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1933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85《游戏论》期末考试指导

0185《游戏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游戏论以学前儿童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文化等为学科基础,系统研究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分类、发展价值、各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与运用、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游戏场地的设计和玩具的选择与评价等问题,说明游戏在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说明游戏和幼儿的学习、游戏和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关系,揭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

本考试总分为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名词解释:

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及分值如下:

每题2分。

每题1/2分。

每题5分。

4、简答题:

每题10分。

5、分析题:

每题20/30分。

二、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儿童游戏理论

1.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一种转借行为,无固定模式,亦不能由外在行为或字义来区分,更不加以言传(无法言传);游戏出自内在动机;游戏重过程轻结果;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游戏具正向情感。

2.现代游戏理论:

现代游戏理论中4个对老师很有帮助的理论观点,包括:

转换理论、表现理论、元沟通理论、剧本(情节)理论。

以心理分析学派、皮亚杰理论、维果斯基理论、桑顿•史密斯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

3.古典学派:

艾里斯[Ellis(1973)]认为古典学派较属于不切实际的游戏理论,比较注重

哲学思想,较不注重实验结果。

可分为两派:

1.能量过剩和休养理论:

将游戏视为一

种能量之调节。

2.进化重演和能力练习论:

把游戏解释为人的本能。

4.认知理论:

认知游戏理论包括有皮亚杰(Piaget)、维果斯基(Vygotsky)、布鲁纳(Bruner)、桑顿?

史密斯(Sutton.Smith)及辛格(Singer)。

5.元沟通理论:

玩在一起的幼儿或独自玩耍的幼儿都会使用人际间的信息去建立、维持、打断、恢复和终止一项游戏。

幼儿很容易的进出他们的游戏世界,而同时也知道真实世界的存在。

在游戏中幼儿能同时意识到真实或虚幻世界的存在。

游戏本身及游戏中所做的一些沟通反应或表达出存在于游戏世界及真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

游戏中通常讲的话并不真实,不过在假装的世界里重要的是要玩得逼真,而游戏的内容亦是真实世界的显现,任何真实世界中的事件都可经由沟通的信息“这是游戏”而转变成游戏。

因此,幼儿和成人都可经由这种沟通信息,不断的组织与再组织他们的行为和经验。

6.转换理论:

转换理论的观点来自于皮亚杰,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表征特性。

游戏的转换

是改进游戏层次所必需的(合作关系、语言行为与游戏持续力是其它的重要因素)。

在评估转换行为的品质时,须考虑四个问题:

(1)幼儿是假装成另一个人,而不是自己吗?

(2)幼儿所要假装的角色与他们自己不同吗?

(3)幼儿想要假装的物体与真实存在的物体不同吗?

(4)幼儿要假装的情境与真实的情境不同吗?

7.游戏与探索行为的差别:

探索行为是刺激所导引的行为,主要是要获得物体的相关信息,是受欲探索物体特征的刺激所控制。

游戏是受有机体所导引的行为,但不是要获得物体的相关信息,而是因个体之需求及欲望才去游戏。

游戏永远出现在探索之后,而且游戏在行为上较复杂、不规则:

探索行为则呈典型的刻板化,只有观察及操弄(包括触摸)两种行为。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发展

1、扮演类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可以促进幼儿假装技巧、社会技巧等方面趋于成熟。

第三章游戏的发展

1.游戏领域:

6岁前幼儿的游戏行为的发展趋势,本课程中我们分4个游戏领域发展来探讨:

社会游戏、建构/玩具素材游戏、表征游戏和身体/动作游戏。

2.表征游戏的两个向度:

皮亚杰将表征游戏分为两个向度:

(1)假装行为与玩物(玩具素材);

(2)角色履行与主题。

3.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个人或一群个体的游戏或在相互同意的规则、有限的时间及计分方法的竞争”的活动。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规则游戏是在正式学校与儿童游戏之间的理想交集”。

规则游戏常让儿童获得高欢乐习得学习技巧的过程,而且也可练习已教过的技巧。

4.Howes(1980)的同伴互动量表中学前儿童的社会游戏的五种型态(层次):

层次一平行游戏

层次二共同关系焦点的平行游戏

层次三简单的社会游戏

层次四共同意识的互补性和互惠性游戏

层次五互补及互惠性的社会游戏

5.动作技巧:

动作技巧都要从婴儿出生后慢慢去发展的,这时候幼儿可做追、跑、骑车、拉车、跳绳等动作。

6.平行游戏(parallelplay):

两个孩子玩同样的活动,但彼此没有互动、没有目光接触及任何社会行为,也是Parten所说的典型的平行游戏。

例如,两个孩子各自聚精会神地画自己的图画。

第四章游戏的个别差异

1.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产生个别差异的因素:

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产生个别差异的因素有

幼儿人格、环境因素和性别。

第五章游戏与中国幼儿教育

1.陈鹤琴: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

陈鹤琴先生是二十世纪初期(1920)我国

著名幼儿教育代表人物。

从1920年起,陈先生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包括儿童游戏的研究)。

陈先生的思想与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使游戏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有特殊需要儿童

1.游戏评估的模式分别有:

多元学科(multidisciplinarv)、学科合作(intedisciplinary)、跨学科(transdisciplinary)三种

2.融合教:

融合教室是针对所有孩童的需求而设计——即包括发展正常的孩童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孩童。

有效的融合作法则是指发展方案规划同时依据障碍与未障碍的孩童来设计。

为了在初期达成有效的融合教育,必须依赖游戏的力量,重新建构老师的角色、课程、及教学方法。

3.儿童生活方案:

是近年来针对住院孩童的需求所做的一项回应。

游戏是孩童生活方案的核心,目的是要帮助在医疗照顾背景下的孩子,能够保持该有的发展、福利,并得到支援。

儿童生活专业人员认为游戏对于住院的孩子非常重要。

4.游戏治疗教学:

帮过许多幼稚园的孩子处理自己的感觉(feelings)、恐惧(fears)以及对友谊

(friendship)、公平(fairness)的关切(这称为F四主题)。

第八、九章游戏之成人参与

1.成人扩充游戏的策略为了增加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之正向效果,成人需要在扩充儿童家居与教室游戏经验中扮演主要的角色。

扩充儿童游戏有三个步骤:

1.提供游戏资源。

2.观察游戏。

3.与孩子游戏,扮演支持性及回应性的角色。

2.成人提供游戏资源:

Griffing(1983)认为设定游戏的阶段,成人应先预备妥下列四项必要条件:

(1)时间;

(2)空间;(3)玩具素材;(4)预先的经验。

3.成人参与儿童游戏的好处:

1.支持:

当父母或老师参与活动,无形中就是给孩子赞成、支持。

2.建立融洽与依恋关系:

与孩子建立融洽关系(rapport)的最好方法就是参与孩子的游戏。

3.持续力:

当成人参与儿童游戏时,可以减低孩子游戏时的不专心,而且会增长游戏的时间。

4.游戏品质:

成人的示范可以帮助孩子参与高品质的游戏,父母亲与婴儿互动,可以鼓励他们多探索周遭的事物,促进孩子参与社会层面的语言互动,而增加其日后游戏能力。

5.认知与社会发展:

研究指出游戏训练可提升游戏层次,也会增加了认知及社会能力。

6.同伴互动:

因为成人可以帮助儿童经营在游戏中之互动接触的机会,而且也可以指导孩子

成功及有效地与别的儿童一起合作及教导他们如何与同伴相处,来增加其与同伴互动的品

质。

7.鹰架(支架):

大人与孩子互动无异是提供支持并创造孩子“最近发展区”。

老师(成人)可以帮助整个游戏的进行及丰富游戏情节。

4.成人参与儿童游戏中的六种角色:

1.未参与者——成人并下注意儿童进行游戏。

2.旁观者——成人只看儿童在玩。

3.游戏管理者——成人帮助儿童准备布置情境,并在儿童游戏时给予协助。

4.共同游戏者——成人加入儿童游戏行列并成为游戏的一员。

5.游戏领导者——加入儿童游戏并主动地延伸儿童游戏情节以丰富游戏。

6.指挥者/教导者一—控制游戏过程并告诉儿童如何进行游戏、或将儿童游戏指导成为有意义之学习活动。

第十章观察游戏

1.观察儿童游戏常用的记录工具有:

检核表、评分量表、轶事记录和录影记录。

其中,轶事记录是记录事件的故事描述,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时或发生之后不久即马上记录事件的始末。

2.计分评量表:

计分评量表(ratingscales)类似检核表,主要是对特定行为的观察并且提供一简便的格式来做记录信息:

但是计分评量表比检核表只能勾选行为有更多的行为信息,而且也可以呈现行为之量化差异。

这些评量表帮助观察者了解行为之有无,以助其做决策及判断行为之量化品质。

计分评量表可以用来当作广泛行为与特质的判断(Irwin&Bushnell,1980)。

通常这些行为与特质是难以被测量。

例如Lieberman的玩性(playfulness)量表便是一个应用评分量表的例子。

3.检核表:

检核表(checklist)是有用的观察工具。

其用于:

(1)描述特定的行为;

(2)提供游戏行为的出现与否的简易观察系统。

检核表可以加以系统化及注意特定的游戏行为的频率,其好处在于快速、省时及方便。

4.录像记录法的优势:

第一,录影器材解决了一些成人观察上的问题。

摄影机可架设在某些游戏角落(娃娃家、

积木角),使观察记录可以继续进行,毋须额外时间及注意力,而录影带可在时间允许及方便的情况下随时可放映。

第二,用摄影机可搜集到比人去观察的一手资料更丰富的信息,因为不会错失幼儿任何游戏行为,又可重新放映。

它可显示:

(l)幼儿玩哪些玩具素材;

(2)与哪些幼儿或成人一

起互动;(3)所使用的语言;(4)幼儿及成人所使用的非语言,如姿势、手势、声调等。

第三,成人可藉录影器材来增强自己的观察技巧。

如某些老师可能用同一卷录影带看某些幼儿的游戏,然后用其中一种量表来记录,再来可比较老师们所看到的游戏行为,并讨论他们为何用此类型的观察类别做为登录的依据,同时不同的观察者所评量结果可做评分者的信度,如此可加强彼此间评分之一致性。

最后,老师可利用录影带作评估及增进自己干预及参与儿童游戏的技巧

第十一章游戏环境

1.影响儿童游戏行为的室内游戏环境因素:

主要有三部分,包括空间安排、空间密度和游戏

角区的安排

2.一般教室的游戏角落:

美劳角、积木角、地板游戏角、娃娃角、音乐角、图书角、桌上玩具角、数学角、科学角、木工角、身体资源角、轮替的主题角、写字角等。

3.空间密度:

通常解释为每一个儿童在游戏环境中所占的空间大小,也就是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

数值低(每位儿童20平方英尺)显示环境拥挤,数值高(每位儿童70平方英尺)显

示较不拥挤。

4.影响游戏行为的环境因素:

适合游戏的空间、空间布置及玩具和设备的选择

5.传统游戏场:

通常是铺着土壤、草地或大部分是柏油的广大开放场地,其设施常是零星的散布在场地的铁制器材,典型的有单杠、秋千、滑梯,跷跷板,以及旋转木马,通常周围都以铁篱围着,这种设计可回溯至1900年代早期,直到今天在美国仍然是最常见的游戏场型态。

最大的好处在不需要太多的保养,同时这种游戏场也提供了大空间以及设备,供孩子大肌肉的活动。

缺点在于使用率低,游戏的层次低,意外伤害率高。

6.现代游戏场:

现代化游戏场通常也称为创造性或有规划的游戏场,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样化的游戏设施。

现代化游戏场种类很多,并不一定都含有以上所列的各种设施,虽然有些设备没有,但现代化游戏场仍能比传统游戏场提供更多样化的游戏经验给孩子。

7.冒险性游戏场:

游戏场地是利用自然的环境及各式各样的废弃物所规划成的,设施都是临时性的,由孩子们自己建筑、拆掉再建造他们自己要的结构物。

好处是:

这种透过对自己环境的建造可使幼儿培养责任感和胜任感,并在建造过程中获得许多技巧。

缺点在于:

冒险式的游戏场地不易觅寻;花费相当昂贵;不是很安全。

8.空间安排:

空间如何的安排对儿童游戏模式有影响。

主要包括空间适宜用开放或小型区隔区域,设计良好的游戏空间,和与不同游戏区域的游戏关系。

第十二、十三章游戏玩具素材

1.建构玩具素材:

建构玩具素材(constructionalmaterials)是设计成让孩子有多种不同玩法的玩具素材,它不同于有特别之教育目的及使用方式的教育性玩具素材,在运用上有很大的弹性,可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

如拼图、积木、乐高等。

2.真实玩具素材:

真实玩具素材(realmaterials)是一些在成人世界中,有特殊用途而不是用来玩的,但孩子却将它用来游戏,孩子想模仿大人并像大人一样去使用这些东西,例如,木头工具的使用。

这一类的玩具素材包括了沙、水、木头、泥、黏土等基本素材。

3.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负面影响:

可能包括,电视可能会减少儿童游戏行为,减少儿童玩创造及想象的游戏机会,而增加较低层次的模仿行为及增加高攻击行为。

正面影响:

电视可以被用来增进幼儿的游戏能力。

这些研究者所持的理由是:

毕竟电视与想象虚构游戏有一些共同的要素——视觉流畅力、时间与空间的弹性及幻想与现实的区别。

因此,某些特别的节目可以给予孩子在游戏情节上的暗示,以刺激其幻想游戏。

当然,优良的儿童节目也可提升儿童利社会行为与想象游戏的发展。

第十四章游戏与教育

1.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游戏与学术课程之间有多层面的关系,包括课程导向游戏和游戏导向课程。

1)课程导向游戏——老师从课程角落中提供一些可让儿童学习概念与技巧的游戏经验,例如,读写活动、数学与科学。

如扩充数字的商店角落游戏的轶事花絮记录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儿童可以在游戏角落中学习认识数字及数数。

此种课程导向游戏较类似我们所用的主题学习或角落学习的开放敦学,老师依原先所设计之主题,辅以用游戏活动来提升孩子有关数、科学及语文能力。

(2)游戏导向课程——老师可从孩子在游戏中所展现的主题与兴趣中再组织学习经验。

例如,假如儿童表达他们在游戏中对海洋生物有兴趣(例如,假装是鲸鱼或鲨鱼),老师可利

用自然观察之优势,再设计一具科际整合的海洋生物角落。

在此学习区,儿童有机会学习有关海洋生物的技巧与概念,包括读写能力,数学及科学。

此种游戏导向课程较为开放,老师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及能力,再依他们的兴趣来架构主题学习区。

(3)如有可能,可以兼具此两种导向,一方面利用课程导向游戏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孩于的游戏经验来架构主题学习,至于何时使用何种导向,则依据老师要教导的功能而定。

2.游戏与学术科目连接的好处:

正向情感;不重于言传;过程重于结果导向;广泛学习机会数线;多重学习方法。

3.游戏导向课程的教学模式:

整合性或主题单元;方案模式;意大利瑞吉欧

三、重点习题及答题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数量不多,比较容易得分,考查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由于《游戏论》

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单项选择题为了测查考生在学习时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侧重于理论性、知识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出题。

考生可以在复习时结合考试指导,了解单项选择题的一般出题思路。

在不能直接运用《游戏论》知识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排除法。

在备选答案中,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看便知,就要先排除那些明显荒诞或者不正确的答案,经过筛选留下正确的答案,排除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回忆《游戏论》教材中是否有类似的表述;二是分析备选答案的表述是否合乎情理。

【重点习题】

1、6岁前幼儿的游戏行为的发展趋势,本课程中我们分社会游戏发展、建构/玩具素材游戏

发展、表征游戏发展和()等领域发展来探讨?

A身体/动作游戏的发展B性别发展C父母感情发展D幼儿园发展

2、为了增加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正向效果,成人需要扩充儿童的游戏经验,其扩充游戏的策略步骤有:

提供游戏资源、观察游戏和()

A总结检讨B成人参与和干预儿童游戏C辩论D教导

3、游戏与学术课程之间有多层面的关系,其关系是:

课程导向游戏和()

A互相干扰B错综复杂C游戏导向课程D平行关系

4、()不算是游戏

A扮家家B看电视C画图D堆积木

5、现代游戏理论中4个对老师很有帮助的理论观点,包括:

转换理论、表现理论、元沟通

理论和()

 

7、亲子、师幼、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增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A动作游戏B社会游戏C玩具素材游戏D表征游戏

9、在和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一起时,可使用游戏评估的方式获得描述性资料,帮助进一步的

治疗辅导的工作开展。

游戏评估的模式有三种:

学科合作、多元学科评估、和()

A音乐评估B跨学科评估C动作评估D舞蹈评估

10、对于住院的儿童,儿童生活专家认为游戏是()

B不太重要,孩子不会玩

D多余的

A很重要,会给孩子力量

C打发在医院里无聊时间二)多项选择题答题技巧】

《游戏论》多项选择题难度较大,每个题目涵盖信息量都很多,迷惑选项的存在更是加大了难度。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排除法。

在备选答案中,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看便知,就要先排除那些明显荒诞或者不正确的答案,经过筛选留下正确的答案,排除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回忆《游戏论》教材中是否有类似的表述;二是分析备选答案的表述是否合乎情理;对于某些有若干相同类型答案的选择题,可直接将各个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找出与题目基本上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两个明显矛盾的选择则可以快速加以排除。

【重点习题】

1、现代游戏理论是根据哪些理论学派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

()

1心理分析学派②皮亚杰理论③维果斯基理论④桑顿•史密斯理论

2、从皮亚杰理论发展出来对表征游戏的研究,我们可以将表征游戏分为两个向度:

()

10、从皮亚杰理论发展出来对表征游戏的研究,我们可以将表征游戏分为两个向度()

A假装游戏与玩具素材B角色履行与主题C平行游戏与语言D合作游戏与对话

(三)名词解释

【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的《游戏论》理论知识点是否真的掌握了。

在重点单元中出现的理论、模式、方案比较可能成为《游戏论》的名词解释出题点,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知识点。

要想把名词解释题答好,只有平时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中加深理解,才能达到真正掌握。

要把握概念的中心词,一般一个概念有2—3个中

心词,一个中心词1分或2分不等,考生知道几个中心词就写几个,不要因为这个名词解释就知道一个中心词答不全而放弃。

但也不要漫无边际地任意发挥,抓不住概念的中心词,照样无法得分。

【重点习题】

1、转换理论

2、儿童生活方案

3、元沟通理论

4、规则游戏

(四)简答题【答题技巧】《游戏论》在出简答题时,通常会考虑教材中条目比较清晰的知识点,不太可能让考生从一大段没有分层、分点的叙述中总结答案要点。

考生在复习时可以留意有此类特点的知识点。

简答题要求考生能全面系统地回答问题,但一般涉及的范围较窄,只要求列出基本要点,不必作展开分析。

因此解答简答题,既要全面又要精练。

全面是指答案要点要全面,判卷时一般是见点给分,对于与本题有关的要点应尽可能答上,防止漏列。

精练则是指每个要点的叙述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不多解释,以免重点不突出,又浪费时间。

【重点习题】

1、请列出Howes(1980)的同伴互动量表中学前儿童的社会游戏的五种型态(层次)

2、请写出对儿童的游戏行为产生影响的三方面游戏环境因素

(五)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题对一些学员来说比较棘手,部分考生的分析题常交白卷。

有的虽写了一大篇,但随意

编写也不能得分。

要想在分析题方面少丢分或得高分,关键是在平时复习时下功夫,在全面

看(即凡可能出分析题的地方都应看)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中的特征、提示要反复看。

从近几年《游戏论》考试指导可以看出,能够出分析题的知识点并不多,出题点通常侧重在较

大的知识点上,不单考查对该知识点概念的熟悉程度,更注重考查考生对从该知识点引申出

来的相关内容的把握,近几年更是有跨越章节考查不同国家在某一知识点上共同趋势的题目出现。

有的考题虽然仅以某个概念的“试分析”为题,但牵涉的内容却非常广泛,回答此类题时要层次分明,即先把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写清楚,然后按国别叙述,不要所有的答案就是

一段话,这样非常不利于阅卷老师找得分点。

【重点习题】

1、请依时间、内容、目的、注意焦点、行为、心情、心跳各项来分析游戏和探索行为之间的不同之处。

四、重点习题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B

C

D

B

B

B

A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BCD

AB

ABD

ABCD

ACD

ABCD

BD

ABCD

AB

AB

(三)名词解释

1、转换理论

此理论的观点来自于皮亚杰,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表征特性。

Smilansky认为游戏的转

换(tansformational)是改进游戏层次所必需的(合作关系、语言行为与游戏持续力是其它的重要因素)。

在评估转换行为的品质时,须考虑四个问题:

(1)幼儿是假装成另一个人,而不是

自己吗?

(2)幼儿所要假装的角色与他们自己不同吗?

(3)幼儿想要假装的物体与真实存在的物

体不同吗?

(4)幼儿要假装的情境与真实的情境不同吗?

这些转换型态进一步的可以在幼儿的

具体或相似的经验间差异的大小程度去获得。

如孩子是藉缩小的真实道具、替代性物品或假

装性物品来做物体的转换?

游戏的主题和内容,跟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相似的还是差很远的?

2、儿童生活方案

以游戏为核心,目的要帮助在医疗照顾背景下的孩子,能够保持该有的发展、福利,并得到支援。

3、元沟通理论

玩在一起的幼儿或独自玩耍的幼儿都会使用人际间的信息去建立、维持、打断、恢复和终止一项游戏。

幼儿很容易的进出他们的游戏世界,而同时也知道真实世界的存在。

在游戏

中幼儿能同时意识到真实或虚幻世界的存在。

游戏本身及游戏中所做的一些沟通反应或表达

出存在于游戏世界及真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

游戏中通常讲的话并不真实,不过在假装的世

界里重要的是要玩得逼真,而游戏的内容亦是真实世界的显现,任何真实世界中的事件都可经由沟通的信息“这是游戏”而转变成游戏。

因此,幼儿和成人都可经由这种沟通信息,不断的组织与再组织他们的行为和经验。

4、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games)是“个人或一群个体的游戏或在相互同意的规则、有限的时间及计分方法的竞争”的活动。

从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