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试卷共8页,满分13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
号
一
二
三、作文
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⑵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
⑶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⑷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⑸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⒉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⑴海水是jiǎojié()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
⑵观众的吼声几乎能把pāngtuó()的大雨压下去。
⑶在全世界zhāoyáoguòshì()。
。
⑷他是美国jiāyùhùxiǎo()的人物。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
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
4、下列语句中修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生产”后加“能否”)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将“几个”与“学校的”调换位置)
C.在这次大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
(将“交换了”与“广泛”对调)
D.杜鹃花盛开的大明山,是人们游玩的好季节。
(将“季节”改为“时节”。
)
5、仿造下列句式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
母爱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给你阴凉;母爱是沙漠中的一眼泉,给你润泽。
母爱是 , ;
母爱是 , 。
二、阅读·感悟(共46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第6~9题(10分)
(一)口技(林嗣环)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
“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选出下列加粗词语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无敢哗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群响毕绝∕众妙毕备
C、以为妙绝∕群响毕绝D、以为妙绝∕以为且噬己也
7、翻译下列句子:
(3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
8、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文中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
(4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第9~11题(9分)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
既得盐羹,便自念言:
“所以羹者,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
(《百喻经》) [注释]①益:
增加。
②爽:
败坏(口味)。
③返:
同“反”,相反。
9、解释画线词语(2分)
(1)主人与食()
(2)缘有盐故 ()
10、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3分)
1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5题。
(12分)
苏州园林(节选)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2、文段①说明的中心内容是()(3分)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们的经验和水平。
13、选文第二段中划线句“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这”指代什么?
(3分)
14、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3分)
15、选文第一段划线句子中的“大多”一词能删去吗?
为什么?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
(15分)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
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
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
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
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
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
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
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
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
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
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
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
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
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
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
里尔克说:
“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
”此乃真理名言。
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
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16、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3分)
高兴极了—> —> —>
17、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18、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分)
19、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请以“忘不了你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温馨提示: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你可以填上“眼神、微笑、歌声、鼓励、关爱……”②写一篇记叙文,围绕中心写一两件事;③不少于500字。
100
2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四、附加题(10分)
贝多芬被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
他留下来了。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
非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
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了五次;在这礼仪之邦,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
演出之狂热竟惊动了警察。
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
有许多人哭了起来。
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喝,直到次日早晨。
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贝多芬分文未得,音乐会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
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
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一个战胜者:
——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
1、本文段节选自《》,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该书的另外两个传记分别是《》和《》。
(3分)
2、以上文字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
3、“有许多人哭了起来。
”想一想这些观众为什么会哭呢?
(2分)
4、怎样理解选文中划横线句的含义?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