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7283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docx

最新《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

"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

"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

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

"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

"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今年年初我拜读了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一书,总想动笔写点体会,但由于我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加之自身水平有限,生怕对原著的理解产生偏差,被人耻笑,诚惶诚恐,不敢动笔。

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突然刮起一股为李鸿章翻案之风,有一些人对李鸿章大加称赞,说什么"他是这百多年来为了中华复兴殚精竭虑,积极探索,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所有英杰之一!

","李鸿章多半受命于危难之机,为了社稷江山,千秋基业,而置个人廉耻于不顾。

在当时四面楚歌的形势下,救统治者于水深火热者,舍李鸿章,别无他人。

"种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自从我知道李鸿章那天起,不论是报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是历史典籍所记述的李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难道这些全错了吗?

带着种种疑问,近期我重读了《李鸿章传》,并参考了一些其它资料,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未免以偏概全,一斑识豹,供商榷。

  李鸿章,字:

渐甫,号:

少荃生于1823年2月5日(清道光3年正月初五),卒于1901年11月7日(清光绪27年),安徽合肥人。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平发、平捻,二是办洋务。

第一件事使李鸿章登上了清末的政治舞台,第二件事把李鸿章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平发李鸿章崭露头角,1850年(清道光30年),洪秀全起兵金田,次年称天平天国天王,先后陷汉口、安徽、江苏等地,此时的李鸿章正在安徽巡抚福济处做幕僚,受人妒忌,很不得志,后入曾国藩府为幕,被曾国藩所器重,于1861年(清咸丰11年)回乡募勇,1862年(清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同年被任命为江苏巡抚。

率淮军攻克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之成,固然有其内在的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清朝的腐败,八旗兵养尊处优,贪图享乐,作风涣散,缺乏战斗力,太平天国军队所到之处全无抵抗所致。

  太平天国之败,一是其内部的腐败和争斗,造成人心涣散,失去战斗力;二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保护其在华利益,暗助清廷;三是湘军、淮军作战勇猛。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仕途的上升通道。

  平捻是李鸿章的一大功绩,李鸿章之前已有22位朝廷大员奉命围剿,历经十余年,都未成功。

捻军为一流寇,扰民掠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像现在的游击战术,官兵四处追缴,人疲马疺,收效甚微。

李鸿章剿捻,采取逼而不流,会师合剿之策,取得全胜。

李鸿章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布控得当,故而得胜。

平捻之后,李鸿章及淮军将士加官进爵,队伍不断壮大,集团势力逐渐形成。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逐步掌控清末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开始了他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人生历程。

  李鸿章所办洋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办实业;第二是建立北洋水师;第三是外交。

  李鸿章所办实业,不论交通、工业、开矿还是于外国通商,有一小部分对中国实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其余都不成功,究其原因是李鸿章所办实业多为官办,清末的官员贪婪成性,昏庸无道,加之李鸿章所用之人多为亲属,把办实业当成生财之道,不顾大局,中饱私囊,所以失败了。

  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历史三十年,每年耗银数千万两,从德国购得军舰、武器、训练水陆士兵。

在天津办机械局制造枪械、炮弹,每年扩充,费款千百万两。

派人到外国学习军事,然而学成之人不予使用,所用之人皆为淮军、淮籍和亲属。

李鸿章练兵比日本要早,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不算弱,然甲午一战,一败涂地,皆因用人不当,为保护集团利益所致。

天津机械局建立三十余年,存弹只有百十枚,甲午海战海军出发时,每舰只发炮弹十四枚,朝廷所投巨资皆被私吞。

朝鲜战争,北洋将士也是不战而逃,岂有不败之理。

致使清廷割地赔款,李鸿章罪责难逃。

  李鸿章传读后感3篇李鸿章传读后感3篇李鸿章所办外交,以息事宁人为本。

李鸿章不懂外交,不知国际公理,只是靠小聪明处理国际事务。

李鸿章的外交政策,就是以夷制夷,最终却落的作茧自缚。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9年11月至11年2月)的中法越南战争,也是李鸿章在清军取胜的情况下,与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中法越南战争爆发时,淮军的潘鼎新被命令守卫镇南关,结果法军一来即撤退,并且大肆抢掠周边平民。

张之洞则调动冯子材、王孝祺来反击,最终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这时候清政府又要见好就收,李鸿章主张讲和,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

共十款。

主要内容为:

  

(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

  

(2)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

  (3)降低中国云南。

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4)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

  (5)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

因此左宗棠大骂李鸿章"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甲午之战,始于朝鲜,朝鲜本为清朝的属国,属国的外交,有上过做主,这是国际公法。

1884年底,朝鲜爆发甲申事变,成立了亲日政权。

而当时的清朝应朝鲜的邀请,派兵击溃日军,并且让朝鲜国王恢复王位。

1885年2月(清光绪11年),伊藤博文前来中国谈判,而李鸿章作为谈判者和条约签订者,却在有利的情况下采取了妥协的方针,签订内容有三:

  1、议定两国撤兵日期;

  2、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

  3、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这关键的第三条,让日本获得了和中国相同的特权,也是胜利者中国向失败者日本的一大让步!

这就是李鸿章的一大败笔,他因此该为整个事件的发生负历史责任。

甲午战败不仅赔了巨款,还割让了台湾和辽东半岛(后在俄、德、法干预下,辽东才得以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

  还有在李鸿章1896年(清光绪22年)访俄时,接受俄国人贿赂与俄私订密约,同意俄国人修建经我国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的"东清铁路",密约规定"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军粮""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

而1898年(清光绪24年)李鸿章又与俄国人签订《旅大租地条约》,除了使俄国成了"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的主人外,又使俄国人有权修筑连接1896(清光绪22年)年中俄密约规定的横越满洲的铁路干线的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南满铁路,李鸿章为此接受了俄国人五十万两白银的贿赂。

整个东北因这两个条约便实际上落到了俄国的控制下。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李鸿章签订了《辛丑条约》,赔银达四亿五千万两,合每人一两,使国民蒙受了奇耻大辱。

  为什么清末,世界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

为什么马关条议约,日本非李鸿章不谈?

为什么俄皇加冕,非李鸿章不行?

因为只有李鸿章才能给他们所要得到的东西。

李鸿章卖国行径,罄竹难书。

  就在李鸿章签订一个有一个卖国条约的同时,他所聚敛财产富可敌国,当时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说,李鸿章的财产从何而来,不言自明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和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狮吼龙飞,威镇寰宇。

然而有些人在对外交往中,不以民族大义为重,为私利所惑,肆意损害国家利益。

据报载,有位导弹专家,接受了国外间谍的高档手表和美金,出卖了国家军事机密。

美国多家企业在同中国的商业活动中,向中方人员行贿。

在力拓案中,因有些人员接受对方贿赂,造成中国在进口矿石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把这些现象和当前有些人为卖国贼翻案联系起来,细思细想,不觉得惊出一身冷汗。

今天为李鸿章歌功颂德的人,其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了。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它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吴晗先生《朱元璋传》、朱东润先生《张居正大传》,并称为中国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我了解李鸿章此人初始于初中历史书本,后在反应晚清风云的各大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会看一个或邪气、或阴冷、或儒雅的干瘦老人。

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我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方才让我又重新审视这位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对晚清那段国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感悟。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成书背景和作者

  此书写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第四个月。

那时距离李鸿章憾然辞世仅仅二个月。

当时,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流亡在日本。

也就是说此书的发表在日本而非国内。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梁启超和李鸿章陌生。

梁启超生于1873年,从八卦的角度讲,他是后来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公公,晚清时的帅哥一名。

但从历史的角度讲,梁启超18岁投入康有为门下,20岁创办《大公报》,25岁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与光绪帝开始为期百日戊戌变法,26岁变法失败流亡日本。

如果说晚清时有愤青的话,梁启超无疑是晚清历史上的最大愤青,而他更把他满腔爱国之志,和对当时时政的不满付之于实践,虽然,他后来失败了,但是他还是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厚重一笔。

  而梁启超写《李鸿章传》时,他正好29岁,大好青年,却已流亡日本三年。

此时的他正孤独的在日本岛上,反思和总结维新变法失败之处。

在我看来,他写李鸿章除了去点评一名政敌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借由李鸿章的一生,抒写自己对晚清历史的见解,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看法,对大清王朝陨落的一种悲愤,他其实是借李鸿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胸怀。

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梁启超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但他却没有将李鸿章描述成为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给予了他许多正面的评价,甚至感叹: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流亡臣子难以抑制的孤愤。

也正是这种大历史观,使此书更具有可看性。

  二、李鸿章其人

  评点此书,必要说到李鸿章其人。

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

而我个人认为,李鸿章身上所具有的争议性,大多来自于李鸿章泾渭分明的优缺点。

下面,我想谈谈,我对李鸿章其人的看法。

  

(一)优点

  李鸿章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晚清历史舞台上,以汉人权臣之名,屹立四十年不倒,死后也享有尊荣。

我认为,他的身上有三个优点,总结起来四个字:

"坚韧、忠勇"

  一是坚韧。

李鸿章的坚韧反应在两个时期,一是他当官的前十三年,二是他为官的最后7年。

李鸿章出生名门,二十五第一次入京考试,就高中进士,当时是二甲第十三名。

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进士是分三等,第一等是进士及第,其实也就只有3个人,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等就是进士出生,第三等是同进士。

李鸿章是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全国公务员考试第十六名,因为当时考科举年龄跨度很大,他绝对属于青年才俊。

后来就被分道翰林院,也就是类似于进了中央党校学习,一般来说翰林院出来要么就进内廷或者各部,最差的也下放当县官,可以说是一个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

应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片光明的前途下,命运却没有倾斜到李鸿章身上。

他这个"主任科员"一坐就是十三年,期间几次被借调到各省、总督衙门去当幕僚,却没有一次被重用,大多是写写文章,研究研究的差事。

一直到他38岁,都碌碌无为。

照道理,他肯定有很多的悲愤,可是李鸿章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官宦子弟的跋扈和缺乏韧性,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直到他弃笔从戎前,全无一句怨言。

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嘉许,也就是这种坚韧,让他一飞冲天。

另一个鲜明例子,就是李鸿章人生的最后7年,1894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内怨声四起,朝廷为了平息民愤,竟然将李鸿章贬职。

这个时候,李鸿章的韧性再次表现出来。

具梁启超的记载,李鸿章依旧每天都5点起床,临摹书法,中午小睡一小时。

在他的案头没有昨日留下的公文,他的客厅没有等候的客人。

他甚至在最后做两广总督的时候,还治理了当地的风气的盗贼。

其实,那时他已经73岁了,他这种几十年坚韧的精神,甚至做到了宠辱不惊,值得让人敬佩。

  二是勇。

李鸿章入官是因为文才,发迹却因为武功。

而他弃笔从戎的勇气不可谓不让人敬服。

之前说李鸿章25岁中进士,在他入京前,曾有这样的诗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这种胸襟的人,在压抑了十三后,在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朝廷终于启用了曾国藩的部队。

而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一个幕客,其实曾国藩的一个写手,因为李鸿章会写文章,一直是放在调研室里用用的,可是因为李鸿章的坚韧,他在调研室里苦读给地的战报和分析战情,在关键时刻,毅然放弃文才,回乡组建淮军,而当时的两淮民风强悍,尤其是"兵、匪、发、捻"交乘的皖中腹地,尤为复杂。

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乡组织团练,是冒了极大风险。

更何况他要交恶是当时风头正劲的太平军,上战场随时都会掉脑袋。

可是李鸿章没有任何退缩,与将士同寝同食。

之后的十年,他与曾国荃一起灭太平军、捣毁捻军,曾国藩解散湘军,他独自一人,建立北洋军队。

这份胆识和眼光,足以值得后人标榜。

而且据说,他在亲自带队打仗的时候,都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而他训练的淮军更成为清朝最后一支忠勇强悍之师。

  三是忠。

李鸿章死后的谥号是"忠公"。

我个人认为朝廷封他这个称号一点也不过分。

李鸿章的"忠",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朋友的忠。

二是对朝廷的忠。

对朋友的"忠",举个例子,太平天国胜利之后,朝廷要论功行赏,李鸿章在上奏朝廷的折子里把功劳都给了手下最勇猛的将领,自己完全不居功,说他是文官没什么功劳。

这对于一般人而言还能理解,可是对于一个十三年原地踏步没有进步的中年科级干部来说,这次奖赏说不定是他人生的最后机会,他却毅然给了别人。

这十分不容易。

也因为如此,所以后来的淮军对李鸿章马首是瞻,这不能不说是李鸿章的另一种御人之术。

他对朝廷的忠诚更是举不胜举。

最明显的就是他死前签订的《辛丑条约》。

据《李鸿章传》记载,八国联军入京的时候,李鸿章早就被贬,当时已经78岁高龄的。

当逃到避暑山庄的慈禧太后给李鸿章下诏,请他出山,给他们孤儿寡母议和的时候,他的门人给了他三条计策。

第一上策是彻底反了,划地为王。

当时慈禧和皇帝都逃出京城了,八旗部队散了,国家已名存实亡。

这个时候,李鸿章手握重兵,他又与外国使臣关系良好,这个时候划地为王谁也奈何不了他。

值得一说的是,当时李鸿章最得力的部下就是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

这条上计,李鸿章没答应。

第二条计策是这个时候去京城,可能有生命危险,而且即使议和了,李鸿章也要背负千古骂名,当初李鸿章被贬就是因为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正现在他也不管事情,就称病不去,名则保生。

李鸿章还是没答应。

他选择了第三条下策,接旨入京。

我个人认为正是李鸿章的这份"忠",让清王朝又苟且了十年,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他死之前三天,还有俄国的使臣到他家中要他签订卖国条约。

临死之前,还在哀叹国之不幸。

他对朝廷的忠心,可见其一。

其实说李鸿章是被气死和忧闷而死也不为过。

  

(二)缺点

  李鸿章的三个优点放在任何一人身上,都能成就其大事业,可是为什么他却没有享有世人之憧憬,就与世长辞了呢?

我想,他身上表现出了几个大缺点足以致命。

归结起来也是三个词"纯臣、清傲、结党",

  一是"纯臣"。

纯是单纯的纯。

梁启超说李鸿章是纯臣,是慵臣。

我也有所赞同。

他才能有余,忠勇可嘉,但是在大时代面前,却魄力不足。

从李鸿章的成长轨迹中,我个人认为他是被古代四书五经、君臣之说毒害最深的一人。

他虽才华横溢,文治武功都是上乘,但却唯朝廷和慈禧的话是从。

他虽有洋务之心,可是朝廷说不干就不干了。

虽有改革的心,慈禧要过生日了,就把军费给慈禧。

他造钢铁厂、造学校、经营总理衙门、经营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海军每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没有一件事切实做到的。

我相信李鸿章的理想抱负一定原不止他所做一切,但是他却从未想过从政治体制上进行彻底的改革。

他虽圆滑精明,却没有张居正的魄力,没有王安石的胆识。

特别是在他晚年,一直希望苟安一方,成就名节。

难怪梁启超要在书中悲叹,以李鸿章之地位与才能,怎没有做出更好的事业来?

从一个侧面来说,一个好人、才人,未必能做出大事业来。

  二是"清傲"。

李鸿章的"清傲"我个人认为,来自于骨力里想当一代贤相,而贤相的标准是对朝廷忠心,决不同流合污。

李鸿章是圆滑的,但是也是清傲的。

史书上记载,他树敌颇多,只因为只要他认定的事情都会去做,而且不管身后诽谤。

因此,他得罪小人更多,以至于他的洋务运动也无法开展顺利。

每每他有所失误,都有人上本参合。

另一方面,他的清傲来自于他的外交。

李鸿章的后半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个外交官。

可是他不明时局,还是以清朝为泱泱大国自居,在对待英、德、俄、日的使臣时,只想取利,却不想亲近学习。

只以为谈判桌上有利可图即可,从本质上,他对外国蛮夷是看不起的。

他仅认为中国之失败,只在于武器不如人,却没有看到在经济、技术、政治上的全方位落后。

他建立北洋舰队之时,只注重武器上的更新,而忽略了战术和科技的更近。

这才是造成北洋舰队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是"结党"。

此特点来自于他对朋友的忠,更类似于现在小团伙、小兄弟。

他以淮军起家,对战斗过的兄弟格外照顾,在他对袁世凯的态度上就能表现出来,因为袁世凯的父亲曾与李鸿章共事过。

另外就是对自己的兄长包庇,虽然晚年他与大哥两广总督李翰章有所不和,但总体上他对于李翰章的不法行为不加收敛。

总以传统的一荣俱荣观念。

从这点上来说,李鸿章此人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官员,也是造成他身后,众多诽谤的原因之一。

包括:

敛财啊、包庇门人啊等等。

  李鸿章此人的优点成就了起四十年晚清政坛的大佬地位。

而他的缺点也造就了他虽有才能却不能最终改变清朝命运。

可是这是李鸿章一人之故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