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解说词doc.docx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专题片解说词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doc
渲染生命底色
——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片头)
镜头:
巍巍大桥、浩浩汉水、摩天大楼、繁华街道
解说词:
汉水之滨,景美物丰;体操之乡,人杰地灵。
现代科技月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当我们徜徉于市场经济的物质富流的时候,我们也会痛心地发现,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东西——传统美德在渐渐销蚀,导致世风渐下,道德危机,荣辱不分,是非不明。
镜头:
一组德育文件,国家领导人讲话,网站相关报道,“两行”教育会议。
解说词:
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一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
仙桃市委、市政府也在全市开展“两行”教育。
市教育局运筹帏幄,周密布署。
自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我市拉开了帷幕。
(主片)
字幕:
渲染生命底色——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镜头:
校园全景、升旗仪式、广播手语操
解说词:
仙桃市大新路小学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仙桃市城区中心。
学校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2360人,教职工115人。
其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学科带头人8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
镜头:
喷泉校雕、锦旗牌匾、媒体报道
解说词:
大新路小学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学习型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殊荣。
在新的形势下。
大新路小学传承文明,继往开来,开展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教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成为仙桃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排头兵。
字幕:
守护心灵净土润育生命底色
镜头:
课外活动、出游场景
解说词: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小学阶段加强对孩子们的传统美德教育,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镜头:
李庆成特写、少先队员献花、李庆成同期声
解说词:
2005年11月下旬,大新路小学校长李庆成参加了第一届儒学伦理与东南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培训会,返校后,他立即召开校长办公会,传达会议精神,分析教育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用中华传统美德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他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传为佳话。
我们要兴仁爱之风,铸仁爱之魂,全面开展仁爱教育,并把它与绿色教育、创造教育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品牌。
”]
镜头:
课题研讨会、人生宝典书籍、课题方案、李启艳、朱爱平、王志勇等同期声
解说词:
科学决策,合理调控是有效活动的前提。
大新路小学将仁爱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和科研课题研究之中。
他们拟定了行动方案,制定了实施细则,在理论上定性,在实践中定位,在评价中定标。
关于仁爱教育,李启艳校长作了如下诠释:
[“我们开展的仁爱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传统的真善美为基础,培养学生知礼、行孝、懂爱的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教育,是健全人生的奠基工程。
”]朱爱平校长、王志勇校长就“仁爱”的内涵和外延作了高度的概括:
[朱:
“爱由亲始,亲导而仁民,一个人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爱学校,首先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开始。
”][王:
“仁爱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八德:
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我国古代称之为国有‘四维’,即立国之本。
”]
镜头:
教师动员大会、相关制度文件
解说词:
组织上保障,决策上强化,行动上引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学习——践行——总结”,这一系列科学布署,确保了仁爱教育有序开展。
镜头:
教师笔记特写、班主任工作会、师生活动、李庆成特写
解说词:
为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李庆成同志作了专题报告《扬圣贤之德,铸仁爱之魂》,他说,我们要把仁爱教育进行物化,如“忠”的内涵是要求我们尽心尽责地学习工作;“孝”的要义是尊敬长者,给社会以回报;“礼”的要义是要求一切行动符合规范;“义”的要义是要求每个人有正义感,坚持真理;“智”的要义是明辨是非,用智慧去识别真善美假丑恶;“信”的要义是要求每个人不说假话,要讲诚信。
这样深入浅出的报告,使老师们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镜头:
主体教学楼牌匾、楼梯口标牌、宣传橱窗、五园五带五坛景色
解说词:
大新路小学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践行孝道,学会感恩”的二十四孝图,教人立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格言,催人向上;“冠必正,纽必结,进必趋,退必恭”的益言古训,劝人明礼;“仁爱之星”栏、《仁爱新绿》报、《仁爱之窗》刊,加上校园那会“说话”的花草树木,构成了一个绿化、美化、净化、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彰显出具有大新路小学特色的校园仁爱文化。
镜头:
人生宝典相关古籍、专题讲座(八德)、校本教材系列、学生诵经、课堂教学特写、班级咏诵会
解说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流水来。
大新路小学狠抓师生的学习充电。
一是进行专题讲座,对仁爱教育“八德”进行专题辅导,主讲者通古观今,去粗取精,结合现代文明,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演,让师生听得懂,记得牢,学得到。
二是开发校本教材《仁爱新绿》,按不同年段,不同形式,编排不同内容。
这些内容堪称人生的精神大餐,可谓真正的人生宝典。
三是读诗诵经活动。
学校开展日学一语,日行一善活动,把仁爱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
学校还把诵经活动与营建书香校园活动结合起来,班级里新建了图书角。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乐,乐读书在大新路小学已蔚然成风。
镜头:
教师办公、仁爱日记、手抄报、师生座谈会
解说词:
勤学贵在精思,读书重在内化,大新路小学师生坚持写读书笔记。
一年来,教师写仁爱启示录一千多篇,中高年级学生写仁爱日记二千多本,李庆成校长写仁爱随笔20多万字。
结合校情,大新路小学创编了十三荣十三耻的“校园荣辱歌”,“仁爱八德歌”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让仁爱思想浸润师生的心田。
镜头:
师生集会、特色活动校、专题采访、师生同期声
解说词:
守护心灵净土,呵护生命底色。
仁爱教育使大新路小学的师生心灵受到洗礼,行为受到鞭策,[生:
仁爱教育让我体验到亲情的宝贵,友爱的珍贵,忠孝的可贵,诚信的金贵。
使我懂得了自己的事自己做。
][师:
仁爱教育是对胡总书记八荣八耻的践行,让我们每个人守住道德底线,做一个真正的现代文明人。
]
字幕:
践行仁爱理念,化育仁爱新蕾
镜头:
文艺节目场景、学生演讲特写、仁爱手语操、仁爱星级榜
解说词:
礼义交融天伦乐,仁爱送暖满庭芳。
大新路小学师生学仁爱、讲仁爱、兴仁爱、行仁爱。
仁爱教育在班级,仁爱教育在校园,仁爱教育在家庭,仁爱教育在社会的序列活动,使这一教育品牌得到了提升。
师生上擂台、上舞台、上讲台,唱仁爱歌曲、演仁爱节目,献仁爱才艺,评仁爱明星,在活动中引领,在活动中升华。
镜头:
班主任典例交流、仁爱之星合影、主题班会活动、课外活动特写
解说词:
(略)
镜头:
护花爱草特写、林中晨读、观树记录
解说词: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我和小树同成长活动。
每个年级护一片林,每个学生护一棵树。
这样让学生珍爱生灵,感恩自然。
镜头:
学生家长会、开放评教活动、手拉手活动
解说词:
家庭和社会是仁爱教育的延伸。
大新路小学仁爱教育以传统美德教育为载体,以社校共建为平台,按照“学校主导,家庭互补,校社联动”三元构架,力求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
镜头:
几组特写,洗头、洗脚、捶背、盛饭、做饭、做清洁
解说词:
去年寒假,大新路小学布置了有意义的“过中国年”的假期作业。
作业通过活动形式来完成。
说一句祝福的话,做一件孝敬的事,读一本仁爱的书。
(略)
镜头:
采访学生、学生同期声、家长同期声
解说词:
(略)
镜头:
礼仪队特写、师生相互问好
解说词:
这是校园礼仪队,每天早晨、中午,这些彬彬有礼的天使在校园门口恭迎着师生的到来,他们的问候如春风拂面,温暖众人的心。
镜头:
保洁队特写、一年级少儿特写
解说词:
校园仁爱服务队,就像忠诚的卫士,穿梭于校园的每一处,为的是给大家有一个洁静幽美的环境。
(略)
镜头:
捐书、捐物场面
解说词:
同学们懂仁爱,行仁爱,为灾区朋友献爱心,这一本书一元钱,一件衣服,寄托了孩子们的浓浓深情。
镜头:
老年公寓活动
解说词:
“双阳红”活动是大新路小学仁爱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活动以夕阳带朝阳,让朝阳更灿烂;以朝阳促夕阳,让晚霞红满天。
学生定期到老年公寓活动。
活动中,(略)
镜头:
红领巾保洁队擦街道护栏、小交警执勤、红领巾气象观测
解说词:
大新路小学的仁爱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你看孩子们上街打扫卫生,擦栏杆,学交警站岗执勤,指挥交通,赢得来往行人驻足观看,好不威风
镜头:
部分优秀教师、家长特写(上课、办公、家访,辅导学生)
解说词:
仁爱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加强自修,勤于钻研,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他们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一心扑在教学教研上;他们团结合作,上挂下联,把课改真经送到乡镇。
镜头:
写作节获奖、奖证奖牌、公开课场景、媒体报道
解说词:
一年来,大新路小学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00多人次,蔡娟、胡娓、周爱军、胡丽、王大艳、杜春艳、刘淑华等在市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
左君娥、沈俊、张瑞、印琼、周琴丽等在湖北省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仙源杯古诗文电视大奖赛决赛中,学校杨子宣同学获一等奖,学校获优秀团体奖。
在“首届中国师生写作节”中,大新路小学老师获金奖14人、银奖4人,学生获特等奖2人,一等奖98人。
仁爱教育也带来了办学效益的明显提升。
一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少了,社会家长意见少了,教师教学水平高了,学生习作发表多了,转学插班的人数增了,慕名参观学习的单位也勤了。
2006年学校被评为“小学教学先进单位”,“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学校”,“中国写作教育突出贡献学校”。
《仙桃日报》、《仙桃电视台》、《江汉》杂志、《新风教育》等省内外报刊媒体就大新路小学的仁爱教育进行了大量报道。
镜头:
李庆成同期声
解说词:
[李庆成:
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同是我们开展仁爱教育的动力,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加大传统美德教育的力度,让仁爱教育飘香社会,为学生的多彩人生奠基。
]
(片尾)
镜头:
自然风景、和平鸽飞翔、孩子们欢呼奔跑(节日景象)
解说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举国上下,高声呼吁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今天,大新路小学传承文明,牵手未来,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现代文明建设教育之中,用仁爱教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这是一件功德千秋的事。
愿大新路小学的仁爱之花结出更加灿烂的文明之果!
电视解说词写作课程辅导12007-01-2410:
46电视解说词写作课程辅导
电视解说词谁都会写,但真正写得好,写得符合电视的特点和规律,并不那么容易。
许多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了解电视制作的特殊要求和特殊规律,安一般写文章的方法来写解说词,结果因和电视的其他表现方法配合不起来。
如何处理好画面语言同解说词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各表现手段、构成因素之间有机配合的问题。
这种配合关系的处理,是合理运用电视语言,正确处理、安排解说词使用的关键,也是我们要讲的重点。
第一个问题:
电视解说词的结构特点
准确地说,电视解说词写作并不是一种写作,而应当是一种处理和安排。
为什么说是一种安排,它和电视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是有关系的。
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所谓多因素,是指电视语言是由多种艺术因素和多种技术表现手段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它包括画面、美术、音乐、解说、字幕、同期声,以及及各种特技、录音等技术手段构成。
而这些手段往往是在电视节目中共时态的发挥作用。
这些不同的手段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表述任务,共同构成电视语言的表述系统。
所以说,我们在使用电视解说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电视语言的立体结构这样一个特点,考虑到它和其他电视手段的配合关系和协调关系。
所以说电视语言的立体结构决定了解说词写作只能是一种处理和安排。
第二个问题: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主要是指:
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
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
电视解说词的接收对象不是读者,也不是听众,而是观众。
观众的视觉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画面上,所以解说词写作一定要围绕画面进行。
必须为“看”而写。
体现电视解说为“看”而写的特点,在文字处理上起码包涵这样两层意思:
第一、电视解说的文字中应该包含有一定量的潜台词,即没有直接说出,但可以感觉到这样的意思,随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向画面上引导。
这样的潜台词就是“请看画面”。
第二、电视解说词应来自画面,从画面中寻找一个切入点,然后展开解说,又回到画面中去。
它必须在画面中找到一个细节,找到一个信息点展开解说。
第三、在电视解说词的表述过程中应该有大量的、足够的指代性语言。
如“这个,那个;这些,那些;这里,那里;如此,这般;以及“他、他们”之类的指示代词特别多。
由于电视解说在电视作品中的地位,决定了它自身形态的不完整性和非独立性。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解说从手法上说,只是一种“镶嵌”的艺术,而不是自我堆砌;它不承担所有“画龙”的任务,只承担其中“点睛”的任务。
往那里镶嵌,向何处点睛,是否镶嵌得天衣无缝,能否点睛在关键之处。
需要认真设计和安排。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处妙笔,则点石成金。
由于电视解说非独立性的特点,创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尽量用画面叙事,用画面讲故事。
对于电视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
要善于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
电视画面本身有极强的表现力,也有很出色的叙事能力。
电视语言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不少编导,不善于用画面表述,而习惯于用解说。
遇到需要传达的内容信息,需要讲述的故事情节,首先想到的是传统的文字叙事。
实在不行,就大量地使用人物采访进行叙述。
而不会用画面讲故事,不擅长使用画面的叙事。
什么时候需要用解说呢?
只有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的或表现不好的时候,再考虑使用解说。
一是对那些曾经出现和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未能及时拍摄到或保留下来相关图像,试图用画面再现过去,再现历史,电视画面无能为力。
二是对画面形象无法必须的尚未发生的事情;或对将来可能出现的事物进行预测和展望。
三是画面难以直接揭示、剖析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是画面难以表达那些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
五是画面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2)电视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
千万注意,不要见山说山,见水说水,只是“看图说话”式地撰写解说,简单重复说明画面已经充分交代,观众一目了然的画面形象。
没必要作重复的解释和说明。
解说应当向观众介绍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无形的信息,和画面有一定联系,但观众直接看不出来的信息。
电视解说不去简单解释说明画面,更侧重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的最后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
就是说,从操作的程序上,应当先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完成的具体情况,再考虑解说词的处理和安排。
这里我们讲的是一般情况,特殊类型个别情况将在另章讨论。
解说是“镶嵌”,是“点睛”,没有画面,往那里镶嵌?
没有龙体,向何处点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少人在制作节目的程序上,习惯于事先写好解说词,然后根据解说词文字稿的内容再来编画面。
有些人干脆把磁带录好彩条铺好黑场,把解说词录在磁带上,然后根据解说词插入相关的画面镜头。
这种作法比较简单,解说和画面的位置也容易对齐,目前采用这种先解说、后画面的作法,为数还不少。
但是这种作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声画两张皮”。
解说事先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表述系统,然后配上相关的画面图解文字,解说与画面各行其是,都缺少针对性,失去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有人提出,事先没有解说词的基础,我们根据什么去编辑画面呢?
可以不可以有一个文字脚本或策划方案呢?
可以。
但这个文字脚本或策划方案,仅仅是一个最初的设计和勾勒的雏形,它为我们的拍摄、采访、编辑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逻辑思路,但不能作为最后的解说词使用。
因为文字脚本或策划方案,面临着一个电视化的过程。
在这个电视化的过程中,文字脚本的许多内容要被转化为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要被不同的电视手段分化,瓦解。
就是说要被“五马分尸”。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转化为画面表现,还有一部分内容分别被转化为音乐、字幕、同期声采访等手段,只有一部分内容被改造为解说词。
文字稿的电视化过程,就是一个被支解和取代的过程,所以文字脚本是不能直接作为解说词使用的。
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写作,也和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
它必须符合电视的特点和规律,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前期拍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充分考虑它的可操作性。
文字脚本必须适合操作,能够操作。
甚至连时间周期,路线场点,经费人力,技术设备,难易程度,这些条件都要考虑周全。
无法操作的文字,是没有用的。
第二、要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与可视性。
文字脚本的写作要充分考虑电视形象化传播的特点,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全部内容都适合电视表现的。
文字脚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侧重那些具有可视性、画面感的材料。
第三、在文字脚本阶段,最好确定下将来节目的叙事角度和叙述人称。
因为叙事角度和叙述人称的事先确定,对前期的采访拍摄都有先在的规定性,直接影响拍摄方式和拍摄风格,影响采访记者的提问和介入方式。
但文字脚本无论写得如何精彩,它也不能作为最后的解说词直接使用。
解说词一定要根据编成的画面去合理安排布局,它来自画面,又引导画面。
(4)电视解说词不要求文字形式的完整。
一般文章的作者,尽量追求文字形式的完美。
但解说词不作这样的要求,因为它既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追求文字上的完美无缺。
我们把解说词从电视节目中分离出来以后,单独去看,就可以发现,它在文字形式上有许多缺陷和不足。
它的文字结构是不严谨的;某些语言是不连贯的;思维是跳跃的;因果关系是残缺的;指代关系是不清楚的;比例是不匀称的……给人东拉一句,西扯一句;突如其来,忽然又去的感觉。
刚说到历史,又转到当代;才提到海外,又扯回中国;不是有因无果,就是有果无因。
其因其果到那里去了?
可能在画面,可能在采访同期声,也可能在字幕。
总之,并不一定体现在解说词中。
如果用文学写作的标准去衡量它,会轻而易举地指出许许多多文字上的缺陷,甚至给人前言不搭后语,没头没脑,支离破碎的感觉。
但是,这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正是电视解说在文字形式上的特点。
解说词是一种“镶嵌”,要求配合。
所谓“镶嵌”,就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有突出有回避。
这样才能“嵌入”画面。
如果一味追求完整,文字上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其结果只能是“硬贴”成两张皮。
解说词的缺陷和不足,正是留给其他电视语言发挥的地方。
表面上只言片语的解说,一旦进入电视语言的总体系统,就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因此,电视解说无需考虑自身文字的完美,不能自说自话。
解说过于追求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反而是愈益反损,失去了电视多种手段表现的综合优势。
(5)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
因为解说语言对形象的描述再准确、再生动、再传神,也远远不及画面一个镜头那样,能形神兼备、纤毫毕现。
在表现事物的外在形态方面,画面语言有其天然的优势,完全用不着解说词去搜索枯肠,用抽象语言做隔靴搔痒式的苍白描写。
语言描绘形象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准确”。
尽管语言在传达其他信息方面极其准确,画面极其不准确,唯有在描绘形象上,二者正好相反,画面描绘非常准确,语言描绘非常不准确。
因为文字语言描绘形象,只能用模糊语言,而不能用精确语言。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唤起读者无穷的遐想神思,勾画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电视传播则不然,它不必去唤起观众的形象感,尽量避免对画面形象的直接描写,尽可能少用描述性语言和过多的形容词汇。
至于花红草绿的景色,热闹壮观的场面,对电视画面来说,是小菜一碟;对电视解说来说,是废话一堆。
所以,写解说,一定牢牢记住三个字“少描写”!
一般情况下应当先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的情况安排解说。
但根据电视节目的不同类型,不同题材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安排。
如政论片、文献性纪录片等。
政论片和文献性纪录片的情况比较特殊,可以事先写好一套相对完整的解说词文稿,然后根据解说词的叙述结构、意义表达,去拍摄、寻找相关的画面作形象的说明。
解说作为基本的表述手段,电视的其他表现手段围绕解说进行安排。
所以,这类节目定位特点是“解说为主,解说先行”。
那么,政论片和文献性纪录片对解说有那些特殊的要求呢?
(1)解说的语言有独家资料,独家观点。
比较完整的表述形式。
(2)以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故事情节代替政论。
(3)论述带着信息进行。
其次是电视新闻可以先写好新闻稿
为什么电视新闻消息的制作可以先写好新闻稿,然后再根据新闻稿来编辑画面呢?
这样不会造成“声画两张皮”的问题吗?
电视新闻可以事先写好新闻的文字稿,然后根据文字稿再来编辑画面。
其一,因为电视新闻消息一般报道的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复杂的旁枝末节,而且新闻消息报道的时间比较短,平常一条消息也就是几十秒钟,或一、两分钟而已。
记者一般都是自采、自写、自编,记者在写搞件的时候,对将要编辑的画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对有限的一些镜头和顺序基本上是“成竹在胸”。
特别对记者比较熟悉的常规报道,画面镜头的基本框架路子早已是轻车熟路。
所以,在撰写新闻稿的时候,脑海中已经对未来的画面有了形象的储存。
可以根据脑海中的画面处理和安排新闻稿的文字。
其次,我们国家有些消息的报道要求必须使用“新华社统搞”无论报纸、广播、电视,所有的传播媒介必须使用统一的稿件,统一的文字向外发布消息,不容许进行任何改动或增删,也不需要考虑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
所以,各种媒介吃“大锅饭”的情况,就只能根据事先确定的统一的文字稿再来编辑画面,用相关的画面对文字稿进行辅助的图解。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宣传部门规定的“统稿”,要求统一口径,统一文字。
比如,对逝世领导人的履历、评价,重要会议的公报等,都不允许媒体各行其是地进行报道。
像类似这样的情况,只能根据文字稿编辑画面。
其三,有些电视新闻消息的报道没有充分的电视化,同报纸、广播的新闻消息的报道没有明显的区别。
没有不可替代的画面信息,万能画面太多。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不像写文章,拿一摞稿纸和一支笔,就可以洋洋洒洒,天马行空般地任意挥洒。
电视解说必须全方位地考虑问题,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难就难在这里。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