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950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宁乡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

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C.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

需要,A项排除;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争霸的需要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中的表述变化的原因,B项正确;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C项排除;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D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生需要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并能区分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点,才能正确解题。

2.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普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

这说明

A.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

C.壁画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材料“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说明绘画受到社会价值观影响,故A正确;题干显示壁画装饰功能并未丧失,而且增加了教化功能,排除B;C项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A。

3.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

据此分析叶适

A.主张万物皆理B.否定格物致知

C.提倡经世致用D.反对空谈性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叶适

观点主要强调的两点:

一点是全面性,一点是实践性。

他主张要实践来检验正确性,所以反对空谈,D正确;叶适没有突出万事万物皆为理,排除A;格物致知是指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也强调对事物进行考察,因此叶适并未否定格物致知,排除B;叶适的观点无法体现出“致用”二字,排除C。

4.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

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学新思想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

【答案】B

【解析】

【详解】李贽因父祖两辈经商,因此传统思想对其束缚较小;黄宗羲因父亲丧身与明末党争而深受刺激,这些都说明社会环境对李、黄二人思想的影响,故选B;李贽思想受传统束缚较小,所以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和继承祖辈政治思想的说法有误,排除AD;材料内容不能说明黄宗羲思想中的市民阶层价值取向,排除C。

故选B。

5.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

这股思潮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

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可知郑观应等人认为设立议院,实行选举,君民共同来治理国家,是一种初步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为维新运动探索了道路,创造了条件,故选B;中体西用主要学习器物,材料学习制度,A错误;材料内容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C;材料内容与暴力革命无关,排除D。

6.据周策纵《五四运动研究史料》记载,“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出版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出版的新期刊和报纸多达600多种,除著名的《新青年》之外,《每周评论》、《新潮》、《国民》、《少年中国》、《新教育》等都是名噪一时的报刊。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开始形成了国人办报的高潮B.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思想

发展D.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新青年》、《每周评论》”可以判断出是新文化运动。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报刊显著增加,这主要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有关,C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传播,D排除。

故选C。

7.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

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

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具有强烈的“排满”意识,而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则意味着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从材料中的“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民主革命性质也没有变化,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没有实现民族统一,故C选项错误;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而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故D选项错误。

8.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普选制和竞选制。

1941年,延安县乡政府委员改选,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绥德县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渎职和不称职的干部在选举中被淘汰。

这表明

A.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制度确立B.中国共产党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C.竞选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D.民众监督消除了基层腐败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普选制和竞选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这主要和中共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视有关,B正确;A属于夸大其词,排除;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C排除;D错在“消除”,排除。

故选B。

9.英国一位科学家在1965年访问中国时报道说:

过去,农民们把庄稼得病看作是天祸,对得病的庄稼不采取任何措施。

现在,在我所访问的公社里,每个生产队都对社员进行了训练,让他们认识最普通的虫害和各种类型的作物病害.并让他们懂得在发现病虫害时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这表明

A.中英已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左”倾错误影响基本消除

C.政府科技普及工作初见成效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科学家报道中国在1965年生产队对社员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培训,说明政府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C正确;中英的建交时间为1972年3月14日,A排除;当时左倾错误仍然十分严重,B排除;在人民公社化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不高,D排除。

故选C。

10.1949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

这一改变

A.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B.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D.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中小学教材,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教材版本,在当时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C选项正确;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才提出来的,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未体现不允许私人商业出版社继续经营,故B选项错误;材料措施不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措施,故D选项错误。

11.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往往传递着一种狂热的,过度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借以表达其蔑视困难、赞美生活、勇于接受生命挑战的品格,后人称之为“酒神精神”。

每年春季葡萄长出新叶或秋季葡萄成熟时,希腊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

由此可知

A.神话传说是希腊传统文化的源头B.人生无常是希腊人的生活体验

C.古希腊人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D.理性精神遭到希腊人质疑否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古希腊人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酒神活动,利用传说中“酒神精神”表达蔑视困难、赞美生活、勇于接受生命挑战的品格,由此可见古希腊人通过传说来表达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故选C;A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出现人生无常的内容,B错误;理性精神是启蒙运动的思想,与材料内容无关,D错误。

12.现有学者指出,早在18世纪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宣扬自由、平等、产权等理念

时候,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在西方都是合法的。

该学者旨在说明

A.西方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B.启蒙思想家支持政府的政策

C.启蒙思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D.西方推行双重标准源远流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西方一方面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另一方面却推行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可见是实行的是双重标准,而且从18世纪已经有了,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1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第一个阶段是1850~1914年,第二阶段是1950~1973年。

推动这两个“黄金时代”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家干预加强

B.国际合作和谐

C.科学技术发展

D.第三产业兴起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0—1914年是自由经济时代,故A项错误;1950—1973年经济发展主要是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发展,故B项错误;两个“黄金时代”都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1850—1914年间主要发展的是工业,故D

项错误。

点睛:

1850年到1914年间的发展是由于两次工业革命;1950年到1973年间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4.理性与科学带来西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残酷战争,导致人们对理性与科学的幻想破灭。

《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正是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

据此分析,该作品(  )

A.否定科学和理性的意义B.推动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C.呼唤价值和信仰的重建D.倡导践行个人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等待戈多》“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其荒诞意识具有呼唤价值和信仰重建的意义,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该作品对科学和理性的否定,A选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在此之前已经出现,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其对个人主义思想的倡导,D选项错误。

 故选C。

15.历史上,西方音乐的分期是清晰而可界定的,每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统风格,但20世纪以后,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音乐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划分时期,标定风格。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

A.民族音乐在世界广泛传播B.当代音乐发展日益趋同

C.全球化趋势淡化音乐分期D.音乐风格走向多元交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20世纪以来音乐难以界定风格的原因是各种风格的音乐同时存在,故D正确,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音乐,故排除A;材料是说难以界定分期而不是淡化分期,故排除C。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近代实现大同理想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人。

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考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构想出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相统一的理想社会,并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具体途径,从而将近代关于社会理想的探讨推进到一个科学的历史阶段。

——编自王松涛《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

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

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作万邦”。

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

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摘编自李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

【答案】

(1)特征: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各尽其用;社会安定。

(2)特点:

将传统思想与唯物史观相结合;将中国现实与人类目标相联系;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

成因:

近代各种救亡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

(3)为人类和平发展、当代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可概括得出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考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具体途径”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特点。

结合相关所学从近代各种救亡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成因。

(3)依据材料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蕴含的探讨结合所学从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和平发展、当代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角度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08~1643年间,中国爆发全国性大疫19次之多,局部性疫情不计其教,致使“万户萧疏鬼唱歌”“饥民抢掠四起”。

文献记载每当瘟疫发生时,皇帝往往派人去祈祷,采取施咒的办法安慰百姓。

明宪宗曾下诏在京城崇文、宣武等六门城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殓遗尸。

1587年明神宗谕旨礼部:

“尔部便行太医院精选医官人等,多发药材,分头诊视施给”;还强调“此后各省直有与重大灾疫,须令各府州县……即许便宜动支社仓积谷,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病者或给衣食”。

对此时人评论:

“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

防疫较为有效的隔离、禁止人员流动等措施,朝廷并没有推行,文献也没有记载。

——摘编自甘海根《明代北京的瘟疫与政府应对》

材料二英国首都伦敦由于人口集中、卫生环境差而成为鼠疫频繁光顾的城市之一,15~17世纪频繁发生严重鼠疫。

针对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

后为确保隔离措施的落实,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暑法案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

在1604年索尔兹伯里瘟疫期间,整个镇1/5的人口被纳入到国家救助中,因此群众愿意配合隔离。

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

郡治安法官作为总负责人,教区牧师和执事作为配合机构每周要报告相关情况。

——摘编自陈凯鹏《十六、十七世纪中英两国防疫对策比较》

材料三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中国政府及时做出了加强疫情防控的全面部署,我们全国动员、全面部署、快速反应,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其他国家暴发疫情后纷纷向我国学习、效仿我国的应对措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代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政府与明政府防疫措施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得积极抗疫成果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防疫的认识。

【答案】

(1)特点:

缺乏系统、有效的救济措施;防疫侧重在赈济救助,忽视防治;皇权色彩浓厚;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2)英国措施有一定的的群众基础;英国呈现法制化特点;英国政府防更加制度化、系统化;英国防疫方法更科学、理性。

明政府的措施很难得到民众的有效配合;缺乏有效的针对疫情的防治体系。

原因:

明政府敬天畏神思想观念浓厚;施政的重点在维护封建统治。

英国经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技术进步;英国关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正确领导;全民的参与;广大医生的付出等。

(4)疫病流行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治理;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要有强有力组织的领导;防疫事关民生。

【解析】

【详解】

(1)特点:

根据材料““万户萧疏鬼唱歌”“饥民抢掠四起”“此后各省直有与重大灾疫,须令各府州县……即许便宜动支社仓积谷,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病者或给衣食”结合所学从救济措施、赈济救助,忽视防治、皇权迷信色彩进行概括即可。

(2)不同点:

根据材料“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整个镇1/5的人口被纳入到国家救助中,因此群众愿意配合隔离……郡治安法官作为总负责人,教区牧师和执事作为配合机构每周要报告相关情况”及材料“防疫较为有效的隔离、禁止人员流动等措施,朝廷并没有推行,文献也没有记载”从群众基础、法制化和制度化、方法的科学及理性进行概括比较即可;原因结合所学明政府从思想观念、侧重统治目的进行分析;英国结合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科学进步及关注相关阶级利益进行回答。

(3)原因:

根据材料“中国政府及时做出了加强疫情防控的全面部署”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正确领导、全民的参与和广大医生的付出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从治理层面、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度、预防与治理结合、关注民生及政府组织领导能力进行阐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19世纪末以来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

流行词汇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

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00—1915年

革命、共和、三民主义、约法、实业救国

1915—1920年

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

1921—1949年

三大政策、“星星之火”、持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阶段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主流思想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

19世纪末,兴民权,倡新学,维新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

阐述: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资产阶级改革兴起,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成为当时流行思潮。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观念的理论依据。

严复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中国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可以任选一个时间段的社会流行词汇分析当时社会主流思想以及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例如甲午战后的兴民权,倡新学思想体现了维新思想成为当时时代主流。

说明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角度来具体分析。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大大削弱了中世纪艺术创作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

人文主义者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家原先对技术工艺的社会偏见,艺术家和工匠也开始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技巧。

——摘编自郝苑等《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对人的思想解放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一方面是“自然”的概念取代了“上帝”的概念;另一方面还为人们在世俗的人间重建“天国”提供了工具和视野。

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继承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用来分析客观世界,论证资产阶级的权利观和民主制度,在他们的努力下,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

﹣﹣摘编自马世力、膝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然科学对启蒙运动的推动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权利观和民主制度”的具体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就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

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影响:

激发探索自然的新风气;有助于培养科学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减少社会对技术工艺的偏见;推动科学理论多领域渗透。

(2)作用:

使人从宗教世界观中解放出来;提供了构建理性王国的工具和视野。

主张: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人民主权;法律至上;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

(3)认识: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依据材料中的“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可以得出激发探索自然的新风气;依据“人文主义者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可以得出有助于培养科学实验者的观察能力;依据“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家原先对技术工艺的社会偏见,艺术家和工匠也开始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技巧”,可以得出减少社会对技术工艺的偏见和推动科学理论多领域渗透。

(2)自然科学对启蒙运动的推动作用,依据材料中的“一方面是‘自然’的概念取代了‘上帝’的概念;另一方面还为人们在世俗的人间重建‘天国’提供了工具和视野”可以得出使人从宗教世界观中解放出来、提供了构建理性王国的工具和视野。

材料中“权利观和民主制度”的具体主张,应当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方面来回答。

(3)对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关系的认识,可以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等方面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