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诗文主张的实践途径以感遇诗为例.docx
《陈子昂诗文主张的实践途径以感遇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子昂诗文主张的实践途径以感遇诗为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子昂诗文主张的实践途径以感遇诗为例
陈子昂诗文主张的实践途径
——以《感遇》诗为例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
孔春霞指导老师:
王浩
[内容摘要]:
初唐时期,陈子昂为改变自齐梁以来兴寄都绝、采丽竞繁的诗文现象,提倡复兴古文,追求兴寄、风竹,复归风雅。
由此而作的《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对这一诗文主张的伟大实践。
本文将依据诗人提出的“兴寄”及“风件”的诗文主张来分析《感遇》诗的具体内容,并以《感遇》诗为例来分析诗人文学主张的实践方式,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其在为开创唐代诗歌新的道路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陈子昂感遇诗风竹兴寄风雅实践途径
陈子昂(公元661年一701年)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今四川)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具有远见的政治家。
18岁以前不学无术,以富家子驰侠使气。
一日无意之中与一群赌徒闯进乡校,突然开窍,遂慨然立志,归家后谢绝门客,该览白家,专精坟典。
四年后,22岁的陈子昂满怀信心赴京应试,却不幸落第。
但是他并未气馁,终于在24岁时进士及第。
26岁时上《大周受命颂》,为武则天重视,初任鳞台正字,后迁右拾遗。
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展示自己的经国之才,遂屡次建言献策,直言上书,却每每不被武则天采纳,深感痛楚。
26岁、36岁曾两次从军出征塞上,一次是讨突厥,另一次是从武攸宜讨契丹。
讨契丹时见武攸宜连败,便上书请求率军一万出击,不但未被釆纳反而遭到贬职。
诗人愤懑悲慨至极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此后陈子昂一直居职不乐,终于38岁辞官还乡。
诗人归侍之后仍然不忘关注国事,写下大量诗篇。
父亲病逝,居丧期间,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诬陷入狱,42岁时忧愤而死。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
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射入了一颗救心丸,从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唐诗之祖”。
一、陈子昂的诗文主张及理论来源
陈子昂的诗文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诗论著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
文章道弊五白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
思古人常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音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
'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致,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①陈子昂在文中指出了晋宋时期不传汉魏风骨,齐梁时期不举兴寄,不作风雅的颓波,提倡诗歌要在追求音律辞藻等形式的基础上兼具风骨,有所寄托。
其这一诗歌理论的提出源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是最有意义的两个变化。
在文学自觉的潮流下六朝诗文挣脱了传统的诗教束缚,逐渐转向游山玩水、休闲娱乐、专注于对声律、文辞等形式元素的追求,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活,这一现象在六朝时发展到了极端,齐梁尤棋,这期间的诗内容贫乏,毫无寄托,只讲究辞藻、对偶和声律。
为扫六朝弊习,传汉魏风骨,陈子昂提出了“风骨”、“兴寄”和“风雅”的诗歌美学理论,并且作了《感遇诗》38首进行实践,“感遇”即指“感于心,困于遇。
”②有感于心,遇之于目,情动而言形。
题訂本身就已经蕴含着风骨及兴寄的意味。
《感遇诗》38首作于诗人进入官场之后,或针眨时弊,或感叹时光易逝,或俯仰宇宙抒发孤寂之情,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宇宙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由于陈子昂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内心乂交织着儒、佛、道等思想,对官场谗言献媚之臣当道,百姓灾荒饥寒、边疆多患的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使其诗歌表达的思想也较为复朵,含有别样的韵味和深刻的哲理。
陈子昂的“风骨”说应追本溯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用以怡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③风是抒发情感时的一股气,悄本身就包含着风,会从精神上对读者产生超强的感染力。
这就使诗人在作诗时注重诗的教化作用。
骨,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发自内心的感慨。
文风的形成需要诗人昂扬的气势和真挚的情感,文骨的形成需要诗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及感悟,并且需要诗人具有较高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素养。
锤字坚实而难移动,声腔凝练而乂灵活,便是运用风骨的效果。
建安文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它真实地描绘出时代风貌,坦诚的展示了当时士人的强烈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心态,同时赋予浓郁的抒情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风格慷慨遒劲,被称为“建安风骨”。
陈子昂在其《感遇》诗中就借鉴了这种文学主张。
如果说陈子昂提倡的风骨是审美主体所要表现的情感及其现实意义,那他倡导的兴寄就是以审美主体的角度为出发点达到审美主客体的相互感应,辩证统一,并且突出审美主体的主体意识的表现方法。
因此诗人在诗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深厚的哲理,强烈的感教力,突破了对具体观察对象的限制。
诗人山个人出发而联想到时空的无穷无尽,探讨深邃浩渺的宇宙、人生问题,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对风格纤弱、单纯追求文学技巧的齐梁遗绪形成了有力反拨,传承了汉魏风骨,极富现实意义。
陈子昂文学主张中“风骨”的提出,是对汉魏时期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的赞扬。
因此,陈子昂对风骨这一文学主张的实践只能通过诗人的情感来表现。
在《感遇》诗中诗人的情感可谓纷繁复杂,有表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的;也有诗人探索宇宙奥妙而不得其解的宁宙意识的;也有担忧国家边患及时政弊端的社会意识的;也有表现年华易逝,自己却碌碌无为的生命意识的。
在《感遇》中诗人的主情调为悲慨,分别表现在诗人仕途之中和出世之后。
二、陈子昂文学主张的实践途径
(-)实践方式之一:
以悲慨之心反映现实
诗人的政治热情是诗人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因此《感遇》诗中所占分量最多的是表现诗人社会意识的内容。
以天下为己任,有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诗风刚健遒劲,言辞端直,意气骏爽,《感遇•其三十五》云: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
磨灭成尘埃。
”诗歌表现了诗人一生两次出征的经历及诗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慷慨陈词,直抒胸臆,毫不曲折晦涩,倾吐诗人心中保家卫国的雄伟壮志,是陈子昂所有诗中意义表达最为明朗的一首。
诗人诗作中的社会意识,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还有许多针眨时弊的诗作,并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表现出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告诫。
如《感遇•其四》中说“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昵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当时,武则天为了彻底的夺取政权,杀了许多皇亲宗室,很多任职偏远州府并未预谋的亲属都因连坐法也受到迫害。
满朝文武也纷纷效仿,相互攻讦、诬陷,骨肉相残之风盛行。
陈子昂有感于此,将乐羊和秦西巴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对比。
乐羊是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军攻打中山,中山君逮捕了乐羊的儿子,把他杀死后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
乐羊为了表示忠于魏文侯,就吃下了这碗肉羹。
魏文侯虽然重赏了乐羊的军功,但是感觉他心底太过残忍,丝毫无父子骨肉之情。
秦西巴是中山君的侍从,中山君孟孙出郊狩猎,得到一只小鹿,吩咐秦西巴牵回去。
一路上小鹿的母亲一直跟在后面哀鸣不已,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给放走了。
孟孙认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就任命他为太子太傅,教导太子。
陈子昂借用典故,夹叙夹议,来讽刺武则天的用人制度,痛斥害亲邀功之徒的残忍行径,赞赏正廉仁义之人。
虽然诗中包含着诗人对当时世风的不满,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的依然是对时政的担心,告诫统治者“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要洞察时事,不可只听信他人谗言,更不可实行连坐之法,波及无辜之士,要观察到像秦西巴一样的仁义廉政之士加以重用。
武则天时期为整顿朝政大开告密之风,产生了一些巧语谄媚之士。
朝中大臣经常会因为酒后茶余议论朝中之事,无意之中的一句话而遭到迫害,因此早上上朝都不知夜晚是否还能再回家中。
道路以U,同事相见都不敢打招叭满朝上下都笼罩着一层压抑的气氛。
陈子昂十分痛恨这一现象,写出了《感遇•其九》。
诗云: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将卢生、夏贺良、宫嵩和王嘉字I、卦的历史事件夹于议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卜卦的虚假和统治者的愚昧。
再如《感遇•其十六》:
“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感遇•其二十六》: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感遇•其十二》: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感遇•其十五》: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均表明了诗人对武则天''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乂信疑时变,任而不信,信而不终的矛盾、变态心态。
诗人既是在替别人抱不平,也鸣出了自己的不平。
虽然武则天对诗人颇为赏识,但是对其所谏所诉听而不闻,笑而不纳,这使具有强烈想要实现人生价值意识的诗人深受打击。
诗人将感时思报
国,拔剑四顾却心茫茫的无奈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武则天信奉佛教,于天授元年九月登基后,“即于十月'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次年四月'制以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
”①此后建寺礼佛的资金日益增加,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讼,僧怀义用财如粪土。
诗人有感于此作《感遇•其十九》: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愈昏”讽刺统治者劳民伤财,侈兴寺院之举,尖锐地申斥了武则天的昏愚政治。
《感遇•其三十七》: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喉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徒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
诗人的悲慨还体现在诗人对残酷战争的深刻体会的生命意识之中。
诗人一生两次出征,对战争的残酷和天下口姓的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
人的个性往往决定其所具有的生命意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
如《感遇•其三》:
“亭侯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口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诗人看到了不义之战的残酷更意识到了白姓所遭受的战乱之苦。
再如《感遇•其二十二》: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放荡诫,孤鳞安得宇。
”作于诗人三十一岁武则天实行连坐法,宗室诸王相继诛死,子孙年幼者发配流放。
诗人登山望宇宙,只看到了武氏贪功饌武,劳卒殃民,涂炭生灵的现状,发出了对命运多舛的感叹。
诗人的生命意识还表现在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因此诗人的生命意识与社会意识是融合在一起的。
如《感遇•其三十五》: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这是生命需求中最高的一层。
诗人的悲慨最后体现在诗人站在时空大无穷极的高度,以自己博学的哲理知识探索宇宙奥秘而产生的高度的孤寂感,也就是宇宙意识。
据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可以知道宇宙意识是人类面对神秘的大自然、无限的时空和有限而渺小的生命时所产生的一种深刻的心理体验。
诗人最为著名的被选入唐诗三白首的《登幽州台歌》,短短二十二字,用高强的感染力及独特的魅力表现出了天地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
闻一多先生说:
“子昂的诗既有关切的凝思,乂能作严肃的正视。
他的感慨独高人一层,他的悲愁寂寞是来自整个世界,'孤独'是诗人最高的特性。
”⑤
《感遇•其一》: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这首诗抒写作者对天道运行的认识和感触,说明社会的发展是受到了天道的制约。
表现了诗人对天体人事的关注,对万物变化规律准则的探究,以期循道而实现人生的自觉。
再如《感遇•其八》: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构,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名。
空色皆寂灭,缘业亦何成。
名教信纷籍,死生俱未停。
”诗人在此诗中将儒、道、佛三者合一,探索宇宙间的奥秘,表现出了诗人的天人合一观念。
总之,可以看出诗人诗论的核心为批判现实,杜甫称之为: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这是以一种根植于忠义、感激、慷慨的阳刚之气来批判现实,变革齐梁颓风,而绝非单纯的复古与简单的否定。
陈子昂将正始作家的政治理想幻灭而引发的个人忧愤的伤感主义与建安诗人浓郁的社会色彩这两个特色融合起来,在表现自己的社会意识的同时加入了要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而不能的悲慨。
此悲慨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发自诗人内心的痛苦及感触。
诗人的悲慨虽因悲而慨,但是并不表现出颓废堕落之感,反而因为诗人的忠义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的悲慨多了一层化悲痛为动力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寄托着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人体现正直昂扬向上的情绪的悲慨是诗人诗文主张中提倡的“风骨”这一方面的实践方式之一。
(二)实践方式之二:
借用典故
陈子昂的诗歌相较于汉魏时期的诗歌晦涩难懂,这是因为诗人在其诗作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兴象和寓言,设置了语言障碍。
也正是用这些艺术手法,诗人才更好的实践了他的诗文主张。
典故的使用必须要求诗人跟读者都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知识,也使得文章有了典雅的韵味,古雅和兴寄就都在一种自觉的状态下形成。
这些诗要求读者了解诗人一生的经历和诗人的思想状态,透过诗的表面感受到诗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风雅颂赋比兴为诗六艺,古往今来诗人们做了很多关于表现诗六艺的探索。
对“比”、“兴”的表现主要是运用比喻。
诗歌史上一开始诗人们托物言志,楚
辞开始用事作比喻,但是大多数还是物喻,汉魏时期的诗也是用物喻,晋代左思的《咏史》和阮籍的《咏怀》,才用历史事件作比兴手法。
到了唐代,陈子昂在《上薛令文章启》中明确提出要以''阮籍之思”为创作典范,恢复了使事用典这一旧路,并且对这一比兴手法作了革新,对唐朝棋至以后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历史事件作比兴逐渐盛行起来。
从六经诸子到佛道术语,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事件,这些在陈子昂的诗文中均化为典故大量而密集地运用,这虽然会使其作品较之其他作家作品显得晦涩难懂,但是正是这些广博典故的运用,往往会产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形成作家独特的古典雅致的艺术风格。
陈子昂使事用典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儿点原因。
第一,先行者的努力和时代的发展为陈子昂使事用典做了准备。
上文中提到,陈子昂提倡学习阮籍,而阮籍因处在环境险恶,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其《咏怀》诗多用隐喻,因此陈子昂也学习了这一比兴手法。
自齐梁以来,诗歌萎靡颓废,毫无骨气可言,初唐“四杰”的出现虽然为唐诗的发展注入了一些活力,但是'‘四杰”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改革诗文。
直至陈子昂诗文的岀现,质文一变,诗人们才真正认识到风骨的重要性,连武则天也颇为赏识陈子昂的文采。
第二,对现实有明锐的洞察力,借用的典故贴切而紧扣现实。
《孟子•离娄下》云: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陈子昂就是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君子,他对社会现实有着犀利的眼光和明锐的洞察力。
在其居官期间,因参与时政写出了《谏政理书》、《谏刑书》、《谏曹仁师出军书》等文章,虽然不被武则天采纳,但是王夫之赞叹陈子昂有“经国之远猷”。
陈子昂在《感遇•其二十六》云: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台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这首诗用的是穆天子与西王母的故事。
穆天子即周穆王,生活荒淫,爱好狩猎,曾骑八匹骏马,远游至西域,访求神仙。
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在瑶池上设宴奏乐款待他。
他流连忘返,不理国事。
此诗大意说周穆王荒于酒色,爱好游仙。
第二联说:
他后宫的许多年轻宫女都虚度青春,不得配偶,一辈子被关闭在宫城里。
第三联说:
周穆王成天沉溺于瑶池宴乐酒色,哪里会关心到宫女的桃李年华。
第四联说:
宫门长闭,满院青苔,这许多终年居于罗帷中的宫女已满头白发了。
诗中虽然是以男女之情来表现周穆王的荒淫使一些宫女白口老去,但是透过诗的表面,可以看出诗人是在“美人迟暮”的意境中表现天子亲近谄谀奸佞之臣而远正直贤良之辈的愚昧。
“荒哉”、“白云”体现了诗人对武则天的讽刺。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既有诗人对老死宫中的宫女的惋惜,也暗含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宏图不展,碌碌无为的生命之思。
再如《感遇•其十四》:
“临歧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故丘。
西山有遗老,东陵有故侯。
”这首诗短短数语,却运用了许多典故。
殷纣王昏庸无道,被妲己所惑,贤臣微子屡谏不听,殷王子微子就离开了殷去投靠周武王。
不事周的伯夷和叔齐,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国后一身布衣种瓜于长安城东的一系列典故。
“临歧泣”据传是先秦哲学家杨朱的故事,“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说明人生会面临很多的分叉路口,但是天命不可违,生命无常,人事随异。
最后一联道出了忠义贤良之臣徒留千载芳名,却未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不甘。
《感遇诗》三十、九、十六、十七、三十四等都运用了典故,且所引典故之多之密更是诗歌史上少有的。
徐文茂说:
“使事典故实在陈诗中都能化虚为实,变陈为新;化熟为生,变平为奇;化浅为深,变奥为切,与题旨相泱洽而盐水相融,情韵隐秀。
”⑤可以看出,陈子昂的使事用典已成为其表现自己情感不可或缺的手段。
其用典也有自己的创新,很多诗人总是在借用典故时加以描述,这样诗文用典数量就很有限,有的诗文甚至只能用一个典故了,而且读者读起来也就明口晓畅。
陈子昂使事用典都是简精繁杂,多个典故交义穿插、典中用典。
但是只要读者了解诗人的思想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明口其中深意。
可以说陈子昂的使事用典成就了其古雅的诗风。
(三)实践方式之三:
兴象的广泛使用
除去较为晦涩的用典诗,像屈原在其诗作中常用“香草美人”作为诗歌的象征手法一样,陈子昂诗歌中常用的兴象也是固定的,最能表达诗人质地情怀的。
兴象的广泛使用和寓言诗的创作是诗人对“兴寄”和“风雅”这一诗文主张的主要实践方式。
陈子昂将诗歌看作是艺术审美运动,因此在其
诗歌中比较注意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审美客体即兴象就应运而生了。
田同之说:
“若夫性情不露、景物不真,而徒然缀枯树以新花,被偶人以衮服,饰淫靡为周、柳,假豪放为苏、辛”,则等于“生趣尽矣”⑥,也肯定了审美客体的重要性。
《感遇•二十五》中就用了玄蝉、白露、孤英、瑶台之青鸟、玉山禾、昆仑之凤凰、云霄之罗网等众多高洁的兴象来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和人格。
再如《感遇•二十三》则是一首寓言诗,诗中翡翠鸟筑巢在南海,就像诗人出生四川射洪一样;翡翠鸟本来和爱人过着安逸的生活,无意间被美人赏识,就如诗人被武则天赏识;虽然翡翠鸟被宠爱的像人们对待黄金一样,但是不幸也随之而降,美人只是喜欢鸟的美丽羽毛,会把鸟杀掉取其羽毛来装饰点缀美人。
就像诗人以为自己可以大展宏图的时候,突然发现武则天只是欣赏自己的文采,只是需要诗人的文釆来给好大喜功的统治者粉饰太平。
大家都劝翡翠鸟逃跑,难道南海还不够远吗?
诗人无法摆脱统治者的牢笼,失去了原本的自由。
“多材固为累,嗟息此珍禽”,怪只能怪自己和翡翠鸟一样有着过人的才华。
再如《感遇•三十八》: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迭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分喇。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诗人借助本无任何关联的孔丘和鸿雁两个兴象来表明万物只能应时而生,“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审美主客体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说明了诗人的经国之志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相违背,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世界的,由此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乂油然而生。
(四)实践方式之四:
景物描写
古往今来,景物描写一直是诗人们最为推崇的一种表现手法。
但凡是诗人,其诗作中必定会用景物描写来比兴寄托。
景物的描写也是需要很多技巧的,有由远及近进行描绘的,有由近及远描绘的,有的诗人偏重于色彩描写,有的诗人注重对整体意境的构造。
陈子昂绘景会根据特定的环境营造生动、优美的画面,构成独特的意境,其景物描绘中也不乏刚健壮美的艺术风格。
《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的询四句说兰花和杜若都是春夏盛开的,花团锦簇,朱红的花儿下垂盖着紫色的茎,很是幽雅清秀。
这些花盛开在树林中,其他花顿时失了颜色。
诗人用了“苹蔚”和“青青”两个同义词,并且在中间加了“何”来感叹花儿的茂盛及美丽。
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开始写秋天渐渐到了,花儿终究会面临凋落。
诗人用“迟迟”来形象地传达出了时光在不被人察觉的时候匆匆离去,'‘袅袅”写出了秋风的寒气而不凛冽。
“岁华”和''芳意”则一语双关,既道出了花儿的凋谢乂表明了诗人青春的易逝和理想在社会现实下的破灭。
通过这首诗,会感到一个内心只有报效国家的宏伟大志的诗人会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诗人一生出征两次,这使得诗人有机会感受大漠的豪情,了解边塞的奇异风景,在《感遇》诗中诗人描写最多的是边塞的奇异风景。
如《感遇•其三》中“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和“黃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都形象的表现出了西北战事就是白姓苦难的制造者。
“苍苍”一词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黄沙”一句写出了大西北沙漠戈壁的壮丽萧索的景象。
好大喜功的统治者確武扬威发动不义之战,受苦的还是白姓啊,谁来可怜这些出家在外,塞上的孤兵。
再如《感遇•其三十三》: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诗人在诗的开篇由远及近地描绘边塞景物,让人置身于壮阔的天地,在苍茫悲凉中突出了独立于明月楼的游侠,也就是全诗的主人公。
诗人的这种描绘突出了游侠慷慨豪情,高洁淡雅的形象。
再如《感遇・其二十八》:
“严冬风阴劲,穷岫泄云生,昏瞪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诗人在介绍了战事的时间地点,战士们蓄势待发的描写之后,插入了这段景物描写,阴风怒号,彤云密布,世界好像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无白昼之分。
这不仅仅是对冬日山中气象的描绘渲染出征环境的艰苦,也表明了诗人对此次战事的态度,“肉食谋何失,藜董缅纵横”,统治者的失策是老口姓的祸殃,表明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
总之,陈子昂景物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紧扣诗歌主题,大胆描绘,尽显风骨之意:
。
自唐至今,对陈子昂的诗歌评论纷纭不已。
有些诗人以为陈子昂的诗学主张重思想性而轻艺术性,主张诗歌负载过多经世致用的政治内容,使得诗歌工具化To但是面对百年来文章道弊,彩丽竞繁的局面,“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
翕变,质文一变。
”⑦陈子昂用充实深刻的思想内涵,刚建质朴的艺术风格,立于唐代诗史之巅,因而其文学变革是最彻底的。
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认为:
"唐有天下儿二口载,而文章三变:
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次则燕国张公出说宏茂广波澜,天宝已还,则李员外、萧功曹、贾常侍、独孤常州比肩而出,故其道益炽。
”妙陈子昂在中国诗文变革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注释]
1[唐]陈子昂撰、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2[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中华书局,1986年版
4徐文茂•陈子昂论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5闻一多.唐诗杂论[M].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7页.
6田同之.西圃词说[M].
7[唐]陈子昂撰、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修订本)•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M].上海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