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426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docx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3

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音形互注。

(2分)

①贿赂②风靡③静mì④瑰宝

2.根据课文默写。

(10分)

①荡胸生曾云,。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近岸,_____。

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⑧杜甫《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给下列加点字解释(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②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

③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④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下语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天的气温是零下3度,走在大街上,真叫人不寒而栗。

B.这些海归们毕竟文化程度高,修养好,他们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相敬如宾。

C.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D.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6.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

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

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

天是晴的。

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

7.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点,设计一段导游词。

字数80个字。

(3分)

(一)谢亭送别(3分)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

送别歌。

8、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①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东坡画扇(10分)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负②绫绢二万不偿者。

公呼至询之,云:

“某③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④也。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⑤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即以付之曰:

“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

始踰⑥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

遂尽偿所逋⑦。

注:

①先生职临钱塘日:

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

状告。

负:

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③某:

我。

④发市:

开张。

⑤判笔,判案用的笔。

⑥踰:

走出。

⑦逋(bū):

拖欠。

(选自(宋)何莲《春诸纪闻》)

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公熟视久之②非故负之也

③适父死④至懊恨不胜而去

10.下列句中的“之”与“即以付之曰”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至之市B.齐之习辞者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吾欲辱之

11.翻译句子(2分)

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12.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主要写苏东坡用画扇的义举扶贫济困的故事,表现其高尚的品格。

B.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适父死”和“所制不售”。

C.东坡只“取白团夹绢二十扇”题诗作画,表现出其作为文人

的清高。

D.“争以千钱取一扇”、“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从侧面写出苏东坡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之精深。

(三)空气中取水(8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

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

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

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

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

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

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

从2002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

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

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张大塑料帆网。

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

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加仑水。

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

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

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

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

体积单位。

(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

21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3.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母亲石(14分)

梁衡

①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

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

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

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

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

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

正成了一块母亲石。

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

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

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

我急忙推开门,老母

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

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

我赶紧去扶她。

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

“你能不能不走?

”声音有点颤抖。

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

“肚子饿了吧?

”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

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

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

“饿了吧。

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

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

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

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

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

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

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

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

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

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

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6.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说出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

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最美,是美的升华。

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围绕“最美”写一篇作文。

求:

①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

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答卷2016-12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音形互注。

(2分)

①贿赂②风靡③静mì④瑰宝

2.根据课文默写。

(10分)

⑤________

⑥,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①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4.()(2分)

5.()(2分)

6.()(2分)

7.(3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35分)

(一)(3分)

8.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熟②故

③适④去___________

10.()(2分)

11.翻译句子(2分)

始踰府门,而好

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12.()(2分)

(三)(8分)

13.(2分)

14.(3分)

15.(3分)

(四)(14分)

1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答案2012-12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3略

4.B(2分)

5.C(2分)

6.C(2分)

7.(有称呼,介绍出景点的特点,语句通顺、流畅。

字数)3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34分)

(一)8.

(1)①用“红”对“青”,色彩鲜艳②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③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答对2点得全分)

(2)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二)(10分)

9.(4分)①仔细地;②故意;③恰好,正赶上;④离开。

10.(2分)D

11.(2分)(他)刚走出府门,就有欣赏、喜欢苏东坡的人(好事的人)争着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所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

(得分点:

始,以,所持立尽,省略句)

12.(2分)C

[附参考译文]附译文

 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还,苏东坡把那人招来询问,他说:

“我家以制扇

为生,我父亲刚刚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又冷,做好的扇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欠他钱。

”东坡凝视他许久,说:

“暂且把你做的扇拿过来,我来帮你开张起来。

”片刻扇送到,东坡取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笔书写行书、草书,并画上枯木竹石,一挥而就。

交给那人说:

“快去外面卖了还钱。

”那人流泪拿扇边答谢苏东坡边往外走,刚过府门,就有多事的人争相用千钱购扇,手里拿的马上卖完了,而后来的想买,买不到,无不非常懊悔而离开。

卖扇人用卖扇的钱终于还清了欠款。

整个郡的人都感动了,甚至有到哭的地步。

(三)(8分)

13.(2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4.(3分)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1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15.(3分)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

(每点1分,共3分)

(四)(14分)

16.(3分)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1分),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1分),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

(1分)(意对即可)

17.(2分)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1分)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

(1分)(意对即可。

18.(3分)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1分)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

(2分)(意对即可。

19.(3分)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1分);②点明文章中心,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

(2分)

20.(3分)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1分)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2分)

三.作文(31分切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