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7475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docx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制度:

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3、区域: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传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4、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桀暴虐无道,商汤起兵打败夏桀。

二、商朝兴衰

1、建立: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郑州)为都城。

2、迁都:

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故商朝又称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奴隶制:

实行残酷的“人殉”和“人祭”。

4、衰亡:

暴君商纣残酷统治,社会矛盾尖锐,周武王灭纣,商亡。

三、西周

1、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打败商纣,商亡。

周朝建立,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制度

(1)井田制:

①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规定:

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贡赋。

③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

(2)分封制:

①内容:

周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向周王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②诸侯国:

重要的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③它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灭亡:

(1)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的残酷剥削。

(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和畜牧业

1、农作物:

品种多,“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2、耕作技术:

集体耕作;农具主要是木、石和骨器,少量使用青铜工具;已懂施肥。

3、畜牧业:

占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二、手工业

1、青铜器:

①主要手工部门,称为“青铜时代”,商周达到繁盛。

②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铜器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③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产品供国王、贵族使用。

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2、玉器:

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安阳妇好墓最为典型。

3、纺织业:

西周的丝织品已出现斜纹提花,还出现刺绣。

4、陶瓷业:

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5、漆器:

我国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红漆碗;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周朝用漆工艺来装饰车。

第四节商业交通和城市

①夏朝:

交通工具种类多,有车、船、橇等。

②商朝:

重视商业和交通。

商民善经商,后世称经商之人为“商人”;以贝为货币;商朝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③西周:

交通更发达,有几条宽广的由都城通向全国的大道;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④城市:

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有城门和整齐的街道。

二里头夏都遗址已具有一定规模。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基本特征

①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

③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二、诸侯纷争

1、春秋争霸

(1)战争原因:

周王室东迁后,势力衰弱,诸侯不再服从天子。

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之间进行兼并战争。

(2)齐桓公称霸

①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成为东方强国。

②打着“尊王攘夷”口号,联合黄河中游诸侯,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成为强大霸主。

③葵丘会盟,确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3)晋楚争霸

①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大战晋国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②公元前6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

(4)吴越争霸

①吴王阖闾先攻入楚都,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霸主。

②越王勾践尝胆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

2、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格局形成。

(1)“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取代晋国国君。

(2)“田氏代齐”:

田氏取代姜氏为齐国诸侯。

(3)齐魏交战:

公元前4世纪中期,中原形成齐、魏两强交战的新局面。

(4)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削弱。

(5)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强秦与赵军在长平交战,秦军大胜。

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死伤最多的战役。

三、民族融合

1、民族:

除中原华夏族外,四周还有匈奴、东胡、戎、越族等。

2、方式:

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3、影响:

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莫定了基础。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

1、表现

(1)农业

铁农具:

铁器使用开始于西周;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牛耕:

牛耕逐渐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水利:

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来灌溉;春秋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国李冰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2)手工业

冶铸业:

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②金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更精美。

莲鹤方壶是珍品。

漆工艺:

出现采用夹芝技术的精巧漆器。

纺织业:

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细密。

煮盐业、酿酒业:

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井盐;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发明。

《考工记》:

手工业工艺的专著,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3)商业城市

商业发达:

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

商业城市:

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

2、由公田到私田

(1)原因: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

(2)过程:

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君缴纳,并改变对耕田者土地的剥削方式。

②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耕种的人转变为封建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产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二、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

(1)“相地而衰征”:

齐国管仲实行的赋税制度,根据土地多少、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初税亩”:

将公田交给耕者,按亩收税,承认耕者对所耕土地的所有权。

2、战国变法

(1)背景:

①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②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2)概况:

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3)影响:

变法百多年后,新的封建制度确立起来。

(4)商鞅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

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

影响:

①废除奴隶主的特权,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

②秦国逐步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③他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特点:

文化异常繁荣;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技成就世界领先。

二、思想

1、老子

①道家的创始人,学说深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相传著有《道德经》,认为世界万物本源为“道”。

③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2、孔子

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②思想:

“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

③教育:

“有教无类”思想,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④文化:

编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即后来的儒家“五经”。

⑤影响:

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3、百家争鸣

(1)形成:

战国时期,各学派对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形成“百家争鸣”

(2)局面。

各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道家其次。

(3)代表:

墨家:

鲁国人墨翟创立。

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儒家:

①孟子:

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

他被统治者尊为“亚圣”。

②荀子:

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法家:

韩非子是代表人物。

认为今胜于古,人们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三、文化

1、《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最精华的部分。

2、屈原:

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离骚》最著名。

3、诸子散文:

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秋水》《逍遥游》是古代文学名篇。

四、艺术绘画:

1、《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青铜器的装饰发展为完整的画面;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3、音乐:

湖北出土的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说明那时音乐的发展。

五、科技

1、天文:

①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学:

《墨子》中的《墨经》记录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

3、名医扁鹊:

战国时代名医,后代奉他为“脉学之宗”。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第二章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

一、秦的统一(前221)

1、条件:

①经过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较彻底的变法使秦国富兵强,实力最雄厚——物质基础。

③战国时经济继续发展,民族、地域同联系加强——社会基础。

④秦王赢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制定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主观因素。

2、重大事件:

①灭东方六国(前230一前221年),统一中原。

②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③南攻百越,统一越族地区。

3、秦朝建立:

前221年,赢政定都咸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4、秦朝的疆域:

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

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约2000多万。

5、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进步。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2、内容

(1)政治方面: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中央:

三公诸卿制。

地方: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③颁布秦律。

(2)经济方面:

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车轨、驰道。

(3)文化方面

①书同文(统一文字)。

②焚书坑儒。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3、作用:

①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和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重要作用。

三、秦末农民战争

1、根本原因:

秦施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①徭役、兵役繁重。

②刑罚严酷。

③赋税十分沉重。

④土地兼并严重。

2、领袖:

陈胜、吴广(前208年)刘邦、项羽

3、主要经过:

①大泽乡起义(前209年)。

②张楚政权建立。

③刘邦率军攻至成阳,秦朝灭亡(前207年)。

4、历史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③革命首创精神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第二节西汉的兴衰

一、楚汉之争

①时间:

前206年一前202年。

②性质:

刘邦、项羽为争夺封建帝位所进行的战争。

③结果:

刘邦战胜项羽(垓下之战)一原因:

收揽民心;重用人才;以富饶的关中为根据地。

西汉建立:

前202年,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一、刺史制度

1、目的:

进一步强化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职能:

监察。

3、内容:

①始于汉武帝时期。

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刺史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渐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州变成具有郡以上一级地方政权性质的地方行政区域。

4、影响:

表明两汉监察机构的加强,有利于皇帝进一步控制地方官僚,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二、郡国并行制

1、含义:

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

2、王国问题产生:

刘邦分封同姓王。

诸侯国权力大,势力强,形同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3、解决: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三、察举制

1、目的:

满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2、职能:

选拔官吏。

3、内容:

察举:

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征辟:

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4、影响: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利于社会历史的发展。

四、编户制度

1、目的:

加强对百姓的统治,控制剥削平民。

2、内容:

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

3、职能:

封建国家征收人头税、土地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

4、编户齐民含义:

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

5、负担:

①田租,即土地税;②人口税,分算赋和口赋;③徭役;④兵役。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晨和民族关系

一、匈奴的兴衰

①匈奴的强大和建立政权(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励精图治,统一蒙古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②西汉初年,匈奴不断南下。

西汉与匈奴“和亲”。

③汉武帝时的兵戎相见

背景:

西汉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

概况:

三次大战(前127一前119年)。

结果:

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④昭君出塞:

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贸易、文化交流增多,和睦相处。

⑤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

威胁着中原、西域等地。

南:

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⑥东汉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⑦北匈奴政权瓦解,其威胁最后解除。

二、张骞通西域

①西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

汉朝时,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做西域。

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36国。

生活着许多民族。

②目的:

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张骞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

③概况:

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获得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凿空”)。

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④意义:

汉与西域通好,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⑤西域都护的设置(前60年),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⑥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进一步密切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

①含义:

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主要的如夜郎、滇等,统称“西南夷”。

②西汉在西南夷地区建立郡县,进行统治。

2、百越:

①含义:

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

②汉朝对百越的管辖,促进了越族地区的开发和越人社会的进步。

第六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的关系

①三韩多次派人来汉,晋见汉武帝和光武帝。

②文化交流不断,辰韩的语言、称呼、习俗等与秦朝相似,又称“秦韩”。

③贸易往来频繁,朝鲜特产檀弓、文豹、矮种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传到朝鲜。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

①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来往。

③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后来倭国多次“遣使奉献”。

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到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2、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农具、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明显提高。

三、丝绸之路

1、含义: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中国大量的丝绸锦绣,就循着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及非洲、欧洲的国家,后人称这条中西交通陆上要道为“丝绸之路”。

2、路线:

从长安城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分南北两道。

北经楼兰,南过鄯善、于阗,两道至疏勒会合。

自疏勒越葱岭,往北可达大宛、康居,往西南先后可到达大月氏、安息、大秦。

或由大月氏南人身毒。

3、意义:

①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②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凿井技术、造纸术等先后西传,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人中国固有的文化,如佛教开始传人中国。

四、海上丝绸之路

①含义:

汉武帝以后,汉朝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活动,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②路线:

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度支那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

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春秋无义战”,这话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是不确切的,因为春秋时期也有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正义战争,也有各国人民抵抗游牧部落进攻的自卫战争,但用这句话来说明春秋时期统治阶级不断发动的争霸战争的掠夺性和非正义性,却有一定的道理。

    

(2)影响: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

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对法家思想的认识

    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

法家是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务实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法家这套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很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成为秦国的治国路线和统治工具。

秦在韩非子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巩固统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使那些本来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在实际上并未起到应的作用。

法家的思想导致了秦朝的早亡。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但文化空前繁荣,这主要是因为:

    

(1)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这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社会的大变革使得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列国纷争,社会剧变,战争动荡,这些不仅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存在,而且使得当时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因而思想也就空前活跃。

    (4)社会动荡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之士,一大批文化人被网罗在诸侯、大臣门下,他们为各国的争霸斗争和社会改革出谋划策,这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大国争霸,社会的动荡,一方面使得民族融合加快。

由于战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加强联系,各族之间的地域界线被打破,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丰富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还有两个突出原因,即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    

☆如何认识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有利于加快对原六国的控制,避免地方权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是巩固统一的需要。

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

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对于战国以前分封诸侯制是一个历史的大进步,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高压手段所能统一的。

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

《中国古代史》第三章    

☆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