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671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四册《第21课 逍遥游节选》教案.docx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21课逍遥游节选》教案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21课逍遥游(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本文的主旨比较难理解,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文章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

因此,文章尽管千变万化,诙诡谲怪,只要抓住这一点,便可理清本文的思路。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篇,既较鲜明地体现了《庄子》的艺术风格,又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与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和应区分“小大之辨”的观点,最后理解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是内容上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了解、赏析本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则是表现技巧方面的学习重点。

二、解决办法

理清思路,逐层剖析,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段落与层次间的逻辑联系,是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基本方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两课时的学习中均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教师要作诵读指导。

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针对课文的观点理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

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二、疏通、积累

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理解课文疑难词语,粗通文意。

重点词语如下:

通假字:

冥——溟反——返知——智已——矣

辩——辨而——耐有——又

重点实词(单音词):

怒而飞志怪抟扶摇六月息负大舟覆杯培风决起枪榆枋控于地适千里小年知其修绝云气斯已矣天地之正

重点实词(双音词及短语)

海运扶摇野马坳堂夭阏莽苍果然泠然数数然羊角

重点生字

抟坳蜩舂蟪蛄斥鴳

三、诵读、感知

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

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

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

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扩,读时要带不屑——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

结尾“故曰”——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1.诵读

2.理解

第1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这一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描述鲲鹏的形象。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第二层,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南飞,鹏鸟所待的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山野中蒸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

为了强调鹏鸟的“有所待”,作者连用了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芥草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第三层,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

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

“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

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枪榆枋而知足。

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

3.问题

课文举例说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即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和人有哪些?

哪些是作者赞美的,哪些是作者嘲讽、否定的?

先后列举的事物有:

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

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粗粗看去,本文的举例很驳杂,其实是寓有深意的。

一方面,作者要说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但他又肯定了“小大之辩(辨)”,因而举例时多有对比。

关于这一点,第二段作了重点论述,下一课时我们还要再作分析,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先作思考。

五、布置作业

诵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

附:

板书设计

(大)(小)

鲲鹏海运水击三千里野马、尘埃以息相吹

持扶摇培风芥覆杯水于坳堂

大舟水之积蜩学鸠(适莽苍、百里、

千里具粮各别)

皆“有所待”

第二课时

一、分析、理解第二段

1.诵读

2.理解

第2段,对上文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

这一段可分两层。

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

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

“小知”与“大知”,“大年”与“小年”的不同,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

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

常可悲的。

第二层,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

“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1段“北冥有鱼”内容好像重复,其实不然。

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这两段话有很好的解释:

“前语近怪,且出《齐谐》,恐人疑其不典,故引汤棘问答以实之。

且前后详略各异,足以明之。

前言鹏背几千里,当指其修也,此则以泰山形其高与大。

扶摇不知其状也,此则以羊角形之。

野马等不知其实也,此则以云气二字释之。

腾跃而上,明枪之势也。

数仞而下,明枪之高也。

非此,则前语未了,前意未申,且不足征,故复而非复也。

”由此可见,这段文字不是第1段的重复。

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

3.问题

第一段中,庄子说及大至鲲鹏,小至尘埃、小草,都是“有所待”,因而也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

强调“小大之辩”,一方面强调了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庄子认识世间事物时并不能完全地“无己”,他是肯定事物的差别的。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对鲲鹏之类伟岸者的热爱、赞扬,和对蜩、学鸠、斥鴳之类肖小的鄙夷。

为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运用对比列举了大量例证。

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

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

鲲鹏是“大智”,蜩、学鸠、斥鴳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智”。

二、分析、理解第三段

1.诵读

2.理解

第3段,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虽然有一定的才智和修养,但都被功名利禄所束缚,都被世俗“一”隅所累,无法摆脱主、客观的限制,就像斥、蜩鸠一样见识短浅,远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宋荣子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内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也”,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列子御风而行,轻妙可观,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身心也没有什么

束缚,算不算逍遥游呢?

回答是否定的: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因为列子仍有待于风力。

列子和宋荣子固然比前面的四种人高得多,正像鹏鸟比蜩鸠、斥高得多一样,然而这高低之间的共同点是“有所待”,因此他们算不得逍遥游。

那么,怎样才算是逍遥游呢?

庄子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

至此,文章的主题豁然明朗。

3.问题

课文第三段写了哪三种不同层次的人?

作者是怎样得出最后的结论的?

三种不同层次的人是:

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

第一种人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妈之类;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列子虽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仍然“犹有所待”。

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之境。

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等元气的变化),才能“无所待”而

“逍遥游”。

什么人才可人此境?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

这样,全文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总结

这篇文章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法,运用对比与想象由物及人,最后推出结论,气势阔大而思路严谨,夸张、虚幻的描述中隐藏着炽烈的情感,堪称一篇奇文。

本文开头以背负青天,具有奇伟力量的大鹏和纤细微小、能在空中任意游荡的“野马”为喻,论证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因而算不上逍遥游。

可谓想像奇特。

论证时,首先指出大鹏南飞,有待“海运”,有待六月的巨风;而“野马”“尘埃”的任意游荡有待于“以息相吹”。

为了强调大鹏“有所待”,作者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比喻,论证“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为了使人们对结论深信不疑,作者又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这个生活常识为喻,证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可谓说理透彻。

庄子渴望“逍遥游”,即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无为”,做“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

其实,庄子并非生来就无入世之心,但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层抱负。

人世如此污浊,他的心灵就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了。

因此,《逍遥游》其实是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而且,庄子自己也很难达到他所主张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所以,他一方面强调大至鲲鹏小至尘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小大之辩”。

只有把庄子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去审视,才能更好地认识庄子其人及其文。

四、鉴赏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

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像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像十分奇特。

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

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

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对庄子“无为”思想的看法。

附:

板书设计

鲲、鹏蜩

宋荣子(有所待)(又何知!

)学鸠

列子

斥鴳

小大之辩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参考资料

一、作者及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参考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

“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

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

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负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

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风。

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

蝉和学鸠嘲笑鹏说:

“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

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到郊野去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顿饭,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处去的人,头天晚上就捣米储积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干粮。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不了解大智,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开头和结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

这是寿命短的。

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以五百年当作春,以五百年当作秋;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当作春,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

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汤问棘是这样的。

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

它的名称叫鲲。

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

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斥嘲笑它说:

“它将要到哪里去?

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之类一样。

宋荣子轻蔑地嗤笑这些人。

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

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虽然这样,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十五天后才返回。

他对于招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

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

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所以说:

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声名。

三、《逍遥游》其他部分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请致天下!

”许由曰: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

“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是以)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

“然。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是其尘垢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短)〔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

‘我世世为,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途,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

“子独不见狸乎?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四、逍遥游(节选)赏析(曹础基)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

与其他《庄子·内篇》一样,被多数学者公认为庄周手笔。

但也有个别人怀疑为汉人所作。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

本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说: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

“逍遥”,作为一个复音词,始见于《诗经·郑风·清人》篇“河上乎逍遥”与“河上乎翱翔”对举。

“逍遥”即“翱翔”。

《庄子》本篇有“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篇有“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逍遥”又与“彷徨”义同。

“逍遥”“翱翔”“彷徨”都有悠然自得、纵任无为的意思。

“游”,即活动之意。

本篇有“以游无穷者”句。

故逍遥游即指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活动。

或说“逍遥”是“游”的缓读,“逍遥游”,意思是“游啊游啊”。

《逍遥游》的篇旨,历来理解不一。

晋时向秀与郭象的注释是:

“小大虽差,各任其性。

苟当其分,逍遥一也。

”认为大鹏鸟与雀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逍遥的。

按照以上的观点,欲望得到满足,快意于一时,就可以算是逍遥了。

支道林反对这种观点,指出:

“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

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在支道林看来,“至足”才能逍遥,“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只是一时的、相对的满足。

如“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都不算是逍遥。

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才是“至足”,是绝对的满足,真正的逍遥。

于是人们抛弃向、郭之见而“用支理”。

(均见《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清人王夫之、刘武、宣颖等均取支说。

二说之外,还有主张以鲲鹏之大而化为篇旨的。

清人林西仲谓“大字是一篇之纲”(《庄子因·逍遥游》),浦江清亦云:

“以大为道,以小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游之正解。

”(《浦江清文录·逍遥游之话》)

自古以来,《逍遥游》的篇旨是读《庄》的难处。

理解上的分歧与作者的表现手法有关。

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

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言体大背大;“若垂天之云”言翼大;“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之大。

大鹏展翅,左右荡漾,展现了磅礴壮观的境界。

忽又转写蜩鸠之笑大鹏,自鸣得意,相互映衬,以“小知不及大知”作结。

意旨如此,作者善作层波迭浪之笔,顿成奇观异彩。

“小知不及大知”结上,“小年不及大年”启下。

翻来覆去都为了说明“小大之辩”。

前引《齐谐》,证之以书;后引汤之问棘,验之以史。

不外叫人信其真有。

“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活动空间大小不同;“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年寿长短不同。

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

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

小如斥固然不应笑大鹏,寿短如众人亦无须攀比八百岁之彭祖,因为彭祖一生亦止大椿之一春或者一秋而已。

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

“故夫”为承上启下之词,从自然界引申到社会界。

“知效一官”者流与斥何异?

他们以世俗

之见自视,必以出类拔萃之佼佼者自居。

作者以为,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只如斥翱翔于蓬蒿之间而已。

因此宋荣子“犹然笑之”。

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

至于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更为难得,但还是依赖于风。

宋荣子、列子有似于大鹏,比众小高一筹。

尽管如此,但宋荣子“犹有未树”,列子“犹有所待”。

他们还未入道,还有所依赖而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呢?

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陆树芝《庄子雪》于此评曰:

“此则与造化者游而逍遥之极致者。

通篇主意,至此方点出,为全书之纲。

”这不仅是全篇之眼,而且是全书之纲。

“天地之正”的“正”字,如《骈拇》中“道德之正”“天下之至正”,《德充符》中“唯尧舜独也正”中的“正”字,均作“真”解。

天地之真即天地之本质,亦即道。

乘者,置身其中之意。

“乘天地之正”就是《天下》篇所说的“与造物者游”。

“六气之辩”,指阴阳风雨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