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813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文档格式.docx

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师告诉幼儿这种搓成小圆球状的茶叶叫乌龙茶,师讲解乌龙茶的传说。

(乌龙茶幼儿没有接触过,教师介绍乌龙茶的传说时他们听得很专注,传说深深吸引了幼儿注意)

④师小结:

三种茶叶分别是红茶、绿茶和乌龙茶,可以看茶叶的外形、闻茶叶的香味来区分。

2、观察泡好的三杯茶,从茶汤的汤色、茶味上区分三种茶。

①师出示三杯茶:

我用三种茶叶分别泡了三杯茶,怎么来区分它们呢?

(幼儿争着说出红茶、绿茶的茶汤分别是红色和绿色,师肯定幼儿回答并启发说出乌龙茶的茶汤是琥珀色的)

②师:

可以看泡好后茶汤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种类的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好几个孩子讲出了可以喝一喝,从茶的味道来区分不同的茶,我及时表扬,肯定可以看茶汤颜色、尝茶汤味道来区分三种茶)

3、师小结:

我们可以用看外形、闻香味、看汤色、品茶味来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

4、讲讲说说:

喝茶的好处及茶叶的其他用途,师简单介绍中国茶的茶史,让幼儿知道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祖国,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

(喝茶的好处孩子讲了很多:

止渴生津、提神益思、强身防病、减肥消脂等,这些知识都是在收集资料时积累的,当老师介绍中国的茶史,孩子脸上显露钦佩、自豪的神情,由衷感慨中国人真了不起)

二、欣赏茶艺表演,幼儿品茶,感受茶文化。

1、幼儿欣赏功夫茶茶艺表演。

①师:

今天请大家喝功夫茶,什么是功夫茶小朋友猜一猜。

(有的孩子说喝了功夫茶就会武功了,逗得大家哈哈笑)教师介绍: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要有一定的功夫,泡茶、沏茶、品茶都有很多的学问。

②教师表演功夫茶茶艺。

(我身披传统披肩,操作精致的工夫茶茶具,用简洁易懂的话语介绍茶道,孩子目不转睛地欣赏,表演结束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2、教师示范闻香品茗:

细闻幽香、品啜甘霖。

教师:

小杯的茶应该怎样欣赏和品尝呢?

教师表演“闻香品茗”。

(我轻轻地吸气闻香、细品香茶。

教室里茶香四溢,古筝悠悠,孩子们屏息凝神深深陶醉)

3、幼儿品茶,学习“三龙护鼎”手法,说说茶香、茶味以及品茶的感受。

①教师介绍“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

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

②幼儿人手一只品茗杯,师给幼儿斟茶,一起闻香品茗,互相说说乌龙茶的茶香、茶味以及品茗时心里的感觉。

(孩子端起杯子翘着兰花指,颇有架势,脸上满是兴奋和惊奇)

三、幼儿动手泡茶、品茶,交流感受,请听课老师品茶。

①教师介绍提供的茶具,要求幼儿泡茶时注意安全,品茶、请茶时注意手法和礼仪。

②幼儿动手泡茶、品茶、请茶,互相交流感受。

(幼儿开心地选择茶壶和茶叶,老师帮助倒上开水,我启发幼儿先观察茶叶、茶汤的变化,品一品自己泡的茶,然后请听课的老师品茶。

孩子们大都先痛快地喝上好几杯茶,然后兴奋地给老师倒茶,还请老师猜猜喝的是什么茶。

听课的老师同样对功夫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孩子们请教品茶的手法,大家沉浸(在温馨、美好的气氛中)

四、结束语:

中国人喝茶非常有讲究,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的茶具和不同的泡茶方法,我们下次再来了解更多的中国茶的学问。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组织了两次,第一次活动下来感觉环节处理较好,幼儿学习兴趣浓但活动时间太长,于是我保留了观察茶叶外形闻香味看茶汤步骤,删去了喝茶汤来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的环节。

第二次组织活动,感觉前面的调整很恰当,突出了活动的重点,将充裕的时间留给孩子欣赏茶艺表演、学品茶的礼仪手法。

活动中孩子们惊喜,学得非常专注,活动最后过了茶瘾的孩子开始研究茶具,还要求“古筝音乐放响一点”。

反思整个活动,主要有三个成功之处:

环境创设合理适宜,活动氛围轻松愉悦;

教师支持合作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发现;

茶艺表演引发亮点,情感教育自然激发。

“沏茶品茶,分享体验”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婉转动听的乐曲声中,我用精美的茶具,精彩的手法向孩子们演绎了工夫茶独特的茶艺,给孩子美的享受,观赏之后及时满足孩子跃跃欲试的冲动,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泡茶。

在泡茶、品茶、敬茶的过程中,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增进孩子对中国茶文化了解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激发了孩子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个快乐的活动或许就为孩子走进经典铺下了一块引路石。

附:

乌龙茶的传说:

传说在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的安溪县有个茶农,他擅长采茶制茶,还是打猎的好手。

他姓苏名龙,因为长得黝黑健壮,所以乡亲们都叫他乌龙。

有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他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到山林中,乌龙紧追不舍终于捕到了山獐。

当他回到家时天都黑了,乌龙和家人忙着做饭、吃饭、分享野味,把炒茶的事给忘了。

当时人们会制作红茶和绿茶,采回来的新鲜茶叶都要当天炒好,这次乌龙到了第二天才想起昨天采的茶叶还没有炒,心想:

哎呀,茶叶肯定已经变质了,真可惜。

可是没想到放了一夜的茶叶边上变红了,绿叶镶红边煞是好看,并散发出阵阵清香。

当茶叶炒好后,滋味格外的清香浓厚,没有了绿茶的苦涩,又比红茶清淡,回味无穷。

于是人们就采用这种方法来制茶叶,乌龙呢经过反复的尝试,研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叶新品——乌龙茶。

功夫茶茶艺表演步骤:

孔雀开屏:

孔雀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呢要向大家介绍工夫茶的精美茶具。

茶巾:

清洁用具;

紫砂壶:

江苏宜兴产的紫砂壶是最好的最上乘的工夫茶茶壶;

茶盅:

又叫公道杯,盛茶汤用;

茶杯:

高的为闻香杯,矮的是品茗杯;

茶荷:

盛放茶叶,还有电热水壶。

温壶洁具:

先温紫砂壶,再温茶盅,最后温茶杯。

茶叶中有特殊的芳香油,高温下才能挥发出来,温壶温杯是为了提高茶壶和茶杯的温度,让茶更香醇。

鉴赏干茶:

用茶勺量取干茶,今天我们喝的是上好的台湾冻顶乌龙茶。

乌龙入宫:

用茶匙拨取干茶到紫砂壶中。

涤茶留香、春风拂面:

涤茶留香,往茶壶中冲入开水。

春风拂面,用壶盖刮去茶壶表面泛起的泡沫和茶叶。

乌龙入海、熏洗仙颜:

第一泡的茶只有汤色没有茶香,一般都倒掉,大家看,琥珀色的茶汤从壶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龙入海,故称为乌龙入海。

熏洗仙颜,再往茶壶里加入开水,用热水冲壶。

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泡茶时间为45秒,游山玩水,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可以擦去壶底的水滴。

慈母哺子,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入杯:

杯中倒茶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

扣杯:

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

鲤鱼翻身:

一一翻杯。

奉茶、请茶:

双手奉茶,请品茶。

闻香品茗:

这小杯的茶应该怎样欣赏和品尝呢?

我给大家演示一下:

细闻幽香:

拿起闻香杯,双手轻揉杯身来闻茶的热香,待热气散尽,再闻它的留香。

清气四溢,让您心旷神怡。

品啜甘霖:

小杯的茶用三口喝下,因为中国的汉字“品”是三个“口”组成的,一口为喝,两口为回,三口为品。

让茶汤在舌尖和齿缝间稍作停留,再慢慢送入喉中,可以品味到乌龙茶苦、甘、酸、甜、涩、香六种味道。

你会觉得满口生津,齿颊流香。

(2)大班社会教案《过大年》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

2.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待物的礼仪。

3.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春联、年画、门贴和红包。

2.有关各地过春节的风俗的图片。

3.幼儿用书:

《过大年》

(一)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在寒假过年的情景。

1.教师:

过年就是春节,今年春节是几月几日?

你是在哪里过年?

和谁在一起?

过年时都做了哪些事?

幼儿分组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过年时,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家会放烟花、爆竹庆祝;

还要给亲戚、朋友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

(二)幼儿听故事,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1.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你们知道过年的来历吗?

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

年"

的故事。

2.教师:

老人用什么方法赶走了怪兽?

怪兽被赶走后,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过春节的?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各地过春节的风俗。

为什么人们把"

福"

字倒着贴,年夜饭上一定要有鱼?

4.教师小结:

中国人过年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三)欣赏各种春节用品。

这里有大家收集的各种春联、年画等,我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欣赏、讨论、交流。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

过年时人们喜欢张贴红色的春联、门贴、年画,喜气洋洋过新年!

(四)引导幼儿构想明年过年的情景。

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过年的事情,明年你准备怎么过年呢?

2.引导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设想。

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用绘画表现出来,并举办主题画展,邀请其他班级的活动前来参观。

(3)大班社会教案《中国的传统食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关于传统食品饺子、粽子、月饼的知识。

2、萌发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的热爱之情。

3、懂得谦让、分享,能注意餐饮礼仪。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视频《除夕的来历》、《粽子的来历》、《月饼的来历》

2、食品:

饺子、月饼、粽子3、饺子粽子月饼图片、外国传统美食图片若干4、盘子、筷子、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除夕》

1、师:

刚才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你们知道这一天叫什么?

——除夕。

你们知道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吃团圆饭吗?

2、放视频:

介绍除夕吃饺子的来历3、小结:

原来吃饺子是表达我们中国人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我们幼儿园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也会包饺子,回忆一下我们包饺子吃饺子的快乐时光吧。

4、出示图片(2015年迎新年包饺子的图片)

(二)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吃”的文化

饺子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知道什么叫做传统食品吗?

经过历史的洗礼,至今仍旧保留下来的食品为传统食品。

2、师:

除了饺子还有什么呢?

请看:

出示“粽子”图片

3、师:

你们喜欢吃吗?

你们知道哪个节日会吃这个食品?

你们知道粽子的来历吗?

4、播放视频《粽子的来历》

5、小结:

原来粽子有这样一个故事,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食品,它不仅只是用来吃的,而且它代表着一种含义。

6、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的两种传统食品了,那么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食品?

(幼儿纷纷发言)引出月饼。

7、师:

你们知道月饼的来历吗?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

8、播放视频《中秋节月饼的来历》

9、小结:

看完这个视频,你们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吗?

看来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文化还意义深刻。

(三)中国传统食物品尝和分享

没想到我们中国的食品背后这么丰富的故事吧,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2、出示食品,请配教老师把食品端过来,师:

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现场,要和你们、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请幼儿自主选择食品并尝一尝,并提醒幼儿要与同伴、客人老师分享食品,也要注意卫生,吃之前用湿毛巾擦手。

4、小结:

刚才我发现你们过去拿食品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有礼貌,懂得谦让,懂得分享,也很爱卫生,吃东西前后都会擦手吃完也会擦嘴巴,这都值得老师表扬。

结束延伸

1、出示图片,简单介绍外国传统食品文化。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几种传统食品,而且还品尝了,平时,我也看见你们带了外国传统食品来幼儿园吃,那么回家后可以要你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你们有关外国传统美食的故事。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赏美食、说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优点之处:

1.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2.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不足之处:

1.识字课,识记字形没有贯穿与课堂当中。

2.写字时间不够10分钟。

整改措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认识到:

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4)大班教案《记得要微笑》

【活动目标】

1、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2、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

3、培养爱心,拥有快乐的心境。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

难点:

使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让别人快乐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信封4个,微笑字卡,小鸟、小象、小兔、蜗牛图片各一张。

2、音乐《歌声与微笑》,爱心记录卡,小爱心30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初步感受微笑)

(一)出示蜗牛微笑的图片,讲讲卡片上面有什么?

(二)谈谈小蜗牛的笑。

(三)教师肯定幼儿的回答并出示“微笑”字卡。

二、基本部分

(一)体验微笑能带来快乐

1、猜猜原因:

小蜗牛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

2、导语:

老师还收到了几位小客人的来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信封,图片)

3、看了这些小客人的来信,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要把微笑卡片寄给大家了吗?

小结:

微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二)用微笑传递快乐

1、体验微笑:

你会微笑吗?

做个最美的微笑给老师看。

2、送微笑:

和旁边的小朋友微笑。

3、你还想把微笑送给谁?

为什么?

启发幼儿送微笑时说一句话。

(三)探索多种用带来快乐的方法

1、除了微笑,还有什么方法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故事里的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2、在爱心卡上记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方法(发放爱心卡)

3、张贴记录卡,并分享交流(播放音乐)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学到了许多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方法,老师认为,这些方法里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微笑”,让我们每天都保持微笑,做个快乐的孩子,好不好?

现在请小朋友排队洗手吧!

(5)大班教案《粗鲁的小老鼠》含反思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礼仪。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1、故事《粗鲁的小老鼠》课件。

2、小老鼠、蜗牛、小鱼、小猪的头饰各一个。

3、幼儿日常行为(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图片若干,即时贴做的哭脸、笑脸幼儿人手各一个。

4、自制的"

文明小天使"

胸贴若干。

一、播放课件中的儿歌《小老鼠》,导入课题。

(计划用时4分钟)(老师带领幼儿随儿歌的节奏,做身体律动进入活动室,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提问:

1、儿歌中说的是谁?

(小老鼠、小猫)

2、小老鼠平时喜欢干什么?

(偷吃别人的东西;

挖别人的墙角·

·

3、小老鼠见了猫会怎样?

(会害怕,然后逃跑,是个胆小的家伙。

)小结:

一般的小老鼠比较胆小,见到有动静就赶快逃跑。

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可不是这样,它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结果吃到苦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老鼠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播放课件《粗鲁的小老鼠》,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计划用时8分钟)提问:

1、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什么样的?

(自以为了不起,说话粗鲁,对别人很不礼貌。

2、小老鼠是怎么对蜗牛的?

(凶巴巴地让蜗牛滚开,并一脚把蜗牛踢得很远。

3、小老鼠对河里的小鱼做了什么?

(用石头扔小鱼,把小鱼吓跑了。

4、小老鼠后来碰到了谁?

(小猪)小老鼠的脚怎么肿起来了?

(小老鼠踢到了硬硬的猪蹄上。

5、小老鼠为什么低下了头?

(小老鼠知道自己对别人不礼貌,结果尝到苦头了,觉得自己做错了。

小老鼠自以为了不起,说话粗鲁,对人很没礼貌,最后得到教训了。

三、展开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懂得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

计划用时8分钟)小朋友们,你们有过对别人不礼貌的行为吗?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样很有礼貌地对待蜗牛、小鱼和小猪?

(教师分别依次请出蜗牛、小鱼和小猪,引导幼儿探索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蜗牛,应该怎么做?

(可以这样说:

"

对不起,请让一下可以吗?

我想先过去!

2、你想喝水时,有小鱼在游泳时怎么说比较好?

(这样说比较好:

小鱼,你好!

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过来游泳吗?

3、小猪睡觉挡住了你的去路,你该怎么办?

(应该这样做:

先叫醒小猪,然后对它说:

打扰一下了,小猪,你睡在这里可不好,别人过路会不小心踩到你的,你还是换个地方去睡吧,你说呢?

4、如果小老鼠很有礼貌地对待别人,那它的脚会不会受伤?

(不会,你不去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伤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样做个文明懂礼的人呢?

(鼓励幼儿畅所欲言。

如:

不要瞧不起别人,要学会谦让;

别人有困难时要出手相助;

和朋友要友好相处等等。

四、游戏:

《我是小法官》,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

(计划用时5分钟)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成五组,每组八人,五组依次进行。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对错,对的在图片上贴笑脸,不对的贴哭脸。

五、总结:

(计划用时1分钟)小朋友们从小要学习文明礼仪,和别人说话时要轻声细语,不要说脏话、粗话,做人要谦虚,可不要象小老鼠那样,自以为了不起,最后吃亏了才后悔。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1、幼儿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礼仪,自编儿歌。

2、家长可以请朋友或同事来家做客,让幼儿学习待客礼仪。

本此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让幼儿懂得故事中的小老鼠的做法是错的,特别是看到小老鼠踢到猪蹄,脚肿起来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开心。

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如:

他们在扮演小老鼠看到小鱼时,会想到友好地和小鱼握手,说明他们对平时生活的观察是很细致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和幼儿共同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同时又引导幼儿从活动中得到启发,达到了预订的教学目标。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案(共5篇)这篇文章共2492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