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0460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docx

整理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2019

 

初审单位:

郫都区教育局

复审单位:

成都市教育局

四川省经济管理学校

质量年度报告

(2019)

 

修德技精勤思协作

 

2019年12月四川成都

前言

四川省经济管理学校创办于1994年6月,是经四川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建筑工程与施工、航空服务、会计、汽车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等为龙头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同时是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的中高职衔接部。

学校秉承“修德、技精、勤思、协作”的校训,以“授人以渔,能力为本”为理念,以“明天的主流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就业型、创新型、创业型、领袖型人才。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学校的发展和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发【2014】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川教厅办函【2016】70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抓规范、强学风、提质量、树形象”系统改革,提升发展内涵质量,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

现发布学校年度质量报告(2019版),以展示学校办学成效,回应社会关切。

 

 

一、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四川省经济管理学校创办于1994年6月,是经四川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建筑工程与施工、航空服务、会计、汽车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等为龙头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同时是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的中高职衔接部。

学校秉承“修德、技精、勤思、协作”的校训,以“授人以渔,能力为本”为理念,以“明天的主流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就业型、创新型、创业型、领袖型人才。

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爱岗敬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生历年参加省、市学生技能大赛、风采大赛、调研考试等多次获奖,被省、市、县表彰为先进办学单位。

学校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征,学校采取班主任跟班管理,使学生增强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学校积极推行“生产型学校、教学型企业”、“车间教室化、教室车间化”、“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理念,大力实行校企联合、工学结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与我校签订定向协议的企业有300余家,学校努力做到“把先进的技术教给学生,把合格的学生送给企业”,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高质量就业率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72682平方米,生均达36.5平方米,教学及辅助性用房面积33336平方米,校内实训用房面积12380平方米,学生宿舍13170平方米,另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等,建有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

学校可利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23.6万元,图书馆藏书100000万册,建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建筑、航空旅游管理等8个实验实训中心和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设有建筑工程与施工、航空服务、会计、汽车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7个专业。

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余人,教职工共100余人,“双师型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40%。

1.2学生情况

1.2.1学校招生数:

2018--2019学年在校生结构均为全日制中职学生。

学校计划招生人数1150人,实际报到注册人数312人。

与2018学年招生人数比较情况见下表:

2018学年

2018学年

学年变化率

招生数-总数(录取数)

309人

312

0.97%

本市户籍

48

36

-25%

外市户籍

261

276

5.75%

1.2.2在校生数:

学校在校生规模相对稳定,2018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学生数2080人;2019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学生数1622人;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吸引力。

2018—2019各专业在校学生数变化情况,见下表:

2018年各专业人数

2019年各专业

人数

变化情况(%)

电子商务

160

75

-53.13%

会计

228

111

-51.32%

建筑工程施工

151

99

-34.44%

汽车运用与维修

423

169

-60.05%

航空服务

344

301

-12.50%

学前教育

427

309

-27.63%

美术设计与制作

274

181

-33.94%

计算机应用

73

162

121.92%

1.2.3毕业生数:

2018年毕业生数539人;2019年毕业生数672人。

相对于2017年增加了133人。

学年

2018年

2019年

变化率

人数

539

672

25%

1.3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总数49人,生师比为33:

1,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达10%,教师中本科学历比例达90%,专任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48%,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技术职称比例达20%,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已达标。

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2017与2018年度教师队伍对比情况见下表:

年度

教师人数

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技术职称教师

本科学历教师

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8

75

16

21%

67

89%

8

10.7%

2019

49

5

10%

48

98%

1

2%

1.4设施设备

学校积极推行校企联合、工学结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校内有面积达1238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实训中心,校内共配套完成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结合产品加工与实践操作共同开发项目实训教学案例多个,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校内固定资产总值5485万元,教学设备资产值2373万元,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1650万元。

年新增教学设备资产值160万元,年新增实训设备资产值18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生均教学设备值1.4万元,生均实训设备资产值0.95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2个。

图书馆纸质藏书10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年新增图书0.5万册。

二、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多年来,我校积极运用网络平台,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的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团队,让学生成为网络文化阵地的主人翁,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

我校长期以来注重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学生记者站,开展“校园之星”评选、“学生最喜爱的青年教师”评选、“优秀班集体”评选等网上网下主题教育活动,吸引学生自发参与。

2019年,我校100%的新生在入学时学习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校园安全知识》等入学教育课程,课程学习、测试覆盖面达100%。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2.2在校体验

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集体活动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5%,生活满意度96%,校园安全满意度9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2%等。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市教委的要求,认真落实开展学生资助和免学费工作,以减轻学生读书与生活困难。

2018及2019年度学校免学费、助学金及对学生资助情况见表。

2018及2019年免学费、助学金及对学生资助情况

年度

免学费

助学金

学校对学生资助

人数(人)

金额(元)

人数(人)

金额(元)

人数(人)

金额(元)

2018

4923

4665050

1075

1075000

151

90600

2019

2305

1959250

400

400000

61

36600

2.4就业质量

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为95.2%以上,初次起薪在1300元以上,升入高等教育比例79.2%,比上一年度增加2.6%。

2018及2019年就业率、对口就业率以及升学率情况统计表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升序率

2018年

100%

95%

76.60%

2019年

100%

95.2%

79.2%

2.5职业发展

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设计企业需要的课程,通过课程中的项目任务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一门课的设计、一个教学情景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锻炼学生的学习、工作迁移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参照企业要求评价学生,评价老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和参加成都市中职学校学生中高职技能大赛、中高职衔接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等竞赛,2019年各类活动和竞赛大获丰收:

1、2019年2月,我校学生参加成都市2019年第九届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荣获市级二等奖1名、荣获市级三等奖1名,宋咏翀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指导教师。

2、2019年5月,组织17级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参加成都市2019年中职专业抽考,应考65人,实考63人,通过专业组教师(杨舒和郭莹两位教师)认真培训,组织多次模拟考核,让学生熟练考核方式,最终以合格率达到85%圆满完成本次抽考任务,整过抽考过程也受到教育局和校企联合会的好评。

3、2019年6月,在航空专业组教师杨舒和郭莹两位教师的帮助下,教务处成功完成2019年成都市教育局航空服务专业的评估工作,对我校开办航空服务专业增强信心。

4、2019年6月,参加成都市2019年中等职业教师教学能力设计大赛,荣获市级一等奖3个,荣获市级三等奖2个,我校被评为市级优秀团队。

5、2019年7月,参加四川省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省级三等奖3个。

6、2019年8月,我校学生参加2019年四川省教育厅“建行杯”第五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级铜奖,宋咏翀、刘洋两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7、2019年9月,我校积极开展四川省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上报市级作品18个,省级作品16个(作品结果还未公布,但整个组织有序,师生积极参与)。

8、2019年11月,参加2019年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百万教职工教学能力大赛,我校荣获市级二等奖1个,市级三等奖1个。

9、2019年11月,参加成都市2019年中高职衔接技能大赛,我校参与项目三个,其中汽修汽缸磨损检测项目荣获市级一等奖1个;市级二等奖2个;市级三等奖4个,钳工项目荣获市级二等奖2个;市级三等奖2个;PS项目荣获市级二等奖1个。

王飞、刘辉、曾诗雨、李莎莎、曾帆贵五位教师被评为技能大赛市级优秀指导教师

10、2019年12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2019年成都市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技能大赛,其中侯兰芳老师荣获市级美术个人赛一等奖,魏珊、林媛媛两位教师荣获市级学前环创设计三等奖,六名学前专业学生荣获市级环创设计三等奖。

三、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校职业教育专家参及本校专业带头人共同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科学构建并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围绕郫都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进行企业走访、市场考察、毕业生跟踪调研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专业建设现状,结合学校自身条件,汲取专业建设委员会意见,科学设置专业并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本年度我校新申报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和旅游服务专业,结合郫都区以电子信息为重点发展产业,富士康为电子信息产业龙头老大,积极与富士康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同时我校也在积极跟高校合作,为我校学生继续深造学习提供一个良好平台,现阶段,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会计专业、航空服务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各专业已形成无缝对接,今年新申报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和旅游服务专业也将再次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形成无缝对接。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公共基础课

我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开设公共基础课,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课程的开设严格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和成都市教学指导意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部分单元的内容考虑与专业结合,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2专业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了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教育类、土木水利类等7个专业大类共10个专业。

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航空服务、电子商务、会计、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及美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和旅游服务10大专业。

我校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从2010开始实施五年一贯制和3+3模式中高职学历教育,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航空服务、会计、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施工、美术设计与制作及计算机应用7大专业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均已开通直升模式,我校90%以上的同学通过五年一贯制或单招顺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

3.2.3师资队伍

在“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方针的指引下,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大教师技能培训力度;建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参与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的激励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能工巧匠担任兼课教师,建立一支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

3.2.4课程建设

根据我校中高职衔接特殊情况及国家教育部2.5+0.5学制改革,及时调整文化课程教学计划,加大文化课程比重,使文化课教学时长由4学期改成6学期,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总时数的比在1:

1左右。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校积极开展“订单式”教育,全面打开校企合作新局面。

2015年以来,我校主动调查市场,走进企业,并积极与郫都区最大的企业富士康联系,2016年我校申请电子商务专业,并与富士康公司以“企业冠名”的形式开展“订单式”培养。

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设备、实训岗位、企业指导教师及相应奖学金政策,大大带动了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工作。

“将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进入角色”,是我校在“企业冠名”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新招。

我校每年都根据专业授课情况和企业生产情况,适时的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积极参与中高职衔接模式改革,2010年以来,我校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和“3+3”分段培养教学模式。

通过该模式,我们打破了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与高职院校深入沟通、交流,就人才培养方法、途径,课程的衔接等进行合作研究,真正实现了针对性培养,特长培养,提高了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性和实效性。

使“职业教育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成为可能。

为中考失利,又有意愿升入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

3.2.6信息化教学

我校充分利用省、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源平台,结合互联网上的资源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建立校内资源FTP服务器,将全校老师的课件、行业标准、实训项目、对口高考、技能竞赛和学业水平题库上传至FTP服务器,供全校师生下载使用。

近期,我校正在与富士康公司积极合作,通过富学宝典构建手机app学习平台,让我校师生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知识的观看与学习、作业的发布与批改、微课的制作等教学互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的完成信息化教学。

3.2.7实训基地。

我校现有高水准的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中心、航空实训中心(包括航空模拟仓)以及学前教育专业标准实训中心,其中函盖琴房、形体房、感官实训室、环创实训室、仿真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实验实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出率达95%以上,基本能实现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和实训生产化。

对接学校各专业,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8家,定期送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阶段性见习,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2.8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2015年以来,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抓住与富士康合作创建智慧教室设这一契机,建设了教学资源库,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和优秀教学资源,为全校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2.9教材选用。

学校各类教材选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教材均从成都市教育局下发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库中进行选取,绝大大部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个别选修科目采用地方特色教材或学校自行编写的校本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学校以“成都市技能大赛”、“成都市文明风采大赛”、“成都市中高职衔接大赛”为契机,开展以“立足课堂”为主线的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全年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数达10人次;参加市级教育培训35人次;学校还开展了沙龙、讲座、评课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每学期培训次数8-10次;利用暑假放假期间还安排3名专业教师完成为期3个月的企业锻炼,从新手向大师级别转变。

同时学校还经常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学校内形成了以教带赛、以赛促教的良好氛围。

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0人次,市级以上奖项38人次。

3.4规范管理情况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2.5+0.5’、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0.5年”的教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之比平均为3.9:

6.1,学分比为4:

6,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比重为50%以上。

各专业教研室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

充分利用教学实训基地的设备和各专业的名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推进教学信息化。

学校与富士康企业紧密合作,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网上学习,教师自主以及与企业合作开发部分教学资源。

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所有教师均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5种教学模式。

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后勤制度建设。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后勤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

实行了购物、领物、收费登记制度,实物台帐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取开学初的各种费用,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做好各种帐务核算,结清代办费。

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点、核实工作。

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处理食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

学校从中层干部中选派安全责任人负责食堂管理,与学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签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以此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杜绝食品中毒等类安全事故。

还注重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兑现奖惩措施。

总务处定期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含锅炉操作员)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一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时通报媒体报道的食物中毒等事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学校组建了以校长范嗣彬为组长,分管学生管理副校长周剑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成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纳入学校目标考核、领导政绩考评。

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对各系部、处室和班主任、生活老师有阶段性检查、有考核。

考核结果与开展文明双创活动紧密结合,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与教职工绩效直接挂钩。

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由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

财会人员要能够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做到“管家”工作心中有数。

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有经手人签字,分管领导签字,纪委书记把关,校长批示方可生效。

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县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完善中小学财务管理体制的意见》,严格执行三个“一”:

即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管理、一本帐登记。

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经过学校同意,及时开票,及时入帐。

积极开源节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加强了招待费的管理,加强水电管理。

3.5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发展

开齐开足德育课,坚持每周一次主题班会课,对全校学生进行安全、防毒、防艾防结核、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并要求每次主题班会课后学生写观后感,班主任做好班会记录,行政文档保存。

每周一第一节课前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三风”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扎实开展“抓小事工程”,推进“细节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

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校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为契机,整个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