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忠诚学校教师党永艳
全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准备课、认识图形
(二)5
2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5
320以内的退位减法5
4分类与整理,单元测试5
5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5
6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5
7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解决问题5
8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5
9摆一摆,想一想,整理和复习5
10劳动节单元测试5
12认识人民币,单元测试5
1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5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1、25
15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3、例4、例55
16整理和复习,单元测试5
17找规律5
18总复习15
19总复习25
20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单元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单元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单元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
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
(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
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④揭示名称。
想象:
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
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
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
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
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2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展示。
提问:
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
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
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
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
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
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
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
(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
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
谁发现了?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
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
(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预习要求:
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
他介绍得对吗?
”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
“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
”再出示圆:
“它叫什么名字?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
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
这是正方形。
师:
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
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
三角形。
师:
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
三角形
(2)提问:
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
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
教师巡视
(3)交流。
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
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
(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
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
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
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
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
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
“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提问:
“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
小结: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
(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
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
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内容:
拼一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
(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
你们喜欢风车吗?
)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
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
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
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
(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
(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
(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
(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
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
(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
(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
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
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
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
你们会做风车吗?
(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
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
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
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
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
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
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
(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
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内容:
七巧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
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
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
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
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
(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
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
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
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
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
(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
(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
为什么?
(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
几个平行四边形?
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
5+1+1=7(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
(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
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
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自由拼。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
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七巧板
5+1+1=7(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
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
教师引导总结:
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
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
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
你想怎么补?
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
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
一行有几块砖块?
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
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
1、提问: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
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
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
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
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
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
先提问,4的对面是?
(3,师引导:
和4隔着一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一个数字。
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
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
6的对面是?
(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