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1055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后反思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且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对于凸透镜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形状的认同,凭其生活经验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而对其成像规律是知之甚少的。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抽像,直接得出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最好在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成像光路图更容易得出规律。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

丛提出问题到猜想假设到设计实验以及实验过程,问题引导贯穿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了整个探究的全过程。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数据归纳总结中,通过全班交流、抽调实验数据的分析,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

二是实验数据的收集阶段,对于数据的处理具有很强的可观察性。

当输入测量的物距、像距和像高时,能够很清晰的显现出大致的物像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论证、归纳。

三是在对于透镜成像规律的巩固阶段,采用游戏的方式,既巩固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尤其是老师的参与,对于学生没有进行演示的成像规律进行补充,既可以活跃课堂又可以使成像规律牢记于学生心间。

每节课的都有不足,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是在实验探究前对于改造的实验器材,可移动的光屏格子纸的使用介绍可以更细一点,因为实验中发现有的学生没有听懂,进行了好几个小组的单独指导。

二是时间关系,达标检测中对于总结的进一步的规律和口诀没有进行有效检测。

下节课,要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评记录

观课报告1:

观察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观察人:

李海霞、汤晓

观察维度:

学生·环节

研究问题:

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

观察表及观察结果:

(l)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

内容

时间(min)

百分比(%)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本步骤

情境创设

3

10.3

实验引入

5

13.3

实验介绍及引导

6

1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5

13.1

数据处理

10

6.7

检测反馈

6

11.1

(2)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

行为类别

时间(min)

百分比(%)

师生互动式问答

31

52.8

学生讲解

6

15.1

合作、伙伴学习

15

26.8

学生自学

3

7.6

非教学时间

0

0

观察结果分析及建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要深刻体会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重点是思考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而物理这一学科特别是探究性实验课更适合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

我们都知道,一节课45分钟,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上。

本课的重点知识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上可以看出,刘老师用在探究实验的时间加一起,共是20分钟,共占据课堂总时间的55.6%,这给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时间的保障,达到了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刘老师这节课从创设情境直到探究课题的开始共用了7分钟,看似有点长,让我们回忆一下她在这7分钟的时间里做了什么:

从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放大镜入手,观察我们身边的常见而又视而不见情景,开始本课教学。

在学生的心目中,放大镜总起放大的作用,但课堂上,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放大镜的魔力所在:

它能使同一光源所成的像时大时小、时远时近,时倒时正,时实时虚,这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悬念,大大激发了探究积极性,而且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实像与虚像的形成与呈现方式的不同,为以后的光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不难发现引起成像情况不同的是光源到放大镜的距离的变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就为整节课的科学探究指导了方向,实际上在“情境创设”这一环节中,已经完成了探究活动一的“提出问题”要素,并将探究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有更有明确的实验目的。

正是揭示课题前的这5分钟,成为本节课的良好开端,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引领着本节课顺序而高效进行。

让我们再从“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上来看,师生互动式问答占据本节课大部分时间,由这个数据反映许老师更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具体化,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分析,都在师生互动式问答中进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们知道本探究是初中物理的第一个较完整的探究,特别是在设计实验、分析论证等环节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手过大而不注重引导,往往不能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所以我认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许老师所采用的教学行为是恰当的,合理的。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有23.5%的时间,处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看出许老师给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时间相对较为充分,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观课报告2:

观察学生的应答方式

观察人:

张明刚、董文科

观察维度:

学生·互动·回答行为

研究问题:

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的行为、水平、习惯、态度如何?

观察表及观察结果:

应答方式

频次

百分比

排序

1.无应答

3

6.1%

5

2.集体齐答

10

25.6%

2

3.讨论后汇报

4

8.2%

3

4.观察后汇报

4

8.2%

3

5.个别回答

12

28.7%

1

观察结果分析及建议:

1.个别回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回答方式。

这节课学生的个别回答共12次,占各种应答方式的28.7%。

对这种应答方式我们应持肯定态度,说明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许老师提问完一个问题之后,马上高举自己的右手,提醒学生举手回答,强化学生的这一习惯。

从每个问题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来看,均在3秒以上,给了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但有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如“要达到这样的实验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有了第一学生举手之后,许老师立即让第一个举手的同学回答,有一种“赶时间”的迫切心态,这对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没有多少帮助。

这时如果再做停留,给其他学生更充足的思考时间,会达到更好的面向全体的作用。

在这12次个别回答中,其中有三次采用追问的形式,希望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富有启发性。

2.集体齐答中依然有假问题。

从这12次集体齐答的问题难度看,有3个问题很简单,属于“有没有道理?

”类似这样的假问题,对学生的认识要求较低,似乎没有设问的必要。

尽管次数不多,从教学效率考虑,这些问题可以不要,因此可以将集体回答的次数通过精选核心问题,进一步减少。

3.观察后汇报,引导学生注意体验与观察。

在提出的问题学生无从回答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之后再汇报。

如在提出“凸透镜成像情况是不是只跟物距有关呢?

”这样的问题之后,学生不好回答,这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察两个口径相同的凸透镜,让物距也相同,观察到透镜里的世界却不同,从而发现凸透镜成像还与焦距有关;再如“为什么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之后,所成的清晰的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是通过展示被遮档的实际效果,让学生观察之后,做出肯定回答的。

这些做法,都能很好地解除学生的疑惑,且形象直观,印象深刻。

评课综述

滕淑秀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这节课,可以感受对刘老师对这节课确实是下足了功夫。

我们说一节课好不好,首先看学生。

这节课可以说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始终情绪高昂,参与踊跃;从最终的教学效果来看,不但知识的达成率很高,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感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看法:

1.实验器材的创新改进

应该说对本实验器材的改进,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用LED灯代替蜡烛,不但避免了污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更便于观察像的倒正、大小,能更精准地找到成像位置。

对教师用演示器材的设计,说明许老师心中有学生。

以住的光具座零刻线在最左侧,在读取物距、像距时,还要进行减法运算,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易于出错。

许老师将其改造,将零刻度线设计在中间,只要把凸透镜放在零处,就能直接读取物距、像距。

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更以实验的顺利高效进行,提供物质条件。

2.探究活动的科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20个必做实验之一,其探究过程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许老师把凸透镜成像的五种情况的探究分两部分完成。

分梯度进行的两个探究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探究经验,加深了学生的探究体验。

第一次是在学生深刻感受到三种不同像时,让学生去探寻成每种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有怎样的关系,本探究突出的探究要素是设计实验、分析论证。

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的设计,许老师在将探究问题细化,让实验目的更具体这个环节上,下足了功夫,先是将一个笼统的问题细化为三个问题,又通过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成像还有焦距有关。

正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如此变化,让学生的实验设计环节有了更为明确的思路。

分析论证环节,许老师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共享,便于学生寻找规律。

可以说这两个要素的扫清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次是寻找每两种像的分界点,完成u=2f、u=f两个成像情况的探究。

这个探究,刘老师突出的探究要素是“猜想与假设”,让学生结合板书猜想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正立虚像和倒立实像的分界点会在哪里,成像情况会怎样,再去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这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

3.科学灵活的教学设计

可以说本节课的课堂压力、容量是很大的,陌生的实验器材、复杂的探究活动、明确成像原理、完成当堂检测,而许老师却引领着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顺利完成了这些教学任务,这得益于许老师科学灵活的教学设计。

如本课情境创设环节,承载的不仅仅是激发兴趣、引出探究课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认识了光具座和所用光源,并在老师的示范下,学会了寻找最清晰的像,学会了在数轴上直观表示成像性质(大小、倒正、实虚),而且感受到是物距的变化引起成像性质的改变,这都为后面的实验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不难发现是物距变化引起成像情况不同,这就为整节课的科学探究指导了方向。

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机渗透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一举多得的良好开端,引领着本节课的顺序而高效进行。

另外,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大大提高了本课的教学效率。

如将大屏幕做为光屏,清晰而直观;利用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形象而快捷;利用课件呈现光源在任一位置成像情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直接而清楚。

这些都促进了本课快节奏、高效率地完成。

当然,我们说课堂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

有关本课教学,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在利用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原理时,如果在展示完五种静态成像情况时,拖动鼠标,让光源从远及近,逐渐靠近凸透镜,让学生感受凸透镜的动态渐变的过程,会更好些。

2.教师的评价跟进尚有欠缺。

如智力大闯关的第一关,大部分学生都顺利过关,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真诚地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致,但老师此时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

3.在关注全体学生方面,还需注意加强。

如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当有的学生举手时,老师最好不要马上让举手的同学回答,而应给其他学生更多的等待。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评测练习

共5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透过凸透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6.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8.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是()

A.u<10cmB.10cm10cmD.u>20cm

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

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0.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15cmC.10cmD.5cm

11.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5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12.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13.如下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14.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

15.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

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8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

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17.如图,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先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各点,并相应调节光屏的位置,比较这些成像情况,则有

(1)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点上,屏上出现最大实像。

(2)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点上,屏上出现最小实像。

(3)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点上,屏上出现清晰实像,光屏离透镜最远。

(4)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点上,屏上不出现象。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