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1080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docx

九年级政治知识归纳1

九年级学业考试要点阐释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

(1)历史:

由于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原因;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阶段)。

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2.

(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4)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1.在各种经济形式中,扮演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3)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我们称之为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共有制经济。

2.

(1)形式: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作用:

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3)国家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态度:

国家正在改善政策法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作用: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保障。

4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理由: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凡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同时,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应当参与收益分配,根据它们贡献的大小取得相应的报酬。

(3)这种分配制度的积极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1.

(1)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人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2)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政府)、审判(法院)、检察(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只要有: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4)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2.

(1)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各族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国家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4)实行这一制度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3.

(1)背景:

我国的香港和澳门曾长期为殖民统治者所统治,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分离。

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党和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4)目的: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因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2)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越大。

(3)意义: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协调共同发展,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②在当今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③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④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3)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2.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途径:

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

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奋斗目标:

本世纪头20年,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

(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加。

(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7)我们要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去,为我们的祖古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知道思想。

它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2.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3)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渐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依、违法必究”。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4.

(1)①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②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

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一级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等,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3)行使监督权时,我们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

(1)文化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就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2)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

(1)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2)我们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3.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两个方面。

二者关系是: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5)鉴于科学文化事业件事上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6)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①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②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①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③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创建和谐村镇、社区、校园出一分力,添一分彩。

 

第三单元科学发展振兴中华

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1.

(1)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和平的环境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3)要和平是时代的主流。

但是,霸权主义和强区政治仍然存在,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国家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安宁。

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4)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5)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

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3)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3.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务理事国之一。

(2)①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曾饱受侵略和伤害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弥足珍贵,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力量。

(3)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

(1)①当今,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④本世纪头20年,是国际格局相对稳定的“缓和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期”,是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创新期”。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2)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原料的争夺、市场的份额、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等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自身建设的困难:

①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②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形式领域的渗透;③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的差距。

(4).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2.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战胜过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在内的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都有赖于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3.

(1)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⑤提高国际竞争力。

(3)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4)含义: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与时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3.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1.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困扰,党和国家从我国发展的全局长期,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沿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3)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1)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快长速度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必须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也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2)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4)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①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实施可持续发展,要你我他。

 

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1立报效祖国之志

1.

(1)①纵观人类历史,只有国家兴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才能安定祥和、井然有序,个人才能享有自由、充分发展。

反之,如果国家衰败、分裂动乱,人民群众就会流离失所,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国人在世界上也会备受欺侮。

②国家的兴旺、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2.

(1)每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抱负只有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2)当一个人下决心为祖国的独立、尊严、荣誉、富强而贡献自己的一切时,就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3)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3.

(1)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

(2)①当代中国的每一位中学生,立志报国,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②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同分裂国家和一切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4.

(1)①我们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

②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智能、特长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不同的优点和长处,将对我们人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③只要发挥所长,每个人就能焕发出光彩,从而获得成功。

④当今时代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我们要充分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长,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1.

(1)人生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我们称之为理想。

(2)崇高的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2.

(1)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追求不息的人生目标)。

(2)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3.

(1)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为困苦,坚持不懈地奋斗。

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2)①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②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③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3)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