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五部分学习领域和学习模块的开发设计.docx
《08第五部分学习领域和学习模块的开发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第五部分学习领域和学习模块的开发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第五部分学习领域和学习模块的开发设计
5.1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创造了多彩不朽的民间艺术,艺术家们必须深入到民间采风,将这些艺术瑰宝挖掘出来。
但这种来自民间原生态的东西往往因“土”味太重并不宜直接搬上艺术舞台,还需艺术家们在保留其原有风味的前提下,取之精华,精雕细琢,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使之达到艺术展现的要求。
同理,我们从企业一线所调研的典型工作项目(任务)是工作现场的“原生态”,它离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将其“艺术加工”,使之满足学校教学的要求,这就是教学情境的设计。
“能力本位”课程是建立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中,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要想顺利实现这一过程,需要进行整体化的设计,即找到学习内容的一个合适的载体,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这个学习内容的载体的典型表现形式就是学习模块。
学生完成一个学习模块,既是完成一个特定完整的工作过程,也是一个整体化的学习过程,如机加工专业中工件设计与制作、商业专业的营销方案设计等,它是根据课程要求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与传统的学习内容相比,其内容是与该特定的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总和,是具体的应用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等,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及再现,也不是被分割的技能,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模块中所确定的任务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并获得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
其特点是:
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从封闭、并开放逐渐走向开放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工作任务,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习得、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高与关键能力发展的紧密结合。
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与工程教育中传统的课程设计或综合练习有一些相似,但却有完全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这是因为:
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新内容的载体,主要采用归纳式学习方式;而传统课程设计和综合练习旨在加深巩固已有学习成果,通常在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演绎式学习。
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是学习情境的物质化表现,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教学项目。
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它的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表述。
实践证明,好的学习任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反映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与企业实际生产或商业活动有直接联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具有清晰的任务轮廓和明确而具体的成果,有可见的产品或可归纳的服务内容;
3完成任务需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并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能将某一课题的理论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并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难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5学习环境有自主学习的媒体与交流的可能性;
6学习结束时师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的。
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几个学习任务、如何设计学习任务,这不但取决于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岗位、产品、工艺、流程或服务对象的特点,也与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
5.2学习领域
5.2.1什么是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
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个体系化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获得某一职业(职业小类或多个岗位)的职业资格。
5.2.2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
学习领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容载体”。
学习领域课程含
有学科知识内容,但是与传统的学科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学习领域课程有以下特点:
1课程目标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
2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潜力;
3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4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载体性,学生在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完整过程。
523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结构
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学习模块)”组成。
学习情境是用于学习的“情境”和“环
境”,是学习领域课程中的一个教学单元,它常常是通过一个学习任务来表示的。
表现形式:
学习模块
5.2.4学习领域的描述
学习领域名称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基本一致,它强调学习领域中的学习与企业工作领域中的工作之间的对应,与工作对象有直接的关系。
学习领域名称的确定:
工作对象+动作+补充或扩展(必要时)
女口:
(1)自动化生产设备电气检验;
(2)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3)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
(4)销售过程的计划、实施与监督
学习领域名称应表明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及其所包含的工作过程,应避免使用下面类似
的名称:
(1)电子技术基础、金属结构、分析化学;
(2)过于简单的描述,如:
更换轮胎、錾削操作、溶液的配制等。
5.3典型工作任务
5.3.1典型工作任务的表述
典型工作任务的表述,其重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1即该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表述:
,而是
2并列式——即工作任务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的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或较少)依照并列关系排列的(如物质的分析检验工作)
工作流程方向
任务引领型课程按照工作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仅仅是一条基本原理,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充分发挥项目组成员的创造性,结合专业的具体内容,着力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5.4学习情境
5.4.1何谓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
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
学习情境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要素而设计的,即表示这个典型工作任务:
1在哪些不冋的工作环境或冈位中进仃?
2有哪些重要的工作情境或服务对象?
3有几个和什么样的重要部分工作任务?
4有几个重要的(部分)工作成果或产品类型?
5采用哪些显著不冋的工具、工艺流程、系统或设备?
例如,可按照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生产的种类、包含的岗位类型、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以及不同的工作对象、生产工艺或操作程序等设计。
5.4.2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情境的数量与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经验有关。
通常来说,学习情境越大、综合性和开放性越强,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大,学习任务的质量也越高,但是要求教师教学的控制能力和教学资源条件也越好,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若学习情境较小,教学组织越易实现,但是可能比较难实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如设计和创新等。
因此在低年级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数量较多的学习情境,以便于教学实施;在高年级时,针对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则可设计数量较少,但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学习情境,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543学习情境设计的任务
1为学习情境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
3确认其与其他学习情境的界限;
4详细描述学习任务;
5确定教学时间;
6确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
7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
8确认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要求,如场地、人员、设备和学习资源等;
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可用“教学流程”的形式描述整个教学过程(表格
和图形),内容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可供选择的教
学多媒体与学习资源等。
5.5确定课程目标
5.5.1什么是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预期的课程结果,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应达到的状态,应在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一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表述。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不建议采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目标的表述方式,如“说
明滴定管的分类、结构、作用和使用方法”、“拆装发动机”等。
因为综合职业能力含有很多隐性能力
和经验性成分,不可能用语言明确表述,即便有些能力可用语言表述,也是笼统的、零散的、不可测的,我们很难找到直接的检验方法。
5.5.2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符合两个基本要求
1能力表述的明确性,即学习目标所表述的能力必须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且典型工作任务表
述中能找到对这些能力的要求;
2学习目标表述中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必须明确,即在“工作对象”的表述中能找到理论与实践学
习内容的直接联系。
学习目标表述既要为相应的教学设计预留空间,还要关注学校的教育性任务,跨越企业单一经济利益和具体工作过程的局限,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普遍性。
5.6学习模块的设计
5.6.1什么是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即一种特殊的“综合性学习课程”。
学
习模块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依照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学习情境设计的,是学习情境的“物质化”
表现,每个学习模块都针对一个学习情境,是一个教学项目,一个学习模块应完成一个学习领域课程所要求的部分(或全部)学习目标,完成所有学习模块之后,应当能达到该门学习领域课程目标要求。
562学习模块的特点表现
1
而不仅仅是事实性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习模块的学习内容包括了专业能力和跨专业的关键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要地位;
3学习环境尽量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
4通过完成学习模块的过程和结果控制来保证学习效果;
5学生有参与学业评价的机会。
由此可见,学习模块是对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物质化”的结果,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运用教学设计方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策划教学方案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一门学习领域课程中各个学习模块之间的学习内容不同,但部分学习内容会存在相互关联、交叉或重叠。
其排列模式也存在着递进式、并列式和流程式三种模式。
5.7由典型工作任务到课程设置的转换
5.7.1转换流程图:
5.7.2转换的两个原则
从典型工作任务转换到课程,应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有利于教学的原则。
工作任务与专业(实训)课程并不要求一一对应,一般可先将能单独成为一门课程的任务挑选出来,然后再与其他工作任务整合。
整合的基本技术要求是根据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并同时遵循相关性和同级性两个原则。
1相关性原则一一是指把工作内容关联程度比较高的合并在一起;
2同级性原则一一是指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
从工作任务转换到课程的工作主要由资深专业教师来完成,行业技术专家可参与,并提供建议。
通过工作任务分析转化整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都属任务引领型课程范畴。
5.8具体环节的设计
5.8.1能力目标的设计
课程能力目标的设计要在调查本课程面向专业职业岗位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提炼,同时也可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中对能力的描述。
能力目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化,是可以检验的,能力目标是针对能力的。
能力目标的描述:
能用”做”,,能力目标要进行分层设计。
5.8.2课程项目的设计
项目是一项具体的有任务的活动或是设计制作某一个具体的产品。
项目设计根据课程特点最好有一个贯彻职业活动的综合项目,或者有职业代表性的多个典型项目。
项目设计以职业活动导向,以职业活动为逻辑点,把握项目综合性、复杂性、典型性、创造性、实用性、趣味性、覆盖性、挑战性等基本特性。
综合性项目可以设计多个贯穿企业工作流程中相关岗位完成的若干个子项目。
项目设计尽可能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模拟项目尽可能真实。
例如:
1《模具设计与制作》课程,可让学生完成:
签署设计制作定单t编写工作流程t制作材料选取和采购tCAD设计tCAM加工t产品质量检验t交货给客户t服务反馈等一整套真实的工作过程;
2《公司理财》课程,可设计或模拟某公司的发展计划让学生设计编制一份《公司财务计划书》;
3纟PLC与控制技术》课程让学生设计制作《电梯门控制系统的集成》产品所需的一系列工作过
程等等。
5.8.3项目训练设计
项目训练设计是在项目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
以一个子项目或能力点为单位,可以通过实例、实训、实验等途径来实现。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项目训练的载体,要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台阶合适,小步快进,会行为指导,有训练成果等问题。
5.8.4学习模块的设计
首先要打破传统课程内容体系和传统教材的束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和划分模块。
其次,学习模块的划分并非在于课程内容的内在知识逻辑,也不是课程的理论深度,而是与这类课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模块划分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覆盖了本课程绝大部分工作的技术能力,这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种课程教学安排大大突出了其课程的能力培养特性,有利于在较短的课时内达到较高的职业能力目标。
笔者在参与“能力本位,学生中心、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活动中提出了“一体化、模块化课
程群的’汉堡包’模型”,对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给予了形象直观、较为完善的表述,现对该模型的内容阐述如下。
“汉堡包”课程群模型:
教学活动顺序
“汉堡包”课程群模型
性质描述
能力训练项目
能力点1
能力点2
能力点3
能力点n
能力考核评价
形成的综合能力
工作任务引领
围绕该工作任务(或能力训练项目)所需的综合能力(知识、技能、态度等)的有机整合
能力考核评价操作结果驱动
,以此来获得相关
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有融汇、
从“汉堡包”课程群模型及上述实例不难看出,我们总是将“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模块的核心(即
任务引领),围绕该核心依次展开为其服务的“实践知识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职业技能。
其结构模式如下图所示:
工作任务项目
实践知识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586采用“汉堡包式模块化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要求很显然,其结构是围绕专题横向展开,覆盖面较宽,故在教学成果、要求和评定中的描述中往往
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若干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由此方案中不指定具体教材,这样对教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教师需要有能力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贯通相关知识的能力,有因特网一样的链接能力。
采用这种“汉堡包式模块化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要求显然比以往要高得多,那种只能上一、二门课的传统型教师肯定行不通,你必须成为“一体化”教师,要和李小龙一样能打出一整套漂亮的“组合拳”,或说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对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关于“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实施,笔者将另文做详述。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