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013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docx

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

绝密★启用前

2020届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力学实验》测试

1.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  ;  .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1。

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表1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2的劲度系数。

3.某同学在测量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忽略纸带所受的阻力。

①由此可判断纸带的(“左端”或“右端”)与物块连接.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和B点时木块的速度,其中vA=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从图示纸带不能得到的物理量是.

A.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B.A,B间的平均速度

C.物块质量mD.A,B对应的运动时间t

③如要测量在AB段合外力对物块所做的功WAB,还需要提供的实验器材是.

A.秒表B.天平C.弹簧秤D.砝码

4.随着环保节能意识的增强,自行车重新成为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不仅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而且相比走路感觉更“省力’’。

某同学想通过简单的器材,包括“台秤,卷尺和秒表”,验证是否“省力”。

他认为是否“省力”需比较同等条件下人所消耗的能量多少。

(1)步骤一:

估测一个人沿直线步行距离s所消耗的能量E1他认为人步行消耗的主要能量用于克服重力做功,运用上述器材,他测量了“人的质量m,腿长L,步幅d”,重力加速度为g,运用上述物理量符号可得E1(写表达式)。

(2)(单选题)一个体重为60kg普通高中男生,步行100米,消耗能量约()

A.8JB.80JC.800JD.8000J

(3)步骤二:

估测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直线前进一段距离s所消耗的能量E2他假定人骑自行车前进时阻力不变。

人骑自行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后停止蹬车自行滑行。

测量了“人和车的总质量M,骑车匀速前进距离s.和对应的时间t”,量了停止蹬车后,人和自行车滑行的距离s2运用上述物理量符号可得E2(写表达式)。

最后比较E1和E2,即可验证是否“省力”。

5.为了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岳口高中的金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

A.小车B.钩码C.一端带滑轮的木板D.细线E.电火花计时器F.纸带

G.毫米刻度尺H.低压交流电源I.220V的交流电源

(1)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认为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

(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

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

=;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

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3)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如果以为纵轴,以d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图象,其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为“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保持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不变,改变吊盘中物块的质量m,完成下列填空:

①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A,B,C,D,E是计数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则AB之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画出;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以F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a-F的图线如图。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图线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漏掉了平衡摩擦力这个步骤,若忽略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则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N。

④图中AB段的图线近似为直线,则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________kg.

7.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E.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与本实验相符合是____________。

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三条细绳结于O点分别与两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相接。

①实验步骤如下:

A.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P点;

B.结点O下的细线挂钩码C;

C.手持弹簧测力计B缓慢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D.记下钩码质量数,结点O的位置,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记录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情况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答:

__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不竖直

B.A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

C.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没有保持水平

D.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_________________.

9.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精度是0.lmm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件的长度,测量情况如下左图所示,由图中读出的该物件的长度为cm。

②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印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如上右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是纸带上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实验过程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_.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水平距离

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

为_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

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

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答案解析

1.【答案】

(1)BCD

(2)标记节点O的位置及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解析】

(1)BCD

(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通过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是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需记录O点的位置钩码的个数;N1,N2,N3拉力TOA,TOB,TOC的方向

2.【答案】

(1)15.95~16.05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2)12.2~12.8;能

【解析】

(1)由图2可读得示数为15.95~16.05cm

(3)根据胡克定律可求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12.4N/m,同样可求弹簧2的劲度系数

3.【答案】

(1)①右端0.72②C③B

【解析】①由图示纸带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纸带右端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大,因此纸带右端与物块相连;电源频率为50Hz,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打A点时的速度vA=

≈0.72m/s。

②由△x=at2可以求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A,B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图示纸带不能求出物块质量m;已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纸带可以求出A,B对应的运动时间t;故选项C不能求出.

③求出物体的速度,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合外力的功,应用动能定理求合外力的功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因此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天平,故选B。

4.【答案】

(1)

(2)D(3)

【解析】

(1)根据题意,设人直立时重心高l,迈步时的重心高

,则人的重心变化高度为l−

则人的重心变化次数为

,根据能量守恒,克服重力做的功,即行走消耗的能量E1=

(2)代入数据,解得E1=8000J故选D (3)骑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

v=

,停止蹬车后,人和自行车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s2=0-

mv2全程动能定理得,-f(s+s2)=0-0根据能量守恒,E2.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E2=f(s+s2)联立解得E2=

代入数据,E1>E2,故省力.

5.【答案】

(1)H,天平;

(2)

;(3)

【解析】

(1)电火花计时吕髟的是220V交流电源,因此低压交流电源用不着;另外还需要用到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

(2)打点2时的速度等于1—3间的平均速度,即

;根据机械能守恒,整个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整个系统增加的动能,即

(3)根据

,因此

的斜率就是加速度,而对砝码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而对小车

,因此可得

6.【答案】①40.78②没有满足M>>m③0.1④0.5

【解析】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则AB之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根据

,将第一组和第三组数据代入求a,然后将第二组和第四组数据代入求a,再求平均值,可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78m/s2,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着力F的增大,不再满足M>>m,加速度从拉力0.1N开始变大,说明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0.1N。

7.【答案】

(1)C

(2)0.16(3)A

【解析】

(1)由实验装置可知当砝码下落的高度为h时,小车沿木板下滑的距离为2h,故加速度不同,即选项A错误;由于砝码加速下落,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B错误;如果细绳不与木板平行,则木板方向是由细绳拉力的分力产生加速度,给实验带来误差,所以要求细绳一定沿木板方向,故选项C正确;对于砝码,由受力分析知

,解得

,故选项D错误;由于本实验利用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细绳的拉力,所以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故选项E错误.

(2)由题意知时间间隔T=0.1s,根据纸带可知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

,由

可知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选项A正确.

8.【答案】①三条细绳(拉力)的方向;②A;③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或减小钩码C的质量;或减小AO与BO之间的夹角;或其它能达要求的方法同样给分

【解析】矢量和不仅与大小有关和方向也有关,所以得记下钩码质量数,结点O的位置,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还有记录三条细绳(拉力)的方向;木板不竖直时,勾码和木板间有摩擦力会产生误差,选择A;BC对实验无影响,结点O的位置发生变化是一种错误;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减少勾码质量。

9.【答案】

(1)①1.06;②0.02,0.102(或0.10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游标卡尺的读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

①由游标卡尺读数规则知物件的长度为1.06cm;②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故打点周期是T0=0.02s。

匀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相邻两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间隔T=0.1s故vC=

m/s=1.102m/s

10.【答案】

(1)ac

(2)c(3)2.04.0

【解析】

(1)“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斜槽轨道末端保持水平为了保证水平初速度。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为了保证每次使用水平初速度相同。

a,c正确。

(2)平抛物体运动规律:

得: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c正确。

(3)由于

,则t1=0.1s,t2=0.3s,所以平抛小球的初速度

,故C点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