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2562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访万家体会.docx

教师访万家体会

教师访万家体会

现在在多数学生都是热爱学飞,积极上进的,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准确,致使成绩不理想,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对这些不配套工程的教育,只凭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效果不是很明显,还是要求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合作,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教师走访学生家庭是三方合作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通过走访能够与学生家长直接取得联系,教师能够反应学生的在校情况,家长也能够告知学生的一些内心想法,能够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我们班级的童淼同学每次考试数学成绩总是七、八十分,不高不低,分析原因,这个学生学习功底较好,基础牢靠,但上课不是很专心,总喜欢与周围同学讲话,对老师讲的新课听一些丢一些,能够每次考试及格不成问题,但得高分却很难。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于周五对该生实行了家访,其父母外出打工,由其爷爷奶奶照管。

爷爷反应,童淼有些不服管教,动不动就以不上学相威胁,其间还要其父亲专门回家走一趟,后来稍微有所好转。

我们也讲述了学生在校情况,每次上新课的作业都能够顺利完成,但对课外作业却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特别是稍有难度的题就不知思考的放弃不做。

教师、家长共同商讨了学生的现状,分析了原因,商量了解决方案,最后决定,做学生父母的工作,要他们以孩子前程为重,让他们留一个人在家照管孩子,以他们为主,爷爷奶奶只能起辅助作用。

我们相信经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努力,一定能取得很好成果。

教师访万家体会

仝长凤

今年开学,我们学校展开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

要求班主任带上科任老师对学生实行一次家访。

接到这样一个任务,我觉得非常担忧。

一是班级人数多,有76个同学,而且居住地比较分散,一个一个去家访,任务艰巨。

二是白天要上课,批改作业,没有时间,要是利用下班和周末去家访,又觉得不太方便,怕影响家长生活。

怎么办呢?

纵然有很多担忧,但毕竟事在人为,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只要尽力用心去做。

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好。

于是,我和搭档邓老师开始了我们的家访,感动颇多

感动之一:

家长的热情

家访期间,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我们都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和家长实行亲切的交流。

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

为配合我们的家访,很多家长特意提早下班在家等候,甚至有的家长请假调休,在家等候我们老师去家访。

虽然对每户家庭的家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很多家长提前准备等半天之久。

家访中,我们对家庭具体在哪不熟悉,家长主动提出说我们老师到了附近就电话联系他们,然后来接我们。

有些家长知道我们要去家访,还早早准备了饮料、水果等,虽然我们不吃不喝,但家长的热情温暖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家访的脚步更坚实。

感动之二: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整个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家长不管是本身文化水准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早期教育都比较重视。

孩子小小年纪学画画的,学乐器的,学书法的,有的还参加了各种考级。

虽然不是所有家访的学生都这样,但能够看出如今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感动着。

因为我知道,孩子每取得一点成绩,哪怕很微小,也是与家长无私的付出息息相关的。

在被感动的同时,我顿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普通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

平凡得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平凡得像长江里的一滴水,但我为自己能找到自己平凡的位置而快乐着。

人生中能够追求的的东西很多,每天能快乐地生活,我认为就是幸福的。

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

家访很累,但我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肥仔周成梁家去家访。

肥仔不过我们班出了名的雷人学生。

不但成绩差,而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满口粗话,暴力攻击同学,只要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粗话脏话骂人,同学对他敬而远之。

我常被他雷得焦头烂额,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我那天是晚上六点多钟到他家的。

当时他们一家祖孙三代正为孩子做作业的事闹得不愉快。

不过老师一进来他们就停止了争吵,并热情地接待了我。

孩子爸爸也是个爽快直率的人,开门见山谈孩子的缺点,孩子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真有点恨铁不成钢。

他坦然承认跟孩子讲道理不听时会采取粗暴的行为,用威胁性的语言厉声斥责,甚至动手打。

而孩子的妈妈对孩子极其温柔、慈祥,无原则地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水准,对于孩子的要求她会无条件地满足。

所以孩子对她有过度的依恋,但只会对妈妈提要求而把妈妈的叮咛当耳边风。

从他们的谈话中无数次地流露出家庭里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不愉快。

当爸爸批评孩子或者要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妈妈会在旁边责怪爸爸说话没水平,教育方式太严厉太粗暴,最终引发一场家庭纠纷,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吵完后就是无休止的冷战,爸爸干脆不理孩子,而妈妈更加宠爱孩子了。

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十一岁了,已经上五年级了,至今还是跟妈妈同床睡。

“你不陪我睡,我就不睡觉”这句话就是孩子胜利的法宝。

听了她们的谈话,我深深地感叹: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家庭和睦与幸福的指数跟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品德的熏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教育不一致、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身心能健康吗?

同样的道理,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身心不健康,那做父母的能不操碎了心吗?

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吗?

可我仅仅一个老师,跟家长是合作者,不是裁判员。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是判爸爸妈妈谁对谁错。

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都是爱孩子,都想望子成龙。

爱孩子、望子成龙本身就没错,仅仅他们不明白孩子自己的爱对孩子已经造成伤害了。

严厉要求、态度粗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伤害,而百般溺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

他们接受我去家访,面对孩子的问题直言不讳,坦然面对,当然是希望我能协助他们,与他们一起教育好孩子。

这也是我的职责呀。

我们谈话的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

我首先安慰他们:

“孩子的行为习惯确实不是很好,经常惹事生非、耍无赖;但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他的篮球乒乓打得不错,有时候也听老师讲道理,遵守约定啊……孩子现在还小,可塑性还强,你们千万别对他失去信心。

”爷爷附和道:

“是啊,是啊,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注意还来得及”。

我又接着说“教育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孩子的成长你们不知付出了多心血和汗水。

你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爱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父母智慧的爱、理智的爱相伴。

爱不是一种态度,不是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而是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父母的爱会成为一种伤害。

既然你们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今后多沟通、多交流。

爸爸脾气暴躁,妈妈温柔,你们两个性格刚好能够互补,在教育孩子时是很好搭配的一对。

妈妈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态度粗暴,理智一点,能够拉拉爸爸的衣角或者给个眼神提醒,两个互相配合就避免发生家庭矛盾了。

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的话,会引起孩子跟爸爸的敌对,同时把孩子的错误转移到爸爸身上。

爸爸和妈妈双方,不管哪一方不对,都需要冷静,用巧妙的方法阻止。

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多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

恨铁不成钢,可钢铁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对吧。

所以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协助他找出问题,一种方法不行那就换一种方法,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不知是我的话感动了家长还是我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家长,家长连连致谢。

最后我给他们提了建议:

利用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依赖,那妈妈引导孩子看课外书,展开亲子共读一本书。

如《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爱的教育》等,用书中蕴含的道理来启迪孩子心灵,利用课外书籍来陶冶孩子。

孩子喜欢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爸爸多陪孩子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下下象棋,交流感情,那亲子关系不是更和谐了吗?

在肥仔家两个半小时的家访让我感觉有点累,可想想家长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在谈话中流露出的信任,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家访心得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实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实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够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

“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

对于一些所谓“调皮”“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但协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开学不久,我就注意到班上的颜雨欣,虽说她平时喜欢和男同学追逐打闹,大大趔趔,可静下来的时候,脸上有些许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有时又有点倔强。

家访的第一站我就到了她家,她父亲在外地打工,常年和母亲生活,母亲平时工作较忙,脾气较暴躁。

刚进她家时,她母亲就一个劲地数落女儿如何如何不用功,不听话,喜欢吃零食,顽皮,对女儿极其不满。

当我把小琴在校的良好表现向家长反映,特别是提到她很聪明,很要强,课上能积极发言,课后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时,她母亲有点惊讶;我又告诉她孩子对母女交流少的不满,以及我对孩子多重性格的担忧,她母亲沉默了,哽咽着告诉我们,今天老师来家访,对孩子那么关心,做母亲的感到羞愧,自己一心想工作,又因家务的繁琐,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忽视了平时对孩子的关爱。

“我真的很对不起她。

”当着女儿的面,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

女儿哭了,刺激我也红了眼圈。

这感人的一幕是家访的意外收获。

母女感情的隔膜涣然冰释,此后家长经常来学校或者打电话了解女儿情况,孩子进步确实很大,不能不说是家访的功劳。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家长。

而做家长的又有谁不想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呢?

这样的家访,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水平。

通过家访,还能够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争取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班上的李壬涛,调皮捣蛋,每天都有任课老师告状。

一年级开学没有多久,小小的年纪竟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我几次给他的家长打电话沟通,家长都推说没有时间管孩子,还说:

“老师,我们家小勇就全交给你了,我们都忙,没时间管他,你就多下功夫吧。

”对孩子的学习一点不关心,责任全推到了老师身上。

于是,家访时我去了他家,了解到他的父母是附近的菜农,每天要赶早市卖菜,要打理菜田,偶有时间还去打麻将,不管孩子学习。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与他的家长敞开心来谈了很久,发自肺腑地说了很多中肯的话,还结合孩子现在情况谈了利弊,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答应每天抽时间帮孩子补习功课,调动起他的学习热情来。

人们常说: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确实如此,现在的他,学习成绩上来了,也爱学习了,而且他的家长也终于改变了往日的态度,对孩子上心了,对我的工作也更支持了。

家访中的事一件一件,我无法用华丽的辞藻一一描述出来,只能发表我对于家访的一点感想。

一次次的家访不就是一次次的发现吗?

教育不正是有了发现,才绽放出它的缤纷绚丽,表现出它的永恒魅力吗?

经常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紧。

课间,孩子们会围上来让我教踢毽子,并要和我比赛跳绳;感觉累了,会有几双小手给我按摩、推拿;感冒了,会有孩子带来感冒药、润喉片……

教师访万家体会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实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实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够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

“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

对于一些所谓“调皮”“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但协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家访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郑芷翩家长与我交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第一,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况以及为提升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间增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

第三,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

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第四,自己在这次家访活动中,灵魂和觉悟得到了提升。

感觉身上的担子、责任更重了,面对学生的企盼,即有爱心更有奉献;面对家长的嘱托,即有责任更有使命。

家访中存有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做生意的不在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展开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

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有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

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

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双方教育观点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

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增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

因为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

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

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水平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即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即时增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来说之,经常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紧。

但我深知: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教师访万家体会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主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

通过家访,我们能够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掌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的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注重孩子的成长。

为了响应教育局“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精神,10月4日,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踏上了家访的行程。

我和本班科任教师金老师一同来到了第一个家访地——蒋家河村二组胡珊家,她家位于汉江大堤脚下,住地较为偏僻,此湾住户不多,大多已搬迁,问了几个过路人,她不容易才找到胡珊家。

听到我们的叫声,只见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从低矮的房中慢步走过来,一边回应,一边眯着眼睛问我们是谁,得知我们是胡珊的老师来家访了,立即拉着我们的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在大约四十分钟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胡珊同学身世很苦。

三年前,父亲在牢中病逝,母亲改嫁,现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孩子虽然很懂事,但爷爷奶奶的岁数大了,没有文化,更谈不上辅导她的学习了,就连她的日常生活,爷爷奶奶也只能勉强维持。

当谈到孩子性格内向,不能与其他孩子打成一片时,奶奶直抹眼泪,奶奶表示,只要她活一天,孩子都要读一天书的。

这情景让我们感到十分辛酸,毕竟现在像这样的家庭不多了。

虽然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远离爸爸妈妈,但他们还有亲情,而胡珊呢?

我不禁用疼惜的眼光看了一下胡珊,摸着她的头说:

“孩子,好好读书,老师支持你!

”她懂事的点了点头,奶奶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们万万没有想到教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不知怎地,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特别是这些特殊的家庭,我们平时注重的不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

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目中也绝不是可存可无的,教师还是注重和关心自己的。

还有一位学生的奶奶说:

“现在的老师都不实行家访,虽然能够通过电话联系,但和家长的联系还是不够的。

”她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极大的肯定和赞赏,并由此谈到学校的管理非常正规,让他们非常放心孩子的在校教育,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谢教师,我们教师也倍感责任重大。

总来说之,家访是沟通教师与家长、学生们的一座桥梁,非常必备,也非常有效。

当然,这次家访是走访了部分学生,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走一走,走遍每一个学生家庭,我想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更是对学生、家长负责。

教师访万家体会

今天天气十分阴沉,就像我们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源于今天的家访对象——小A(为保护学生隐私,故用化名)。

今天是周六,按照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工作计划,我们班拟定了今天上午的走访对象——小A和其它三名同学。

小A同学平时在校活动好动,成绩在班上排名倒数,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上课爱讲话,几乎不做作业,即使硬逼着做也是敷衍了事,是老师们心中典型的“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也无计可施,说心里话,甚至有些厌恶,只能寄希望于家庭教育,这也是我们选择小A作为我们第一批家访对象的原因。

来到小A同学的湾边,一位老人早已在路边等候,这位老人是小A的外婆,外婆带我们带到家里,是一栋两层小楼,家里的陈设也能够,条件在湾里应该还算不错。

外婆给我们倒上热茶,还端上了早上刚从集市上买来的水果,就详细也攀谈起来。

我们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小A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外婆给我们介绍起了孙子在家的表现情况。

小A昨天回来时很高兴,说老师明天要来家访,但今天早上借吃早餐的理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分明是在躲老师。

“这样的学生嘛,当然怕老师‘告状’啊!

”我心里这样想。

小A的父母都在福建做事,父亲在莆田一家鞋厂打工,母亲经熟人介绍在福州一家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因为生存压力大,父母长期分居,而且感情上还出现了问题。

小A三个月不到就被父母丢给了外婆抚养,这些年全靠外婆拉扯长大,虽然经济上不存有太大问题,但是孩子一年到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而且一家三口团聚的日子几乎没有。

别看他在外面好动,在家的时候总是一声不吭,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他是个可怜的伢啊。

说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禁眼泪汪汪。

我们几位老师也沉默无语,我的心头猛地一沉,这个平时活泼好动,看起来没有什么心事的孩子背后竟然有这样残酷的现实?

如果我们不来,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个13岁男孩承受着怎样的孤独?

来之前,我们还在心生厌恶,但是现在,我有点鄙视我自己了:

你了解你的学生吗?

做老师的不是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吗?

我只能说:

孩子,老师错怪你了!

对不起!

告别了孩子的外婆,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向了另一位学生的家,因为我知道我肩负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