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所得税.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965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所得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第5章所得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5章所得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5章所得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5章所得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所得税.ppt

《第5章所得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所得税.ppt(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章所得税.ppt

第5章所得税n5.15.1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分析n5.25.2所得税会计的一般分析所得税会计的一般分析n5.35.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n5.45.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特殊情况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特殊情况n5.55.5所得税会计信息的披露所得税会计信息的披露5.1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分析n5.1.1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目标不同n5.1.2从特定期间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从特定期间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n5.1.3从特定时点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从特定时点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5.1.1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目标不同n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目标和要求不同。

会计准则的目的是规范企业的对外财务报告,以便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

n所得税法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推行的,其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取得收入,行使国家作为社会组织者的正当权力;二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履行国家管理社会的职责。

n这种不同导致二者的相关规定往往存在差异5.1.2从特定期间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n从利润表的角度出发,税前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的扣减所得税费用之前的会计利润。

应纳税所得则是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确定的应该缴纳所得税的收益或所得。

n根据差异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区分为:

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n1、永久性差异n永久性差异是指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形成的、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的差异n2、时间性差异n时间性差异是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由于收支确认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形成的、可以在以后期间转回的差异。

n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申报缴纳所得税,一般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以确定应纳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

n例5-1n假设某企业于20*0年初成立,当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200000元。

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发生下列与纳税有关的事项:

n

(1)会计上确认了2000元国库券利息收入,而按税法规定不交所得税。

n

(2)当年发生工资费用150000元,而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为120000元.n(3)由于违法经营被罚款3000元.n(4)年初购入的一台新设备,成本为10000元,预计无残值,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会计上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限为10年。

n上述各项中,前三项属于永久性差异,第四项属于时间性差异。

n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年折旧额=10000/5=2000(元)n按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年折旧额=10000/10=1000(元)n由于折旧年限不同而形成的时间性差异=2000-1000=1000(元)n20*0年应纳税所得=200000-2000+(150000-120000)+3000-1000=230000(元)n20*0年应交所得税=230000*25%=57500(元)5.1.3从特定时点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n从特定时点的角度分析,就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n1、计税基础n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未来依据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抵扣的金额。

n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未来依据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可抵扣的金额。

n2、暂时性差异n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又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n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因此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n2、暂时性差异n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因此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n例5-2n20*3年年末北方公司以银行存款150000元购入管理用甲设备,并投入使用。

会计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无残值。

按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不考虑减值。

n分析:

20*4年确认计税折旧费50000元,剩余100000元计税折旧费可以在以后年度确认。

这意味着以后年度在对该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金额不确定也不需要确定)征税时有100000元不需要纳税(可以抵扣),因此:

n20*4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000元,账面价值为120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0元(120000-100000);n20*5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0000元,账面价值为90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00元(90000-50000);n20*6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为60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00元(60000-0)n20*7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为30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00元(30000-0);n20*8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为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0。

例5-3n乙公司20*6年末以100000元购入一台设备,会计和税法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均为5年,不考虑残值。

20*7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70000元n20*7年折旧=100000/5=20000(元)n20*7年末的折余价值=100000-20000=80000(元)n计提减值准备=80000-70000=10000(元)n年末账面价值=100000-20000-10000=70000(元)n年末计税基础=80000(元)n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00-70000=10000(元)例5-4n乙公司20*8年12月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环保部门罚款200万元,到年末尚未支付n分析:

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抵扣,故在以后支付这200万元罚款的年份可以抵扣的金额为0,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为200万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0。

5.2所得税会计的一般分析n5.2.1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n5.2.2应付税款法n5.2.3基于利润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n5.2.4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5.2.1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n第一层次:

是否确认所得税的会计影响n按此标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可分为: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n第二层次:

基于何种视角反映所得税的会计影响n基于这一标准可以把纳税影响会计法分为:

基于利润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又称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n第三层次: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应当如何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5.2.2应付税款法n应付税款法是一种以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该方法不反映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跨期影响。

n应付税款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于操作。

n缺点:

从利润表的角度来看,由于应付税款法对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进行跨期分摊,会导致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与税前会计利润之间不配比,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

5.2.2应付税款法n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应付税款法只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法定的应交所得税,而不确认由于所得税因素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就使资产负债表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利于利润表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5.2.3基于利润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n该方法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的确定上,因而重视从特定期间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着眼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n该方法相对于应付税款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反映时间性差异的跨期影响,从而有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5.2.4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n该方法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上,因而重视从特定时点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着眼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5.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n5.3.1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程序n5.3.2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n5.3.3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n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暂时性差异的影响确认为将在未来得到补偿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在未来予以清偿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5.3.1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程序n1、涉税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的处理n

(1)比较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暂时性差异。

n

(2)分析涉税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判断是否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条件。

n(3)对于符合条件的,按准则规定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具体金额。

5.3.1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程序n2、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n

(1)比较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暂时性差异。

n

(2)分析评价暂时性差异,对于符合确认条件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期末余额;对于符合确认条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期末余额。

5.3.1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程序n(3)比较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期末余额与调整前余额确定期末应调整增加或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

n(4)分析涉税交易或事项的性质,确定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的调整额应计入所得税费用还是资本公积。

5.3.2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n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n

(1)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下列交易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外:

n1)商誉的初始确认n2)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

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5.3.2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n

(2)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也不能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n1)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n2)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n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n

(1)企业应当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金额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但是,当交易同时具有以下特征时,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n1)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n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n

(2)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n(3)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n1)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n2)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n(4)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