪工程中广泛采用,是比较理想的堤型。

根据行洪断面的水力计算,通过对巴音河城区各段的稳定河宽,自然淘刷现状的实地调查,首先按河床的自然形态及城市规划确定了各段行洪宽度。

然后结合河床床质情况,颗粒组成,确定天然河床设计糙率为0.033,防渗后的河床糙率取0.02。

依据国家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5.3.4条的规定。

经河床稳定分析,河道经裁弯取直后,水流和河床变形将朝着有利方向调整。

(1)行洪断面结构形式:

75#浆砌石重力式挡墙。

(2)河道与堤防纵断面:

治理河段采用75#浆砌石仰斜式重力挡墙,梯形槽平均深2.5m,平均宽100m,河道平均设计比降为1/300。

堤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

经计算设计风壅增水高度极小,而设计波浪爬高在洪水期不计入。

因此这两项之和可以忽略不计。

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5.1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水利厅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进行设计。

1.5.2工程等别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201—94),城市应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分为四个等级。

德令哈市属一般城市,非农业人口少于20万人,城市等级定为Ⅳ等,防洪标准为50~20年一遇,取50年一遇洪水设计。

再根据国家《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

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区防洪标准较高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当防洪标准小于50年且大于等于30年时,堤防工程的级别为3级。

依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防洪建筑物级别根据城市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划分为四级。

德令哈市城市等级为Ⅳ等,则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

1.5.3工程总体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堤线布置从河道安全泄洪和美化城镇景观角度出发,基本沿河道现有走向布置,尽量保证河道原有的形状,舍小弯取小直,保持原河道顺畅。

在河道两岸防洪堤与滨河东、西路之间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为全市各族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市中心段河道设置2座挡水建筑物,并在河床右岸设置导砂槽,与农场引水枢纽右岸的泄洪冲砂闸出口相接,将推移质泥沙可通过泄洪冲砂槽排至4号橡胶坝下游。

梯级挡水建筑物将使巴音河道市区段长年形成水面,夏季水面绿波荡漾,配以水上游乐项目,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由于当地石料丰富,防堤采用75#浆砌石仰斜式重力挡墙护坡,堤高3.5~5.3m。

为行人安全和便于运行管理,在防洪堤堤顶设置602花岗岩防护栏。

本次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治理长度1875m(桩号为3+737.64~5+612.64),根据河道的自然情况,整个河段范围内的防洪堤采用同一种结构形式,不进行分段设计。

左岸防洪堤桩号为Z3+758.73~Z5+677.52,其长度为1918.78m。

其中桩号为Z3+758.73~Z4+357.60段长度为598.87m为已建,Z4+357.60后为新建防洪堤。

右岸防洪堤桩号为Y3+875.30~Y5+725.77,其长度为1850.47m。

其中桩号为Y3+875.30~Y4+183.30段长度为308m为已建,Y4+183.30后为新建防洪堤。

两岸已建防洪堤长为906.87m,新建防洪堤长为2862.38m。

3#橡胶坝坝轴线位于桩号4+223.13(Z4+266.00/Y4+345.32)处,4#橡胶坝坝轴线位于桩号4+704.72(Z4+743.79/Y4+831.98)处。

两座橡胶坝设计内压比均为1.19,坝顶长92.64m,高2.1m,底板宽8.0m,底板厚0.8m,两边墩厚0.6m,边墩高2.5m。

1.6施工组织设计

1.6.1施工条件

本工程战线短,施工场地开阔,交通运输量小,当地材料充沛,用水用电方便,施工条件比较好。

堤防沿线有公路相通,场内交通便利,场外交通主要依赖315国道。

工程所需要的砼粗细骨料可在当地河滩中筛选,平均运距0.5km,块石料运距平均约为5.0km。

砂砾石料可用河道整治开挖所得。

水泥采用德令哈当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其他材料可在当地采购。

工程区附近配电电网遍布,施工用电可就近“T”接。

巴音河水水质清纯,工程施工用水可由河中取用,生活用水可就近接引自来水。

对外通讯可利用移动电话。

河道两岸地形平坦、开阔,工程施工期可选择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设立营地、仓库、工场和堆料场。

1.6.2施工导流

(1)导流标准

该工程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158.1m3/s。

(2)导流方式及建筑物设计

根据工程区的条件,堤基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进行。

河槽疏浚应尽量避开汛期。

本工程导流堤以挖基土石方填筑形成,迎水面用纤维袋装土防冲。

根据堤线布置主体工程由纵向围堰构成,采用全年导流。

(3)基坑排水

主要包括基坑集水、围堰渗水、基坑排水用潜水泵排出。

1.6.3主体工程施工及施工总布置

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土石方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力配合为辅。

砌石工程由人工砌筑、机械拌浆。

块石由石料场购取,5~8t自卸车运回至作业面,在沿途左右岸备齐块石料,利用砂浆拌合机制浆,架子车运输砂浆50m。

其他施工:

采用常规施工工艺进行,工程按施工地段分设小工区。

施工场地布置及营地布置应尽量靠近水源和电源。

1.6.4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施工期为1年。

1.6.5施工管理

实施“三制”。

即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管理制以控制工程投资、工期和质量,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三制”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水利建设改革的需要。

1.7工程永久占地及处理

1.7.1淹没处理范围

工程永久占地大部分为原来的河床、河漫滩,不考虑赔偿,也不计淹没影响。

1.7.2工程占地及拆迁补偿

根据工程各建筑物布置和施工布置,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均在原河床及两岸布设,不存在占地补偿费用;拆迁补偿费用已经在巴音河河道(四期)综合治理工程中统筹考虑过,本次不计该费用。

1.8环境影响评价

1.8.1防洪区环境现状评价

巴音河河道治理工程位于德令哈市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有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河道,已经对巴音河河水造成严重污染。

水环境问题情势十分严重,周围群众深受其害,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1.8.2防堤修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价

(1)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治河工程实施后,改变以往河内倾倒垃圾的习惯、工业和生活污水统一规划,减少对河道的排放,减少了水环境污染、垃圾污染、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

(2)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弃土、三废的排放、临时占地等在短期内对环境产

生不利的影响,但只要加强统一管理、统一计划,这些不利影响可以防止和减免。

(3)对社会环境的有利影响

本工程实施后,不仅可提高德令哈市的防洪标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推动市区建设。

为全面促进德令哈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当地的安定团结。

1.8.3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应对水质、环境空气进行保护,对施工噪声进行控制。

要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调度,并对人群健康及工区进行保护。

禁止乱拉乱倒,无序的施工状态。

1.9工程管理设计

1.9.1管理措施

(1)成立管理机构

在工程建设期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管理机构负责各行业的协调和拆迁等事项,参与工程施工中的各环节,利于今后工程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2)划定管理保护范围

本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包括防洪工程、两岸园林景观和基础设施等,在滨河东、西路之间所有范围均作为工程保护范围。

1.9.2监测设施

安全监测设施主要是堤身沉降、位移、水位观测标点的布设,计划沿堤200m设一组。

1.9.3管理房

为管理方便,在堤防主要保护区段根据河堤管理需要在其附近设两处管理房,建筑面积约320m2左右,为砖混结构,屋顶采用玻璃瓦雕顶。

1.10投资概算

1.10.1计算标准及材料价格

根据青海省水利厅(2009)颁发的“青海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进行计算。

材料价格根据2010年第2期建设厅材料指导价加运输费计算差价。

砂、砾、块石的材料预算价格根据运距计算差价。

1.10.2.独立费用计算依据

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监理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文件-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根据青计价格[2000]786号;工程质量检测费根据现行的计费标准计取;工程决算审核费根据青价费字[2000]第058号;招标代理费根据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施工图审查费根据青计价格[2000]786号;勘测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0号,按行业调整系数计算。

1.10.3计算成果

该工程总投资为5280.55万元。

1.11综合效益分析

1.11.1国民经济评价

本工程河道综合整治长度约为1875m。

工程施工期为一年,从第二年开始收益,工程正常运行期40年。

根据《水利建设部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因防洪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因此社会折现率采用7%。

1.11.2费用估计

年运行费包括维护费、工资及福利费和其他费用。

年运行费用为41.38万元。

流动资金参考类似工程分析,按一个月的运行费计取,为3.45万元。

1.11.3效益计算

本工程的兴建最显著的效益为防洪效益。

防洪效益计算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