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2542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喧腾(xuān)匀称(chèng)迸溅(bèng)奢望(shē)

B.栖息(qī)倔强(juè)堕落(zhuì)滑稽(jī)

C.庇护(bì)骸骨(hái)黄晕(yùn)欹斜(qī)

D.分歧(qí)贮藏(zhù)枯涸(hé)嫌恶(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头晕目眩瘦骨嶙峋险象跌生具体而微

B.擎天撼地闲情逸致苦心孤诣绝处逢生

C.忍俊不禁玲珑剔透盘虬卧龙春花秋实

D.眼花潦乱花枝招展骇人听闻悬崖峭壁

3、下列名人说的话或歌词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挂着一颗蓝蓝的星球缓缓地转动。

”(童安格)

B.“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

”(徐静蕾)

C.“我要今天格外说说合同。

”(白岩松)

D.“我们要在每一个村建一个卫生所,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医院”(温家宝)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因,也为结尾万芳原谅了“我”作铺垫。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其散文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D.《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

(2)题。

(4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

那些风花雪夜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以改编成小说。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地优秀编剧。

(1)请结合语境,将下面两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分)

A.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B.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8分)

(1)《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则》中我们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站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飞过,不禁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5)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向阳中学七年级

(1)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5分)

(1)请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项目。

(1分)

示例:

“秋之魂”诗歌朗诵会

你的设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四季”的名言警句,请举出一个含有季节的名句。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某一季节的特有景物,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50字左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

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流感病病死率对照表(摘自专家分析)

流感病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

病死率1%—5%(目前)30%—70%7%—14%

分析材料信息,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4题。

(14分)

蟋蟀出世记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

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

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

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

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

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

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

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

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

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

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zhōnɡ)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

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

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

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

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

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

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

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

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

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

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

这奇妙的孵(fū)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

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

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

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

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文章按照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2.细读文章③⑥⑦段,将下面图示中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

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

5.结合文章,并根据你对法布尔《昆虫记》的了解,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法布尔是一位“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的生命。

他笔下的昆虫是那么生动、美丽、聪明、勇敢,让我们感悟到一位昆虫学家

;他在郊外的“荒石园”里,用简陋的设备观察昆虫真实的生活,并记录了那么多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可贵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3分)

妈妈的礼物

孙君飞

①一个妈妈提前被病魔带走了,她临走的时候,两只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

她没有什么能够留给女儿,她连一本书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回忆录。

她只留给女儿一个心形的红色小盒子,小到可以轻轻松松地握在手掌心里。

“宝宝,妈妈永远的好宝宝!

这是妈妈送给你的最特别的一件礼物,它可以送给你很多次、很多次,不是只有这一次。

它当然值钱,但不仅仅是值钱。

你一定要保护好它,就像保护你自己。

亲爱的好宝宝,妈妈永远爱你!

”说完这番话,她永远闭上了眼睛,但小女孩觉得妈妈的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

②不知道为什么,小女孩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开过小盒子,越到后来越不想打开它。

“这是妈妈留给我的最特别的礼物!

”她感到这已经足够了,有这样一件小东西陪伴着自己,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打开盒子看里面是什么。

妈妈叮嘱小女孩要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它,她相信自己办得到。

③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钎子,去叮叮当当地凿一块大石头,想凿出一个安放小盒子的空洞。

不过,她的力气不够大,凿得大石头火星四溅,进展却很缓慢。

小女孩在妈妈走后,第一次委屈地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她的眼泪滴到小盒子上,清风一吹,变成了蜡。

蜡一层层地将妈妈的礼物包裹起来,最后变成一枚夜明珠似的东西。

这一下,小女孩破涕为笑了。

可是,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她家的一只大母鹅突然跑过来,一口将这枚“夜明珠”吞进肚子里。

小女孩惊呆了,却不能狠狠地揍大母鹅一顿,逼迫它交出她的宝贝礼物。

因为这是她家唯一的一只鹅,家里的盐、米和油,包括她用的书籍、纸张都是大母鹅下的蛋换来的。

既然什么也不能做,小女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母鹅,更加伤心地哭起来。

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

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④正在哭着,又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只大母鹅就在小女孩附近的干草堆上产下了一枚鹅蛋,稍微有些奇怪的鹅蛋,一是它接近圆形,二是它泛着红光。

大母鹅下蛋以后,嘎嘎地叫了两声,又过来用大扁嘴巴衔小女孩的裤脚。

当小女孩捧起这枚鹅蛋,觉得它有些沉重。

对着阳光仔细一看,里面竟躺着那枚夜明珠似的盒子!

妈妈的礼物失而复得,她第二次破涕为笑,兴奋地抱起大母鹅,亲了又亲。

礼物外边的蛋壳跟石头一样结实,但却是透光的,不仔细看,别人还认为是个蛋形玩具。

这样的玩具也太多太普通了,谁会想着要打开它呢?

就这样,妈妈送给小女孩的特别礼物,一直安然无恙地呆在她的身旁。

⑤孤单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饥饿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她都会想起这件小礼物,都会握着这枚泛着红光的“大鹅蛋”看了又看,吻了又吻。

每次见到它,她都觉得是妈妈送的新礼物,她喜欢得不得了的新礼物——它果然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虽然在外人看来,它仅仅只有“一个”,只能送上一次。

⑥有一年,小女孩穷得吃不饱饭,想卖掉妈妈的礼物,它也许是一块金子,或是一颗钻石呢?

幸好小女孩没有打开它!

当想到自己可能还拥有一块金子甚至一颗钻石时,小女孩就有了勇气和力量。

第二年,小女孩真的拥有了一块金子;第三年,小女孩就拥有了一颗钻石。

后来,小女孩长成大女孩,大女孩又长成一个妈妈。

别人都说她长得很像很像她的妈妈,她的女儿也很像很像她。

⑦小女孩曾经问过大母鹅,你知道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吗?

它不说话,就那么凝视着她。

突然,从它的嘴里掉下来一枚玻璃球。

小女孩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5.文章以“妈妈的礼物”为题目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是一篇童话,围绕妈妈的礼物,发生了哪三件曲折离奇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第⑤⑥段内容,说说妈妈的礼物具有怎样的神奇魔力?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女孩为什么认为妈妈的礼物是玻璃球是最好的答案?

文章直到结尾也没有明确交代礼物的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塞翁失马》,完成19—22题。

(1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9.《塞翁失马》选自,其主要编写者是西汉人。

(2分)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九:

()

21.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分)

22.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

(2分)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22.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2分)

(二)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日:

“诺。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

等待。

2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

2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25.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

(2分)

四、作文。

(50分)

街头的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12~201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

(全卷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

一、

1.C(2分)

2.B(2分)

3D(A句式杂糅,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挂着一颗蓝蓝的星球。

或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一颗蓝蓝的星球缓缓地转动。

B、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的画。

C、语序混乱。

我要今天格外说说合同。

今天我要格外说说合同。

4.C(2分)

5.

(1)BA(2分)

(2)把“千方百计地”放在“使”的前面或者去掉。

(2分)

(可以在原句上改,也可以把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还可以把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

6.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人不知而不愠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一空1分,共8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现象,该空不得分)

7.

(1)示例:

①话说“春游”演讲比赛

②办“走进四季,感受自然”手抄报

③“冬季摄影”作品展等。

(与四季有关的活动均可,1分)

(2)示例:

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分)

(3)示例:

不知不觉中,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小溪开始欢唱,花儿竞相开放,鸟儿呼朋引伴,大地上一派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景象。

(修辞1分,描写2分,共3分)

8、甲型H1N1流感与高致病性禽流感和SARS流感病比较,死亡率是最低的。

二、参考答案:

1.时间2.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3.示例:

“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

“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4.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的欣喜之情。

5.示例:

对生命(昆虫、自然)的尊重与热爱严谨、细致、持之以恒

15.①全文的线索②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一点1分,共2分)

16.①妈妈的礼物成了夜明珠似的东西。

②妈妈的礼物被大母鹅吞进了肚子里。

③妈妈的礼物被石头一样坚硬的蛋壳保护起来了。

(注意原文中三次出现的“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点1分,共3分)

17.①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

②它给了小女孩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③小女孩依靠它战胜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

(答出一点给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

18.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什么或是否贵重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母爱,小女孩从中得到了精神力量。

(或小女孩感到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母爱在,就能给自己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2分)

好处是:

启人深思;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任答一点得2分)

三、19.《淮南子》刘安(一空1分,共2分)

20.

(1)亡:

逃跑

(2)吊:

安慰(3)引:

拉(开)(4)十九:

十分之九(答对一个得1分,共4分)

21.

(1)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2分)

(2)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2分)

2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一点1分,共2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3.①遇事要沉着冷静,处之泰然。

失去时不要沮丧;得到时也不要得意忘形。

②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得失福祸。

③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要着眼于长远,看到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

(其余理解只要合乎文意,答一点即可得2分)

四、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时间:

90分钟;12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痴(chī)想迸(pèng)溅迂(yū)回盘虬(qíu)卧龙

B.泯(mǐn)灭厄(è)运贮(chǔ)蓄秋波澹澹(dàndàn)

C.发髻(jī)猝(cuì)然扒(pá)窃忍俊不禁(jīn)

D.骸(hái)骨喑(yīn)哑瑟(sè)缩苦心孤诣(yì)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诱惑瞬间崩塌轻歌慢舞B.匍匐磅礴静谧更胜一筹

C.宣嚣篡夺洗濯昂首挺立D.嶙峋孪生踉跄头晕目炫

3.下列短语结构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A.认真学习范进中举安邦定国打得惨败

B.坚持到底勃然大怒彻底革命吃饱了

C.美丽可爱阳光灿烂妹妹哭了白云满天

D.好玩极了发扬国威周游世界探访大地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节公开课上,同学们思维非常的活跃,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随声附和地积极回答着。

B.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遨游太空只能是个可望不可即的美丽梦想。

C.他在两座山峰之间表演高空缆绳行走,坡陡、风大、绳滑,险象迭生,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

D.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森林里玩耍,同学们快乐得像一群小鸟。

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僵”,僵硬的意思。

B.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指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C.元方:

“君与家君期日中”(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兄子胡儿: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很差,极差。

拟,比拟。

6.下面空格处填入的文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大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马群;看不厌那些战风战浪在蓝天中搏击云海的飞鸢;看不厌那些穿山穿岭在大地上呼啸着前进的列车。

看不厌它们那呼啸着的不倦的生命里的凯歌②奔驰的英姿疾翔着的风骨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7.下列各句的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B.最爱湖西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西风。

D.风里带来些新鲜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B.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C.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D.由于“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海军已正式步入”航母”时代。

9.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那个皇帝真可笑”学过《皇帝的新装》后,同学们纷纷交流说:

“我们可不能做一个自欺欺人的人呀。

D.为了研究,法布尔用积攒的钱购得了一处荒地上的民宅,并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1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篇幅短小、蕴含丰富的短诗,被称之为“小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B.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

C.《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童话故事集之一。

D.“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阅读《看云识天气》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1-15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