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7717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等4

1、行业监管体制和监管部门5

2、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6

二、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化程度和主要企业8

1、科之杰新材料集团11

2、四川吉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11

3、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12

4、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

5、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12

三、行业进入壁垒13

1、生产技术壁垒13

2、应用技术壁垒13

3、品牌壁垒14

4、资金壁垒15

5、销售渠道壁垒16

6、安全和环保壁垒16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7

1、有利因素17

(1)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7

(2)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将长期利好行业发展18

(3)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20

2、不利因素20

(1)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20

(2)行业竞争较为激烈21

五、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21

六、行业经营模式23

1、营销模式:

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营销模式可以分为直销型和分销型两类23

2、生产模式:

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生产模式可分为合成生产、复配生产、合成与复配组合生产等模式23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24

1、周期性24

2、区域性26

3、季节性27

八、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28

1、上游行业29

2、下游行业30

 

高性能减水剂产品主要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能优、收缩低等优点,显著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能大幅降低水胶比,提升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混凝土构筑物的服役寿命,节省水泥用量,提高工业废渣利用率。

高性能减水剂产品主要应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核电、桥梁、高铁、隧道、高层建筑等领域。

高效减水剂产品主要包括萘系减水剂和脂肪族减水剂,具有高减水、高适应性、高性价比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水胶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效节省水泥用量,提高工业废渣的利用率,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掺量敏感性低,水泥适应性好,配制的混凝土综合成本低,主要用于配制中低强混凝土,应用于水电、市政、民用建筑、预制构件等领域。

功能性材料包括功能性化学外加剂、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和工程纤维等,其中功能性化学外加剂主要包括膨胀剂、速凝剂、防腐剂、阻锈剂、引气剂、防冻剂、早强剂等,其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减水剂复配使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主要包括灌浆料、超早强砂浆等,具有超早强、高强、无收缩、高耐久等特点;工程纤维包括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减少开裂、延长构筑物使用寿命。

功能性材料主要用于严酷环境下混凝土的制备,超高强、超高韧和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制备,装配式建筑,以及快速修补等特殊需求。

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属于建筑材料与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前沿交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实现混凝土行业“低碳、生态”发展的核心材料,已成为现代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水之外不可或缺的第五组分。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在混凝土改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使用不同品种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一般称为减水剂,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等;

(2)其他功能性外加剂,包括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如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如防腐剂、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以及抗裂防渗外加剂,如膨胀剂、减缩剂等。

根据《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按照减水率的高低,可将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减水剂。

普通减水剂,主要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其减水率一般为8%-13%,因其价格较便宜,使用比较广泛。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与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复合使用。

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原料来源于造纸工业废液,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原料来源不稳定,造成性能波动较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高效减水剂,主要包括萘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密胺系减水剂等,减水率一般为14%-24%,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复合使用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对水泥、骨料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萘系减水剂合成主要以煤化工或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工业萘为原材料,提高了其附加值。

高效减水剂在我国拥有较成熟的销售市场,应用技术较完善,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与经济优势,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高效减水剂仍是我国市场主流产品。

高性能减水剂,即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等优点,其减水率不低于25%,减水率可达40%以上,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持能力,满足混凝土的泵送施工需要以及特殊混凝土工程的减振乃至免振需求,可配制出高强、超高强、高耐久性和超流态混凝土。

相比其他类型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工艺无废液、废气、废渣排放等因素,属于环保型混凝土外加剂。

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结构自由度大,可调可控性强,可根据工程需要实现“量身定制”,从而成为了现代混凝土外加剂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混凝土商品化、混凝土工程大型化、工程环境复杂化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需求趋于多功能化,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技术在混凝土应用技术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在以减水剂为主要混凝土外加剂的基础上,膨胀剂、速凝剂、缓凝剂、阻锈剂、引气剂、早强剂等功能性外加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大量投入,有效拉动了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高速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品种从几种发展到几十种,产量由早期的几千吨发展到上千万吨。

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统计,2013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为1,22525万吨,折合销售产值达497亿元,其中减水剂产量95424万吨,功能性外加剂27101万吨。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商品混凝土使用率逐渐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率也逐年提高,混凝土外加剂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1、行业监管体制和监管部门

混凝土外加剂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部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提供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2、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

(1)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部颁布的《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开始实施,其中规定:

北京等124个城市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必须全部使用散装水泥。

(2)2004年3月,建设部颁布的第218号公告《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指出,推广使用混凝土高效减水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在民用建筑中限制使用尿素型混凝土抗冻外加剂。

(3)2005年7月,铁道部发布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要求在高速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添加剂必须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

(4)2007年6月,商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部颁布的《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改发[2007]205号)开始实施,其中规定:

全国中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要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开展禁止在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工作(家装等小型施工现场除外)。

工程中使用预拌砂浆(含干拌砂浆和湿拌砂浆)。

(5)2011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对“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做出具体安排,同时要求“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和再生建材,继续推广使用散装水泥”。

(6)2011年11月,为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工信部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将高性能环保型混凝土外加剂列为建材行业发展重点,并将高性能和高耐久性混凝土,建筑用水泥制品、电力用水泥制品、铁路用水泥制品、装配式混凝土构配件作为重点。

(7)2012年6月,铁道部公布了《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第一批)》,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被列入铁路用减水剂产品。

(8)2014年8月,住建部、工信部颁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2014]117号)。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政策和相关标准,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到“十三五”末,高性能混凝土得到普遍应用。

二、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化程度和主要企业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企业较少。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5年1月发布的《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不完全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2,000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500多家;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逐年向规模化发展,年产万吨的企业已经有200多家,年产3万吨至4万吨的企业有近50家。

但排名前十的企业在过往数年中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根据中国混凝土网的统计,2014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553亿元,与整个混凝土外加剂行业500亿左右的产值相比,该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近年来大型建筑公司和施工单位逐步实施集中采购和战略性合作,行业内领先企业依托自身研发、生产和服务优势,能为客户提供高性能混凝土整体解决方案,这使得行业内只能提供单一产品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较大挤压。

此外,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行业内骨干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行业内将会出现更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与横向兼并扩张机会,混凝土外加剂的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注: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是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集团;四川吉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是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企业。

国外跨国公司在2000年前后也相继进入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市场,他们在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主要采用的推广方式是销售他们在境外生产的产品,少数公司在国内设厂生产或复配,或者兼并重组本土企业。

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进步,缩短了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与国外的差距,另一方面对提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整体水平亦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水泥品种多样、砂石集料质量和气候环境千差万别,这使得跨国公司集成化的产品可复制性弱,难以适应中国的复杂体系,加上价格较高、技术服务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难以跟上。

此外,国内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能力均大大缩短了与跨国公司差距。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已经很低,部分公司逐步退出了中国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本土企业之间,并已开始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跨国公司仅在局部高端和细分市场参与竞争。

1、科之杰新材料集团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是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集团,是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集成方案提供商。

根据中国混凝土网的统计,科之杰新材料集团于2014年销售减水剂3076万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2033万吨,位列行业第二名。

2、四川吉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吉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是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以生产、研究混凝土高效减水剂为主的化学建材企业。

根据中国混凝土网的统计,四川吉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于2014年销售减水剂1800万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806万吨。

3、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公司。

目前业务涵盖基于石膏中钙的综合利用而形成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膨胀剂等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以及基于石膏中硫的综合利用而形成的硫酸等硫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4、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主导,太阳能切削液、苯醚系列产品、纺织印染助剂、SCR新型脱硝催化剂、聚酯弹性体、多功能整理剂、涂料助剂、建材助剂产品等为补充的化工企业。

5、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主要产品包括萘系减水剂系列产品、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系列产品、引气剂和其他复合产品。

根据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获悉,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拥有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线24条,氨基磺酸盐系、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8条,年生产能力32万吨。

根据中国混凝土网的统计,石家庄长安育才于2014年销售减水剂2612万吨,聚羧酸减水剂1160万吨。

三、行业进入壁垒

1、生产技术壁垒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属于建筑材料与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前沿交叉领域,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尤其是减水剂,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化学合成和物理复配。

化学合成过程形成的产品为减水剂母体,是进行物理复配过程的主要原材料。

化学合成过程是减水剂生产的核心生产流程,其性能好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决定混凝土外加剂最终质量的关键。

化学合成涉及高分子化学领域的聚合技术,在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方面,均需要相对专业的人员,且需要长期的技术经验和工业放大生产经验。

虽然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分子结构自由度大,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量身定制”,但是还需要结合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手段进行长期的分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理论基础积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减水剂生产企业的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化学合成工艺要求较强技术实力,构成了进入行业的生产技术壁垒。

2、应用技术壁垒

物理复配过程是针对具体客户对混凝土的施工、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性能要求,在母体中掺加其他功能性外加剂,从而形成直接应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产品,其技术性主要体现在根据实际工程项目需求不同进行定制化复配的二次开发能力。

此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水泥品种多样、砂石集料质量千差万别、混凝土服役环境差异大,加上施工企业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现场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复配技术水平、现场技术服务质量是产品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需要技术人员不仅对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有深入了解,且需要具备较强的混凝土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混凝土外加剂复配。

物理复配工艺要求的订制化服务能力和现场技术服务能力,构成了进入行业的应用技术壁垒。

3、品牌壁垒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客户为国内水电、核电、铁路、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大型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各区域商品混凝土企业和水泥与混凝土制品企业,客户群均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配套技术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铁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需要通过铁路相关部门的认证方可在铁路工程中进行应用;对于水电、核电工程,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特殊,且工程安全性要求高,对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产品性能和质量管理水平要求极高;对于商品混凝土和水泥与混凝土制品,随着混凝土原材料复杂性、质量性能要求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混凝土企业不再片面追求混凝土外加剂的低价,对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综合实力、产品质量和配套技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型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和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一般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综合实力强的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诚信的服务、优良的产品品质逐步积累起公司的品牌美誉度,并与客户形成了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

这种品牌美誉度的长期积累和与客户互信合作关系是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

因此,如果混凝土外加剂厂商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占据有利地位。

4、资金壁垒

混凝土外加剂的下游行业是基础建设行业,主要客户为工程建设单位或为工程提供服务的商品混凝土企业。

由于基础建设行业本身占用资金高,需要工程建设单位或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垫资服务。

而工程建设单位和商品混凝土企业为了减轻资金压力,大多会转嫁垫资风险。

且因近几年来,下游基本建设行业有趋于集中的现象,企业的议价能力逐步增强,使得混凝土外加剂企业成为其转嫁资金压力和风险的对象之一。

这给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账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需要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

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上游企业一般为大型化工企业,规模大,行业集中度高,议价能力强,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原材料采购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通常需要采用现款交易,即便采用赊销方式购入,其账期也较短。

5、销售渠道壁垒

销售渠道的畅通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销售渠道的建立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一方面,混凝土外加剂销售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做支撑,才能与客户达成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对客户的产品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客户在选择混凝土外加剂时会比较谨慎,很多客户会进行多次试验进行验证,才会进行选择试用,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新进入者为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需要更长的时间,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和时间,这也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销售渠道壁垒。

6、安全和环保壁垒

随着国家对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根据国家安全和环保规定进行生产经营,在生产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合理的产后处理工艺和“三废”处理步骤。

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或环境保护不达标的情况下将被淘汰出局,而为达到国家安全及环保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相对应的设备投入,都为行业新进入者设定了进入壁垒。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08年8月,国家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写进了《循环促进法》。

2011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对“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做出具体安排,同时要求“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和再生建材,继续推广使用散装水泥”。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加速推进和落实,混凝土外加剂市场还具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高性能混凝土作为重要的绿色建材,其大力推广应用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推进混凝土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8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有关要求,住建部、工信部颁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2014]117号)。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政策和相关标准,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到“十三五”末,高性能混凝土得到普遍应用。

这必然为外加剂的推广应用带来广阔的空间。

(2)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将长期利好行业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未来相当长时期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

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核电、水利、高铁、公路与桥梁、港口、机场、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重大项目实施和“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混凝土外加剂带来广阔市场需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总体规划认为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截至201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9%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并明确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537%提升至2020年6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提出2030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达401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

普通国道总规模约265万公里,其中08万公里需要新建,约10万公里需要升级改造;国家高速公路规划总计118万公里,目前已建成71万公里,在建约22万公里,待建约25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公交化的城际快速客运网。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强调安全发展核电,并积极推进核电“走出去”。

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积极开发水电,以西南地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等河流为重点,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

大力发展风电。

重点规划建设酒泉、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东部、冀北、吉林、黑龙江、山东、哈密、江苏等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

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

2014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打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将有利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走出国门。

国家战略与行业规划的实施,必然带来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需求,从而带动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快速发展。

(3)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水泥与混凝土工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从混凝土行业来看:

一方面,混凝土所用主要原材料之一的水泥是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另一方面,混凝土行业却在循环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是实现建筑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

2、不利因素

(1)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大部分为石油加工的下游产品,其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生产混凝土外加剂的原材料价格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尽管其变化幅度小于原油价格的变化幅度,而且也可以通过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价格的变化传导到下游产业,但毕竟加大了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成本控制和库存控制的难度。

(2)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较低,技术和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竞争较为激烈。

低端市场部分资质不齐的企业为降低成本,生产伪劣产品低价冲击市场,造成恶性竞争,对规模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