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2886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22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下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上学期

数学教案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

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

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

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

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统一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

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交流。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

由此归纳出: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

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

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

(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二课时

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谈话、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

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

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

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们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

4厘米有几大格?

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用厘米量。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集体订正。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用厘米量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三课时

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

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

讨论、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提问: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二、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对!

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

认识米用米量)

三、探究新知

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铅笔长15米。

()

课桌高70米。

()

一棵树高16厘米。

()

完成练习一第3—5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四课时

课题: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的例6、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

(限整厘米和整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方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感知线段的特征。

老师准备一根绳子,提问:

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使它变直?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示范:

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

小结:

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

线段)

二、探究新知

看看线段的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指导:

直的、有两个点。

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出示拉直的绳子。

提问:

现在这条绳子是线段吗?

为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出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提问:

这些线段长短一样吗?

教师总结: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完成“做一做”

找线段

小组讨论汇报。

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段。

连线段、数线段。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小组讨论汇报。

量线段长。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

直的,有两个端点。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五课时

课题:

画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的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画指定长度线段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仔细、准确地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刻度尺画线段。

难点: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

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探索新知

巩固量线段的长度。

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1题线段。

教师强调:

测量线段时,这条线段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线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线几,就是几厘米。

演示,直观感知。

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

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例题“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法。

演示,直观感知。

老师演示,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操作,亲身体验。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画线段

画线段:

从尺子的0刻度线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六课时

课题: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的例8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合适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同的物品要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的合适单位。

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

学法:

操作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语:

大家测量知识学得不错,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么?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出示教材第7页例8的情境图: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学生比画13厘米,如果13厘米就这么长,旗杆不可能就这么矮。

我有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10个小朋友的高度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一支铅笔都不止13厘米,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

小结:

像旗杆这样比较高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

使用交流。

你还能举出用“米”作单位的物体吗?

小组讨论,汇报。

交流后小结;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三、新知拓展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汇报。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五、总结提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一第9题。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难点:

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11—13页的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13+5=2+17=

4+13=8+12=14+3=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动画激趣导入新知。

出示fiash动画。

教材11页情境图。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口算。

摆小棒法。

拨计数器演示法。

……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多种算法。

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①多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35

+2

37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用小黑板出示探究问题。

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用计数器方法列出竖式。

说出列式理由。

教学例2。

35

+32

67

对齐数位,从个位加起。

教师指导书写。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学生板演,老师指导,集体订正。

35+32=43+26=

当医生诊断。

判断竖式中的错误并纠正。

知识深化,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13页“做一做”第2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

35+2=37(人)35+32=67(人)

3535

+2+32

3767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二课时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复习引入

笔算下列各题。

25+42=36+21=24+35=

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35+37

尝试计算。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竖式算法。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提问:

从哪位加起?

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该怎样写?

比较总结

例3和上节课的两道计算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反馈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积累提高

森林医生,改正竖式中的错误。

列式计算。

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题。

总结提升

在做进位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例3:

35+37=72

35个位和个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317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5+2=7

72满十向十位进1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三课时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二第5—11题,教材第14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准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综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二第11题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复习

口算。

26+8=7+25=17+7=

5+57=42+30=30+52=

举例说明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

29+54=36+45=76+18=

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指导练习

独立完成第9题

完成练习二第5—8题。

第7题,指名板演。

请你当医生

独立完成第6、8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二第11题情境图。

完成教材第14页“思考题”。

积累运用

练习二第10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总结提高

通过练习总结两位数加法的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四课时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充分利用情境图上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

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演示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多媒体播放北京2008年奥运会影像资料,以及颁奖欢庆场面,激发学生热情,然后出示第17页情境图。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俄罗斯多几枚金牌?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36-23=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汇报交流。

归纳算法

A各小组代表上台板演。

B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C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反馈练习。

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后,指定2名学生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积累运用

(1)集体完成练习三第1题。

(2)合作完成练习三第2题。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四、总结提升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36-23=13

363636

-23→-23→-23

313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五课时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如何退位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第17页的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设疑激趣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问题,谁能回忆一下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51-36=?

探索新知

学习例2.

动手摆小棒,合作探究。

思考:

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呢?

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老师跟随画面讲解。

结合摆小棒图,引导列竖式。

交流汇报。

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怎么办?

十位上算法:

十位上被个位借1之后还剩下几?

多媒体课件再现。

学习例3.

积累运用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三第6题。

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如何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51-36=15

411411

515151

-36-36-36

515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六课时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三第9—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的理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使学生知道笔算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过程:

复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2-18=95-87=63-36=50-27=80-32=

学生回答后说一说计算要注意什么。

引出课题。

指导练习

练习三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三、积累运用

在○里填上“+”或“-”。

笔算下面各题(用竖式)。

54-18=42-26=50-29=86-47=

计算完,集体订正,并请同学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四、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3295635080

-18-87-36-27-32

修改

教学(后记)反思: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执行时间:

年月日

第七课时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例4

(1)及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通过经历对统计图的观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