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527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docx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教师版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

记叙文之文体突破一

【训练目标】

学会记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文章要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努力实现记叙文文体突破。

【学习指导】

记叙文,即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

记叙文的写作要注意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但相对于记叙、描写来说,其他表达方式都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高考中,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写记叙文呢?

一是考生自己擅长写记叙文,就选择写记叙文;二是试题适合写记叙文,就写记叙文,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忧与爱”,就比较适合写记叙文;三是试题要求写记叙文,就写记叙文。

【技巧点拨】

技法指导一:

叙事清晰完整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必须做到清晰完整。

清晰,指叙述的条理性;完整,指叙述事件要体现出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要达到清晰完整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条明晰的叙事线索,并按照线索有条不紊地叙述事件。

叙事类文章安排线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以时间为序。

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叙写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

如写一天,从早晨、中午写到晚上;写一个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写到老年;写一件事,从发生、发展写到结束。

这样写事情,可以使经过有头有尾,文章脉络清楚,层次井然。

以时间为序作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二要学会彩线串珠,用一条红线把所有的材料贯串起来,做到脉络贯通、头绪清楚;三要巧设悬念,灵活穿插,运用先抑后扬、疏密相间、张弛结合等手法,做到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以免落入记“流水账”的俗套。

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日记式”作文,也属于以时间为序的写法,这种文体给作者选材带来了更大的自由,也便于抒写真情实感。

②以空间为序。

文章以空间转移为序,通过对人物在不同地点、场合表现的描述,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或通过对不同地点、方位等发生的事件的描述表现主题。

以空间为序作文时,整体运思上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按作者行踪的先后顺序来写,例如《游了三个湖》《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等;二是按景物所处的空间方位来写,这种写法常见于写建筑物及名胜景观,例如《故宫博物院》《蒲松龄故居》等。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写作,都要交代清楚方位,都要让读者清楚地感知写作的立足点(观察点)。

近年来的高考中,一些考生写的“镜头组合式”作文,也应属于以空间为序的作文。

这种写法,选材空间大,取材自由,且层次清楚,可操作性强。

③以事件为序。

文章以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描述,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某种主题。

以事件为序行文,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作者要明确事件本身的含义,并能将这种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二是要善于使用悬念、抑扬、渲染等艺术手段,把故事讲得跌宕多姿、有声有色、曲折动人。

④以情感为序。

文章以人物的情感跌宕为序,让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事件的发展中如大海的波涛,时起时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物的情感富于变化,更显真实动人;事件的发生矛盾迭起,情节更为曲折,更能引人入胜。

【文例】

维纳斯,你在哪里?

李阳

维纳斯不见了。

我翻箱倒柜地寻找着,心房完全被气愤和悲哀占据了。

我心里明白,它肯定是被他们拿走了。

这座维纳斯小石膏像是我放假时从学校里借回来的。

我爱绘画,想在假期里画几张不同角度的维纳斯素描。

她那优雅、端庄、娴静的姿态,虽然断了臂,却给人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更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可是,这种美带给家里的却不亚于一次六级地震。

两个姐姐目光一触上它,就“呀”的尖叫一声,满脸羞红地躲开了,爷爷气得胡子直抖:

“这,这成何体统!

伤风败俗啊!

”爸爸更是拍桌子,瞪眼睛,骂我不要脸,没教养。

我急忙解释说这是艺术品,是美!

可他们就是不听,认为赤裸裸的见不得人。

妈妈倒是没有说别的,只是问我这东西有什么用处。

我说用来画画。

妈妈叹了口气:

“又是画画!

你考进了,干吗还要画个没完没了?

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我该怎么说呢?

妈妈,你能够理解儿子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吗?

妈妈挑水回来了,见我急得发疯了似的,爱怜地叹气:

“唉,昨晚爷爷对你爹说家丑不可外扬,要从速处理。

一早,你爹去山里翻地,顺手用布包了带走了。

妈劝不住……”

我狠狠地跺跺脚,往外就跑。

是的,生活在山沟里的爷爷、爸爸他们是勤劳、善良、纯朴的,可同时又是落后、愚昧、无知的——多么令人悲哀的一面啊!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大山、小溪、田野、村庄,一切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

爸爸到哪儿去了?

他是埋了它,还是扔了它?

或者——我不敢想下去,急忙朝最可疑的地方——溪谷跑去。

进了溪谷,视野顿时狭窄了。

谷壁上爬满了野葡萄,谷底是一大片一人多高的蒿草,神秘地簌簌地响动着。

我正四处张望着,不防脚底一滑,“噗”地一声摔倒在蒿草丛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两只脚拔了出来,我顾不上洗去污泥,又急急地寻找起来……爬过一道陡坡,却仍然没有找到维纳斯。

我气喘吁吁地在一块被骄阳烤得烫人的岩石上坐下来,头一阵晕眩,豆大的汗珠一粒粒地摔碎在岩石上,一眨眼就被吸干了。

瞧瞧裤子的污泥早已变成干块脱落得差不多了,我只觉得全身又累又乏。

可是,要找维纳斯的决心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坚定了。

愚昧无知可以扼杀美,却无法阻止我对美的追求!

维纳斯呵,你在哪里?

技法鉴赏:

作者在叙述自己创作过程的文章里说:

“去年暑假,喜欢涂涂画画的我从学校带回一座维纳斯小石膏像,没想到竟引起一场家庭风波,面对父亲的责骂,我抱怨、气愤!

这原始的情感冲动,是促使我写作《维纳斯,你在哪里?

》的最初因素。

可以说假如没有这次情感冲动,没有这种切身的体验,《维纳斯,你在哪里?

》是不可能凭空出现的。

”“我”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美的追求,对美的热爱,对破坏美的庸俗的思想行为的愤懑,交织着向前发展,跌宕起伏,激情层层推进,产生了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

技法指导二:

情节波澜起伏

“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清·袁枚)特别是写记叙文,要学会一些设计情节波折的方法:

①误会。

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之间的误解,丰富情节的戏剧性,

于尺水兴波。

如习作《期望》写“我”整天沉醉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之中,成绩急剧下降。

而没有文化偏想培养出一个文化人的母亲见“我”整天抱着厚厚的一本书“用功”,心中有几分欢喜。

“我”则为自己的瞒天过海之术而得意。

直到一个风雪肆虐的日子里,母亲一大早起来,踏着冰雪,忍着饥饿,来到二十里外的学校,给“我”送来“我”常念的厚书——《神雕侠侣》时,“我”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文章用误会法,写母亲因“我”学习用功而欢喜,又用误会法,写母亲错把“我”常看的武侠小说当成教材,冒着风雪严寒与饥饿到二十里外的学校送书的感人情节,突出了母亲的善良和盼子成才的热切心情,也表现了“我”的忏悔和惭愧。

②抑扬。

从“抑”“扬”的顺序看,有“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两种;从“抑”“扬”的对象来看,有“抑人”“抑物”两种。

如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开头交代老师的绰号是“徐老虎”,给人穷凶极恶的感觉;接着写外貌,“脑袋有棱有角”“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方方的,扁扁的”,还说他像《聊斋志异》中的夜叉,真是有些古怪;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的“狞笑”和“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形容猥琐、可怜可鄙的人,却是一位满腹经纶、古道热肠、热心教学、严肃育人的好先生。

梁实秋的这篇短文,不但张扬了自己老师的个性风采,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抑扬结合的珍贵的写作技巧。

③陡转。

故事情节不是循常理发展,而是陡然遇到情理中的“意外”,转向另一方面去。

如《窗》写两位卧床的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间里,只有透过窗口才可望见外界,生活死寂如灰。

为了安慰病友,近窗病人每天向病友讲述窗外斑斓多姿的景观,病友摆脱了寂寞,得到了快慰。

至此故事似乎可以作结了。

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在近窗病人疾病发作时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④巧合。

故事巧合是指在文章中设置故事的偶合或人物的奇遇。

如《卖牛》一文,写由于家庭贫穷,哥哥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媳妇。

母亲十分着急,好不容易托一个能说会道的媒人找到一个愿意嫁过来的姑娘,但对方要求5000元的彩礼。

母亲东奔西走,只借得了2000元,还剩3000元,母亲决定让“我”与哥哥一起去卖牛。

牛顺利地卖给了一个老汉,卖后哥哥却又主动告诉老汉自己卖的牛曾得过烂蹄病,并同意老汉退牛,最后又把经纪人拿走的那100元也送给了老汉。

由于哥哥的老实,好端端的一桩婚事又要告吹了,“我”埋怨哥哥,母亲也为哥哥不能娶上媳妇而再次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此时,作者安排了一个使人物命运柳暗花明的“巧合”:

那买牛的老汉,原来正是姑娘的父亲,哥哥未来的老丈人。

老人看上了哥哥“心地好,诚实守信”,决定不要彩礼,把姑娘嫁过来。

这使文章顿生波澜,善良诚实的哥哥终因善良而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幸福生活。

【文例】

三双鞋子

付美洲

躺在垃圾箱中的鞋子终于耐不住寂寞,开始说话了。

布鞋说:

“想当初我是多么年轻漂亮。

我是女主人的母亲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的,大年三十晚上,我诞生了。

女主人把我放在她的床头,过年那天穿上我高兴地东跳西蹦。

她对妈妈说一定要好好上学,长大了当干部,孝敬母亲,为人民服务……真没有想到,这人说变就变,变得这么快呀!

”皮革鞋说:

“老弟,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不是一双布鞋吗?

我可是顶好的皮鞋呀!

而且价值两千元,还是王经理把我送给女主人的。

女主人一见我就喜出望外,她当初常和我去找王经理,我们还多次一起去王经理的别墅呢,听她说她是局长,还让王经理有什么困难直接去找她,不过呢,倒是她常去陪王经理坐轿车,进宾馆,吃海鲜,唉……”

尖头皮鞋听他俩说得那样热闹,也开口道:

“两位老弟,你看,我才可惜呢,还锃亮锃亮的,这不好好的就被抛弃了。

想当初我可是女主人用公款买的。

那时,女主人和一个俊男在一块跳舞,我亲耳听她说道:

‘我手上有公款,可用来买了这双鞋,你可以借给我点,先补上吗?

现在查得严。

’这位女主人,怎么说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呢?

以后,她能穿什么样的高级鞋呢?

皮革鞋说:

“考虑她干什么,我现在只是很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

”皮鞋说:

“走惯了灯红酒绿的舞会,见惯了山珍海味的筵席,这与垃圾为伍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布鞋说:

“我虽然没有过过高级生活,可我曾拥有过快乐时光,现在到哪里去找呢?

”三双鞋子累了,慢慢睡去了。

突然,一个黑影钻进了垃圾箱,三双鞋子都被惊醒了,它们万万没有想到,那个黑影竟是它们的女主人。

随后,便是凄厉的警笛和杂乱的脚步声,还有一颗心在惊悸地跳动……

技法鉴赏:

文章从女主人穿过的三双鞋子这个全新的角度切入,通过饶有趣味的对话,展示女主人由一个纯洁的少女蜕化为腐败分子的过程。

故事的结局前文已经有了大量的伏笔,如果再让鞋子来转述就显得平板而老套,作者采用“巧合”之法,让女主人“钻进”垃圾箱,既增加了情节的故事性,又昭示了故事的结局。

技法指导三:

描写细致入微

①景物描写重形象。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对烘托主题、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景物必须写得形象、真切、具体可感,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②人物描写显个性。

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主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

我们写记叙文要善于使自己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具有特色,充满

鲜明的个性,以显示其独特的内心世界。

③场面描写求丰富。

场面描写要做到通过一个场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物个性和思想内涵,并能做到主次分明,点面结合。

【文例】

忧与爱

江苏考生

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

上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下了一夜。

拽了父亲的手怏怏地走,父亲忧愁的目光像这锁了寒雾的深冬,迷蒙而凄恻。

来上海检查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一次检查眼压高是算不得什么的。

而父亲的眉自那时起就没有舒展过。

是谁强颜欢笑将那忧愁深掩?

是谁一夜夜叹息彻夜难眠?

又是谁一次次欲言又止独品忧愁?

“孩子,听话,去检查吧,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早治疗,爸这心忧得慌呐!

于是,此刻我站在这里。

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

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原来他只是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

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

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

经过各种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我紧紧攥住父亲的手,就好像离家的小船找到了停靠的码头,我们终于来到了测眼压室前。

父亲那融合着忧与爱的目光凝视着我,将我的泪一次次逼出,父亲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慈爱:

“孩子,好好检查!

……

医院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

我终于知道这是怎样的忧愁,怎样的父爱,才能让一个男人不顾众人眼光,在得知女儿平安后放声大哭,让郁结在心中的不安与忧虑如一泻千里的江水般排遣……

“爸,爸……”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

技法鉴赏:

考生写父亲陪自己在雨中排队检查眼压的寻常事,却能凭借丰富精彩的语言和严谨的构思,将其渲染成一曲“忧与爱”的动人篇章。

语言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精当的形容词描写自然环境,烘托人物心理;二是用简明而内涵丰厚的语句,描写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大爱;三是用精练的动词描写人物活动的细节,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态、情感。

技法指导四:

联想、想象丰富

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在作文的实践中,联想和想象总是融合在一起的。

①善于抓住联想、想象的触发点。

“触发点”即让人受到触动而引起联想、想象的人、事、景、物等。

考生在构思行文的过程中,要以活跃的思维触及鲜活的生活,于触发点上点燃思维的导火索,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

②善于多角度展开联想、想象。

“多角度”就是发散性的,甚至是逆向性的联想、想象,这是衡量思维品质的重要依据。

同样一个“○”,可以联想到车轮、铁环、太阳、满月等比较直观形象的东西,也可以联想到团圆、圆满等抽象情理,并由此引出感人至深的故事。

③善于创造性地联想、想象。

考生要借助丰富的联想、想象,突破惯常思维,甚至突破现实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胆地、创造性地编写新故事,描写新环境,塑造新人物,表达新思维。

【文例】

昭君无眠

何枝花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缓碾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

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蛾眉。

迷离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

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的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沉寂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

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它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它不屈的心灵。

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它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它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两国永久的安宁。

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

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脑海里频频跳动……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

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心底打颤。

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

“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思。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技法借鉴:

作者调动想象,通过细节和心理描写,展示昭君丰富而深刻的心灵,赞扬她为民族安宁而和亲匈奴的壮举,“用心去做,用心去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的精神。

这便突破了传统的昭君故事的幽怨、低沉的情调,在悲壮中透出超人的胆略、坚定的信念、爱国的思想,使行文具有了积极向上的时代感。

 

【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

请以“父亲的爱”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套作。

【考场作文】

父亲的车子

焦可馨

时间的车轮,无声无息地碾过记忆的长路,但是,总有一些事情让人难忘。

每每想起那件事,我心中就不平静,它就像烙印一般,深深刻在我的心上,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读初二那年,一场车祸,有惊无险,但还是让我落得个左脚骨折,父亲就买辆二手自行车接送我上学。

两年过去了,我的脚也早已恢复正常,但父亲仍坚持骑着那辆破车送我上学,全然不管那辆自行车的外表是多么破旧,速度是多么缓慢,是多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每次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接我时,周围的同学都露出怪异的神情,也有说三道四的,说什么的都有,什么眼神都有。

看到他们那种种神情,我心中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自卑感,感觉自己投错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人家。

特别是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脸上总是热辣辣的,丢人现眼的感觉总是很重的。

我心想,其他同学有小轿车接送的,也有摩托车接送的,我呢?

为什么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接我?

我多次想给父亲说,让他不要把自行车骑到学校来,但是,每次看到年迈的父亲,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后来,一个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安排周末事宜,父亲又照例穿越停在道路两侧的众多的小轿车,颇为得意地将自行车停在教室窗户附近,那处能透过玻璃望见我的位置。

我的同桌看到了,就当面嘲笑我。

我想避开同学的鄙视的目光,在教室里多待一会儿,班长又拿父亲的那辆车子挖苦我。

于是,我终于硬下心肠来,对父亲说:

“爸,你以后接送我,都不要到学校里来了,到学校前小巷的拐角处就可以了。

不然,同学们又要笑话你那辆‘高级轿车’了。

父亲听了我的话,虽然有些不高兴,好像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点头答应了。

后来,父亲每次接送我,都只到那小巷口,绝不去学校。

直到有一次,父亲冒雨送我上学,我才改变了对那辆自行车和父亲的看法。

大雨将至,父亲看我很着急,二话不说,塞给我一个雨衣,带上我,骑车向学校方向赶来。

看着雨中的父亲,我很后悔过去曾那样对待他。

朋友,你有这方面的经历吗?

让我们记住父母的爱,更加努力地学习吧。

老师点评:

文章有清晰的思路和线索,语句通顺,内容也比较充实,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存在问题:

①情节:

平实叙述多,艺术描写少,特别是细节、场景描写几乎没有,这就使得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亮点”,故事没有“高潮”。

②形象:

人物形象扁平,原文不太注意人物自身的言行的描写。

③语言:

缺乏文采,如写自行车,只说“破旧”,其实,还可以找到许多形容词来描绘它。

◆升格指导:

①情节——植入细节、场景描写,注意故事紧张与舒徐的搭配,使之形成波澜起伏之势。

②形象——增加对父亲形象和“我”内心情感波澜的彰显,使文章除故事跌宕起伏外,还呈现人物情感的激荡回旋。

③语言——描写自行车,选用形象性的词语;写父亲也可以从语言、行动、肖像等角度,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描写。

【升格展示】

丑陋的自行车

焦可馨

读初二那年,我不小心从一棵榆树上摔下来,左脚骨折,父亲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接送我上学。

两年过去了,我的脚早已恢复正常,但父亲仍坚持骑着那辆破车送我上学。

自行车浑身上下的斑斑锈迹,就像父亲那布满岁月沧桑的面庞。

那是一个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安排周末事宜,父亲又照例穿越停在道路两侧的众多的“别克”“朗逸”,颇为得意地将自行车停在教室窗户附近,那处能透过玻璃望见我的位置。

同桌娇娇推推我,递过一个诡秘中夹杂着鄙夷的眼神。

我眼睛的余光与那辆自惭形秽的自行车相遇了,鼻孔里顿时掠过一丝酸楚。

终于,熬到老师把事情讲完了,我漫不经心地收拾着自己的书本,想等大家都离开后再走。

教室里的同学越来越少,负责教室安全的班长早有些不耐烦了。

她直挺挺地走到我跟前,指指窗外说:

“焦可馨,你爸开车来接你啦!

还磨蹭个啥?

”我很想对她发作,最终还是拎起书包冲出教室,红着脸、低着头朝校外跑去。

最后,我在学校附近的一处胡同的拐角处停下来,这才发现推着那辆丑陋的自行车的父亲,一直气喘吁吁地跟在我的身后。

我站住,父亲也停下,然后是短暂的沉默……一句沉重的话,还是从我的唇边挤出了——“爸,下次来接我,就在这儿等吧……”父亲那一脸的担忧,瞬间被尴尬、迷惑代替了。

但,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沉重地点点头,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流露出几分自责的神色。

从此之后,父亲便按我的要求,在这个胡同的拐角处接送我,我也如释重负。

直到前几天父亲冒雨送我,我才彻底改变了对那辆丑陋的自行车和父亲的看法。

这些天,受台风的影响,我们这里阵雨不断。

父亲望着外面的大雨,看看焦急的我,给我披上雨衣,让我坐上车座,便敏捷地跨上车子,猛踩踏板,一头冲进雨幕里,还不时回头喊着:

“女儿,坐好……”雨水顺着父亲弯弓似的脊背不停地涌着,流着……我的眼泪也热热地涌出了眼眶。

来到胡同口,天晴了,父亲满足地摇摇头,雨珠四溅,看着我笑了!

我低着头,说:

“爸,您骑车送我去学校吧!

”父亲爽朗地大笑一声:

“好哩!

”此刻,那丑陋年迈的自行车仿佛也焕发了青春,如一只快乐的鸽子,欢快地向学校飞去……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发现:

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四十倍。

 

这是为什么呢?

苏力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即使是短至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如果处于人生的黑夜,也别忘了给自己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自信的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光……这一缕又一缕的光,看似微弱,但它拯救的,却是整个人生啊!

 

请以“给自己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记叙文,谈谈你的感受或想法。

【审题立意】

这里的“光”显然是用它的比喻义,即处于逆境时要看到希望,审视自我时要充满自信,遇到挫折时要面带微笑。

“给自己一缕阳光”,既可以是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也可以是争取他人的扶持、帮助。

关键是自己要有直面暗夜的勇气和平静乐观的心态。

Ø谁给:

“自己”,要强调主观能动性

Ø给什么:

“阳光”可以比喻关怀,比喻温情,比喻自信,代表光明、快乐、温暖、向上、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