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2771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docx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

腹诊

第一节 腹诊的理论依据

  

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

“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 腹部部位分布

 

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

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

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

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

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

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图9-1腹部分区图      图9—2外腹内脏相应图

第三节 腹部经穴诊病

  

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

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来与子宫附件等等,均能反映有关腹内脏腑的症状。

在临床中若按压患者的腹部这些穴位,如出现压痛则表明与其相应的脏器可能有病。

  

  1.梁门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上腹部,脐上四寸,中脘旁二寸(见图9—3).

  在按压梁门穴时,如左侧梁门部胀痛多见于胃体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若右侧梁门胀痛为胃窦炎、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症,当其胃粘膜脱垂后嵌入球部时,望诊可发现右梁门穴处略饱满,切腹时可触及一软性团块.

  2.中脘穴为任脉之穴,胃的“募穴”,位于脐上四寸(见图9—3)。

若中脘穴压痛,多见胃小弯溃疡.

  3.鸠尾穴为任脉之“络穴”,位于剑突下,脐上七寸(见图9—3).临床腹诊若见鸠尾穴至中脘间空虚陷瘪多见于胃下垂。

  

  4.日月穴与巨阙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位于期门穴直下1肋;巨阙穴:

为任脉之穴,心的“募穴”,位于脐上六寸(见图9—3)。

  胆道蛔虫症上腹痛剧烈,钻钻如顶撞,呼号汗出。

腹诊时,右日月穴至巨阙穴连线上均有压痛,在巨阙穴处压痛尤为明显,但无肌卫现象。

经治后自觉症状消失,巨阙穴无压痛者为蛔虫已退至肠腔,如症状未消失则应继续治疗。

如个别伴有上腹痛向左放射,并伴肌卫现象,应注意并发胰腺病变;如巨阙穴压痛消失而右日月穴有压痛,应考虑胆囊有继发病变。

此外,右侧日月穴压痛还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

  5.归来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脐下3寸,旁开2寸(见图9—3).按压归来穴处若有压痛,伴有带下者多为附件炎。

  腹部经穴的诊病,除上述外,京门穴主肾脏病变,中极主膀胱病变;气海、丹田亦可诊断肾脏病变。

在按压穴位时,除有疼痛反应,还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均为疾病反应,根据穴位所在就可做出相应的诊断。

图9—3腹部经穴分布图

第四节 腹部全息诊

  

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

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则表示其相应的脏腑可能有病,按之疼痛顿减者为虚,加剧者为实。

其脏腑在腹部的分布,如图9—4。

 

图9—4腹部全息自诊图

第五节 常见腹证与诊法

  本节所论述的腹证,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12种腹证。

这些腹证诊察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腹证

  正常人的腹部无膨满、紧张,心下部舒适,少腹肌张力适中,肌肉和皮肤不分离,无硬结肿块、动悸、压痛等。

另外,日本式腹诊的另一特色是腹部征象与患者自觉症状融合在一起,腹诊时若为诊察者所洞察,正确选定处方,便可达到预定的疗效。

例如,心下痞硬,首先是自觉心下部堵塞不适,这完全是自我感觉,亦即是腹诊上的心下痞证,若为心下痞硬,腹诊时,手指则应在心下部位探索到像有弹力性般的抵抗感才是。

临床上心下痞单独存在时与心下痞硬,在选方用药上是有区别的。

还有一些腹证纯为腹部自觉的证候.例如奔豚,其理论来自《金匮要略》奔豚汤证治。

日本腹诊对奔豚证记述谓:

奔豚起自少腹,奔豚气上冲心下,有材料记述奔豚气还可上冲咽部,但都是自我感觉,如诊者察明患者的这一奔豚上冲之腹证,用桂枝加桂汤可以治愈。

在病理情况下常见腹证有以下几种:

  1.胸胁苦满胸胁苦满是患者两季肋区出现的一种自觉充满感,而他觉症状是:

诊时(如图9-5),诊者拇指自季肋下向胸腔内上方按进去,则有明显抵抗感。

同时患者感到气短、痛苦加重.胸胁苦满可于两侧同时出现,也可在一侧单独出现,但多见于右侧。

该项腹证被认为是肝胆经的病变,是用柴胡汤一类方剂的指证。

图9—5胸胁苦满示意图

2.挛急指腹肌,特别指腹直肌的挛急,这是腹壁深层拘挛而被触到的一种状态,故统称为里急。

挛急是人体内部的变化在腹直肌或腹肌上的反应。

腹直肌挛急,即腹诊时在脐两侧抚摸到犹如按琴弦一样的感觉。

日本东洞一派医家称腹直肌挛

急现象似二木棒,可见腹直肌挛急时出现的程度是很明显的(见图9—6)。

无腹直肌挛急,腹部软而无力,但肠管蠕动亢进,所谓“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也属腹肌拘挛或里急。

此种状态,即使伴有便秘等症状,也禁用泻下药,常用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缓解挛急.

图9—6腹直肌挛急示意图

3.心下痞及心下痞满于心下部位,如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线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该部位的腹证特点为心下痞.

心下痞为自觉症状,即心下部位有痞塞不适,但触摸时触不到心下部的抵抗感或压痛感觉。

心下痞满多为虚证,常选用人参汤之类的方剂,临证亦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等治疗。

  4.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的部位同心下痞,只是心下痞硬有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腹诊时,拇指除外,四指并拢,在心下部位探索,一般有弹性抵抗感时,但无压痛者便是(如图9-7)。

心下痞硬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胁苦满同时出现,亦多出现于邪在半表半里时,有虚实之分。

虚证较明显可用三泻心汤加减,若伴胸胁苦满与柴胡汤类方合并化裁.

  诊断心下痞硬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皮下脂肪多者(如中年妇女)有时腹壁表面较柔软,没有抵抗,但深部有抵抗亦为心下痞硬。

②因腹壁未自然放松,腹直肌紧张似乎有心下痞硬,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腹直肌如板样痉挛,可让患者屈膝,使腹直肌松弛后再行诊察,即可鉴别。

③范围广至脐周围有膨满抵抗者,不是心下痞硬,应按腹满证论治。

图9-7心下痞硬示意图

  5.心下支饮为心下部闻及振水音的一种腹证。

若以指掌摸心下,稍用力即听到水声,指掌似摸暖水袋一样的感觉(见图9-8)。

患者心下支饮为胃部常停水湿,多为虚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一类方剂。

图9-8心下支饮示意图

  6.腹满腹满为一种自觉症状或他觉的全腹部膨满状态。

有虚实之分,如《金匮要略》云: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但仅凭痛与不痛还不能正确判断虚实,实者腹满充实、紧张,用力按压腹壁有底力.一般临床绘制的腹满医案腹图(见图9—9)。

虚证腹满腹壁张力低或腹壁松弛,或紧张但按之无底力。

腹壁虽软弱,但有底力为实证,相反腹壁硬,但无底力者属虚。

腹满便秘者多实,腹满腹泻者多虚,伴有腹水者多为虚证。

虚证者可选用桂枝加芍药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

实证可选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

下后虚满者用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

图9—9腹满示意图

  7.心下支结心下支结为上腹部腹直肌的挛急,支撑心下的一种症状(见图9—10)。

触诊可有紧张感,下腹部柔软。

该类腹证一般可选用柴胡与芍药合剂,如柴胡桂枝汤之类。

 

图9—10心下支结示意图

  8.胸腹动悸动悸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

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

动悸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脐下悸、肾动悸等(如图9—11).

图9—11胸腹动悸示意图

  正常人动脉的搏动位于腹底,其程度使人感觉不到,病理情况下就会产生自觉或他觉的动悸。

动悸均为虚证,对发汗、催吐、攻下均属禁忌.动悸部位不同,用方亦不同,如心中悸用炙甘草汤;心下悸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脐下悸用五苓散;脐旁悸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等。

  9.少腹满及少腹硬满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同时有抵抗感者叫少腹硬满(如图9—12)。

少腹满有自觉与他觉之分或自觉与他觉都出现的.自觉与他觉均出现者,多为虚证。

少腹硬满还有水证和血证之分,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

《伤寒论》谓:

“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图9—12少腹满及少腹硬满示意图

  10.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见图9—13)。

这种症状可见于下焦虚证。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虽属同类,但后者在发病程度上较前者为重。

图9—13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示意图

  11.少腹急结少腹急结可见于少腹左侧,触之如条索状,对于擦过性之压力有急迫性疼痛(见图9—14)。

该腹证多见于女性。

腹诊时让患者伸直两腿,用手指尖轻轻地触及皮肤,然后迅速从脐旁擦过样移向髂窝。

如有少腹急结证,患者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皱眉,  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

仅用力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并不是少腹急结,例如菌痢所致的乙状结肠痉挛疼痛就不能认为是少腹急结症。

少腹急结是瘀血的体征,一般都是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

图9—14少腹急结示意图

 

 12.小腹不仁小腹不仁为小腹麻痹之意,并有无力空虚感。

小腹不仁也如小腹拘急,亦为肾虚的一种体征,即肾虚元气不足的腹证.不仁又为感觉不灵及功能障碍的意思,所以,截瘫、昏迷病人或腹部手术后大小便功能未恢复等,亦属于小腹不仁的性质,(见图9—15)。

图9—15小腹不仁示意图

  二、腹诊的方法

  腹诊时,需先解开患者衣衫,使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伸展开,上肢放在两胁或轻轻放在胸前,此时应使患者胸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全身肌肉放松。

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部略高于躯体,枕头过高或过低往往会改变腹壁的紧张程度。

医者站于患者左侧(或右侧)进行。

随着腹诊进行,如因腹肌紧张听不到胃部的振水声时,为使腹肌放松可让患者屈膝后进行诊察。

有时为了检查心下部及胁肋部的腹证而采取坐位.

  腹诊时,医者的手不应凉,也不要突然用力按压,特别对腹痛及神经过敏患者,以免引起腹肌紧张。

一般常用的腹诊手法有以下两种:

  1.伏手压按法医者以右手掌伏于患者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胸上二三次,然后转向腹部.诊时手掌轻轻随患者呼吸进行,无阻其气,再渐重压,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肤滑涩润燥。

诊者用右手还是左手腹诊,对腹诊本身无大影响,主要随诊者本人的习惯而定。

  2.三指深按法医者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腹侧,微微按腹皮,审候凝滞、结聚。

若深按有结聚,宜辨大小以及疼痛与否,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之候.

 

《伤寒论》腹诊研究

《伤寒论》中之腹诊,内容丰富,其意义不仅限于寒热虚实之辨别,更着眼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之趋势,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其理论渊源,一是汉末战乱时期胃肠疾病的多发,促使仲景十分重视腹诊研究;一是汉以前医家丰富的腹诊经验总结。

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医整体观念,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是也。

胸腹者,脏腑之外廓也。

五脏六腑,无所不包,而人身之疾病,多以脏腑为主宰。

以胸腹胁肋与脏腑经络之生理联系,必能反映内在脏腑疾病之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一.腹诊的范围界定

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根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的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1)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2)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

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

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3)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4)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

腹证的主要表现

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

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

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胸胁症象,每见胸满、胸中窒、胸中痛、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胸胁下满、胁下痛等。

其病机多与气血失和相关,常为邪实之外象。

而心动悸者,则多属正虚之外象。

在胸胁症象中,胸胁苦满一症,是其典型。

研究者认为,此“满”者,非胀满之义,乃闷也.所谓胸胁苦满,即苦于胸胁烦闷,是患者的主观症状。

医者若切按其位,则但增烦闷之苦,并无特殊形象可得.而日本汉医界有认为胸胁苦满是他觉体征者,即医者手指自肋缘下向胸腔方向推压,而病者自觉胸胁烦闷而痛。

亦有研究者认为,胸胁苦满应是自觉症状和他觉体征之结合,若只有自觉症状而无他觉体征者,为假性胸胁苦满;若二者兼而有之者,属真性胸胁苦满。

心下症象,常见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支结、心下悸、心下满等。

其病机多与邪阻气滞相关,然亦有正虚不运者。

《伤寒论》论及心下症象者凡41条,其中专论“心下痞"、“心下痞硬”者20余条。

是故心下症象,当以心下痞为重点。

所谓痞者,心下满也,气隔不通之义。

证诸临床,痞者仍为自觉症状与他觉体征之结合。

后世称“痞闷”、“痞胀"者,阻塞胀闷之感,为自觉症状;“心下痞,按之濡”,按之无物,为他觉体征.故心下痞者,即心下满而不实,闭塞不通,按之柔软不痛.然就此症而言,其硬与柔软、痛与不痛等问题,须当活看。

是心下痞有濡而不痛者,亦有硬而兼痛者。

其痛多属隐痛,其硬常见局部肌肉抵抗力稍强,与结胸证之大实痛、按之石硬者,不可同日而语。

大腹症象,包括腹满、腹胀、腹痛、绕脐痛、时腹自痛、腹中急痛、里急、内拘急等,其病理机制仍与正虚或邪实相关。

虚者,气血阴阳诸不足也;实者,痰饮瘀血燥实阻滞是也。

其具体表现之表述,研究者认为,腹满者,腹部胀满膨隆之意;里急者,即腹壁(腹肌)紧张度增强,呈拘挛状态,多伴有腹痛;腹胀者,即腹部膨大,视之可见.一般而言,胀满者多属他觉征象,疼痛者常为自觉症状,而拘急者,每为二者之结合。

少腹症象,包括少腹硬满、少腹里急、少腹急结、少腹满等。

其病机多与水饮瘀血等阻滞相关。

所谓少腹硬满者,是言其少腹部胀满,按之坚紧异常,或可触及硬结,伴有压痛。

少腹里急者,少腹内有拘急之意,多为病者主观感觉,其重者,亦可切之而觉膨胀,抵抗力增强。

而少腹急结,类同少腹弦急,指下腹部腹肌紧张明显,按之坚紧。

而少腹满者,言其下腹部胀满膨隆,抵抗力稍强,类于硬满而紧张度较弱是也。

以上仅就腹证之大略而言,而临证之际,则应参合病者体质、年龄、职业、病邪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判断,以明其理。

三。

腹诊的临床意义

腹诊有助于判断疾病之病性、病位、病势,揭示病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而指导确立治法和处方用药。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判断疾病之阴阳寒热虚实属性,是诊断的首要环节。

研究者认为,仲景运用腹诊的目的,主要在于辨别疾病之虚实,以测邪正之盛衰;辨别疾病之寒热,以知病情之性质。

腹部按之柔软,或按之似痛、重按之却不痛者,为虚;按之痛甚,手不可近者,为实;腹满时减或按之痛,局部皮肤有冷感,或触之不温者,为寒;发热汗出,腹满痛,按之痛剧,不大便或热结旁流者,为热。

他如胸胁症象、心下症象及少腹症象,皆当仿此。

以是故知,腹诊于疾病之属性判别,有着重要意义。

在判明疾病寒热虚实属性之后,则应辨别其病理位置.而腹诊于此,亦有重要之实用价值。

脏腑相连,经络相贯,特定之胸腹部位,与特定之脏腑经络相关。

六经病证中,见胸胁症象者,莫过于少阳.以胆附于肝,其经脉循行于两胁故也,而心之与肺,位居其地,故而心悸、胸闷者,心肺之病也。

心下者,其位与肝胆、脾胃相关,且与心肺居处相邻,是故心下症象,就六经而言,若非阳明太阴,便属厥阴少阳,亦可与少阴心阳相涉。

大腹者,脾胃之所主,是以大腹症象,每与阳明太阴病证相关。

腹满硬痛难自缓,阳明腑实;腹满时减复如故,太阴脾虚.而少腹部位,则与膀胱、胞宫、冲任相关,是以六经病证中,见少腹症象者,以太阳居多.少腹里急而小便不利,是为太阳蓄水;少腹硬满而如狂发狂,是为太阳蓄血。

此仅言其概略也,而具体病位之判别,仍当四诊合参,不可偏执一端。

病性病位已明,而辨明病势之轻重缓急,于正确之立法处方,具有重要影响.腹证之程度轻重,可以提示病证之缓急轻重。

若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痛不可近者,是大结胸证;若病位正在心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是为小结胸证。

其腹证范围之大小和疼痛程度之轻重,反映了邪结程度之轻重和病势之缓急不同.

此外,腹诊于病证之鉴别、疾病之转归预后判别,亦有重要意义。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结胸是也;但满而不痛者,痞证是也。

是同为心下胀满,而其病性有异。

咳逆短气,引胁下痛者,饮停胸胁是也;少腹里急,小便不利者,饮停下焦是也;厥而心下悸者,胃虚饮停是也;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者,脾虚饮停是也。

是同属饮证,而其腹证表现不同,提示其病位有别。

若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阳虚饮动于下,欲作奔豚之证;若病胁下素有痞,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是为脏结之危象。

此言腹证于预后转归之判别是也。

上言腹证之于病证诊断之意义,而诊断之确立,自然决定其相应之治法方药,此腹诊在治疗方面之指导意义是也。

“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其治疗之表里先后,标本缓急,皆以腹证为凭。

而柴胡剂所主之证,多有胸胁苦满类腹证;桃核抵当所主,常见少腹急结或硬痛;苓桂类方,其治每有脐下、心下悸动之象。

上述诸例,说明腹证作为主证时,与治法之间有着规律性联系。

四.腹诊的现代研究

为求腹诊得以客观化,现代研究者致力于采用新方法和新手段,以期揭示各种腹证之机理,并加以推广应用。

有学者提出腹力的诊察方法和测定标准,将腹力分为软、偏软、中等、偏实、实五级,并在确立徒手测定标准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腹力测定仪,使腹力作为虚实辨证依据之一的诊断客观化。

而另一仪器中医腹诊参数检测仪的研制成功,亦使腹部寒温和腹力测定得以客观化,通过测定腹部某些募穴的深度温度以反映机体寒热状况,为寒热辨证提供客观指标;而同时测定腹力,对于判断正气之盛衰和病证之虚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日本学者研制之人工指,靠接触胸腹产生的流变学变化代替手指触觉,因其检测干扰较大,而并未被普遍采用。

瘀血腹证,日本汉方医学认为是瘀血证诊断之必备项目。

其压痛点分为脐旁、脐中、乙状结肠部、回盲部、膀胱部、季肋部等。

有研究者认为,压痛点的出现,是内脏状态变化在皮肤和肌肉的投影.而另有观点则认为,瘀血的实质,是以肝脏和与其相关联的脏器为中心出现的体液循环和代谢障碍的症候群.运用红外热象仪及表浅血流量仪,对其腹部温度及表浅血流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瘀血腹证血流量较正常人减少,腹温明显降低.此症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功能及生化代谢异常,均有一定关系.

胸胁苦满症象,日本汉方医将之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认为前者为真皮结缔组织和浆液性炎症,是全身性间叶系统炎症的部分表现;而后者则腹肌紧张,是与精神、神经相关联的症状。

其形成机理是与Ⅵ~Ⅷ脊髓胸节有密切关系的腹腔脏器(肝、胃、脾、胰、膈肌)发生病理变化,通过内脏—-体壁反射所致.有研究者用B超检测胸胁苦满患者,发现其肝外胆管轻度扩张,与相应静脉比值增大,因而认为此不但可作为胸胁苦满之客观指标,而且反映了少阳气郁、疏泄不利的病理特点;而右胸胁苦满患者肝右叶的右侧胸壁中腋窝线附近额面断层计测值,与肝左叶腹主动脉矢状面断层计测值有变小趋势。

红外线影象显示,大柴胡汤证患者其胸胁苦满部存在低温分布;柴胡汤类证患者多有此症,而此类患者之HLA抗原大多呈异常分布,说明胸胁苦满症象有一定的免疫遗传学基础。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此症虽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然与胆经关系最为密切,表现在经络电图变化上,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胸胁苦满者,其胆经电阻显著低于无胸胁苦满者;肺心病患者伴胸胁苦满者,其胆经电阻显著高于无胸胁苦满者;冠心病患者其胆经电阻总体增高,但与胸胁苦满症象似无必然联系,其胸胁苦满症象与肝、脾二经相关。

心下痞硬症象,有日本学者认为其表现为心窝部抵抗较强,范围较广,是半夏泻心汤、人参汤的适应证.亦有学者认为,此症是机体被湿邪侵犯而在腹部出现的一种反应。

梅国强教授等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热郁痞、湿热痞患者在酸剌激后,其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而气滞痞、虚寒痞患者在酸剌激后,其活性显著下降;寒热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变化不规律。

其胃内各点平均温度和胃部皮肤温度检测结果表明,各型之间呈现热证高于寒证趋势.热郁痞患者胃内各点平均温度,显著高于虚寒痞、湿热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胃部皮肤温度高于虚寒痞和湿热痞患者。

而胃内各点温度比较,各型均呈现球部温度低于体部、底部温度,尤以寒热痞、湿热痞、虚寒痞为显著.热郁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足阳明经电导率显著高于足太阴经,气滞痞患者足太阴经

电导率显著高于足阳明经;虚寒痞患者足太阴经电导率显著高于寒热痞患者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而阳明经电导率在各型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心下痞硬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增高,故认为此症与交感神经功能状态有关。

综上可知,《伤寒论》腹诊内容丰富,颇切实用。

而近年来,通过许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其理论研究与临床运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和拓展。

然则,尚存诸多不足,尤以其客观化、规范化及系统化方面,有待深入研究。

 

腹诊-—推腹妙用

腹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探寻腹部病灶所在,最终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