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9395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概念:

(一)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二)性质: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三)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2.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二、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

一、概念:

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最佳卫生服务提供给全体居民,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一)主体: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

(二)客体:

包括“静态的”卫生组织体系,也包括“动态的”卫生系统活动和社会卫生措施。

1.卫生组织体系:

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相关人员。

2.卫生系统活动:

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和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

3.社会卫生措施:

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划、卫生行为。

(三)内容: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三、我国2016年新医改以后卫生工作方针: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四、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一)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6.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挑战:

1.人民健康需求发生变化,对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并发挥其功能提出新要求;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要求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3.新技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出卫生应急管理的更高要求;

4.国际环境和全球卫生发展带来的挑战。

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定义: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庆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是一门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

二、研究对象:

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政策、资源、组织、系统、行政和绩效等基本要素。

研究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理论;2.卫生组织体系;3.卫生政策;4.卫生行政管理;5.卫生事业管理的办法。

 

第二章卫生事业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管理理论基础

·人本原理:

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

他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力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原则:

能级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也称激励原则)。

·动态原理:

是指管理者需要明确管理的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要根据组织内部、外部情况的变化,注意及时调节,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效益原理:

是指实施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管理、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

·管理基本职能(5大职能):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领导职能

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的资料收集:

(1)文献法;

(2)观察法;(3)访问法:

根据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可分为结构式访问、非结构式访问、半结构式访问;根据访问对象的构成可分为:

个体访问、集体访问。

常见的集体访问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

(4)试验法

第三章卫生规划

第一节卫生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规划工作:

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的过程。

二、卫生规划:

是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三、卫生规划的意义:

1.明确发展方向;2.为控制活动提供标杆;

3.统筹卫生资源配置,协调各类卫生活动;4.统一思想,促进工作协调。

卫生规划原则:

目标原则;过程原则;协调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

第二节卫生规划过程

·卫生规划步骤:

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

·背景分析包括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利用。

·修正目标包括:

1.分析环境;2.分析资源;3.SWOT分析

*SWOT分析:

把现有具体承担规划任务的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卫生组织可以开展活动的空间。

第三节卫生规划评价

·卫生规划评价:

即适宜度评价、进度评价和结果评价。

其中适宜度评价涵盖适合程度和足够程度2方面,而结果评价则包括效率、效果、效益和影响4个方面。

评价内容(三类七个方面)

目的或具体指标

适宜度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

论证规划的适宜性和可行性(是否符合需要?

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是否与相关卫生政策或规划相匹配?

资源是否充足?

2.足够程度评价

对已明确的问题或障碍是否足够重视,各项具体计划是否妥当?

进度评价

3.进度评价

各项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

结果评价

4.效率评价

投入(人、财、物、时间)与产出(活动成果)之比,能否运用更好更经济的方式取得这些成果?

5.效果评价

规划实施后各项目标的达到程度

6.效益评价

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影响评价

在既定目标之外的对卫生或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四节区域卫生规划

一、区域卫生规划:

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

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三、区域卫生规划研制步骤:

1.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2.建立能反映战略定位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指标体系;3.目标差距分析;4.确定区域卫生发展得战略重点;5.区域卫生规划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第四章卫生组织

第一节概述

·卫生组织:

是指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或团体。

主要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国家及地方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保障组织、卫生监督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医疗服务组织、疾病预防与控制组织、妇幼保健组织、医学科研及医学教育组织);

3.卫生第三方组织(与卫生相关的学会、协会、基金会);

4.国际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第二节卫生组织体系

一、概念:

指由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卫生规划、卫生立法等形式,以恢复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组织群构成的系统。

其目标不仅仅是健康恢复,同时还包括健康促进、健康维护以及健康筹资。

从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以及疾病风险分担等多举措来保障我国居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一)组成:

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卫生第三方组织。

(二)医疗保障组织体系:

是指从事医疗保障服务,以实现居民疾病风险分担,提高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为目标的组织集合。

二、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分类:

职能:

医疗服务组织体系、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城乡分类

1.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2.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第三节卫生组织体系管理

一、卫生组织体系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以健康为中心原则2.落实政府责任原则3.规模适度原则4.协同与整合原则

二、卫生组织绩效管理:

(一)定义:

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绩效目标所开展的以提高绩效为目标的管理过程。

其目的是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能力,提高绩效水平。

(二)主要内容:

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改进。

(三)卫生组织激励措施:

激励:

是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对组织的管理和对组织内部岗位或员工的管理。

在绩效管理循环的绩效改进环节,激励是促进组织绩效持续改进的主要动力。

没有激励,绩效管理很难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激励分为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

三、卫生组织治理结构:

卫生组织治理:

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他不仅研究如何通过治理结构的设计,实现对卫生组织管理中的监督与制衡机制,也强调如何通过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来保证卫生组织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实现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这一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

卫生治理结构改革目标:

1.调动管理者积极性;2.强化卫生组织监督;3.实现保护健康权益的目标;

第四节卫生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组织变革:

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的内在结构,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正,甚至对整个组织进行重新构架,以提高组织效能,适应客观发展需要的管理活动。

·组织发展:

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计划、有系统的采取干预措施,对构成组织的各要素(人、技术、结构)进行系统的变革,以期开发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提高组织的效率。

以上两者目的一致,即实现组织的自我完善,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手段。

一、卫生组织变革的动因:

1.政治环境变化;2.经济社会环境发展;3.医学技术进步;

4.疾病谱改变;5.卫生服务需求提高;6.组织内部动力推动。

二、我国卫生组织发展趋势:

1.政府主导进一步强化;2.多元化投入格局形成;3.协同与整合服务成为主流;4.集团化运营逐步增多。

第五章卫生政策

第一节卫生政策

一、卫生政策:

是卫生领域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的卫生问题、实现一定的卫生工作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工具的总和。

是各级卫生事业管理者引导卫生事业发展方向,调节卫生资源配置,协调相关群体利益和矛盾,实现卫生事业发展目标,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二、卫生政策的特殊性:

1.人本性(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2.专业性(人才培养周期长、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性);

3.社会性(关系到每个人、多部门合作);4.复杂性(公立医院改革的复杂性)。

三、卫生政策的层次和表现形式

1.卫生政策的指导思想:

是卫生政策元政策,是卫生政策灵魂,是执政党和政府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面。

2.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是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卫生发展战略:

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以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规律为依据,以指导卫生事业总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对卫生事业全局、长远、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策性的谋划。

3.具体卫生政策:

涉及卫管各方面,是在国家卫生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指导下,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现有卫生资源情况制定的。

四、卫生政策功能:

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4.促进创新功能。

第二节卫生政策过程:

(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决策、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

一、政策议程:

1.定义卫生政策问题:

明确卫生系统价值取向,确定主要问题和优先需解决且能解决的问题;

2.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筹资、支付、组织、规制、行为。

二、政策规划:

1.政策目标确立:

是方案的核心,既是解决政策问题的目标,又是政策实施后期望达到的政策效果。

可以分解为总目标和若干子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

2.政策方案设计:

构思各种实现政策目标备选方案。

3.方案后果预测:

可能存在的困难,可能产生的影响。

4.方案可行性论证:

判断政策方案在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约束条件。

5.政策方案优化:

效率评估后进一步优化。

三、政策决策:

政策决策主体围绕一定价值取向和目标,通过一定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四、政策执行:

1.明确政策内涵

2.分析动力、阻力:

探索利益相关者,分析行为影响因素,动力阻力预测。

3.制定执行方案:

执行策略设计(保持动力、减弱阻力),执行工作(措施)设计,执行工作流程设计。

4.配置执行资源:

资源确定(有形和无形资源),资源配置。

5.控制政策实施:

如何发现偏差?

如何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五、政策评估:

人们依据一定标准和方法,对公共卫生政策方案规划、执行情况和政策效果及价值进行估计和评价的活动。

第六章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

绩效评价是组织决策的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和控制的手段、绩效改进的动力和创造公平的杠杆,它具有很强大的反馈、控制、激励和开发功能。

可以说,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而构建绩效评价模式是评价工作的核心问题。

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评价主题、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三方面。

评价主题包括3E(经济、效率和效果);评价维度是指对评价对象和评价行为的类型区分;

评价指标是评价的具体手段,也是评价为度的直接载体和外在表现。

指标确立遵循SMART原则:

S代表的是specific,是指绩效指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目标;M代表measurable,是指绩效指标是可以测量的、相关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attainable,是指绩效指标是可以实现的,应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realistic,是指绩效指标应该与工作相关,是实际存在并可以证明和观察得到的;T代表timebound是指在绩效指标中要设定完成这些指标的期限。

一般以1年为单位。

也可是你季度目标或3-5年的中长期目标。

第二节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理论

一、卫生系统:

是指所有致力于产生卫生行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该定义的关键词是卫生行动,卫生行动是指任何行为,无论是私人健康护理还是公共卫生服务,或者是部门交叉性的促进因素,其最初的目的都是要增进健康的行动。

行动的衡量标准是该行动必须以增进健康为首要出发点。

卫生系统的绩效目标:

(1)促进健康;

(2)增强反应性;(3)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1)促进健康:

增进健康当然是卫生系统的首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

实质包括两个方面:

优质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小。

(2)增强反应性:

·卫生系统反应性:

是指卫生系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合理期望的程度,这个期望并非是对医疗结果的期望,而是指病人在享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对非医疗结果的各种期望。

反应性的衡量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尊重个人的尊严”,即服务对象在就医时受到的尊重、病人具有自主权并且具有对医疗方案的一定选择权、病人拥有隐私权和良好的交流等;二是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即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关注服务对象的需要、提供必要设施,服务对象具有自主选择权、能够自由的选择各种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

新机构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功能,允许服务对象的亲友探视等。

(3)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第一方面实质筹资的公平性;第二方面实质大病风险保护。

二、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目标与评价框架

完整的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包括参与者选择、框架构建和完善、指标选择和优化、评价主体机构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完善、评价实施、结果应用以及绩效评价激励措施等。

Who用五项指标来衡量卫生系统绩效:

人群总体健康水平、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差异、卫生系统总体反应性、不同人群中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差异、不同人群医疗卫生费用的分担情况。

该框架包含4部分的测量指标:

:

健康促进与结果、反应性、公平和效率。

 

第三节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

一、主要指标和方法:

1.健康状况2.卫生系统反应性3.公平性4.卫生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

·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

1.减寿人年数;2.无残疾期望寿命;3.健康期望寿命;4.伤残调整寿命年;5.伤残调整期望寿命。

二、卫生系统反应性:

构成(两部分七方面)

1)基本人权(对个人的尊重):

尊严、治疗时的自主性和保密性;

2)患者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以病人为中心):

治疗的及时关注、社会支持网络、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质量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选择性。

三、公平性体现在筹资公平性和健康状况的公平性两方面。

四、卫生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

1.可及性:

用来测量某人群获得其所需要的卫生服务的程度。

包括物理可及性、经济可及性和服务可及性。

2.卫生服务质量:

是医疗卫生机构利用一定的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以满足居民明确或隐含需要的特征的总和。

卫生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病人安全:

避免诊疗护理过程对病人造成伤害。

(2)适宜性:

所使用的诊疗手段与病人所需要的医疗服务相适应,不存在过度提供服务或服务提供不足的现象。

(3)连续性:

短期内不能完全康复的病人应该能够得到持续的关注,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有效性:

基于医学科学知识提供医疗服务,使病人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5)可接受性:

在提供医疗服务时,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偏好、需求与价值观,使得病人乐于接受。

·卫生服务质量可从患者安全、适宜性、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进行评价。

3.效率指的是使所使用的资源发挥尽可能高的价值(或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某种特定的结果)。

两个通常使用的关于卫生系统效率的概念是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

第七章卫生资源管理

第一节概述

一、卫生资源:

是指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各类资源的总和。

从广义上讲,卫生资源是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从狭义上讲,卫生资源则是指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包括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有形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政策法规等无形资源。

二、卫生资源管理:

指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对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合理配置与调控,并对卫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的管理活动。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地提供卫生服务,发挥卫生资源的最佳效率,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是卫生资源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

3.卫生资源管理的内容:

1.规模管理:

研究和管理卫生资源各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研究和管理卫生系统有效运转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

2.布局管理:

主要涉及可及性和层级布局合理。

3.结构管理: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城市和农村卫生资源结构;

(2)医疗和预防资源结构;(3)医药资源结构。

·卫生资源管理中应注意处理的问题: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做好卫生服务。

(1)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关系;

(2)存量与增量的关系;(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二节卫生资金管理

一、卫生资金是卫生资源的货币表现。

卫生资源以货币形式流入卫生领域,通常表现为卫生机构的财务收入,即上级拨款和业务收入。

·卫生资金管理: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围绕既定的政策目标,遵循卫生资金运动规律,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与方法,针对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管等各个环节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

·卫生资金管理的目标:

1.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系统必须筹集足够的资金,并确保筹资额度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增长。

包括:

(1)筹资的可持续性;

(2)政策的可持续性;(3)组织管理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2.风险分担;3.公平;4.效率;5.费用控制。

·卫生资金管理的内容:

卫生资金筹集、卫生资金分配、卫生资金监管。

二、卫生筹资(卫生资金筹集的简称)广义的卫生筹资不仅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而且还包括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仅要研究卫生资金从何而来,而且还要研究卫生资金的去向,即卫生资金的分配流向以及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平性等问题。

狭义的卫生筹资是指卫生资金的筹集,包括卫生资金筹集的渠道、数量和结构等。

·卫生资金筹资方式:

政府筹资、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自费支付、社区筹资。

三、卫生资金分配: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提高卫生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优化卫生资金分配结构,选择最适宜的卫生资金投入方式和支付方式,将从全社会筹资到的卫生资金在各区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医疗卫生服务、各类病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

从卫生资金分配的概念可以看出,卫生资金分配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优化卫生资金分配结构,选择最适宜的卫生资金投入方式和支付方式。

·卫生资金分配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2.主要卫生问题优先原则;3.向预防保健和农村基层倾斜原则;

4.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5.供需方兼顾的分配原则

四、卫生资金监管:

指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卫生系统资金的运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节卫生物力资源管理

一、概念:

指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系统物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质资料的分配、流通、供应等。

·内容:

1.设备管理;2.物资管理;3.卫生建筑规划管理。

·作用:

1.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2.有效利用现有物力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3.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卫生设备管理:

指卫生组织管理者根据一定程序、方法、原则,对卫生设备与物资在整个生命周期加以规划配置、指导协调、控制和监督,同时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保证设备与物质安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达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卫生设备通常包括常规医用设备与大型医用设备两类。

第四节卫生信息资源管理

卫生信息:

是指卫生工作领域和与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一切活动的指令、情报、数据、信号、消息和知识的总称,它反映卫生工作的过程、状态变化及其特征。

·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

1.为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2.促进卫生规划实施和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3.促进医疗卫生业务流程优化和卫生管理方式变革;

4.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加居民满意度;5.促进医疗卫生科技事业发展,

·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6):

卫生信息政策法规、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卫生信息组织机构、卫生信息安全、卫生信息标准、卫生信息服务。

第五节卫生技术资源管理

一、概念:

·卫生技术:

卫生技术是指用于卫生保健与医疗服务系统的特定知识体系,它包括药物,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疗方案,技术程序,后勤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组织,或泛指一切用于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及促进健康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命质量的技术手段。

·卫生技术资源管理:

是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对卫生技术的需要和需求,对卫生技术的研发、准入、应用、更新和淘汰进行监督、指导、调控与评估的管理活动。

二、卫生技术准入:

是依据卫生技术评估建立的一项重要的医药卫生行业管理制度,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作出的采用、推广、使用、停止使用或禁止使用的规定或命令。

·卫生技术准入包含三个层次:

1.卫生技术本身的准入2.开展卫生技术的主体的准入3.接受卫生技术的客体的准入

19.卫生技术准入管理:

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卫生保健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