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1975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

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

你们发现了什么?

会是铅笔吗?

生:

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

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

生1:

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

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

(揭示谜底)看!

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

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

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

尺子。

师:

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

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

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

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

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

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

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

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

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

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第二课时

认识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2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

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

认识米 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

教师提问:

“1米里有多少厘米?

”“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

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厘米  200厘米=( )米

实践活动:

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第三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用刻度尺画线段。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拿出我们已经准备好的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得出:

这条毛线是弯的。

教师拿起毛线,两手把它拉紧,提问:

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学生发现它变直了。

师:

我们把用两手拉直见到的这一段叫做线段,(板书:

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

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

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

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

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

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

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

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5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

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

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

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

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

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智慧花朵》相关习题。

六、教学板书

认识线段

  

第四课时

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

厘米和米。

师:

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你能举出例子吗?

如果学生举出的例子合适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恰当的例子,教师可以说:

“老师的食指(伸出来给学生看)宽是1厘米;咱们的课桌长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一、新知拓展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三、总结提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四、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一第9题。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在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

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