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课外专题.docx
《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课外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课外专题.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课外专题
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课外)专题
一、【2019届湖北黄石初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
“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已也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皆曰:
“仁君。
”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
“仁君也。
”文侯曰:
“何以知之?
”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文侯:
魏国君主。
②适:
到……去。
③虞:
古代管理山泽的官。
④中山:
中山国。
⑤击:
文侯的儿子魏击。
⑥任座:
人名。
8.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
B.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
C.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D.外来的(人),与“主”相对。
“上客”,即上等客人。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B.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C.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己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D.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性命难保。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答案】8.D9.C10.D
11.
(1)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难道可以无视一个约定吗?
(2)刚才任座的话坦率直爽,我因此知道您仁义。
【解析】
【8题详解】
D项解说有误。
客: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
客人。
上客:
尊贵的客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意思是“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
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
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可断句为: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己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故选C。
【10题详解】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知,魏文侯是位圣明的君主,不可能轻易杀人。
当任座说他称不上仁德时,他只是大怒,没想杀他。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期:
约定。
直:
直爽。
是以:
因此。
【点睛】译文参考: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
左右侍从劝说:
“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
”文侯回答:
“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
”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
“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
”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
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
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
魏文侯问群臣:
“我为君如何?
”大家皆回答:
“你是仁德的国君。
”只有任座说:
“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
”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
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
翟璜回答:
“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
”魏文侯再问:
“你怎么知道?
”翟璜回答:
“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
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
”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二、【2019届天津一中初三下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
“为巨室,则必使工师①求大木。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
今有璞玉②于此,虽万镒③,必使玉人雕琢之。
至于治国家,则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工师:
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
②璞玉:
未雕琢加工过的玉。
③镒(yì):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为能胜其任也()
(2)匠人斫而小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21.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待?
他是采用什么方式劝谏齐王的?
【答案】19.
(1).
(1)经得住/能承担
(2).
(2)使变小
20.暂且舍去/放弃你所学的(本领),听从我(的吩咐去做)。
21.治国要发挥人才的特长/信任人才、给人才以自由/让贤人发挥各自的本领/用贤图治,让他们学以致用。
(或:
不要钳制人才、束缚贤人的手脚/不能依着统治者的好恶爱憎或个性来治理国家。
)借用木匠和玉匠设喻/类比来劝谏齐王。
【解析】
【19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的两个词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胜”:
能承担。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姑:
姑且。
舍:
放弃。
”
【21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抓住孟子的话:
至于治国家,则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意思是至于治理国家,却说:
‘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本领来听我的’,那么,这和非要玉匠(按您的办法)去雕琢玉石不可,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与教玉人雕琢玉一样,这样做才会学有所用,用必所学。
希望治理国家要发挥人才的特长。
第二问,孟子用工匠加工木料、玉匠雕琢玉石作为比喻,强调统治者要发挥人才的特长,不能因统治者的武断而浪费人才。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
"建造大房子,就一定要叫工师去寻找大木料。
工师找到了大木料,大王就高兴,认为工师是称职的。
木匠砍削木料,把木料砍小了,大王就发怒,认为木匠是不称职的。
一个人从小学到了一种本领,长大了想运用它,大王却说:
‘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本领来听我的’,那样行吗?
设想现在有块璞玉在这里,虽然价值万金,也必定要叫玉人来雕琢加工。
至于治理国家,却说:
‘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本领来听我的’,那么,这和非要玉匠(按您的办法)去雕琢玉石不可,有什么不同呢?
")
三、【2019届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毕业升学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谓秦王曰:
“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
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
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
骄忿非伯主之业也。
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诗》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
何以知其然?
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齐。
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
”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释】:
①秦王:
指秦武王。
②《诗》:
即《诗经》。
③智伯瑶:
又称智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
④范、中行:
指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
⑤三家:
指赵、韩、魏三国。
⑥梁君:
指梁惠王。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鲜克有终()
(2)卒为三家笑()
9.翻译下面句子。
(1)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
(2)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
10.选文中,进谏者向秦王提出了哪两条忠告?
11.从个人成长角度,谈谈读文后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8.
(1).
(1)能够
(2).
(2)最终
9.
(1)臣私下疑惑大王轻视齐国、楚国,蔑视韩国(的原因)。
(2)这三人并非没有功绩,只是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10.
(1)君主处理国家间关系时要做到不骄不忿。
(2)君主行事有始有终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
11.示例:
成长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作风,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人的持续发展。
【解析】
【8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克”:
能够。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窃”:
私下。
“轻”:
轻视。
“卑”:
蔑视。
“始”:
善始。
【10题详解】
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进谏者向秦王提出的两条忠告可分析“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等句,即可整理出答案。
【11题详解】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
同时注意题干要求,即“从个人成长角度”谈启示。
这位无名说客指责秦王外交政策失误,并指出秦王在个性上的缺陷,要求其应该“胜而不骄、败而不忿”,并且指出谦虚谨慎、贯彻始终尤其是坚持住后半段、坚持到底才是真正的胜者本色、英雄本色。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作风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良好品质。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有人对秦武王说:
“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象对待奴仆,极不礼貌。
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败而不忿是霸主胸襟。
胜而不骄,故能服众;败而不忿,才能与周围和睦共处。
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惜广施恩德,可却淡薄与齐国的交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阳大捷,就疏远楚国,这是忿怒的原因。
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深思,不该这样做。
《诗经》上说:
‘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
’因此先王要特别注重善始善终。
过去智伯灭掉范、中行氏,又围攻晋阳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三家所灭;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魏惠王当年更是盛极一时,伐楚胜齐,使韩、赵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最后太子死于马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
这三人当初都建有赫赫战功,只因不能将谨慎贯彻于始终。
四、【2019届广西钦州九年级下学科素养测试】
凿壁借光
匡衡字椎圭(guī):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②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注释】①不逮:
指烛光透不过来。
②大姓:
大户③文不识:
姓文,名不识。
④大学:
很有学问的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资给以书资:
_________________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而:
_________________
1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成现代汉语。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匡衡“遂成大学”的原因。
【答案】17.
(1).借/提供/供给)
(2).表转折,但/却
18.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用书照着光亮来读。
19.匡衡勤奋好学,通过凿壁借光来勤奋读书;(匡衡不怕艰苦,通过无偿与人佣作得以遍观群书,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解析】
【17题详解】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资”:
借、提供。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而”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或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8题详解】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乃”:
于是,就。
“穿壁”:
凿墙壁。
“映”:
照着。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9题详解】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匡衡“遂成大学”的原因可分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愿得主人书遍读之”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用书照着光亮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境富裕,有很多藏书。
匡衡就给他做雇工却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这样,匡衡说: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五、【2019届河南平顶山初三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二)孟子曰:
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②。
堂高数仞,榱题③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④也。
吾何畏彼哉?
”
(孟子《说大人,则藐之》)
【注】①说(shul),游说,向……进言。
②巍巍然:
高高在上的样子。
③榱(cuī)题:
指屋檐的前端。
④古之制:
古代的礼乐制度。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独者有是心也是心:
这种心
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苟且偷生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假如,假使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高官厚禄
16.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7.孟子善于将抽象难懂的道理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论证,请结合语段
(一)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8.“文以载道”,语段
(一)和语段
(二)都闪耀着孟子思想的光辉。
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两个语段中孟子观点的异同。
【答案】15.A16.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17.示例: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引出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的形象进行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18.相同点:
不为名利地位所动,不贪图物质享受;不会为了个人的享乐而放弃自己的本心。
不同点:
语段(-)强调舍生取义;语段
(二)强调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解析】
【分析】
参考译文:
(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乙文)孟子说:
“游说诸侯,就得藐视他,不要在意他高高在上的样子。
殿基几丈高,屋檐几尺宽,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
满桌的美昧佳肴,侍奉的姬妾有几百人,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
尽情饮酒作乐,驰骋射猎,随从的车辆上千辆,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
他所做的,都是我所不做的;我所做的,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为什么要害怕他呢?
”
【15题详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是心:
这种本性。
【16题详解】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
“辟”躲避;“患”,祸患;“为”,采用。
【17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生动形象的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结论,进行比喻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18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
相同点:
“本心”指“最初的心、本性、良心”等没在语段
(一)中表现为面对“富贵和贫贱”不改初衷,是“舍生取义”之心。
语段
(二)中“本心”可理解为“威武不能屈”之心。
作者坚守个人内心固有的道德,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时不卑不亢,这就是不失本心的做法。
不同点:
语段
(一)强调舍生取义;语段
(二)强调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六、【2019届湖北广水市九年级3月模拟】文言文阅读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
“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
“此天人也耶?
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
“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⑤,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
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