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4917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1.有学者指出:

“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该学者主要强调,分封制

A.打破了血缘宗法关系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范围

C.以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D.体现地缘与血缘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体现了血缘政治,“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体现了地缘政治,该观点体现了地缘与血缘的结合,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体现了血缘宗法关系,并未被打破;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范围;C选项错误,西周政治仍是贵族政治。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南朝裴子野论及汉晋之流变时谈到,两汉之时“士庶虽分,而无华素之隔”,至东晋末年,“三公之子,傲九棘之家;黄散之孙,蔑令长之室”。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大一统政治遭到破坏

B.南方经济持续发展

C.佛教和道教势力兴盛

D.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朝廷主要通过察举制选官,到魏晋时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垄断国家政权,从而出现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正确。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人才选拔方式,与大一统政治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佛教和道教势力兴盛,故C项错误。

3.《唐律疏议·职制》载:

“诸官有员数,而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谓非奏授者。

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

”此律令的直接目的在于

A.注重任人唯贤B.防范机构臃肿C.严惩贪污腐化D.强调公正廉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唐代法律对各级官员的人数配置做了规定,对“非奏授者”制定了处罚措施,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限制官员数量,防范机构臃肿,因此B选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对官员人数的限制,与任人标准和吏治情况无关,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南宋孝宗年间,有大臣上书指出:

临安府风俗,“(民)效异方之习”,“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奏请禁之惩之。

这一奏议折射出当时

A.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民族文化交融增强

C.中原文化影响扩大

D.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民)效异方之习”“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来看,说明临安受北方和其他地方的文化习俗影响较大,因此这一奏议折射出当时民族文化交融增强。

故答案为B项。

这一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特指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影响,排除D项。

5.明清时期,随着部分手工业部门的转移(见下表),苏州成为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

转移方向

主要行业

备注

从城内转移至城外

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

原料消耗大、产生废料多

部份从城内转移到城外

铁器制作、纸张加工、印刷业等

消耗大、废料多的生产部门

从城外转移到城内

丝织业

工艺与附加值高

生产部门

 

A.城镇空间格局的优化B.行业分工更为合理

C.生产专业化发展趋势D.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城镇产业转移,空间格局的优化,因此A选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产业转移,并未体现行业分工的变化,也没有体现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根据以下素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C.西方宗教传播的结果D.天灾人祸严重的恶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上海开埠”、“《南京条约》”、“英国海军控制了广东沿海一带”、“基督教在广东的传播”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鸦片战争的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英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并非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C选项只是A选项中的一个方面,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天灾的信息。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1904年,美国国内的排华暴行引发中国反美运动。

上海各织布厂原本“连年亏折”,而在1905年“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这表明

A.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民族主义影响消费心理D.列强侵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美国的排华暴行引发了中国国内抵制美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民族主义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中“开始”一词表述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在此之前已经出现;B选项现象出现于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族主义对大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不是列强侵略对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五四前后,社会思潮关注的焦点从“文化改造”转向“社会改造”,在伦理、文学、家庭、妇女的讨论之外,劳工、阶级、社会组织等逐渐成为知识群体关注的热点。

这一变化

A.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B.推动了救亡道路探索

新发展

C.体现文学革命社会影响的扩大D.直接促成工人运动的首次高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知识群体将关注的热点转向“社会改造”,不少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社会改造”的思潮,这推动了救亡道路探索的新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此时知识群体关注劳工、阶级、社会组织等热点,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社会改造学说中的一种,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该表述不符合五四前后的时代特征;C选项错误,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其主要内容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1922-193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并非由这一变化直接促成。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到会代表542人,其中民主人士有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

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

这次会议

A.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C.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D.适应了华北地区基本解放

新形势

【答案】C

【解析】

根据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以及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看出,民主人士占有一定比例,表明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正确;社会主义政权由无产阶级掌握,A并非和材料信息,排除;1949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

本题容易误选B,由关键时间信息“1948年8月”,可知是在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10.根据1955年规定的设市标准,到1964年底全国只有建制市168个,比1961年减少36个市。

从1961年到1964年中国城镇人口净迁出4369万人。

当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国家经济进入调整轨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期城市居民大量迁出。

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导致城市经济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大力调整国民经济,部分城市人口重新回到农村,所以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真正有组织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于1968年,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B选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此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不是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C选项错误,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

双方的矛盾焦点在于

A.奴隶制度的存废B.南北州政治权力的划分

C.公民权利的保障D.邦联制与联邦制的抉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南北州对奴隶的不同看法,“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说明北方反对奴隶按照一个人口计算,而南方主张奴隶按照一个人口计算。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众议院议员名额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所以双方的矛盾焦点在于南北州政治权力的划分,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C选项错误,该矛盾反映的是南北州的政治利益冲突,其出发点不是保障公民权利;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联邦制下南北州权力划分的矛盾,不是国家结构形式的抉择。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军费大国。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进口区。

这种经济态势

A.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显著B.加剧美苏对石油资源的争夺

C.反映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优势D.导致苏联体制问题积重难返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苏联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过于单一,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直接影响苏联的经济状况,导致苏联体制问题积重难返,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彻底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苏联出口石油,进口粮食和食品,不能体现美苏争夺石油资源;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合理和低级化,不是苏联占据优势的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黄河宁,天下平。

”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提、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

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

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

——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

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饲粮不继”,清廷遂撇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饬令地方官吏疏液积源”、“晓逾绅民等量力捐资”。

先是地方官绅百姓为自救计在新河道两岸修筑卑矮小埝,继而地方督抚在屡次向清廷推脱未果情形下勉强筑起差强人意的大堤,事实上将原河督的治河职责无奈地承担下来。

然地方治河步履维艰、问题重重,这一切折射出清代统治基础之败落。

——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

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材料二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

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赈”、“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

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并分析清朝前后期黄河治理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

成效及原因。

【答案】

(1)特点:

治河历史悠久,形成一定的治河理论与治河技术,历代政府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治河效果有限。

变化:

晚清时期黄河治理呈现地方化。

影响:

治河效果不彰;加重地方和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速清朝灭亡。

(2)成效:

顺利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原因:

人民政权的建立,领导人的重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综合规划,科学治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

【解析】

【详解】

(1)特点:

依据材料一中“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堤、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木龙、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

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然地方治河步履维艰、问题重重”等信息可从历史悠久、形成一定的治河理论和治河技术、政府重视,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效果有限等方面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

变化:

依据材料一中“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清廷遂撇手河务……事实上将原河督的治河职责无奈地承担下来。

”信息可知,晚清时期黄河治理呈现地方化。

影响:

依据材料一中“先是地方官绅百姓为自救计在新河道两岸修筑卑矮小埝,继而地方督抚在屡次向清廷推脱未果情形下勉强筑起差强人意的大堤”、“然地方治河步履维艰、问题重重,这一切折射出清代统治基础之败落。

”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治理效果有限、加重地方及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和加速清朝灭亡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成效:

依据材料二中“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信息可概括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的成效。

原因:

依据材料二中“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

”、“以工代赈”、“按劳记工”、“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

”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人民政权的建立、领导人的重视、综合规划,科学治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等方面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自拟论题并作出简要阐述。

(要求:

观点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

造纸术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阐述:

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也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

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造纸术的西传,推动了欧洲各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进而为文艺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观点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自拟论题并作出简要阐述。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论述造纸术传播的意义。

然后结合造纸术传播的意义、对欧洲近代化的影响等相关所学进行阐述即可,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

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

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

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

如此月考、岁考,使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再者,地方抚按负责一省之事而汇总于六部,六部据簿以检查各地职守,六科据簿以检查六部,内阁据簿以检查六科,使事权最后集中于内阁。

万历二年(1574年)十二月,张居正命造御屏一座,将府部以下知府以上所有官员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以便神宗皇帝朝夕省览。

数年之后,科道官说:

“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

”同时,张居正发现,“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居正考成法的成效。

【答案】

(1)制度严密(考核严格;重视监督);注重时效;强调落实;

事权集中于内阁,突出皇帝权威。

(2)有利于整顿吏治,增强实干作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振兴朝政。

滋生了严苛行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

【解析】

【详解】

(1)特点:

依据材料“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可以得出制度严密;依据材料“如此月考、岁考,使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可知是注重时效;依据材料“地方抚按负责一省之事而汇总于六部,六部据簿以检查各地职守,六科据簿以检查六部,内阁据簿以检查六科,使事权最后集中于内阁”可知事权集中于内阁,突出皇帝权威。

(2)依据材料“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的信息和所学可知考成法有利于整顿吏治,增强实干作风;依据材料“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

如此月考、岁考,使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振兴朝政。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从滋生了严苛行为以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思考消极影响。

16.材料20世纪初,梁启超首次提出“史界革命”的口号:

“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

则本国史学一科……一刻不容缓者也。

”在其著作《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中,他明确指出,中国的封建史学有“四弊”。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他认为,中国旧史学那种“治乱相循”的历史观是错误的,“地球人类乃至一切事物,皆循进化之公理”,“新史学”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而使后人循其理、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疆”。

清末中国“新史学”的革命号角一经吹响,中国史学的发展随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势头。

——摘编自卢伯炜《清末中国“史界革命”论》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新史学观”。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清末中国“史界革命”的历史价值。

【答案】

(1)历史进化观点;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以全体国民为读者。

(2)提出了新的史学观念,对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结束了史学领域封建史学独占的局面,开辟了资产阶级新史学在中国的道路;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弘扬民族主义,启蒙国民精神;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中“地球人类乃至一切事物,皆循进化之公理”、“四弊”等信息可概括得出梁启超的“新史学观”。

(2)依据材料中“清末中国‘新史学’的革命号角一经吹响,中国史学的发展随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势头。

”信息结合清末中国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史学发展、启蒙国民精神等方面简述清末中国“史界革命”的历史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