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1607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docx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

公司内部编号:

(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范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规范

1、总则............................................................................03

2、引用标准.........................................................................03

3、安全工器具的维护检查和试验.......................................................03

4、安全工器具的保管.................................................................04

5、安全工器具的报废.................................................................04

6、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05

7、检查与考核.......................................................................05

8、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05

9、基本绝缘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06

10、辅助绝缘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09

11、登高安全工具的使用方法..........................................................11

12、个人安全防护工器具的使用方法....................................................12

13、其他............................................................................14

14、附录A...........................................................................15

15、附录B...........................................................................16

1、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规范各班组电力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检查、试验、使用和保管,确保电力安全工器具在作业中真正发挥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作用,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2、引用标准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国家电网安监[2005]516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DL409-91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

国电发[2002]777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GB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电力行业标准DL/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

3、安全工器具的维护、检查和试验

使用班组对公用电力安全工器具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清理及外观检查并记录。

发现缺陷及时修复,不能修复或修复后经相关试验不合格的应及时清理;个人专用电力安全工器具由个人负责检查、维护。

各班组应按要求,在安全工器具内建立安全工器具台账,并适时更新电力安全工器具台帐和各类记录,保持帐、卡、物一致。

各班组每月对本单位安全工器具使用、数据维护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使用安全工器具的班组应按照《常用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周期一览表》(附录A)规定周期和要求提出试验申请,由车间联系试验机构试验,班组应建立试验记录台帐。

未做预防性周期试验(未检)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由使用班组根据产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和检查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经检测试验合格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必须在本体上醒目位置(不妨碍绝缘性能)牢固可靠的粘贴试验合格证,合格证内标明名称、编号、本次试验日期、下次试验日期和试验人等。

无法在电力安全工器具本体上粘贴标签的,应在其保管存放工具柜醒目位置粘贴。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后,试验报告应至少保存一个使用周期,直至出具下次试验报告为止。

试验报告一式二份,分别由使用班组和试验单位存档备查。

4、安全工器具的保管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保管必须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及产品说明书有关要求。

新购置的安全工器具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已发放的由使用各班组负责保管。

报废、未经试验、逾期未试验或试验不合格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应明确标识并与正常使用的分

开存放。

电力安全工器具实行分类编号、定置存放,同一班组的同类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编号不得重复。

存放处应设有标志和定置摆放图。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编号与存放处标志应一致,对号存放。

电力安全工器具应按照定置管理要求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无腐蚀的室内或柜内。

其中:

安全工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温湿度设置必须在以下规定范围内。

绝缘安全工器具应存放在温度-15℃~35℃,相对温度5%~80%的干燥通风的工具(柜)

内。

验电器、绝缘操作杆、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隔板等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使用后

应擦拭干净,检查外观及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正常应立即归置,不正常应立即报告组长。

橡胶类绝缘安全工器具应存放在封闭的柜内或支架上,上面不得堆压物件,不得接触酸、

碱、油品、化学药品或在太阳下爆晒,并保持干燥、清洁。

安全围栏(网)应保持完整、清洁无污垢,成捆整齐存放在安全工具柜内。

5、安全工器具的报废

电力安全工器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予以报废:

经试验或检验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超过有效使用期限,不能达到有效防护功能指标。

外观检查不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的。

报废的电力安全工器具严禁继续使用。

应及时清理、回收、明确标识并与合格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分开存放。

班组凭据《电力安全工器具报废单》(附录B)到仪电车间备案,作为添置安全工器具的依据。

6、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

各班组应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列入班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培训需求识别,进

行培训,使员工正确掌握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方法,并做好培训记录。

其中:

新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由各班组兼职安全员、技术员、班长组织,一般应在发放

安全工器具后即进行培训。

常规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由班长、班组兼职安全员组织开展。

不常用的常规型电

力安全工器具一般应每半年度进行一次培训。

常用的常规型电力安全工器具应结合日常生产、员工

技能评估工作适时进行培训。

班组应对新员工、新转岗人员进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

班组技术员应组织编写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培训课件,培训时应侧重员工的实际操作

技能训练。

7、检查与考核

车间安全考核应将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列入安全生产过程管理考核内容。

适时对各班组执行

本规范的情况进行抽查和考评。

8、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电力安全工器具严禁挪作它用。

禁止使用未经检查、试验或试验、检查不合格、超期未试验、未检查、报废的电力安全工器具。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出厂说明和有关技术规范使用,严禁拆卸安全保险装置,不得超铭牌限值使用。

使用前工作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电力安全工器具。

并认真检查以下项目:

试验合格证是否有效。

外观观察和检查是否正常。

零部件是否缺失。

连接部位是否松脱。

绝缘器具是否潮湿、污浊。

承力部件是否存在断裂隐患。

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使用前检查内容。

使用完毕后及时收回,对号放入专用安全工具箱、柜,摆放整齐。

9、基本绝缘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验电器

验电器使用前必须核准是否与被检验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致,外观是否完好,绝缘部分无污垢、损伤、裂纹,手动检验声光显示应完好,试验期限应符合规定。

从袋内取出验电器,用清洁干燥软布擦干净。

以防闪络和怕电现象。

验电时工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手握在护环下侧握柄部分,先将验电器在带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后再对被验设备进行验电。

无法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时可用高压发生器等确认验电器良好。

如在木梯、木杆或在木架上验电,不接地不能指示时,经运行值班负责人和工作负责人同意后,可在验电器绝缘杆尾部装上接地线,但要保持与带电体安全距离,勿使接地线碰及带电体。

使用抽拉式电容型验电器时,绝缘杆应完全拉开。

绝缘杆长度应与电压等级相对应。

严禁用低压验电器测试高压电器设备是否带电。

绝缘操作杆(绝缘棒、令克棒)

绝缘操作杆使用前必须核对与所操作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是否相符,外观是否完好,试验期限是否过期。

如发现破损、裂纹等缺陷禁止使用。

使用绝缘操作杆时,工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人体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绝缘操作杆被人体或设备短接,保持有效的绝缘长度。

雨天在户外使用绝缘操作杆时,绝缘操作杆应装有防雨罩,罩的上口应与绝缘部分紧密结合,无渗漏现象。

工作人员还应穿绝缘靴。

如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晴天也应穿绝缘靴。

使用过程中必须防止绝缘操作杆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表面绝缘漆。

严禁将绝缘操作杆移作它用,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防止直接与墙壁或地面接触,以免破坏绝缘性能。

工作完毕应将绝缘操作杆放在干燥、特制的架子上或垂直地悬挂在专用的挂架上或恒温恒湿工具柜内,严禁放置在潮湿的地方。

、绝缘夹钳

绝缘夹钳只允许在35k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上使用,使用时应戴护目镜、绝缘手套,穿绝缘靴(鞋)或站在绝缘凳垫上,精神集中,保持身体平衡,握紧绝缘夹钳不使其滑脱落下。

潮湿天气或雨天不得使用无专门防雨措施的绝缘夹钳。

严禁在绝缘夹钳上装接地线,以免接地线在空中摆动触碰带电部分造成接地短路或人身触电事故。

使用完毕应保存在专用的箱子或匣子里以防受潮和磨损。

绝缘罩和绝缘隔(挡)板

绝缘隔板只允许在35kV及以下电压的电气设备上使用,并应有足够的绝缘和机械强度。

用于10kV电压等级时,绝缘隔板的厚度不得小于3mm,用于35kV电压等级时不得小于4mm。

绝缘隔板和绝缘罩表面应洁净、端面不得有分层或开裂,绝缘罩内外应整洁,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现场带电装设绝缘隔板或绝缘罩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棒,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

在放置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脱落,必要时可用绝缘绳索将其固定。

万用表

按下电源开关,观察液晶显示是否正常,有否电池缺电标志出现,若有则要先更换电池。

交、直流电流的测量

根据测量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流测量量程和红表笔的插入孔,测量直流时,红表笔接触电压高一端,黑表笔接触电压低的一端,正向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万用表,再从黑表笔流出,当要测量的电流大小不清楚的时候,先用最大的量程来测量,然后再逐渐减小量程来精确测量。

交、直流电压的测量

红表笔插入“V/Ω”插孔中,根据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压测量量程,黑表笔接触电路“地”端,红表笔接触电路中待测点。

特别要注意,数字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频率很低(45~500Hz),中高频率信号的电压幅度应采用交流毫伏表来测量。

电阻的测量

红表笔插入“V/Ω”插孔中,根据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阻测量量程,红、黑两表笔分别接触电阻两端,观察读数即可。

特别是,测量在路电阻时(在电路板上的电阻),应先把电路的电源关断,以免引起读数抖动。

禁止用电阻档测量电流或电压(特别是交流220V电压),否则容易损坏万用表。

将电容两极短路(用一支表笔同时接触两极,使电容放电),然后将万用表的两支表笔分别接触电容的两个极,观察显示的电阻读数。

若一开始时显示的电阻读数很小(相当于短路),然后电容开始充电,显示的电阻读数逐渐增大,最后显示的电阻读数变为“1”(相当于开路),则说明该电容是好的。

若按上述步骤操作,显示的电阻读数始终不变,则说明该电容已损坏(开路或短路)。

特别注意的是,测量时要根电容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电阻量程,例如47μF用200k档,而μF则要用2M档等等。

二极管导通电压检测

一支表笔接在某一认定的管脚上,另外一支表笔则先后接到其余两个管脚上,如果这样测得两次均导通或均不导通,然后对换两支表笔再测,两次均不导通或均导通,则可以确定该三极管是好的,而且可以确定该认定的管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

若是用红表笔接在基极,黑表笔分别接在另外两极均导通,则说明该三极管是NPN型,反之,则为PNP型。

最后比较两个PN结正向导通电压的大小,读数较大的是be结,读数较小的是bc结,由此集电极和发射极都识别出来了。

短路检测

将功能、量程开关转到“·)))”位置,两表笔分别测试点,若有短路,则蜂鸣器会响。

摇表

测量前应将摇表进行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摇表是否良好。

将两连接线开路,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在“∞”处,再把两连接线短接一下,指针应指在“0”处,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良好,否则不能使用。

被测设备与线路断开,对于大电容设备还要进行放电。

选用电压等级符合的摇表。

测量绝缘电阻时,一般只用“l”和“e”端,但在测量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被测设备的漏电流较严重时,就要使用“g”端,并将“g”端接屏蔽层或外壳。

线路接好后,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摇把,摇动的速度应由慢而快,当转速达到每分钟120转左右时(zc-25型),保持匀速转动,1分钟后读数,并且要边摇边读数,不能停下来读数。

读数完毕,一边慢摇,一边拆线,然后将被测设备放电。

放电方法是将测量时使用的地线从摇表上取下来与被测设备短接一下即可。

禁止在雷电时或高压设备附近测绝缘电阻,只能在设备不带电,也没有感应电的情况下测量。

摇测过程中,被测设备上不能有人工作。

摇表未停止转动之前或被测设备未放电之前,严禁用手触及。

拆线时,也不要触及引线的金属部分。

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绝缘,应由两人进行。

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相应的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

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被测设备。

在带电设备附近测量绝缘电阻时,测量人员和摇表安放位置,必须选择适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摇表引线或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

移动引线时,必须注意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钳型电流表

测量前要机械调零

选择合适的量程,先选大,后选小量程或看铭牌值估算。

当使用最小量程测量,其读数还不明显时,可将被测导线绕几匝,匝数要以钳口中央的匝数为准,则读数=指示值×量程/满偏×匝数

测量时,应使被测导线处在钳口的中央,并使钳口闭合紧密,以减少误差。

测量完毕,要将转换开关放在最在量程处。

被测线路的电压要低于钳表的额定电压。

测高压线路的电流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应由两人进行。

非运行人员测量时,应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300mm以上,且绝缘良好,测量方便者,方可进行。

10、辅助绝缘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携带型接地线

携带型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有透明

外护层,厚度大于1mm,长度满足现场需要。

接地线夹卡口必须与导线(或地线)截面相匹配。

10kV、

35kV、110kV以及绝缘架空地线的接地线线夹应采用带绝缘手柄的螺栓紧固式或互叉型。

携带型接地线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接地线完好,夹头和铜线连接牢固。

禁止使用散股、断

股、护套严重破损、夹具断裂松动的接地线。

装设携带型接地线前必须先验电,确证无电后由一人监护另一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上

绝缘手套,并使用绝缘杆、绝缘绳操作,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

严禁用抛挂的方式装设接地线。

携带型接地线拆装顺序为:

装设时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与此相反。

携带型接地线应采用三相短路式接地线,若使用分相式携带型接地线,应设置三相合一的

接地端。

装设携带型接地线夹头必须夹紧,以防短路电流较大时因接触不良熔断或因电动力作用而

脱落。

严禁用缠绕办法短路或接地。

携带型接地线与检修部分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保险),以防工作过程中断开而失去接地作用。

每组携带型接地线应有唯一编号,注明电压等级。

并存放在固定地点。

携带型接地线编号

及装设位置应记入操作票和工作票中,避免误拆、漏拆接地线造成事故。

携带型接地线应收放整齐,放置位置应按编号对号入座。

线路停电工作时,工作地段两端(或多端)必须按规定装设防止突然来电的工作接地线,

严禁以个人保安接地线取代工作携带型接地线。

绝缘手套

进行设备验电、倒闸操作、装拆接地线等工作时应戴绝缘手套。

绝缘手套使用前先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气泡、破漏、划痕等缺陷,然后将手套筒吹气压紧筒边朝手指方向卷曲卷到一定程度,若手指鼓起证明无破漏。

如有漏气、裂纹禁止使用。

使用绝缘手套,外衣袖口应塞在绝缘手套筒身内。

使用完毕应擦净晾干,可在绝缘手套内洒一些滑石粉以免粘连。

绝缘手套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可倒置在指形架上或存放在专用安全工具柜内,上面不得堆压任何物件,也不得与石油类油脂接触。

绝缘鞋(靴)

雷雨天气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或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时,进入室外高压场地进行巡视、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应穿绝缘靴。

绝缘靴使用前先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无损伤、磨损、裂纹或破漏划痕等缺陷,如发现上述缺陷,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

绝缘靴严禁挪作他用。

使用时避免接触尖锐物体、高温和腐蚀性物资,防止受到损伤。

使用完毕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工具室(柜)内,其上面不得堆压任何物件,也不得与石油类油脂接触。

发现绝缘靴底面磨损严重,露出黄色绝缘层或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绝缘垫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毯)应有明显的双三角符号、等级和制造厂标识;普通绝缘垫应有明显等级和制造厂标识。

上下表面应不存在有害的不规则性。

有害的不规则性是指下列特征之一,即破坏均匀性、损坏表面光滑轮廓的缺陷,如小孔、裂缝、局部隆起、切口、夹杂导电异物、折缝、空隙、凸凹波纹及铸造标志等。

特殊型绝缘垫有长度1000mm、宽度600mm、1000mm、2000mm等尺寸,卷筒型绝缘垫有宽度610mm、760mm、915mm、1220mm等尺寸,应根据不同用途和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绝缘垫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与酸碱及各种油类物接触。

绝缘垫老化龟裂变粘,绝缘性能下降时,应及时更换。

绝缘垫应避免阳光直射或锐利金属划刺。

绝缘垫存放时避免靠近热源,以免加剧老化变质。

11、登高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登高板

使用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掌握攀技能的人员。

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踏板、钩子不得有裂纹和变形,心型环完整,绳索无断骨或霉变;绳扣接头每绳股连续插花应不少于4道,绳扣与踏板间应套接紧密。

正式攀登前应对登高板做人体冲击试登,判断登高板是否有变形和损伤。

禁止将登高板从高处往下摔扔,使用毕完毕应整齐地存放在工具柜中。

绝缘梯

绝缘梯应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较强的机械性能、耐腐蚀、防触电、防感应电、防误碰短路、防潮防湿,并至少能承受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攀登时的总重量。

绝缘梯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梯边及梯横担有否爆裂,梯档有否折断,并放置稳固进行试登,确诊可靠后方可使用。

梯子不得随意接长、垫高或放在门前、通道上使用,必须使用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为避免靠梯翻倒或滑落,在绝缘梯上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为65度左右,梯子的顶部应升高于目的高度约1米。

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少于2档的梯蹬上工作,工作人员在绝缘梯上工作时应有人扶梯和监护,必要时还应进行绑固。

不得以骑马方式在人字梯上作业。

在光滑坚硬的地面上使用时,梯脚应加装胶套或胶垫,用在泥土地面时梯脚应加铁尖。

人字梯应具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搬动梯子时,应放倒两人搬运,并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靠在管子、导线上使用时其上端必须用挂钩挂住和用绳索绑牢。

有人在绝缘梯工作时,严禁移动绝缘梯,严禁上下抛递工具、材料。

绝缘长梯使用完毕应放在库房内,靠边平放在地,以免翻倒或滑落损伤工作人员或设备。

12、个人安全防护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安全帽

安全帽的颜色及标示应符合南方电网公司安健环设施标准。

红色为安全生产监督及管理人员配戴;黄色为运行或巡检人员配戴;蓝色为检修、试验人员配戴;白色为领导、参观人员佩戴。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会议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颏带。

安全帽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衬带和帽衬应完好,并能起到防护作用。

下颌带应采用阻燃制品,帽箍调节器(按钮)应平整。

安全带

使用前应作外观检查,金属挂钩的钩舌咬口平整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绳索、组件等完好无损。

发现变质破损、锁扣失灵、金属配件有断裂者严禁使用。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和平行拴挂,禁止低挂高用。

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使用3米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

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在棱角锋利处。

在杆塔上工作时,应将安全带后备保护绳系在安全牢固的构件上,不得失去后备保护。

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不得将绳打结使用。

也不得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

带子使用期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围杆带做静负荷试验,以2206N(225kgf)拉力拉5min,无破断可继续使用。

悬挂安全带冲击试验时,以80kg重量做自由坠落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

对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

安全带可放入低温水中用肥皂轻轻擦洗,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晒干。

不允许用热水清洗,也不准在日光下曝晒或火烤。

存放安全带应存放在专用工具柜内且必须避免与高温明火、酸类物质、有锐角的坚硬物体及化学药品接触。

护目镜

凡在烟灰尘粒、金属沫飞扬的工作场所和在强光刺眼的环境下工作,应配戴护目镜;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应佩戴护目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