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1687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9 大小:17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1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x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

教案

 

第一章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二、语法单位

三、句子成分

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

第二章 词类

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

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

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

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六、兼类问题

第三章 短语

一、定义

二、短语的种类

三、短语的构成手段

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

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

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

第四章 句子成份

一、句子成分的性质

二、主语、谓语 主语的语法构成 主语的语义类型

 谓语的语法构成

三、动语、宾语 动语的语法构成 有宾动词

无宾动词 宾语的语法构成 宾语的语义类型

四、定语  

五、状语

六、补语 补语的语法构成 补语的语义类型 宾

语、补语的顺序 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

七、中心语  

八、独立语

第五章 单句

一、基本概念

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三、主谓句 主谓谓语句 双宾语句 连动句

兼语句 存现句“把”字句 “被”字句“是”字句 “有”字句 “所”字句

四、非主谓句

五、单句和短语

第六章 歧义分析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二、歧义的种类

(1) 

同音造成的歧义 同形造成的

歧义 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三、歧义的种类

(2)

第七章 复句

一、复句的含义

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

三、复句的分类

四、广义的并列关系

五、广义的因果句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六、广义的转折句

七、复句的扩充

八、复句的紧

第二章 词类

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

 

(一)词类的含义

  词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a.按词的音节的多少分类:

单音词─复音词

    b.按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分类:

单纯词─复合词

    c.按词的历史来源分类:

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我们将要说的词的分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即这里所谓“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词类的划分标准应该是语法上的标准,而不是语音的或者词汇的、语义的。

总之:

  “词类”应该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语法的标准划分而来的词的类别。

(二)词类划分的目的

  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看来,起码有以下两点是要重视的:

  1.语法分析的目的之一,是揭示语法规律的本质。

词类在语法当中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语法研究必须如实地揭示这种客观存在。

  2.语法描写、说明的需要。

要进行语法描写或者语法解释,词类的概念是重要的。

例如,要说明下列语法现象所包含的语法规律就非有词类的概念不可:

    a.写信      b.我去

     吃饭       你来

     走路       他写

     ……       ……

   ──────    ──────

   动+名→动宾    名+动→主谓

  实践证明,词类的概念是重要的。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所以,划分词类的标准就应该是一个语法上的标准,而不应该是一个语音上的或者词汇上的甚至语义方面的。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词类划分甚至词的定性、归类过程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是,这个用于词的语法分类的标准具体是什么?

它是词的语法功能。

  从整体上来看,“词的语法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词的形态变化。

西方大多数语言中,都有非常丰富的形态变化,

如:

名词,有“数”和“格”等变化,动词,有“时体”和“人称”方面的变化,而形容词则有“级”的变化,等等。

重要的是,具有上述相同形态变化的词,在语法表现上具有一致性。

所以,依靠这些变化,基本上可以将词类划分开来。

打个比方,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的词类,如同一个社会中不同行业的人们穿着不同的制服,仅仅依靠着装的不同,就足以将不同行业的人们区分开来。

  但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汉语的词不具有上述一贯到底的形态变化。

比如,汉语的动词有重叠变化,但是并非所有的动词都有这种重叠变化。

汉语的名词有一些是有特殊标记的,如“~子”、“~儿”、“~头”等等,但也只是部分名词有上述标记而已,所以,这种形态上的变化或者标记显然不能作为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二,是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汉语的词没有一贯到底的形态变化,正如不同职业的人们没有穿有特征的服装一样──我们不能依靠外部形态上的差异来区别不同职业的人们,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人群的活动范围、他们所经常接触的对象以及他们不经常接触的对象以及他们经常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来判断他们的社群类别。

汉语的词类划分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词可以和哪些词组合,不能与哪些词组合以及它们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给词分类。

比如:

  能够受数量词语的修饰,不受副词修饰,经常作主、宾语的词都是名词。

  可以受副词修饰,可以带宾语,经常作谓语或者谓语核心的通常是动词。

  词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因为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主、宾语的不都是名词,作谓语的不都是动词等等。

  此外,词的语法意义,如“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变化消失等意义的词”等等,也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原因在于,有时,语法意义相同的词语,其语法功能未必相同:

    战争─打仗 忽然─突然 必须─一定

等等。

总之,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只能是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而且,以前者为主。

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

  和一些西方语言的词类划分不同,汉语的词类划分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分两个级次的。

即汉语的词类划分步骤是先进行词类一级分类,然后进行再分类。

  

(一)词的一级分类

  面对汉语的词,首先进行的是词的一级分类:

根据是否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可以将汉语的词分别为两个大的类别──实词和虚词。

 

  实词:

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虚词:

是没有实在的意义,只表示结构、语气等等语法意义,而且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如介词、连词、语气词等等。

 

(二)词的再分类

在词的一级分类的基础之上,就可以进行词的再分类了。

具体过程是: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将实词区分为名、动、形容、数、量、代、副、区别、象声、叹等类别。

相应的,也将虚词区分为介、连、助、语气等等类别

词的再分类,尤其是实词的再分类在汉语语法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四.各类实词

下面介绍各类实词的类别情况。

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介绍各类实词的内部情况,如词的含义、类别、语法特征等。

  二.是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介绍容易发生纠葛的词类之间的相互区别的方法。

  其中,以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的介绍为主体,以容易发生纠葛的词类之间的相互区别的方法的介绍为重点。

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词的语法特征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特定词类的组合能力的情况。

  二.是特定词类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

  三.是特定词类可有的形态变化的情况,如重叠等等。

  下边分类介绍。

 

(一)名词

  1.名词的含义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地点的名称的词。

如:

    人 农民 市民 老王 小李──人名

    猫 桌子 政治 意念 思想──物名

    今天 晚上 天上 河里  ──时间名、处所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名词的语法特征一方面是名词类别的语法个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名词与非名词的语法区别。

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受数量词语的修饰,不受副词的修饰。

如:

    一个茶杯 三个人 一只猫 一种意念

     *不学生  *很桌子  *马上椅子

时下存在一些流行的说法,如:

    非常男女 很绅士 很大陆

  但数量不多,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是一种带有浓厚南方地域特征的“北上”式的说法。

是否能够

在普通话中生存下去,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2)经常作主语、宾语。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

    ①[今天]咱们开个会。

    ②[屋里]他们几个正在开会呢。

  所以,有人把名词中的时间名词、处所名词看作是特殊的名词。

  (3)指人的普通名词加上“~们”可以表示复数。

    工人们 战士们 学生们 孩子们

    *老王们 *桌子们 *猫们 *老虎们

  (4)名词不能重叠

    *桌子桌子 *茶杯茶杯 *花生花生

  有一些具有重叠形式的词语,看似名词的重叠形式:

    人人 家家 年年 天天 队队

  但实际上,这些词语已经被借用为量词,属于量词重叠。

这可以通过和普通单音节量词的对比中得到证明:

  a.它们都表示“每一”的意思,和单音节量词重叠相同。

    件──件件 颗──颗颗 个──个个

    家──家家 年──年年 天──天天

  b.可以单独出现在“数+()+名”的环境中:

    一件衣服 三颗星星 五个人

    一家人  三年时间 五天时间

由此可见,这些现象应属于借用的单音节量词重叠,而不是名词重叠。

汉语的名词是不能重叠的。

 

(二)动词

  1.动词的含义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如:

    走 笑 飞 吃 研究 学习 抵抗 思考──动作行为

    爱 恨 喜欢 希望 担心 愿意 感觉 ──心理活动

    发生 发展 出现 变化 生长 消失  ——存现消失

    起来 下去 过去 来 去 上 下 过来──动作趋向

    能够 应该 可以 能 会 肯 敢 应当──能愿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多数受副词的修饰,但除了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之外,不受程度副词“很、太、十分、非常”等的修饰。

如:

受“不/没”修饰受一般副词修饰受程度副词修饰

    来不来大概来*很/非常来 

    去不去大概去*很/非常去

    吃不吃大概吃*很/非常吃

    喜欢不喜欢大概喜欢很/非常喜欢

    担心不担心大概担心很/非常担心

    应该不应该大概应该很/非常应该

    愿意不愿意大概愿意很/非常愿意

  

(2)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带宾语。

    ①他来了。

    ②我已经写了三封信。

  (3)多数动词可以重叠。

  a.形式:

   a1.单音节:

A──AA,如:

 

    说──说说 看──看看 想──想想

   a2.双音节:

AB──ABAB,如:

    研究──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考虑

  b.意义:

动词重叠后表示“量小、时短、尝试”的语法意义。

这个特征可以通过将重叠前后的动词作一个对比看出来。

  (4)动词后附“着/了/过”表示动态。

如:

    装着书写着字修着路看着报──持续态

    装过书写过字修过路看过报──经历态

    装了书写了字修了路看了报──经历态

汉语的动词,在各种词类中是一个复杂的类,内部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

其中,尤其是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是比较特殊的类,许多语法功能上的特性可能与一般动词不尽相同,学习和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课前提问

(1)语法的词类与语音中的词类有什么区别?

(2)划分词类有什么用?

(3)词类划分的标准?

(4)什么叫语法功能?

(5)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6)为什么不把充当句子成分能力作为划分词类标准?

(7)词类一级分类的标准?

(8)汉语词语法特点从几个方面解释?

(9)名词不能重叠,人人、家家怎么解释?

(10)动词重叠方式与重叠意义分别是什么?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含义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和名词的空间特性及动词的时间特性不同的是,形容词主要表示事物的内部属性和外部样态。

  表性质的,如:

好坏热冷真假长短粗细伟大渺小

  表状态的,如:

雪白笔直通红黢黑碧绿绿油油血淋淋亮堂堂

  还有个别是表示数量多少的,如:

多少许多好多

  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多数可以接受程度副词“很、太、非常”等的修饰,并且都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如:

  

    红:

不红很红非常红

      红上衣红灯笼红手帕(直接修饰名词)

    伟大:

不伟大很伟大非常伟大

      伟大的学者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国家(间接修饰名词)

  研究表明,表示性质的形容词都可以有上述语法表现。

而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却不具备上述语法表现:

汉语的状态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原因在于状态形容词从内部已经有了表示程度或者量的意味的成分,不需要再用程度副词进行程度或者量的标示。

如:

    雪白:

“雪”是“白”的程度标记。

    笔直:

“笔”是“直”的程度标记。

    亮堂堂:

“堂堂”是“亮”的程度标记。

  

(2)形容词除了作定语之外,还可以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有时还可以作补语。

形容词不带宾语。

如:

    ①(壮丽的)河山(作定语)

    ②(伟大的)公民(作定语)

    ③山河‖壮丽(作谓语)

    ④他跳得<高>。

(作补语)

    ⑤[快]跑(作状语)

  形容词带宾语是有争议的。

基本现象是:

    纯洁思想端正态度严格纪律他红了脸

  理论上讲,这类问题可以进行无穷无尽的争论,但是,事实上,尤其是在教学实践中,最好的方法是认定这些词是兼属于形容词和动词的,当它们带上宾语之后,就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属于动词。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a.形式

   a1.单音节:

A──AA,如:

    高──高高大──大大慢──慢慢

   a2.双音节:

AB──AABB,如:

    高大──高高大大干净──干干净净实在──实实在在

   a3.双音节:

AB──A里AB,如:

    糊涂──糊里糊涂罗唆──罗里罗唆古怪──古里古怪

  b.意义

  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与特定的句法位置有关。

  b1.形容词重叠作状语通常表示喜爱的感情色彩,如:

    ①长长的眉毛  大大的眼睛

    ②朴朴素素的衣着  实实在在的态度

  b2.形容词重叠作状语、补语表示程度加深。

如:

    ①轻放──轻轻地放

    ②写清楚──写得清清楚楚

  上述有关形容词重叠的意义的说法指的是不含贬义的形容词。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

  汉语实词三大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从总体上来说,动词和形容词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合称为“谓词”,以便与以名词为主体的“体词”相对。

所以,如果是鉴别三类词,应首先将名词从三类中找出,具体办法是,选择几个名词与动词、形容词相对的指标,使二者加以区别:

  

 

名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受副词修饰

不能

可以

重叠

不能

可以

充当句子成分

主宾语

谓语、谓语核心

  然后,可以根据各种语法表现,使动词和形容词也得到区别:

  

 

动  词

形 容 词

受“很”类副词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可以

带宾语

可以

不可以

重叠方式、意义

AB─ABAB

时短、量小、尝试

AB─AABB

“喜爱”色彩,程度加深

概括意义

动作行为、心理变化…

性质、状态

 (四)区别词

  1.区别词的含义

  区别词,是标示、区别事物属性的词。

如:

    大型─袖珍 高级─低级

    男式─女式 多项─单项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以下两点:

  一.在意义上,区别词通常是从不同的角度、级次、方面标示、区别某同类事物的属性。

  二.由于上述表义上的特征,区别词通常是成对的,分别表示一类事物的两个方面、两种属性或者两个级次。

  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1)区别词的主要功能是直接修饰名词性成分。

如:

    大型计算机 高级娱乐 男式皮鞋 多项成果

    袖珍计算机 低级娱乐 女式皮鞋 单项成果

(2)不能独立成句,后加“的”构成“的”字短语,可以作主语、宾语。

如:

    ①男式的便宜。

    ②鞋油我用高级的。

 

  关于区别词的归属问题,是有争议的。

传统上把它归入形容词,看到的是它可以修饰名词,这和一般的形容词一致,但又不能作谓语或者谓语核心,这一点又与一般的形容词不同,于是,称之为“非谓形容词”。

这里把它单独列为一个词类,是看到它与形容词不同的一面,看到它的句法、语义个性。

应该说,归入形容词和单独列为一类都有一些道理,这是要明确的。

 (五)数词

数词的含义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2.数词的种类

  从上述数词的定义中也可以看到,数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别:

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a.整数,如:

一二三……百千万亿……

  b.分数,如:

三分之一五分之二……

  c.小数,如:

三点五四点二……

  d.倍数,如:

三倍五倍一千三百五十二倍……

  e.概数,即大约数。

有两种表示方法:

   e1.数词+数词:

八九十五六十二十五六三十八九……

   e2.数词+概数词:

二十左右四十上下……

 

(2)序数词:

表示次序的数词。

相邻的数词连接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序列,自然可以表示一定的次序。

比如,篇章表述过程中的条款排列可以用数词表示:

 

  这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二是……;三是……。

  除了这种用相连的数词自然表示某种次序之外,汉语还有一些其他方法:

  a.第+数词:

第一第二……第一万八千九百四十三……

  b.基数词+量词:

一年两年三年……

    一条两条三条……

  c.按照某种习惯、共识的顺序排列:

    大哥、二哥、三哥……

    一楼、二楼、三楼……

  3.数词的语法特征

  数词的语法表现比较单纯,通常很少单独活动,最常见的语法功能是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整体上发挥语法作用。

如:

    三吨五公斤八年十五件六百二十三公里……

  正因为如此,有的语法著述将数量短语称为“数量词”。

课前提问

(1)形容词重叠的方式和意义?

(2)为什么有的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为什么把形容词和动词合在一起称谓词?

(4)区别词和形容词有什么相同点?

不同点?

(5)数词的语法功能是什么?

(6)汉语概述在表述方式上有几种?

 (六)量词  

  1.量词的含义

  量词,是表示人物、动作行为计量单位的词。

和许多西方语言相比,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也许是因为汉语的数的范畴不发达的缘故吧,汉语的量范畴是非常发达的。

这决定了汉语的量词内部情况比较复杂。

  2.量词的种类

  汉语的量词根据计量的单位的差异,大体上可以分别为两个大的类别:

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物量词,又叫做“名量词”。

指的是表示人或事物计量单位的量词。

  物量词内部根据发挥计量作用的时间的久暂分别为两个大的类别:

专用物量词和借用物量词。

  a.专用物量词:

原本就是人或事物计量单位的量词,或者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人物量词的量词。

有以下几种:

  a1.个体量词:

用于个体事物计量的量词,即计量以“一”为单位或者“论一”的事物的量词。

如:

  [条]计量条状的事物。

如“带子、路、绳子”等。

  [张]计量片状的事物。

如“纸、画、桌子”等。

  [粒]计量较小的球状的事物。

如“珍珠”。

  [颗]计量球状的事物。

如“星星、心”等

  a2.集合量词:

用于计量以“二”或者以“二”以上的数量为单位的事物的量词。

如:

    [双]鞋筷子袜子……

    [套]动作思路方案……

    [群]人牛羊丹顶鹤……

    [些]人东西粮食水……

    [打]茶杯啤酒塑料袋……

  a3.度量衡量词:

用于计量物体的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的物量词。

如:

    分 寸 尺 米 公里   ——计量长度

    两 斤 克 公斤 吨   ——计量重量

    亩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公里 ——计量面积

    升 立方寸 立方米 立方公里——计量体积

  a4.复合量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量词复合而成的计量单位。

如:

    架次 人次 秒立方米 吨公里

  b.借用物量词:

从名词中借用过来的物量词,或者说用作物量词的时间比较短,还兼有名词语法特征的物量词。

如:

    年 天 县 国 省 人 队

  证明是:

一,这些词语都可以重叠,且重叠后表示“每一”的语法意义。

二,这些词都可以出现在“数+()+名”的环境中,这是量词出现的典型语境。

  联系名词的语法表现,结合上述方法,可以证明下列词是兼属于物量词和名词的词:

    碗 杯 头 车

  证明方法:

  当它出现在“数+量+()”的环境中时,它应该是一个名词,即此时,它与名词的语法表现一致。

如:

    一只碗 一个杯(子) 一颗头 一辆车

  当它出现在“数+()+名”的环境中时,它应该是一个量词,即此时,它与量词的语法表现一致。

如:

    一碗饭 一杯水 一头白发 一车煤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计量单位的量词。

动量词内部也可以根据发挥计量作用的时间的久暂分别为两个大的类别:

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

  a.专用动量词:

原本就是动作行为计量单位的量词,或者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动作行为计量单位的量词。

  如:

    次 下 回 遍 番 趟

  b.借用动量词:

由与动作行为相关的事物名称中借用过来的动量词,或者说用作动量词的时间比较短,还兼有相关名词语法特征的动量词。

如:

    切一刀 砍一斧子 放一枪──从动作实施的工具名词中借用而来

    咬一口 看一眼  插一嘴──从动作相关的器官名称中借用而来

    踢一脚 打一拳  插一腿──从动作相关的肢体名称中借用而来

  3.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最为常见的语法表现是和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含指量短语),共同发挥语法职能。

如:

    数+量:

三块四批五回六个……

    指+量:

这块那批这回那个……

  

(2)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表示“每一”的语法意义。

如:

    个──个个家──家家件──件件人──人人

  少数情况下也有“许多”的含义:

    朵朵白云飘在天空中。

  如前所述,和许多西方语言相比,量词是汉语独有的,加上特定的量词和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