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621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docx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教师过渡:

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

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

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

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

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

   2、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培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

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

  二、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三、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

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

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

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

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

哪些景物?

他们在干什么?

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

(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

(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

(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

作业:

   1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

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

"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

荡、桨

    荡:

(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

(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

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

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

(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

(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

为什么用“环绕”?

(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

(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

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

”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

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

(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

(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

迎  洒  望  听  (唱歌)

   3. 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

为什么?

(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里的“谁”指什么?

(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

问  谁安排  (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浆()推()浪()

     汤()桨()堆()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

为什么?

(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里的“谁”指什么?

(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

问  谁安排  (感激)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  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

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   )

     主             良

        ( )(   )      ( )(   )

        ( )(   )      ( )(   )

     肖             果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教学后记:

  学生在写字时,常把“桨”、“爽”写错,要注意强调和指正。

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他们觉得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对党、社会主义的理解,虽然我在课中渗透了一下,但学生的理解还比较浅显。

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综合练习

  一、选字填空

  1.应映

   ()照答()放()倒()

  2.飘漂

   ()浮()扬()荡()泊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    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   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  尽情地歌唱

  三、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烈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四、乱句成段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

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五、填空

   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板书:

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⒈板书课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

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课文。

   ⒈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认读生字“径”“飘”

   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

   ⒊指名读课文。

   ⒋回答问题: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

理解“远山”“石径”“斜”

    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称为“寒山”?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⒊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